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币于2015年12月澳门冠军拍卖-钱币专场34.5万美金落槌
袁世凯像开国纪念壹圆开国纪念 NGC AU 58,1912年袁世凯像大鬍子开国纪念壹圆银质样币,L&M47,K672,齿边,NGC AU58民国人像币最珍稀壹圆样币。已知最佳品相。1947年张璜——邓尼斯-希伯特递藏。
袁世凯像大鬍子开国纪念币是民国钱币中最为稀少最为重要的样币之一。这枚样币在民国初期的1912年发行,币上的肖像之前一直被误认为是苏州军阀程德全。冠军2015年12月6日拍卖会上将要拍卖的这枚为张璜——丹尼斯?希伯特(H.Chang - Dennis W. Sibert)递藏样币,NGC AU58,目前已知大鬍子银币的品相最佳者。NGC或PCGS目前鉴定的唯一一枚。当时,张璜(创办了《金融日报》的《泉币研究》专栏)和丹尼斯合作编著一本关于中国银币的目录,打算在1947年出版。遗憾的是,希伯特在一次飞机坠毁事故中受伤,不得已卖掉了自己的钱币珍藏。而合著的目录也从未出版,美国知名钱币学研究学者史博禄先生藏有该目录的手稿和书中图片。
袁世凯像大鬍子开国纪念币史博禄著对于中国钱币收藏家来说,众多中国银币之中,大鬍子开国纪念币也属神秘之币。其神秘之处在于铸造地点、时间不详,谁下令铸造、币面肖像原型是谁也不得而知。耿爱德对此币的编号是K672(林国明/马德和《中国金银币目录》书中编号LM47,张璜《中国银元及银两币目录》书中编号CH237),币面图案设计显然是沿袭了1912年孙中山像和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的风格,正面居中是大鬍子男人七分像,外围双圈,左右饰花叶(沿袭1911年大清银币风格,Y31,K227,天津造币厂、武昌造币厂和南京造币厂铸造)。上书“中华民国”四个汉字,下刻“开国纪念币”五个汉字。背面居中竖镌“壹圆”,两侧饰嘉禾,外围双圈,边缘上镌英文“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下镌英文“ONE DOLLAR”(壹圆)。该币正背面佈局和铭文仿1912年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Y320 & 321; K638 & 639,戴帽和无帽,武昌造币厂铸造)和1912年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Y319; K603,南京造币厂铸造),只是肖像不同,背面英文也没有花星分隔。
值得注意的是,武昌造币厂铸造的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正面下方“纪”字是楷书,而南京造币厂铸造的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正面下方“纪”字是篆书(偏旁上部是两个三角形);黎元洪像纪念币背面“圆”字内部为方形口,而孙中山像纪念币(包括Y318,K600)“圆”字内部则是三角口。20世纪50年代“大鬍子”肖像原型被认定是程德全(常错写为“Chin Teh-chuen”,程德全曾于清朝1910-1911年间任职江苏巡抚,民国1911-1913年间任职江苏都督),该币据称是在苏州造币厂铸造。这一信息长期备受质疑。首先,目前所知,没有银币来自苏州造币厂。1904年和1905年,苏州城内外建造了两家造币厂铸造铜元,并都在1906年关闭。其次,1916年袁世凯去世前,没有巡抚发行过使用自己肖像的银币。开创此先例者是云南的唐继尧(1916年),之后有湖南督军赵恒锡(1922年,K763i)、直隶督军褚玉璞(1927年,K690)和川康军刘文辉(1932年,K795)发行过使用自己肖像的银币,但均不用于流通。其他的肖像币原型均是总统、副总统或掌权一省或全国的大元帅,大多是样币,其中一些实属纪念章。
苏州造币厂可以铸造银币一事是在1915年6月20日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上披露的,文章标题是“新铸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文章指出,当时的苏州造币厂已与一众商人签约,正准备生产带有“光绪”(1875-1908在位)年号的银币。可惜没有该币的相关描述,但可能是江南省造七钱二分龙银或1908年造币总厂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Y14; K216)的再版。而上海商会、上海银行公会和江苏银行均称不知晓此计划。民国时期仍要发行大清银币遭到民众强烈反对,因而1914年7月4日《北华捷报》称江苏都督冯国璋取消了生产该币的合约。此后再无苏州造币厂的消息,很显然已经关门大吉。苏州造币厂的设备、币模和样币可能运至了南京造币厂。最早提及苏州造币厂造“大鬍子”银币的是在耿爱德《中国货币论》(The Currencies of China)第二版(1927年)175页。耿爱德对此币的描述是:正面袁世凯正面像,背面双旗交叉。
正面文字“大总统肖像”,背面文字“开国纪念”。他的结论是:“据说此币为苏州造币厂所铸,极罕见。”耿爱德所说的这枚币乃著名收藏家伍德华所藏,伍德华曾在其《中国机制十文铜元》一书中提及。在介绍江苏省造铜元的篇章(最初发表于1931年2月的《中国杂志》)中,伍德华在苏医生(英文名John Abner Snell,1880-1936年,曾长期在苏州居住,主要收藏中国二十世纪的钱币)的信息基础上,更全面介绍了苏州的两家现代化的造币厂。位于苏州城内的银元局在1911年补给了一些新设备,但在1912年就关闭了。这一信息在《北华捷报》中得到证实。伍德华称:“依个人浅见,银元局试铸了两类袁世凯像开国纪念币。我收藏的孤品样币的描述来自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二版。”耿爱德在其1938年的《中国造币史》(History of Minting in China)书中也曾提及苏州造币厂铸造的袁世凯像开国纪念币,但没有详细描述。
《中国经济公报》(Chinese Economic Bulletin)10卷331期(1927年6月25日)中有关早期民国银币的文章中指出,“苏州造币厂也发行了一种纪念币,一面是袁世凯肖像,另一面是民国双旗。只发行了40枚。”耿爱德和《中国经济公报》文章中所说的均是纪念章而非硬币。耿爱德1954年版《中国币图说彙考》中编号B54(属臆造币),林国明/马德和《中国金银币目录》中编号LM937。这枚硬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与“大鬍子”开国纪念币是同一肖像。因此,首次提及“大鬍子”开国纪念币的资料出处就有点含糊不清了。伍德华在1931年2月称苏州造币厂试铸了两枚样币,并都在他的收藏中。我们首次看到该币是在蒋仲川1939年6月出版的《中国金银镍币图说》一书中,编号395,蒋仲川称此币由巡抚程德全下令发行,或许是苏州造币厂所铸,但没有特地说明肖像原型是谁。1945年1月的《泉币》杂志再次有该币的配图,肖像原型是程德全。之后,施嘉干《中国近代铸币彙考》(1949年和1951年中英文版)、耿爱德《中国币图说彙考》(1954年)、张璜《中国银元及银两币目录》(1981年)均认为肖像原型是程德全。1947年,张璜和丹尼斯?希伯特(Dennis W. Sibert)合著一本有关中国银币的图录(手稿在作者的馆藏中),可惜最终未出版,他们也认为肖像原型是程德全,但又指出有人说是袁世凯。
直到1993年,马传德在其父马定祥的研究基础上,发表文章称肖像原型实则是袁世凯。马传德的文章英文版发表在1993年6月21日的《世界钱币新闻》(World Coin News)上,中文版发表在1993年第3期《中国泉币》和1995年第3期《钱币博览》上。马传德找到了程德全在1912年前后拍摄的两张照片,与币面肖像有别。马传德还找到了一张袁世凯在1912年初或更早些时候拍摄的照片,照片中袁世凯留著鬍子,与币面肖像相似。1912年前,袁世凯退居在老家河南,由于没有主理政务,因而无需剃鬚示人。只是,肖像雕刻不佳,可能是小造币厂所为,如苏州造币厂,不像南京等一流造币厂所铸。毫无疑问,这也是该币没有批量生产的原因。那麽,该币为何在苏州而不是天津造币厂铸造呢?1912年2月之前,武昌成立了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大都督;同时期南京成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两个政府都宣称是中华民国政府。袁世凯的势力在京津一带,与武昌和南京相距甚远。因而袁世凯像开国纪念币本应在天津造币厂铸造才是,可惜天津造币厂在1912年3月被毁,并被士兵抢劫一空,直到1914年才重新开张。而在苏州的程德全是袁世凯的拥护分子,因而铸造袁世凯像开国纪念币也是有可能的。耿爱德列出了苏州造币厂所铸袁世凯像开国纪念币的四个版别,且全部在他的收藏中:K672,银质,齿边,可以看到叶纹。K672a,银质,光边,无叶纹。K672b,银质,(光边),仅正面。K672x,黄铜质,(光边),背面类型不清楚。笔者注:耿爱德收藏的K672a、672b和672x样币边缘均有连续的齿状边饰,非常奇特。拍卖会上出现的该币边缘均是正常的齿边或边缘有点。笔者推测耿爱德的藏品是在苏州造币厂使用新机器(为铸造银币而购买)铸造。
当时的苏州造币厂或许没有轴环或铸造样币时没有使用轴环,于是就造成了币缘连续的齿边。而苏州造币厂最终也没有生产该银币,币模运到了南京造币厂。笔者认为,南京造币厂铸造了使用原模的少量样币,当然还使用了轴环,由有经验的工人完成铸造。对比几次拍卖会和拍卖目录的钱币图片可以看出,K672已知有5-10枚,K672a仅知一枚,K672b已知有5或6枚,K672x已知有两枚,还有一个新版别红铜鎏金,仅知一枚。此外,过去在拍卖会上还出现了几枚赝品。赝品很容易识别,可是耿爱德在其书中赝品部分没有列出赝品,这一点有点奇怪。真伪最大的区别在于背面嘉禾底部的打结。真品是两个椭圆形打结,应是丝带环,可是看起来更像是金属夹,而赝品没有这种环。此外还有其他的鉴别真伪之处,特别是背面的中文。大鬍子开国纪念币已知真品K672 银质A. 施嘉干1949年《中国近代铸币彙考》中文版:E3-1 ----现应在上海博物馆。
觉得有用,只希望您在文末点亮“在看”
文章转发自银元网,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