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书法:清虚雅逸
张雨(1283—1350),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名泽之,字伯雨,一字天雨,号句曲外史。年二十余弃家为道士,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书法、绘画皆工,皇庆元年(1312),30岁登茅山(江苏句容县句曲山),受《大洞经》,豁然有悟,并从王寿衍真人入杭州开元宫。
在杭州,张雨得以拜见回吴兴为先人立碑的赵孟頫,并侍赵孟頫学书。次年,张雨又随王真人入觐大都,以诗风清丽名震京华,与在京的赵孟頫、杨载、虞集、范椁等友善,并拜在虞集门下。不久,张雨父卒,在回杭州守庐三年后,辞去杭州福真观主持,随茅山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至茅山学道,曾主修《茅山志》。六十岁时他脱去道袍,埋葬冠剑,还其儒身,隐居杭州,时往来于三吴,与杨维桢、黄公望、倪瓒、俞和等文士交游酬唱。其中受杨维桢影响,思想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贪图“一刻春无价”,耽溺酒色,寻欢作乐,晚年的诗风、书风都有朝放纵、恣肆发展的倾向。存世书迹有《山居即事诗帖》、《登南峰诗》、《杂诗卷》等。张雨《澱湖社集尺牍》纸本 25.6×36.7cm 无纪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雨诗文书画在元代都很有影响,且名重一时,倪瓒评谓:“本朝道品第一。”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后在赵氏指点下上追李邕,并旁涉怀素、米芾。李日华说:“张伯雨书性极高,人言其请益赵魏公,公授以李泰和《云麾将军碑》,书顿道,日益雄迈。”风格清虚雅逸,有晋、唐遗意。张雨悟性极高,他能从赵氏入而又不被师囿,变赵氏的雍容平和为神骏卿遒,有明显的个人风格,作品流露出隐逸文人清虚雅逸,孤傲不群的气息,从行草《题画诗卷》中可窥逸斑。袁华评谓:“贞居先生清诗妙墨,飘飘自然有一种仙气,信非沉俗中人也。”他是赵氏门墙中能够自成一种风气的代表。如果说张旭、怀素、黄庭坚的大量草书卷从文字内容上已完全脱离实用进入纯艺术创作状态的话,那么张雨等的立轴作品则进而从审美形式摆脱了实用功能,可以说这种立轴书是从创作到审美均进入了纯艺术。张雨在立轴书法创作的开拓之功。《上闲止诗卷》纸本 29.4×41.6cm 至正九年(1349)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室邇人遠。疎闊罔記歲時。篇詩猥及。佳筆與俱。感佩齒錄之厚。是夕風雨。牽課次韻。不足仰酬先施。所以傾寫鄙懷亦至矣。惟改容降禮。稍垂顧覽。衰朽不任幸甚。張雨上。閒止徵君閣下。烟雨湖頭暗兩峯。澹粧西子若為容。平生自信千金帚。老疾難勝百罰鍾。豈有勝情如許掾。只輸豪氣與元龍。鐵心把筆猶能賦。羞比門牆桃李穠。已丑至正九年(1349年)四月十一日夜二鼓書。
张雨《次韵天镜上人送柑诗帖》纸本 26.5×29.4cm 无纪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录“次韵谢天镜上人送柑"诗。“天镜上人”,是杭州灵隐寺僧圆瀞。此帖结体精紧确有欧书的规模,但是弃其险劲而师法赵书的清和闲雅,风格又有李邕书的刚劲峻拔,同时又得赵书的道媚俊逸。当然,张雨的识见才学和修养,使他的字并不为一家所囿,而有其本身的艺术特征,这就是结体方正,用笔精紧,戈勾特长,遒逸清新。
文章转发自高古瓷,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