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师 到 督陶官
历仕康雍乾三代皇帝
冠盖陶人 风尘学者
火父水母 唐英文赋
他是陶师 更是文人 瓷纸兼善
《江南心境·西泠印社首届文房瓷器专场》图录已成册,这个新晋专场的名字登上了拍卖图录的封面,它延续了西泠印社的文脉。是册精心汇编,因唐先生经手的佳器而定调,寄出的是一份特殊的心境。
俊公(唐英,字俊公)有话:半官,半野,半忙闲。这般心境,足够江南。
我们即将开启的专场,是透过器物美学,望见人格魅力的门类。唐英之前,陶匠无文心,不会著书立说;文人有翰墨,但不通造瓷。俊公的真实身份,又何止仅对标古代标准文人。戏曲文本,诗词音律,好古考据,甚至捐资修建建筑,他的公文写得滴水不漏,陈情清晰,合乎情理,只是为榷陶盛名所掩,鲜为人知。
今人出版《唐英督陶文档》
可见其政务之勤,事必躬亲,聊尽一官之责。
诗文笔墨凝成了文房器物,不娱一人之快;兼顾文献实物,自身修养彰显其中,所以是他成就了“唐窑”辉煌,引领三朝美学。能让自己抽添变通在“官野”与“政闲”二者之间的,正是这份朴素的江南心境。
乾隆早期作品,应属唐英造
清宫档案有记载数条
此类水盂在清宫档案中称为“海螺”或“海螺水盛”,从本拍品的形制、款式书写特征来看,应可确定属《清宫匣作档案》乾隆十四年(1749)记录的“冬青釉海螺”。
“二十八日司库白世秀将唐英烧造得”
“初十日员外郎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冬青釉海螺一件木座……”
——乾隆十四年匣作档案
海螺形状,底五支钉印,捏塑精雅,栩栩如生,乃乾隆文房之佳品。内外施冬青色釉,釉色淡雅宜人,肥腴润泽,形色契合,灵秀巧雅,气韵自生。
此仿官釉为唐英创烧,赠友人李庽竹所作。
《陶人心语》中有所记载,此人与唐英关系密切,且对制瓷颇有心得,尤喜一道釉器物之文雅与素净,艺术品位较高,雍正后期应该参与御窑厂瓷器的制作。唐英评其“陇西国士,绝代风流。”
“始北山人”李庽竹为唐英在江西督陶时的密友
应为得意之作,才会赠与友人。
此水盂圆口、短颈、扁鼓腹,圈足,通体满施仿官釉,色泽青灰,苍雅静穆,釉如凝脂,观之心旷神怡,其造型端庄,工艺精湛,古意盎然,《陶成记事碑》开篇即述“仿铁骨大观釉……仿内发宋器色泽。”为雍正仿官釉之佳品,传世罕见。
底书青花“始北山人清玩”六字双行楷书款
查阅世界公司收藏,“始北山人清玩”款器物仅法国集美博物馆藏盖罐一例,与此水盂款识完全一致。同款仿官釉水盂目前仅见此例,弥足珍贵。
法国集美博物馆藏“始北山人清玩”仿官釉盖罐
此笔舔为同类中最精美、最完美者
其他所见参阅甲虫处皆有残损
唐英为象生瓷的集大成者。此件瓷制笔舔为荷叶形,一边翻卷自如,背面底部微凹。通体施粉青釉,色调淡雅,釉层较厚而均匀,笔舔边缘突起处显得更薄,色尤为浅淡。
形制叶边卷起,宛如一片飘浮在风中的树叶,其中饰一只甲虫攀附其中,更添生趣。釉色匀净,笔舔小而秀丽,精美而文雅,造型别致,巧夺天工。此器巧妙地利用了叶形外观,增添了书案清供的文人情趣,难得的乾隆时期文房用具。
参阅:乾隆豆青釉秋叶笔舔,《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页173,图227。
参阅:香港佳士得,1999年4月26日,Lot.510清乾隆豆青釉叶形笔舔。
此盘为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呈样
雍正帝下旨“每色烧造四十件”
由唐英奉旨烧造
雍正御窑雅器,在雍正《活计档》中有最早烧造记录,在宫中又屡有作为清供陈设之记录,据《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吉立:各殿陆续新收陈设》载:“十月十三日来喜文:冬青釉菊瓣木瓜盘一件,紫檀木座” 。
民国十四年至十六年期间清室善后委员会《故宫物品点查报告》:“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宁寿宫:二一七五号,冬青釉瓷菊花盘二件。”与此盘相符。
本品器型秀巧,胎质坚缜,釉色莹润,呈菊花瓣形,内外满施粉青釉。粉青之色亦始自雍正一朝,且及巅峰,至乾隆朝则少见矣。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十二色釉菊瓣盘”,独少粉青釉。
唐英自号“陶成居士”
乾隆早期凡署“陶成”款的瓷器皆为唐英所作
器身圆弧形有两条线点缀,上有两耳,下为三个圆形足支撑,器底以涩胎画圈,中间粉青釉圆形上青花书“陶成”款,笔道古拙,气度不凡。典型的仿青铜器造型,线条流畅,胎体细腻,釉色滋润,淡淡的青蓝色粉嫩剔透,釉面保存完好,品相极佳。
此炉为乾隆一朝粉青釉瓷之翘楚,当名窑所造,独特的底款则昭示其不凡之身份。而如此炉这般精工力作之大器甚为少见。折射出唐公过人的艺术造诣和清逸脱俗的审美品位,令文人之雅臻于无穷之佳境。
潘仲麟旧藏 “炉瓶盒三事”,附原装民国老盒及木座
(炉钧釉亦为唐英创烧的新品种)
《陶成记事碑》载:“炉均釉,色在广东窑与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过之。”炉钧釉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知其名。炉钧釉瓷器传世极少,故极为珍贵。炉钧釉中含有粉剂,故而釉厚不透明。
釉面均开细小纹片,其结晶呈色多种,深浅不一,有红,兰,紫,绿,月白等色并熔于一体。在器物釉面上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有的弯曲,有的垂直,还有的似山岚云气与斑点交混在一起,布满器身。因其珍美,炉钧釉瓷器成为收藏者趋之若鹜的佳器。
郎红小荸荠瓶及水盂其釉面玻璃质感强,清澈透亮,有极强垂流感,釉色从口沿处至足底由浅入深,还原窑内红色自然流淌过程。红釉流敞自然,轻挂垂肩,亮丽雍雅,妙仿宣窑,朝纲替更,不减其美,诚为郎窑红之典范。
此组文房风雅至极,意趣怡然,极具文人气韵。炉钧方盒即为乾隆时期作品,器型端庄大气,通体施以炉钧釉,釉彩自然流淌,蓝、紫、月白等色交织熔融,极尽变幻之能事。
陶人心语中,先生一直以“陶人”自况,却平生多与内廷文人、名流硕彦交流,加上嗜学,折节下交,诗文日进。画史还载其曾“受业于娄江王麓台夫子”,与王原祁交往颇多。- 清道光彭蕴灿《历代画史汇传》记载: “唐英,字俊公,一字叔子,号蜗寄老人...工宋人山水人物,能书,诗有清思,榷两淮、九江,珠山昌水见之笔墨者为多。曾主官窑事,制器甚精,今居窑。尝亲制书、画、诗,付窑陶成屏对,尤为奇绝。”
- 又《绘镜轩读画记》称其为:“其画无体不工,兼擅分隶书。”
为何清代画史上多有“唐英” 条 呢?我们倒回去看。
雍正六年(1728),唐英受命赴景德镇,协助督陶官年希尧工作。
雍正三年(1725),圆明园来帖,称唐英“奉旨画的款式甚好”。
雍正元年(1723),唐英被提拔为内务府员外郎。
清史上268年10位皇帝,真正的督陶官只有四人,分别是臧应选、郎廷极、年希尧、唐英。其中唐英任职时间最久,足有28年,其烧造的瓷器,代表了清代雍、乾二朝官窑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
雍正八年(1730年)“交年希尧烧造些来”
(《清宫造办处活计档》)
此赏瓶为仿宣德缠枝莲纹玉堂春瓶,创于雍正时期。雍正帝下旨呈样于年希尭,后唐英一直烧造。赏瓶初名“玉堂春瓶”,谐音“清廉”,故而经常被用于赏赐臣。
贡御之器装饰和造型不同于大运瓷器,督陶官为了取悦皇帝,竭尽巧思烧制,力求与众不同,故每次御贡器物质量极精,数量甚罕,极为珍贵。
本器品种特殊,应由九江督窑官于御窑厂烧造
专供乾隆皇帝御用
此笔舔浅腹,弧壁,造型秀雅,外壁以青花绘缠枝花卉纹一周,花朵盛开,花瓣饱满,枝蔓小而精巧,纤细婉转,其笔法细致入微,颇见功力。釉汁莹白细嫩,温润如玉,青花浓郁明快,翠妍欲滴,为乾隆文房御瓷少有之隽品。
高:7.8cm直径:10cm
RMB: 500,000-600,000来源:香港苏富比,1996年11月6日,Lot.718。花盆呈六方形,不甚多见,所属之类备受宫廷青睐。先见其釉,稠厚致密,莹润亮泽,呈灰青色。亦见其胎,稍露于足,呈黑褐色。侧壁平坦微斜,平添趣味,更显六方形制之雅。器外开片舒朗,器内开片细密,纵横交错,统一中充满了偶然性,浑然天成,在静谧的釉面上生出动感,撩人心弦。此器乃官窑佳例,釉面莹滑滋润,片纹变化无穷,匠心之巧、技艺之高、气韵之卓,尽览无遗。明末有士论汝、官、哥窑,直抒胸臆云“后此又不知凋谢如何。故余每得一睹,心目爽朗,神魂为之飞动,顿令腹饱。岂果耽玩痼僻使然?”高:9.3cm直径:8cm
RMB: 400,000-500,000展览:“东瀛遗珠——山中商会及日本旧藏名窑瓷器展”,北京,2020年。此罐束口,丰肩鼓腹,腹下渐收,平底。通体施青白釉,胎体匀薄,釉光肥润,纯净无杂,予人以无限恬静之雅意,颇具宋人雅韵。腹部针挑工刻饰团凤纹,工艺精湛,透光见影。太白罐因形似李白江边醉卧的酒罈而得名,清三代御瓷常见其造型,由本品可知其原型追溯至北宋。单色釉历来被视为瓷器赏玩的最高境界,也许是因为摒弃了图案和杂色的吸引,鉴赏者方能屏息凝神地欣赏釉色和器型表现的雅洁。本品瓷胎紧实,釉水清澈,即属其中佳作。纽约佳士得1983年11月30日,Lot.083。出版:《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卢芹斋C.T.LOO&CO.,1941年,第657号。明代嘉万年间青花瓷器因多采用回青料,发色浓艳,较难表现纹饰细节,拍品画面描绘颇精,属于嘉靖青花少见的细致之器。此罐与香港赵从衍氏旧藏青花罐品种相同,器形小巧,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亦藏有器形、尺寸相同,而纹饰有别者。小罐通体以青花为饰,肩部及胫部各饰一周缠枝卷草纹,腹部绘高士听琴、弈棋、读书、作画场景,其中听琴画面与宋徽宗《听琴图》场景颇为相似。全器纹饰笔法细腻,青花发色纯正,为嘉靖官窑之精品。高:13cm带座高:14.9cm直径:18.1cm笔海呈筒状,上宽下窄,直壁微斜,端庄之中富于变化。下承三足,附原装旧木座。通体绘罗汉图,红日初升,松树下,岩石旁,溪水边,众位高僧或站、或坐、或独处、或论道,皆形神兼备。衣服上的梅花斑点和席织草纹为明末清初的典型特征。石者,天地之骨也,此器的山石采用斧劈皴画法,简明概括,痛快淋漓。整体画面受明代晚期画家丁云鹏《罗汉图》影响,绘画生动传神,深具晚明文人画绘画风格的影响,飘逸灵秀,饱含禅意。来源:20世纪早期法国收藏家M.Tournet旧藏北京诚轩,十周年拍卖会,2011年5月22日,Lot.647。出版:《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北京诚轩拍卖,2015年11号。“平盖式”蟋蟀罐,体呈扁圆截筒状,造型端正。通体外罩蓝釉,盖面刻梅花,外壁刻萱草、山茶、蜀葵、荷花、菊花等四季花卉。从景德镇明代御窑厂故址出土的大量宣德官窑蟋蟀罐残器看,六百年来形制变化不大,宣德蟋蟀罐为历朝历代制器的模板,此件拍品亦不例外。本品为已知唯一的“绍闻堂”制蓝釉蟋蟀罐。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拙存斋、绍闻堂,在康熙间”;“亲贵中雅制之品,以慎德、绍闻、竹为最有名”;“绍闻、竹,皆以杯盘盂碗等类为多,而蟋蟀罐罕见。”参阅:香港佳士得,2020年11月30日,Lot.3066清康熙五彩花果纹蟋蟀罐,成交价:87.5万港币。罐身呈矮筒形,口沿微内敛。外壁绘五彩折枝石榴、葡萄、橘子、柿子四组,内壁素胎,修胚规整,以利蓄养蟋蟀。全器纹饰勾绘细致,青花发色明艳,五彩亮丽,风格清新雅致。根据拍品罐内壁素胎特征,可知其为斗盆,数量远少于养盆,且属名家订烧,珍贵难得。配五彩花果纹罐盖。像生瓷荔枝乃按照真实比例雕制而成。胎体细薄,刻画极其精湛,折枝树干弯曲协调枝叶微卷着色适巧,结连荔枝二枚,以胭脂水釉调配描果实为红。雕制荔枝,几可乱真,超然展现了乾隆朝,供御陶人细腻和巧思,着实令人叹为观呼。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皆珍藏有同工像生雕瓷制品。此式彩绘藏式佛塔为乾隆瓷质法器之精绝代表,唯独乾隆朝有之,目前公私机构典藏数量不过二十例,完美无损者寥寥无几,所见造型、纹饰相同,唯色地变化多端,见有黄彩地、松绿地、浅绿地、白地、霁蓝描金、胭脂红地等近十种。花插顶面微弧,开三圆口,束颈,垂腹,宽圈足。通体施粉青釉,釉面肥腴,莹亮滋润。外壁暗刻缠枝宝相花纹,纹饰线条流畅,花叶舒展,叶上划有篦纹,近足处为仰莲瓣纹一周。布局疏密有致,精美传神。其造型小巧精致,俊雅可爱,形制规整,尽显乾隆帝含蓄而高雅的艺术品位。来源:香港佳士得2002年10月27日,Lot.711。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十二色釉菊瓣盘”,独缺粉青釉。来源:香港苏富比2013年10月8日,编号3135。展览:“榷陶使者——唐英纪念特展”,景德镇,2017年10月18日-11月18日。来源:北京保利十周年拍卖会,2015年12月08日,Lot.7416。来源:香港佳士得2015年10月6日,Lot.139。来源:保利厦门2015年10月25日,Lot.611。清康熙-乾隆·郎窑红荸荠瓶、水盂及炉钧釉方盒(一组三件)荸荠瓶高:8.9cm水盂高:6.4cm
印盒宽:8.5×8.5cm高:5.2cm来源:上海工美20周年拍卖会,2015年6月28日,Lot.823藏者简介:潘仲麟(1895~1986),江苏宜兴人,吴湖帆先生苏州草桥中学同窗,曾任交通银行副理,富藏官窑瓷器。
唐英本非一个硬冷的瓷公形象,他是风姿万千的慈象,将督陶成就汇编在《陶冶图编次》《陶成纪事碑》《陶人心语》正集六卷、续集九卷以及《陶成示谕稿》《陶务叙略》中,详细记载了“唐窑”仿古创新的成果,留下来至今仍是研究陶瓷史的重要文献。
陶人心语
在于心境
他对古今陶史的梳理
并非停留设想,而是汇编成册
西泠印社首届的文房瓷器专场
同样表达着对器物门类的理论追求
预展时间
8月17日-8月19日
8月19日-8月21日
展拍地点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东路2号
联系电话
0571-87896778
公司杭州总部及上海、北京办事处常年征集:
上海办事处
临时办公地址: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一号一号公馆 301 衡山路乌鲁木齐南路入口
( 原复兴西路36号场地装修,临时搬迁至此办公。)
电话:021-64338662
Email: shbsc@xlysauc.com
北京办事处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86号(书圣故里尚德当铺内)
法务部
电话:0571-87896778
传真:0571-87812567
Email:fwb@xlysauc.com
文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