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曾国精美高古珠玉(高清资料)
曾侯乙墓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1978 年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出土了数量多达300余件的玉器。
这批玉器制作精美,器类丰富,是战国早期玉器的重要代表。
曾侯乙墓玉器出土位置主要有四处,即墓主内棺内、陪葬棺内、墓主内棺盖板之上及椁室之中。
正如发掘报告所指出,墓主内棺盖板上发现的玉、石饰物可能系棺罩的饰件,而出自椁室的玉、石饰物有相当一部分原先是放在陪葬棺内的。
因此,可以认为曾侯乙墓的大部分玉器应该是放置在墓主及陪葬者棺内。出自棺内的玉器既有成品,也有半成品(含残器)、玉料(包括仅简单切割、抛光的璞料以及加工制作剩余的碎料),它们中多数属佩玉,少数为葬玉。
发掘报告认为,佩饰是佩带之物,属实用品,生前可用,并有礼仪上的等级之别,故需精心制作。
而残器和璞料乃护尸之物,无需精制。
随葬有一定数量的半成品、玉料是曾侯乙墓玉器的一大特色,它们多数应该放置在陪葬棺内,也有少数出自墓主内棺,其是否为护尸之用,仍有待证实。
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反映了战国早期玉器的特征:即表面多装饰有浮雕云谷相杂纹,器类以大孔璧、玉璜、玉龙佩最为常见。
由于曾为小国,文化影响力甚微,长期受控于南方强大的楚国,故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具备不少此期楚式玉器的特点。
曾侯乙墓出土的不少玉器年代是比较复杂的:
如下面列举的一件玉虎,一面琢有春秋早中期常见的双线龙首纹,另一面的凤鸟纹却为西周流行,故推测此物是春秋玉匠改制的西周玉器,而流传至战国早期,从而作为曾侯乙的收藏之物;
一件雕有纹饰的完整玉琮,察其形制本为西周遗物,但纹饰却具战国作风,可能是流传至战国早期加琢的纹饰;
另有两件立体钩龙,也显系早期残琮改制而就。
▲东周四节龙凤纹玉佩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
长9.5厘米,宽7.2厘米,厚0.4厘米。
这件玉佩采用分雕工艺,将一整块玉料雕琢成相连的四节,使之可以自由卷折。
玉佩上刻有龙凤一体的纹饰,带有浓厚的神话宗教色彩,也是对生命互为因果的和谐体现。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琉璃胎蜻蜓眼
▲战国琉璃胎蜻蜓眼
▲战国白水晶车轮环
▲战国紫水晶珠
▲春秋和田玉勾连云纹瑗
▲东周兽面纹玉琮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
高5厘米,宽6厘米。
琮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祭祀时可作为沟通天地的法器。这件玉琮外方内圆,上下贯通,直观地展现了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它出土于曾侯乙的腰腹部,器表浅雕兽面纹,庄严而不失优雅。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
▲东周云纹玉梳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
长9.6厘米,通宽6.5厘米。
这把玉梳放置在曾侯乙的头部下方,梳背双面阴刻云纹,上端中间有一个小孔,可能是丝线系绑之处。
梳子是日常生活用具,以玉梳陪葬,反映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玉琀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
最大者2.1×0.2×1厘米。
玉琀是放在逝者口中的玉器,古人认为坚固温润的玉石可令尸身不腐。
曾侯乙口中含有牛、羊、猪、狗、鸭、鱼等共21件玉琀。这些小动物只有黄豆大小,却刻画入微、简练逼真,堪称微雕技术的鼻祖。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金缕玉璜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
长11.8厘米,宽2.7厘米,厚0.25厘米。
这件玉璜用3道金丝穿缀2件青白色玉璜,是目前所见先秦时期唯一1件金玉合一的器物,所用之玉为新疆和田软玉,质地优良。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和田玉勾连毂纹璜
▲曾侯乙16节龙型玉挂饰
挂饰整体为一条大龙。
全器用5块玉料、1个玉环和一根玉锁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
采用了透雕、浮雕、阴刻等技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并饰有谷纹、云纹、斜线纹。
出土时这件玉饰置于墓主头部,可能为冠上的玉缨(帽带).其特色之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例:
第二节玉璧上的云纹,是采用压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龙,这种形制是到战国晚期才广为采用的;
第十一节雕成三条蟠龙相连的玉佩状,龙身为"S"形,是春秋后期在中原开始流行的玉佩造型,十六节玉饰却巧妙地把它们用在一条大龙身上;
第十二及十三节的玉饰,分别由双首相向和双首相背的蟠龙构成,每条龙身上各刻有一条龙;
第十五节玉饰的两端,分别刻有立凤和凤鸟衔蛇图案,这种图案是南方楚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在漆器等绘画品中屡有发现。
▲曾侯乙和田玉龙纹加勾连毂纹臂箍
▲曾侯乙和田玉龙纹加勾连毂纹出脊六孔玉刀
▲春秋和田玉勾连毂纹龙形佩
▲曾侯乙和田玉龙形勾连毂纹开口臂箍
高古瓷
小众圈子
文章转发自高古瓷,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