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篇关于白酒起源的文章《白酒是元清夷狄胡化外来之物》,作者是学者李退山先生。他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白酒是元代时候由“清夷狄胡”这些少数民族那里传到中原的。
▲他认为唐代“李白斗酒诗百篇”,喝的肯定不是经过蒸馏后的白酒,喝的是“谷物酿酒”。
▲谷物酿酒有多种,尧舜禹三代时就有澄酒,又称“清酒”,是久酿后又滤去酒糟的米酒,酒体是清澈的,现在的“日本清酒”就是中国古法酿造的,已经成了日本文化的一个符号了。
▲醴(( lǐ))酒,又称“醪糟”,是短期内酿成的连糟糯米酒。
▲香酒,又称“鬯(chàng)”,主要用香茅草加在米酒里浸泡的酒。醴(( lǐ))酒和香酒的酒体都是浑浊的。
▲在蒙古人入侵的南宋之前,中国的酒都是这种谷物发酵酒,酒精度大多十度以下,最多不高过二十度。味道甘酸,酒体浑浊。古时比较正式的场合用酒需要过滤澄清的,这个工序叫做“缩酒”。但“缩酒”仍浑浊,所以在西汉时喝上清亮的酒是不可能的。下图的晚商青铜器盛的就是“鬯”。
▲到了唐朝进步了,把浊酒经过加热再过滤一次,就可以得到“琥珀色”的高级酒了。据说名臣魏征就是酿酒的高手,他自酿的颜色偏绿的浊酒“酃渌”“翠涛”,进献给唐太宗,很受李世民喜爱。
▲而蒸馏烧酒技术是蒙古西侵时期从波斯学来的,所以胡化度高的长江以北多喜欢饮用高度白酒,而长江以南地区依然喜欢喝米酒黄酒等粮食酿造酒。
▲而蒸馏烧酒在北方的真正普及是因为满清入关侵占中国后,生于西伯利亚通古斯蛮荒之地的他们,因为习惯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
▲他还举例说“中国最能喝白酒的地区往往是胡化最严重的地区,越往南汉人喝白酒的意愿就越低,相反越往北就越高!”
▲他还说“明朝时还用袖子遮酒杯谦虚地饮酒,还有投壶等游戏。而满清时期由于旗装马褂的窄袖,所以就失去了古中国饮酒礼仪的雅趣,改为了大声喧哗的逼酒和猜拳等种种野蛮人的饮酒习俗。并且至今被西方人所耻笑!”
总之,依照李退山先生的观点度数高的蒸馏酒,始于元代从波斯传来,盛于满清入侵中原被统治阶段。李时珍也是认为“溜酒”起源于元代,在《本草纲目》中说“烧(溜)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而另外一种观点,例如《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中国白酒历史或提早千年?》发布时间:2015-12-03,作者林夏先生,他提出: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青铜蒸馏器,若此蒸馏器用于蒸馏白酒,那么,中国白酒的历史或可提早千年。但也有人这件出土的蒸馏器会不会是蒸馏花露水或炼丹有关的,所以不敢确定是否蒸馏酒的。如下图:”
另外,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一件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上博也用来做过实验,的确达到了蒸馏酒的水平,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足够的史料证明元以前有蒸馏酒。所以他们认为不是用于蒸馏酒的,主要是用于熬药,或者蒸馏花露水的。如下图:
总之,利用蒸馏工艺制取含酒精量较高的白酒(俗称烧酒)到底在中国起源于何时,体制内的学者都是根据历史资料的只言片语猜测出“元代说、宋金代说、唐代说、东汉说”这四种说法的,既没有完整的逻辑推理更没有什么实物佐证。中国是个官本位的民族,历史文献主要用于统治政权的记录,对于科学技术基本是不屑一顾的鄙夷态度,所以找不到文献资料并不奇怪。反而,几十年大量出土的实物应该是最有力的证据,希望手中有关于古代蒸馏酒实物资料的藏家与笔者联系,共同探讨。(微信号ak8070689631)
(图片源于网络)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
长按二维码关注【收藏殿堂】
文章转发自收藏殿堂,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