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第5期:中国古玉器极简史——以十件上博馆藏文物为例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崇玉的传统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区,以东亚为突出代表,又以中国最为源远和持久。中国玉器经过近万年的发展,以玉为礼、以玉为瑞、以玉为德三种核心理念流传至今,成就了举世无双的玉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上海博物馆的古玉器收藏时代连贯、品类齐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主要精品均已在自1996年开馆至今的中国古代玉器馆内作长期陈列。
然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
如何欣赏这些古玉器的美?
又如何理解中国古老的玉文化?
本期上博讲坛拟借十件馆藏古玉器文物,在上博“小玉人”的带领下,依自古至今的时间顺序通览中国古玉器极简史,并稍重笔墨,结合主讲人国家课题的研究成果,以长三角地区的良渚文化为切入点,普及强调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最辉煌却最不为普通民众所了解的时期——“玉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小玉人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长江流域有良渚文化、黄河中上游有齐家文化、江汉平原有石家河文化、岭南地区有石峡文化、台湾东部有卑南文化……广袤的大地上陆续出现了灿烂而多样的玉器文明,迎来了辉耀史册的玉器时代。
夏代玉璋
玉璋被公认为夏王朝核心玉礼器,其首先出现于山东地区,后从黄河下游向西扩散,经中游转入陕西,再深入上游的甘肃西南地区,又逆向扩散至二里头夏都遗址,并向南发展,最终影响到东南、西南,甚至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区。玉璋的大规模扩散,意味着南中国与东南亚北部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商代玉龙
玉龙在商墓中有很多发现,形象看似和后世我们印象中的龙看似毫无关联,但它确实就是早期的龙。青铜器上的铭文我们称为金文,是了解商周朝代更迭及历史事件的重要依据。金文中有这样一个“龙”字,与其构成几乎完全相同。
战国龙形玉佩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兼并,诸侯争霸,旧礼仪日益衰亡。儒家对玉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解释和推崇,把玉的坚硬、温润、洁白比喻成君子刚正、仁和、高洁的品德,提出“玉德”说,并且倡导“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汉代蝉形玉琀
汉代崇尚神仙,王公贵族们企望长生不死,渴望羽化成仙。神秘的玉器少了商周以来盛行的祖先崇拜、礼仪规范及道德教化含义,变成了联系神仙与人类的桥梁。由此,汉代玉器普遍具有辟邪厌胜的功用,且敛尸玉盛行,也称葬玉。
唐代胡人乐伎纹玉带板
6
唐代“万邦来朝,绝域进贡”。唐代玉器大胆吸收了风格奇异的域外艺术,中原官员使用的玉带上常见一类卷发、深目、高鼻,身着窄袖束腰衣,肩披云带,足穿长靴的人物,形象与中原人明显不同,我们称之为胡人,是唐代社会吸收西域文化的最直接的艺术反映。
宋代鹦鹉蕉石纹玉饰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两宋时期城市繁荣,文艺兴盛,绘画艺术尤为世人称道。宋代玉器也以花鸟形佩最为多见。玉工善于观察生活,设计上常见人物、动物、植物组合,如瑞兽口衔灵芝仙草,飞禽于池塘花间游戏,孩童手执莲花漫步而行等,自然生动。
元代春水纹玉带饰
元代是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幅员辽阔。受中原汉文化影响,元代玉器制作、使用继承了宋辽金的传统,并在原有玉文化主流的基础上融入了清新的草原民族文化内涵,独具特色。“春水”是金元时期流行的玉器装饰题材,由辽代契丹族的春季渔猎活动衍生而来,更是少数民族草原风情与汉民族传统玉文化的完美融合。
明代双龙耳乳丁纹玉簋
明代工艺美术品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匠人,制作出温润端庄的玉器、千文万华的漆器、简练优美的家具、恢宏典雅的砖雕、清逸脱俗的竹刻、绝世难得的犀角器、奇巧绝伦的核雕等,是民族风格的成熟时期。琢玉工匠陆子刚青史留名,常与士大夫同席而列,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清代农事图玉山
清代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的传统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之大成,创造了不计其数的优秀玉雕作品。尤其是爱玉成癖的乾隆皇帝执政期间,打通了和田玉进入中原的通道,昆仑山和田玉料大量进入中原,新品种如痕都斯坦玉器、新材质如翡翠亦被充分接受,诸多优秀玉匠效力于宫廷或活跃于民间,达到了中国古代玉雕史的巅峰。
主讲人
谷娴子,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会员。主要从事古代玉器研究,兼顾传统器物学与地质考古学方向。著有《中国古玉器真赝对比鉴定》《江南雕刻》,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直播时间:
2023年1月16日19:00
主持人:
江冉
主办单位:
上海博物馆 新民晚报
直播通道:
见下方
“上海时刻”
视频号
“上海博物馆”
视频号
“上海博物馆”
官方微博
“上海博物馆”
B站直播间
上海博物馆
撰稿丨谷娴子
编辑丨易辰琛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文章转发自上海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