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陕西地处中国腹地,黄河中游。这里山川壮美,物产丰饶,人文荟萃,兼有黄土高原的苍莽豪迈、关中平原的广阔坦荡和秦巴山区的巍峨雄奇。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陕西古代文明的演进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陕西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115万年前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蓝田猿人用打击石器和星星之火,拉开了中国历史的帷幕;5000年前的炎、黄二帝从陕西黄土高原出发,一路高歌猛进将中国带进了文明时代,以渭河流域为中心的陕西文化开始走向中华文明的舞台中心;西周创立的礼乐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秦统一全国后确立的多种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年来政治文明的基础;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使中国因文明发达而闻名于世;魏晋南北朝的陕西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隋朝创立的科举制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众多国家的人才选拔;唐朝创造了一个让人自豪、让人追忆并永远激励人们昂首奋进的黄金盛世;唐以后的陕西虽不再是首都所在之地,但长期担负着维系西部稳定、守护中原安全的重任,并在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有巨大影响的成就。
陕西独特的历史地位造就了陕西丰富的文化遗存,也成就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美誉。作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多达171万件。这些文物不但全面反映了陕西历史文化的概貌,而且还以其无与伦比的典型性、完整性和序列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而荟萃了近3000件馆藏精品的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展览,以时代为序,将陕西古代文明划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阶段。
为更好提供长期文化服务,让公众更方便深入了解学习“陕西古代文明”,我们选择以《陕西古代文明》图书为纲,“陕西古代文明”展览序列为线索,计划未来两个月内逐一连续进行专题推送,期待有更多的公众可以参与其中,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讨论交流。后期我们计划梳理完善专门制作线上“陕西古代文明”展览,以期解决馆舍面积狭小不能满足大量公众参观需求!
这个专题文化序列推送旨在按照中宣部通知要求不断提高遗产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推广水平。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推进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厚内涵、系统阐释中华文化的时代新义,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更好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作用。推动资源禀赋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多措并举做好阐释推广,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系统展示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准确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供给,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精神力量。积极拓展文化文物对外交流平台,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多渠道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阐发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文明大国形象,全面生动展现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进文明交流互鉴,营造良好国际合作氛围,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最有影响的青瓷窑场,是中国青瓷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中继越窑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创烧于唐,成熟于五代,宋代鼎盛,金元延续,衰落于明、清。耀州窑的窑址,在今铜川黄堡镇。当时铜川称为同官县,隶耀州,所以这里的窑场便号为耀州窑。据考古资料证明,黄堡镇一带的耀州古窑址范围绵延长达5000米,发掘区的文化堆积层包括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诸朝,而最主要的堆积层是北宋耀瓷。
五代青釉提梁倒灌瓷壶
高18.3厘米,1968年于彬县出土。壶底中心有一五瓣梅花形孔,灌水时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口外流时始盛满,因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底虽有孔而不漏。该提梁倒灌壶的造型、结构极为奇特,纹饰繁缛华丽,是目前国内外耀州瓷器中甚为罕见的珍品。
五代耀州窑的青釉,佳者呈湖绿色但青色较越窑淡,釉面较厚,与越窑青釉的色泽相比毫不逊色。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的记载说明,在宋人眼里耀州窑青釉是与越窑秘色一样美丽的釉色。就器物的造型而言,五代耀州窑与越窑器皿的造型几乎都可在唐代金银器中找出原形,如葵瓣、菱瓣、多曲等形的碗、盘、碟以及三足小盂等。
青釉八棱执壶
耀州窑在北宋时期空前发展,烧造的规模明显大于当时的越窑、龙泉窑等其他青瓷窑场,遗址鳞次栉比、星罗棋布,《同官县志》“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耀州窑当时烧窑的规模。元丰七年(1084)《德应侯碑》“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锻炼累日,赫然乃成。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的题记生动地描绘了北宋耀州窑烧瓷的盛况。除以青釉瓷器为主,还有白瓷、黑釉、酱釉、白釉绿彩、素地黑彩、白釉黑彩、釉下彩等等。内外壁布满花纹,丰富多彩。人物神仙,花鸟虫鱼,几何构图,无所不有。这些纹样图案构思巧妙,清新明快,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有高雅的宫廷格调。装饰工艺手法新颖,有捏塑、浮雕、堆贴、合模、绘彩、画花、刻花、剔花、印花、锥刺等。刀法洗练纯熟,圆活流畅,刻出的花纹图画富有生气。从宋人王存主编的《元丰九域志》和《宋史·地理三》的记载看,耀州当时贡瓷给宋朝皇室。
同时,耀州瓷器还对国内其他地区的瓷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河南的临汝窑、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内乡大窑店窑,以及远在岭南的广州西村窑和广西永福窑等,都先后仿烧耀州青瓷,从而形成了一个与越窑风格有别的北方青瓷窑系。耀州瓷器的影响还远及海外,如朝鲜、日本、阿曼、苏丹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当时也都是耀州瓷器的销售地。
北宋以后,耀州在伪齐、金朝统治下仍是重要的高级瓷器产地。耀州窑在这期间继承和发展了宋代的一些工艺传统,烧制技术上继续有所提高。此时创烧了一种中国陶瓷史上绝无仅有的釉层肥厚莹润、釉色淡青泛白的月白釉瓷器,不仅制作精湛,釉面匀净,而且形制优美,如罐、炉、执壶、瓶、鼓式供盘、荷叶形盖罐、单把杯等均十分精美。器物多为素面,主要以釉色取胜。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耀州黄浦(堡)镇烧瓷名耀器,白者为上,河朔用以分茶”中的“白者”,应该是指这类如冰似玉的月白釉。这种釉色代表了金代耀州窑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到了元代,耀州窑瓷器生产逐步衰落,胎釉渐趋粗厚,造型纹饰简单,图案形象刻板拘束,青瓷的比例不断下降,主要产品为姜黄色青釉瓷。虽然在花纹题材上新出现了吴牛喘月、八卦等新的式样,但从总体风格上看,瓷器烧造水平比宋代大为逊色。相比之下,黑瓷、白瓷产量增加。尤其是白釉黑彩瓷异军突起,到了明代成为耀州窑最引人瞩目的品种,但耀州窑已完全衰落了。
参考文献: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古代文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年10月第1版。
摄影:郑 华
编辑:张温馨
审核:周 瑞
玉杂 | 小棍棍的数学大智慧“问君能有几多筹”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
文章转发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