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有人说天津博物馆的玉没看头?我笑了!

  • 古玩那点事儿
  • 2023年1月23日11时

本文来源于 古玩元素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玉的研究,始自宋代,迄今已历经千秋。20世纪80年代起,科学的考古发掘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使多年惑于标准器的匮乏而成就不卓的古玉研究不断深入,跨进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从而使人们对玉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诠释。


故宫博物院藏


玉具有温润坚硬、色泽美观的特质,自古以来为中国人所喜爱。而玉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政治、军事、经济、道德、宗教、祭祀、文化、艺术等方面,无时无处不在彰显其价值。


故宫博物院藏


华夏民族之所以对玉情有独钟,就是源于对玉的审美认知。考古发现,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成熟的玉雕艺术品,其线刻、浮雕、圆雕、镂雕技法均已得到广泛运用,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玉雕业的先导。


故宫博物院藏


从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玦起,历史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色彩缤纷的玉文化长卷。新石器时代的简朴神奇、商周时期的稚拙古雅、战国时期的奔放流畅、两汉时期的浪漫鲜活、唐宋时期的律动隽秀以及明清时期的繁缛华丽,各时代玉器的风格非常明显。


天津博物馆富藏玉器万余件,纵贯古今,独具特色,其品类之丰富,器物之精美,在国内外文博界享有盛誉。



Childish, quaint and ancient jade

稚拙古雅高古篇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遗址,距今6000至5000年,因出土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玉器而蜚声海内外。其琢玉工艺,堪称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琢玉水平的最高代表。


勾云形玉佩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天津博物馆藏

王襄捐献


红山文化玉器是天津博物馆的收藏亮点,以其收藏的完整性、系列性位居国内博物馆前列。几近囊括勾云形佩、玉猪龙、玉三孔器、鸮形玉佩、马蹄形玉佩器等红山文化的各种典型器,基本反映了红山文化玉器的风格和面貌。


玉鸮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高5.7、宽2.5厘米

玉质黄绿色,温润。圆雕正视展翅立鸮,头部浑圆,两眼凸出,钩形嘴,耸肩,背面颈部有两对对钻孔,应做佩戴之用。


兽面形玉佩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高5.4、宽16.5厘米

玉质青绿色,边缘带褐色沁。整体呈长方状,片雕,双面纹饰,边缘磨薄,整体均饰瓦沟纹。上部中间对钻一圆孔,中部眉眼镂空,雕琢技法具红山文玉器典型特征,整体造型独特,与同时期的勾云佩差别较大,应列入兽面佩系统,极为珍罕。


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高14.1、宽10.4厘米

玉质黄绿色,温润。体型肥硕,头部竖立大耳,大圆眼,鼻梁有多道皱纹,嘴部紧闭前凸,与尾相对,头尾间留有缺口,颈部有一对钻孔。整体打磨光润,线条流畅,工艺精美。


商代玉器无论是礼仪用玉还是装饰用玉,都带有浓厚的“尊神”、“事神”意味,故表达出浑厚深沉、庄严奇美的气势与神采。在西周,玉器仍然是理性化、象征化的神物和道德观念的载体,或已成为维系宗族权、等级权及祭祀权的重要工具。


弦纹玉璧 商

直径12.1厘米

玉质青色,带有黄灰色沁色。璧体薄匀,孔缘起唇,两面各阴刻四组弦纹。类似器物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亦有出土。


凤形玉珮 商

长10.2、宽4.4厘米

玉质黄褐色,纯洁莹润。方形冠,阴刻长羽纹,浅浮雕圆眼,喙略外翘,线条粗细兼施,刀法刚劲。


蟠虺纹玉管 西周

高5.7、宽2.3厘米

玉质白色,温润无暇。器形呈扁圆柱体,宽窄不一。管面饰一条螺旋式行龙,眼角出钩形线,翘唇,龙身饰卷云纹、鳞纹,可能为玉组佩中的组件。


春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传统与变革之间的过渡同样体现在玉文化中。战国是新思想和新文化极其活跃和兴盛的时期。佩玉在战国时期被赋予人格化的理性观和道德观,人们借玉的温润雅洁比附君子的高尚品德。


在形式创作上,战国玉器讲求造型美和纹饰美,即在完整的造型中融入了装饰性,使均衡的造型有了变化,突破了以往肃穆单调的格局,开创了装饰美的新风尚。龙凤瑞兽去掉了威严之象,变得生动优美。崇尚道家思想、浪漫与神话相融合是汉代艺术的一种特色,将神学观念融入现世形成天人同构意念,是汉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云龙纹玉玦 春秋

高2.5、直径2.2厘米

玉质灰白色,有少量土痕和朱砂痕。柱体,一侧有缺口。通体浅浮雕及阴刻云纹、龙首纹,纹饰疏朗,属于春秋早中期装饰特征。


玉兽 春秋

高2.1、长3.2厘米

玉质青黄色。圆雕一回首卧兽,吐舌,弓背,屈腿,卷尾,全身分别以卷云纹、鳞纹及阴刻线装饰。玉兽小巧精致,其俏皮淘气的动感被表现得惟妙惟肖。


双龙双螭纹玉珮 战国

长11.4、宽5.3厘米

玉质黄绿色,部分受沁颜色泛白。片状,镂雕。以双龙双螭对称分布为主体纹饰,双龙回首向外,龙身呈S形,双螭亦对称分布,是战国时期龙螭珮的难得佳作。


谷纹出戟玉璧 战国

直径18厘米

玉质青绿色,有白褐色沁。双面浮雕谷纹,孔缘、璧缘饰戟齿,戟齿的造型别致,在战国玉璧中少见。


云纹龙首玉带钩 西汉

长5.9、宽1.3厘米

白玉,有深褐色沁,光润。方形钩体,钩首为龙头,弯角,上挑眼眉,直鼻,有须,钩身浅浮雕勾连云纹,边侧为倒S形,为西汉早期风格。


蟠螭纹玉剑格 西汉

高2.3、宽5.8厘米

白玉,有褐色沁。高浮雕并线刻正面螭纹,背面有对卷云纹。从中间保存的部分残剑,可以判断器物的功能。纹饰精美,工艺精湛,是同类器物中的精品。



Prosperity true interest medieval chapters

繁华真趣中古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的盛行,引发和促进了社会审美意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清远、虚静、风骨是当时艺术追求的风格和灵魂。魏晋雕刻艺术以其不朽的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了重要一席。此时玉石神兽造型十分丰富,形体上都很健壮,昂首挺胸,或静卧,或站立,气势卓尔不凡。


青玉瑞兽 魏晋

高6.2、宽7.5厘米

玉兽呈卧姿,头向前视,小头宽颈,圆圈眼,嘴稍尖。作者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瑞兽浑圆的轮廓以及四腿弯曲的姿态,拙重敦厚,肉丰骨劲。


青玉骆驼 南北朝

高5.6、长8、宽2.9厘米

青玉、圆雕,骆驼呈卧姿,双峰、颈部及尾部用细阴刻线表示毛发,两肋用三条阴刻线表示骨骼与肌肉,神态平和安详,雕琢细腻生动。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泰民安,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艺术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唐代玉器艺术的内容、形式均以其精致独特而有别于其他时代玉器。


唐代的装饰用玉,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由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与审美意识的改变,一改过去那种神话瑞兽、几何形纹饰为主的旧格式,转向崇尚自然的艺术追求,开始出现花卉造型,开创了古代玉器品类的新天地。


玉飞天,是唐代玉雕的新品种,唐代玉飞天一般体态丰腴,上体袒露,下身着紧贴于腿股的长裙,身下还有几条细长的透雕云纹或卷草纹。姿态曼妙轻盈,气韵清纯。佛教题材中的乾达婆与紧那罗,即天歌神与天乐神,为飞天形象的原型,因为飞天在佛教中被描绘成专采百花香露,能歌善舞,并向人间散花洒香,所以备受人们的喜爱。


青白玉飞天 唐

高2.9、宽3.6厘米

青白色玉质,局部有黄色沁斑。阴刻兼镂雕侧视的凌空飞天,面颊丰润,头戴莲瓣形帽,双手呈半托状,着长裙飘带,身下有流云数朵,体态轻盈如轻歌曼舞般遨游天际。


白玉莲花瓣纹玉环 唐

高2.6、直径8厘米

白玉,质地润洁,环是束腰形状,雕成莲花轮廓,光素,精巧,白莲花瓣纹玉环和白莲花一样,是佛国崇尚的圣洁象征。


玉带板是唐代玉器中极富特色的品种。唐代玉带板常采用减地、镂雕与圆雕技法,细部大量使用繁密的阴线来表现轮廓、装饰、阴阳凹凸面等,以突出主体纹饰,增强立体效果。玉带板琢刻的纹饰多以胡人、龙、狮形象为主,反映了唐代与西域一带文化艺术交往的频繁,再现了当年大唐霓裳羽衣、歌舞升平的繁盛景象。


青白玉龙纹玉带板 唐

长6.7、宽7.7厘米

青灰色玉质,正面浮雕一条粗壮巨龙,独角,橄榄形眼,张口翘唇,脑后毛发飘荡,龙身阴刻细密的鳞纹,四足,足分三爪。整体气势蓬发,奔腾凶悍。


白玉胡人 唐

高5.2、宽2厘米

白玉质地,温润。胡人呈站立姿态,巧雕圆帽,瞠目宽鼻,一副憨态。身着至胯长衫,袖手束腿。属于唐代巧雕人物作品中的精彩之作。


宋代,士大夫集团担当了政治精英,因而整个社会的艺术风格与唐代的豪放、张扬、凸显个性不同,更多追求的是尚清、自然、内敛。在玉器制作上则比较讲求细腻纯真、真境深邃的文人格调,充满高雅闲适的情趣。无论刻画的是人物还是动物,都体现出自然恬静的含蓄之美。


玉雕童子是宋代崇尚自然,追求“不事雕琢、天然成趣”的审美意境的又一种题材。两宋时期,玉雕童子非常盛行,造型丰富,生动写实,他们有的持莲,有的嬉戏,天真烂漫,生动活泼,其形态显示出民间清新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时代风貌,充满了世俗生活的欢乐情趣。


绳纹玉饰 宋

长11.7、宽4.5厘米

玉质洁白,温润。圆雕两个绳结盘叠,其上刻阴线细绳纹,工艺细腻传神,具有典型宋代风格,造型十分别致,此类玉器存世较少见。


青玉持莲童子 宋

高5.7、宽4厘米

青玉质,厚片状。童子头较大、发丝刻画疏密整齐,双眼用短阴线琢刻,直鼻小口,手持莲花,上身着米字纹对襟小衫,下身着格纹筒裤。


墨玉云龙纹玉嵌饰 宋

长7.1、宽6.1、厚1厘米

墨玉,玉质温润,片状镂雕。龙作穿云状,嘴大张露齿,毛发向后飘扬,龙身粗壮,上琢脊骨纹。品字云纹及如意云纹环绕四边,背面光素。器体厚重,工艺精湛,代表了当时工艺的较高水平。


契丹和女真两族,先后建立了辽国和金国,他们逐水草而居,都以狩猎、放牧为主要经济活动,因而创作出特有的以鹘捕天鹅为主题纹饰的“春水玉”和以虎鹿山林为主题纹饰的“秋山玉”,雕琢精致,构图巧妙,内容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山林野趣,纯朴自然,意境幽远,真实地反映了契丹、女真两个民族的游牧射猎生活。


青白玉鹘啄天鹅纹玉带穿 辽金

长5.9、宽3厘米

玉质灰白色,镂雕。长方形,一端有一扁环可悬挂物件,侧端有长方形穿带孔,主体纹饰雕琢鹘啄天鹅,风格粗放。造型构图均为典型的辽金风格,所饰图案颇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正是北方游牧民族春天纵鹰捕鹅的场景。


青玉双鹿纹玉饰 辽金

高3.7、长7.1、厚0.8厘米

青玉质,玉质温润,带有黄色沁斑。厚片雕同身双鹿,头琢花形角,做回首相望状,背面有四对穿孔,做镶嵌之用。双鹿造型构思巧妙,展现出北方游牧民族鲜明的特色。


青白玉迦楼罗 辽金

高6.3、宽6.6厘米

玉质青白色,有黄褐色沁,正面阴刻兼镂雕迦楼罗,冠上阴刻一坐佛,眼呈圆凹状,应是镶嵌宝石之用,两爪抓腮,双翼及尾用阴线刻划得十分逼真。


白玉嘎拉哈 金

长4.1、宽3.3厘米

白玉质,羊距骨造型,碾琢细腻圆润,一侧有一对穿孔,可穿系佩戴,属于金代独有的装饰品。玉嘎拉哈在金代贵族墓中出土很多,是金代贵族儿童使用的一种玩具。


元代玉器吸收了宋、金以来高超的镂雕、浮雕技艺,器物上的纹饰以花鸟、山水、龙凤、瑞兽、蟠螭为主,其海兽题材的玉器也别有特色和意韵。元代玉雕中的马、龙、鹿等动物,刀工粗放强劲,气势浑厚浩大,展现了草原民族豪放不羁的性情和锐不可当的气势,以及草原文化的粗犷之美。


白玉龙纹炉顶 元

高5.7、宽5.4厘米

白玉质,正面中部有一块黄褐色玉皮。通体呈圆柱体状,多层镂雕一龙穿番莲花枝,枝叶繁茂,龙游动于花叶之中,是元代典型的巧色作品。


青玉龙纹圆形玉饰 元

直径13.6、厚2.4厘米

青灰色玉质。近圆形,正面圆凸,镂雕团龙搏击于湍急的漩涡之中,龙首细长,尖耳,长眼。阴刻长发及尖爪,四肢健硕,背面光素。气势磅礴。


青玉翼龙纹双耳玉壶 元

高15.5、口径5.9、底径8.3厘米

青玉,有黑色斑块。椭圆扁体,直口,半环耳,椭圆圈足。颈部浅浮雕花卉纹,腹部浮雕翼龙,龙头瘦长,长嘴上翘,张口露齿,圆身,三爪,气势磅礴,极具动感。龙下为海水,下部是莲瓣纹,其粗犷之美正是元代玉雕的典型风格。



Gold and jade·MingQing jade

金玉辉煌·明清篇

明代皇室贵族推崇金玉结合工艺,另外,受元明以来文人画风的影响,表现自然景物、流露文人思想及情趣内容的玉雕作品也大受青睐。明代的宫廷玉器,普遍使用镶嵌金银和宝石工艺,如金托玉爵、金托金盖玉碗,雍容华美,熠熠生辉,充分体现了皇权的神圣崇高和皇家用玉的审美风范。


玉杯、玉壶造型在明代是反复多样,其上纹饰多以花鸟、山水、人物为题,有的还配以诗文,以景应情,清幽雅致,彰显了文人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


玛瑙云纹龙首带钩 明

高3.1、长16.8、宽2.5厘米

玛瑙质,钩首呈回首龙头形状,独角后抿,嘴微张露牙,钩身上部和钩钮的底部浅浮雕勾云纹,尾部浅浮雕一瑞兽。此带钩形体硕大,做工精细。


青白玉松鹤人物双耳杯 明

高6.8、宽16.7、口径8.6厘米

青白玉质。外腹一侧刻行书五言律诗一首。杯身及双耳雕松鹤、老人、童子。双耳采用镂雕工艺,表现出玉匠高超的雕刻技巧。松鹤是明清常用的装饰纹样之一,表现的是“松鹤延年”的主题,是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的艺术题材。


青玉龙纹直线纹兽耳簋 明

高10.6、宽19.4、口径11.5厘米

灰黑色玉质,多黑斑。器形仿西周青铜簋造型,腹饰直线纹,双耳饰兽头,颈及圈足饰夔龙纹。器形大气庄重、纹饰细致精美,乃明代仿古玉雕佳作。


黄玉瑞兽 明

高8.2、宽6.3厘米

黄绿色玉质,有浅褐色沁。尖耳、凸眼、勾云形眉、有须。腮饰勾云纹,獠牙外露,毛发披散,挺胸抬首,脊背骨节凸起,尾翘卷。底部为六角平台,并对穿三孔。


白玉三狮 明

高3.6、宽7厘米

灰白色玉质。圆雕卧式子母狮。大狮回首,其胸前背上各有一小狮,雕工精细,骨骼肌肉感强,三狮温顺可爱,象征吉庆喜气。


青白玉对弈人物插屏 明

高15.7、宽18厘米

灰青色玉质,长方形,镂雕。松竹阴下,两老坐于石桌旁,欣然对弈,另有两老端坐一侧,观摩助兴,二童子侍立其后。画面恬静幽雅,气氛祥和,富有生活情趣。这种对弈题材在玉雕中较为少见。


清代制玉在继承了明代玉器的基础上,有极大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的琢制已成鼎盛之势,题材丰富,做工精湛,尤以宫廷作品最为优异,审美上亦追逐细腻华贵、精美气派,表现出封建社会后期玉器成果的最后辉煌。



清代玉工往往运用人物、走兽、花鸟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图案造型,或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内容为题材,创作成富有吉祥寓意的艺术作品,来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乾隆中期,有着伊斯兰艺术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进入宫廷,其特点是胎壁莹薄,有些在器壁上镶嵌金、银细丝及红、黄、蓝、绿等各色宝石或玻璃,纹饰多为植物花叶形,胎壁之薄近乎半透明,纹饰之华丽,工艺之精巧,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



玉山,顾名思义,即用玉石采取圆雕技法,雕刻出的以山峦为主体造型的陈设观赏品。玉山又称“山子”,本于古代园林内的假山。乾隆时期,随着玉料来源的充足和雕刻技术的娴熟,制玉工艺空前繁荣,出现了许多大型圆雕作品。海内外著名的玉山,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和“会昌九老图玉山”等。他们均形体硕大,纹饰繁复,内涵丰富,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白玉凤纹洁矩 清

高8.6、宽7.2厘米

玉质精良。此器由两方筒相连,方筒底部各有一轴,可向左右各展90度,成为长方体,合拢后又恰如工具“矩”形,两面浅浮雕凤纹,合视为兽面。


白玉云纹鹰熊纹合卺杯 清

高8.6、宽7.5厘米

白玉,洁净温润。仿古造型,两圆筒瓶并联成器,瓶身阴刻龙纹、卷云纹及如意形纹,其接口处阴刻篆书“子孙宝之”印。瓶间一侧镂雕鹰踏熊,另一侧雕兽面纹,熊尾与鹰尾相连做柄。两圈足,造型精美别致,纹饰秀雅稠密,是清宫御用精品。


青白玉凤螭纹双联盖瓶 清

高16.3、宽16.7厘米

灰白色玉质,有玻璃光泽。立凤驮小瓶且与大瓶相连,凤翼丰满,姿态端丽。大小瓶皆圆雕螭钮,直口,瓶身浮雕神态各异的四螭。大瓶为椭圆圈足,其底阴刻“乾隆年制”篆书款。


白玉山水人物笔筒 清

高13、口径14厘米

笔筒采用整块白玉料雕琢而成,周身采用浮雕技法,层林深处,细细涓溪流淌,在层层叠叠的崇山峻岭间,雕琢一四角方亭,如一幅秀丽山川自然美景。做工精细,题材新颖,意境深远,代表了清代浮雕技法的高超水平。


白玉福寿吉庆洗 清

高8、宽16.4厘米

白玉质,洗池呈椭圆形,口沿覆盖镂雕蝙蝠、磬、寿及绶带,凹弧形短流,器两侧浮雕灵芝作耳。三弧形短足。采用清代盛行的福寿吉庆纹饰,造型新颖别致。


白玉三羊 清

高7.7、宽13.4厘米

白玉,质地极精纯。三羊相依而卧,大羊口吐九朵祥云及阴阳鱼,两只小羊甜蜜地依偎在大羊身边,神态平和自然,温顺憨厚。“三羊”寓意“三阳开泰”,其造型和雕工极具乾隆时期玉雕风格,是乾隆时期典型的吉祥玉雕佳品。


青白玉观潮玉山子 清

高10.4、宽7.5厘米

青白玉质,温润细密,光泽莹润。以浮雕手法表现杭州湾钱塘江潮的壮丽景观,磅礴江水从远方奔腾而来,波涛汹涌,细浪翻卷;岸边松树下,五位老者迎潮而立,忘情地欣赏这一大自然的奇观。造型生动传神,画意极佳,代表了乾隆时期玉山子雕刻的水平,是十分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


可以说,8000年悠久历史孕育的中国玉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深邃厚重的历史人文内涵,充分体现了炎黄子孙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反映出了不同意识形态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中国玉文化的深厚、璀璨,由天津博物馆藏玉可以窥其一斑,从中可以认识、感受到中国玉文化的人文精神、历史内涵和艺术风韵。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海外发货,正常的话预计4天左右到国内:

喜欢这些藏品的请联系Aisha

Aisha微信号:as13051522085




注:本文转自古玩元素网,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添加小编微信(guwannadianshi-6)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古玩那点事儿

ID:guwannadianshi

交藏友 品藏趣

玛瑙古珠老蜜蜡古罗马琉璃等

更多关键词查询,请回复“99”获取

◆老珠子购买联系:guwannadianshi1
guwannadianshi-6
as13051522085

商务洽谈投稿广告:guwannadianshi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古玩商城

淘一淘,逛一逛,大家一起来鉴宝。

↓↓↓↓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