说起清代学者法书墨迹的收藏,绕不开田家英小莽苍苍斋,田家英在从政之余,着意研究清史,为此搜集了大量的清代学者的法书墨迹,部分见载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的《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其收藏清代学者法书之精且富,从中可以窥见一斑。清代学者书法墨迹的藏弆,自此广受关注,别成文人收藏之一格。捧读这些古代文人学者的诗词文稿、往来函札,可以遥想其人风采,如与古人面晤对谈。
清光绪三年(1877)至四年(1878)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丁戊奇荒”。时任翰林院编修之职的吴大澂受命会同丁寿昌等人筹办赈灾事务,此即吴大澂办理赈灾期间与丁寿昌通信信札,涉及李鸿章、曾国荃、李鸿藻、阎敬铭、潘祖荫、盛宣怀、张之洞等朝廷要员,上有丁寿昌亲笔批注,为研究光绪初年“丁戊奇荒”及吴大澂事功政绩的重要史料。拍品凡三十二通,八十页,内多花笺纸,原装一厚册。
信札初始,吴大澂自山东赶赴山西,一路途径山东临清、冠县、馆陶诸地,沿途观察地形,并结合水道,总结出利用卫河河运经馆陶、大名至河南入山西的运粮路径;同时对沿路河运船只进行检验监督,对偷漏掺土之弊严惩不贷;至山西灾区重地,感百姓之疾苦,尽可能优化布局,增设粥厂;遇有雨透之时,积极筹划补种禾谷,祈求来年丰收。于车马计算、粮食监管、粥厂布置等赈灾细枝末节躬行践履。并助力同乡季士周、潘霨等人劝捐,在筹措资金上出力不少。此外也提及家中琐碎,诸如入晋后感染风寒、其子吴本孝病逝、借阅《毛诗》等,是为其济世救民之体现,可补《年谱》生平之不足。
有为学立言的重要文稿,如张廷济清仪阁旧藏朱彝尊名篇《书杨太真外传后》初稿,杨太真即杨贵妃,关于太真入宫始末,为唐史中一重要公案,自来考证之文颇多。清代朱彝尊、杭世骏、章学诚均撰文论及,而以朱氏之文为最有根据。盖朱彝尊得见当时不甚习见的材料,如开元礼及唐大诏令集诸书,而杭世骏及章学诚不过是承朱彝尊之说,推衍发挥而已。此文著录于《曝书亭集》卷五十五,此初稿多增删涂乙,与刻本相较,颇有异同,应是文章定稿前的初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构思成文的过程,也避免了传抄、刊刻所带来的一些错误,这是初稿本的珍贵价值所在。
张廷济旧藏并长跋《嘉善奚大绶绝笔诗稿》
清代手稿本
1开纸本
开本:31.3×18.1cm
此为奚大绶绝笔,上有其父奚象枢跋二行,所书诗乃为其弟奚大绅所作,此件集奚氏父子三人于一稿,奚大绶与张廷济有同窗之谊,少时即才气过人,惜天不假年。上有张廷济小字长跋数百言。
张廷济题跋嘉善奚大绶《悼女巽芳十绝》诗稿
清代手稿本
1页纸本
参阅:张廷济《桂馨堂集·感逝诗》,清刻本。
28.5×33.8cm
此为清嘉善奚大绶所作七言诗稿十首,以追念掌上明珠。上附张廷济墨笔跋文,张氏与其有同窗之谊,曾为其作《感逝诗》收录于《桂馨堂集》之中,称其:“奇气收三楚,高文揽六朝”。惜才之情溢于言表。另此札亦是张廷济辑藏乡邦文献之展示。
陆陇其(1630~1692)书札一通
(清)当湖陆陇其 书
清代手稿本
1通1页纸本
27×10.5cm
沈虬(?~1710)致陈维崧书札
清代手稿本
1帧纸本
说明:上款其翁为清初词坛盟主陈维崧。
31×18cm
赵一清(约1724~1795)致杭世骏《次韵厉鹗移居东城七律》
清代手稿本
1页纸本
说明:32号、33号拍品为同一上款。
20×32.5cm
此为清代藏书家、地理学家赵一清所作七律四首,次韵厉鹗乾隆五年(1740)初夏从南湖移居东城所作《移居诗》四首。诗中不仅描述了移居经过及新居周边,还表达了对厉鹗归隐田园的赞誉之情。上款为清乾隆间大儒、诗人杭世骏,为赵一清好友,曾为赵一清《东潜文稿》作序。
赵一清师从全祖望,是清代乾隆间著名的研究《水经注》的三位大师级学者之一,与全祖望、戴震齐名。各自有精湛的《水经注》校本,其中赵一清、戴震的著作还发生了戴赵相袭案,众说纷纭,成为学术界的一桩公案。
赵大鲸(1686~1749)为杭世骏作《次韵题梅庄图七律》
清代手稿本
1通1页纸本
说明:32号、33号拍品为同一上款。
14×27cm
此为清代学者仁和赵大鲸为所作七言律诗,为和题《梅庄图》所作,赵氏以此呈赠杭世骏,是为当时文人诗文倡和之体现。
齐召南(1703~1768)为释篆玉作 贺山舫新成诗
清代手稿本
1页纸本
23×32.5cm
此为清代地理学家天台齐召南集诸家句所作七律,以贺让公山房新成,让公为释篆玉,字让山,浙江仁和(今杭州)人。17岁出家于杭州净慈寺,参究禅法,嗣法极严,雍正间驻京师栖水大善寺,后移驻浙江桐乡龙翔寺。编有《昭庆寺志》。与丁敬、厉鹗、杭世骏等同为西湖吟社成员。
李慈铭撰文并书《潘祖荫墓志铭》原稿
清光绪十八年(1892)手稿本
1册10开纸本
拓片:《潘祖荫墓志》,(清)李慈铭撰,(清)费念慈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拓片。
著录:《碑传集三编》卷五(据“微尚斋书钞”抄本影印),汪兆镛编,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
开本:37×21cm
拍品著录
此《潘祖荫墓志铭》全称《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头品顶戴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南书房翰林赠太子太傅潘文勤公墓志铭》,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潘氏殁后,世交好友李慈铭为其所作,据清光绪十八年正月二十六日《越缦堂日记》载:“夜撰潘文勤铭辞。余与文勤始合终睽,然其始也,虽踪迹时系,亦相视落落,不甚以余为然;其终也,往还几绝,或竟岁不相闻,而意中时有此人,盖余不能忘势,文勤亦不能无望也。今以此文报之,余事毕矣。”
此本旧装一册,面板前人墨笔题签,内页镶绫边。志文中详列潘氏生平、学识、官迹及朝野评价,并称公薨时百姓“闻之痛哭声震郊野,盖近百年来公卿薨逝未有能得人心如此者”。通篇书录于手绘乌丝栏格内,与记载正文内容略有出入,诸如首页“两宫震悼”后正式刊刻时更改改为“天子震悼”,从侧面反映了慈禧掌权的清末史实,颇可玩味。
钮树玉(1760~1827)为陈裴之作《香畹楼忆语》题诗
清稿本
1轴纸本
提要:《香畹楼忆语》为陈裴之悼念亡妻王子兰而作,钮树玉误书为畹香楼。
23.5×13.5cm
文章转发自西泠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