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历代玉蝉大全 ,冰清玉洁

  • 藏家群
  • 2022年6月07日09时



汉 白玉蝉唅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新石器时期 石家河文化玉蝉(正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期 石家河文化玉蝉(背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期 石家河文化玉蝉(侧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西汉 玉蝉三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西汉 玉蝉二(正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西汉 玉蝉二(背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西汉 玉蝉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汉巧色白玉蝉

玉蝉

长2.5厘米、宽1.8厘米、厚0.6厘米

河南安阳白家坟西墓葬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牙黄色。作伏状,方头圆眼,双翼合拢,短尾,足前屈,雕四爪。单面刻纹,头、眼、翼、尾清晰。


商代 绿松石蝉 江西博物馆藏

蝉,也叫知了。在演化变为成虫之前生活在泥土之中,等脱壳变成蝉后,飞到树上,饮露鸣唱,可谓出污泥而不染。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对“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的高洁极为赞赏,这也是人们喜欢以蝉的形状作成饰品的缘故之一。



玉蝉盛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多用作敛葬中含玉,放置于死者口中,取其清高绝俗,复活再生的意义。


玉蝉,秦,长4.8,宽2.5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文物局藏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池头村出土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已有蝉形饰品出现了,玉蝉也大约是那个时候诞生的。就其用途来讲,玉蝉有三种类型:一种为佩蝉,佩带身上装饰和避邪;一种为冠蝉,缀于帽子上作饰物;还有一种为含蝉,是专放置死者口中的随葬品。它们的区别是:蝉的头部有对钻成“∨”形象鼻孔的为佩蝉;蝉的腹部两侧打成通孔的为冠蝉;而蝉体无孔的通常为含蝉。



人们认为蝉在秋凉之时从树上钻入土中,等春暖花开之时,再从土中钻出爬上树,能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因此死者口含玉蝉寓意为由蝉引路而获得重生。



玉蝉,西汉,长4.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江苏省盱眙县出土


西汉 玉蝉 三峡博物馆藏

汉代 黄玉琀 故宫博物院藏


东汉 白玉蝉

河北博物院藏


西汉 蝉形玉蝉

扬州博物馆藏


秦汉玉蝉,线条简练,以直线为多,琢磨平整,锋芒锐利,刀法粗犷有力,故有“汉八刀”之称。其后历代所制玉蝉,与之相差甚远。


除了刀法、包浆之外,玉蝉的头部形态也是鉴别其具体制作时间的依据,如:平头玉蝉大多为西汉早中期所制,圆头玉蝉大多为西汉中晚期所制,而眼珠突出廓外的玉蝉大多为西汉晚期制品。此后历代玉蝉也都有其不同的代表性形制和特征。


玉蝉,商代,长1.9厘米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出土


商周玉蝉用于日常佩戴,形制古朴,雕刻粗放。所用玉材质地欠佳,多为半石质。蝉头眼大,身翼窄小成细长倒梯形;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蝉身用简单的阴线刻象征身体部位。


玉蝉,西汉,长6.2,宽3.1,厚0.95厘米
河南省商丘博物馆藏
河南省永城县芒山镇保安山出土


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很好。蝉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头翼腹用粗阴线刻划,寥寥数刀即成。蝉背部双翼左右对称,如肺叶状。汉代玉蝉造型规整,变化较少。


玉蝉,东汉,长4.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江苏省盱眙县出土


南北朝玉蝉仍沿汉制,此时由于战乱影响,玉料来源困难,玉蝉多数用滑石刻成,细部写实味道加重,同汉代相比显得更为逼真。

玉蝉,六朝,长6.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出土


宋代仿古风气盛行,当然玉蝉也不例外。宋代以后的蝉多作为佩饰。明代玉蝉有薄片状和圆雕两种,多用粉皮青玉制作。


玉蝉,东晋,长6.3,宽3.1厘米
南京市博物馆藏
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郭家山出土


清代玉蝉也有圆身蝉和片状蝉。清代玉蝉是写真手法与仿古纹饰同用,用料讲究,纹饰分布稀疏明朗,线条多用阳纹线来雕刻,这是清代的特征。



 蝉蛹从土中爬出,蜕壳羽化,高栖树干,鸣唱一夏,流响声远的生命历程,很早便被古人关注和认知,并视为精灵神异,甚至挂钩联想到人的生死往复。于是,早在五千多年前,古人便拿玉来制琢蝉的形象,佩戴身上,期待拥有蝉的灵气与禀赋。最早的玉蝉,出于良渚文化,形象朴拙,背面钻有牛鼻孔,缝缀在衣物上,可强化巫觋上天入地、事神求福的法力。降至商周时期,玉蝉仍时有所见,除了装饰佩戴,还出现了放入死者口中作为口琀使用的玉蝉。

汉 清宫旧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在死者口中放玉琀蝉的现象,最初见于商代晚期。安阳殷墟小屯二十号墓以及大司空村小墓群中,都出土过作为口琀的玉蝉。至两周时期,玉琀蝉渐渐多见,洛阳中州路、凤翔雍城等地的两周墓葬中,均有发现。到了汉代,玉琀蝉广为流行,成为遍及全国的时尚习俗。

玉蝉 后楼山一号墓出土

汉代有以玉剑首、碎玉、圆柱形玛瑙,甚至玉五铢钱为琀的,但最流行的,还是做成蝉形状的玉石或琉璃质琀。西汉早期,玉琀蝉头部呈三角状,双目外凸不明显,正面背部起脊,两侧斜面上用细阴线表现蝉翼,背面平直光素。西汉中期以后,则多见以“汉八刀”刻出双目、头颈部、双翼和腹部纹饰的玉琀蝉。西安曲江水厂西汉晚期十六号墓出土的玉琀蝉,以青玉琢成,整器呈中部较厚的扁平体,头部略呈弧形,双目外凸,正面头颈部碾琢几道横向弧形阴线,背部起脊,斜刀琢出竖向弧形蝉翼,另一面为腹部,碾琢阴线三角纹、斜“十”字纹与若干表示腹节纹的横线。寥寥数刀,酣畅利落,突显出“汉八刀”简约神似的韵味。




  至于殓敛葬时使用玉琀蝉的目的,据《汉书·杨王孙传》:“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蜡,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可知,古人无非是想借助玉与蝉两方面的神力,可使死者死而不朽,蜕化成仙。这样的信仰与习俗,在稍后的魏晋南北朝,仍然颇为流行。但隋唐之后,玉琀蝉随着这种带有原始道教色彩信仰与习俗的退隐,而销声匿迹了。


安阳刘家庄商晚期

汉人崇蝉,世人不解其意。或喻高洁,或喻再生。仔细想来,人生与苦蝉无异。生于北土,蜕于南枝,四处飘零,不能自持。生来攀高枝,逝去伴糟泥。纵有万树繁花,到头来属于自己的只是一杯黄土。人生与蝉何相似,黄泉路上相怜迟。因恨口中含,盖悔醒悟迟。



徐州博物馆馆藏



汉代 玉唅蝉

扬州博物馆藏


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的展厅里,几只温润逼真的玉蝉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些玉蝉或形象简明,造型古朴,寥寥几刀雕刻而成;或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纹理清晰。绿色玉蝉青翠欲滴,白色玉蝉温若羊脂,黄色玉蝉厚重凝练,不由得让人感叹其独特的审美水平和高超的雕刻工艺。

在M2009出土的玉蝉达10个之多,其形态各异,材质也有区别,个别带有明显的商代风格。其中编号为797的青玉蝉,为青玉质地,因长期埋藏在地下有棕黄色沁斑,圆雕技法雕刻而成,尖喙前突,双睛圆凸,颈部两道弦纹将头部与身体分开,两翅与腹部分开,两翼张开,尾部呈三角形,给人以极强的立体感。编号为822的玉蝉,为青白玉质地,有棕色沁斑。弧形,尾部呈鱼尾状,背部纹饰卷曲。该蝉形制古朴,雕刻粗放,纹饰与青铜器窃曲纹有相似之处,有明显的商代风格。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乃属于清高一型。唐初虞世南写《蝉》:“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元朝王沂孙《齐天乐》言:“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对人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关注古玉虫气韵。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赋予蝉更多的含义。如以一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所以玉蝉一般可分为三种:一、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二、佩蝉,顶端有对穿眼;三、含蝉,在死者口中压舌,刀法简单,没有穿眼。

玉蝉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大量出现。商代玉蝉用于日常佩戴,贵族佩戴玉蝉,表示高洁。此时玉蝉形制古朴,蝉头眼大,身翼窄小成细长倒梯形;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蝉身用阴线刻划象征身体部位,纹饰简单。

西周时期,蝉被赋予更高尚的寓意: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此时,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玉蝉作葬玉中的口含,最早见于考古发掘的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早期墓。


汉代玉蝉除少数尺寸略大,头上有穿孔的属佩饰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其造型规整,变化较少,蝉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头翼腹用粗阴线刻划,寥寥数刀即成,背部双翼左右对称,如肺叶状。南北朝时,玉蝉仍沿汉制,细部写实味道加重,同汉代相比显得更为逼真。东晋以后几乎见不到玉蝉,宋代仿古风气盛行,当然玉蝉也不例外,只是宋代以后的蝉多作为佩饰,很少再作为随葬品埋入地下。


虢国墓地出土如此之多精致玲珑的玉蝉,充分体现了虢国贵族对玉器的喜爱和对蝉寄予的美好愿望。当然,在虢国墓地已发掘的几座贵族墓葬中, M2001和M2011未发现玉蝉,M2012仅发现一个,而M2009就出土了10个,有些带有明显的商代风格,其中M2009是该墓地目前出土玉器最多也是出土玉蝉最多的墓葬,也许,这些数量的多寡,和贵族的等级无关,仅仅是这些王公贵族的个人喜好。


西汉 玉蝉十五(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 玉蝉十五(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 玉蝉十四(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 玉蝉十四(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 玉蝉十一(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 玉蝉十一(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 玉蝉十三(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 玉蝉十三(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藏家群

找对圈子很重要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