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西方人偏爱钻石宝石,国人甚喜美玉玛瑙。在华夏民族的审美意识中,玉的影响是广泛且深厚的。
汉字中的珍宝大多从“玉”字旁;玉常用来借喻美好的品德或事物;
人们崇玉、佩玉、赏玉、藏玉……对玉“温润含蓄、沉稳坚毅”的气质甚是喜爱。
▲ 龙纹玉璜 西周 故宫博物院藏
▲ 玉九螭璧 明 故宫博物院藏
而在宋瓷中,影青瓷则被冠以「假玉」的称号,颇受人们欣赏。
▲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宋 故宫博物院藏
影青瓷,也叫青白瓷,创烧于五代至北宋初期,是宋代工匠在青瓷、白瓷基础上烧制的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独特瓷器。
以景德镇窑为代表,影青瓷于北宋中晚期至南宋抵临高峰,形成宋代庞大的青白瓷窑系。
南宋蒋祈的《陶记》载:“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
宋代素瓷以莹润如玉的品质为妙。当时,景德镇属饶州辖区,影青瓷故有“饶玉”的美称。宋时,这款瓷质的“假玉”十分畅销。
《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和临安都有专门出售影青瓷器的商铺。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也有载:“平津桥沿河布铺……温州漆器、青白磁器。”
▲ 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瓶 宋 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出产的青白瓷以碗、盏、盘、瓶、罐、枕、炉等生活器皿为主。
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提到的:“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其中的玉枕,即指影青瓷枕。
▲青白瓷伞下仕女枕 南宋-元
美国纽约大都艺术博物馆藏
影青瓷白中映青,莹缜似玉。其玉质感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胎骨的白度要高,二是釉要透青,三是刻划花或者印花图纹要细腻。
景德镇瓷土质地致密,由这种瓷土拉胚而成的胎体精致细白,这是影青瓷玉质感的先决条件。
影青瓷器胎骨薄而均匀,玻化程度高,透光度好。纹路低凹下去的部分釉层较厚,白中泛青的釉汁于是显现出柔美的青色来,与莹白的胎釉相映成趣。
白度高且薄的胎骨披覆着半透明釉层,隐现出淡青色,令人恍然分不清是玉是瓷。
也恰好应了影青另外两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映青和隐青。
▲ 宋代影青刻画牡丹纹碗肯贝尔艺术博物馆藏
在瓷器审美上,宋人向来偏爱“纯粹”美学。影青瓷和宋代其他名瓷:汝窑、官窑、定窑等,大多是单色瓷,都离不开“素”的底色。
影青,淡、柔,影影绰绰,清透晶莹。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赞誉其为"素肌玉骨" 。
这种“素”是去掉多余的东西,而将留下来部分做到极致。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少即是多”。
看似单色的瓷实则有着丰富的色彩想像,如白纸上浓淡绵亘的水墨画,需要用更细致的感官去触碰。
▲《水墨牡丹图》明徐渭故宫博物院藏
素肌玉骨的「假玉」,被灵巧工匠们制成一件件碗、盏、盘、瓶、罐、枕、炉……融入到宋人的日常生活,也将对瓷器极致的专注和耐心,升华为一种纯粹的美学精神。
观复博物馆以影青素肌玉骨之美,推出【吉祥纹饰系列·金玉满堂盖碗套装】
素瓷,以莹润如玉的品质为高。
“莹缜如玉” “文雅素朴”的影青瓷,无论在造型还是釉色上都无一不展现出古雅的美学意趣。
此款影青盖碗套装为‘一碗四杯’。
盖碗的碗身圆润沉稳,整体轻薄,不易积聚热量,给茶叶留下充分的舒展空间。
其素洁的釉色能更好地衬托茶汤。
柔润的线条与若隐若现的纹样交相辉映,积釉处透青,如宋代风华的清新婉约。
碗身杯壁所用鱼纹是中国传统吉祥纹饰。
“鱼”与“玉”“余”谐音,象征“家有金玉,丰裕有余”。金鱼与水藻相间的纹饰,象征“金玉满堂”。
纹饰样式取材自馆藏器物。整体布局灵动和谐,呈现出“畅快灵动,怡然自在”之感。
▲清 《虚谷紫授金章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暑热正盛,宜销闲饮茶。
此【吉祥纹饰系列·金玉满堂影青盖碗】,7月23-25日,正在限时优惠中,大家不要错过。
进入店铺搜索关键词:影青瓷、青白瓷、盖碗等,查看更多茶具佳品。
点击蓝字 即可惠购
文章转发自观复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