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开始,随着欧亚交通新航线的开辟,中欧贸易与交流日渐频繁。瓷器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之一,源源不断地输出海外,不仅见证了明清时期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发展,也记录了当时图像、设计、技术与观念的交流,是东西文化间对话与互动的载体。
“东西汇融”系列上博课程,依托上海博物馆“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2021年10月29日—2022年1月16日),以陶瓷为媒介,从全新视角和理念,呈现16至18世纪的世界贸易和早期全球化中的东西汇融。
点击进入“上博课程”页面(链接)
课程①:瓷器中的中西交流史
主讲人
陈洁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16世纪,随着欧亚交通新航线的开辟,东西方贸易格局开始改变,在席卷世界的大航海时代,中欧贸易与交流日渐频繁。瓷器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出海外,不仅见证了明清时期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发展,也记录了当时图像、设计、技术与观念的交流,是东西文化间对话与互动的载体。讲座从“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策展人的视角,以陶瓷为媒介,透析16-18世纪的中西交通史,呈现中国瓷器融入及影响欧洲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室内装饰以及时尚风潮的历程,揭示中欧技艺与观念交流的历史。
课程②:再现和重塑:16-18世纪中国瓷器与西方艺术的交融
主讲人
刘朝晖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16-18世纪中国瓷器大量传入欧洲,与西方艺术相遇,产生碰撞与融合。在欧洲油画中,特别是17世纪荷兰静物画中,有许多作品对中国外销瓷做了逼真的描绘。同时,一部分中国瓷器在欧洲会被改造和重新加以彩绘,以融入其风尚和生活。镶嵌金属附件是最常见的手段。在加装金属附件最为鼎盛的18世纪,尤以法国的材料至为丰富,并在欧洲产生了辐射性的影响。作为一种异域元素,中国瓷器在欧洲油画作品中的再现,以及在欧洲的重新改造,与当时西方的社会风尚、室内装饰风格和东方想象密切相关。这些被再现和重塑的中国瓷器,为我们理解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讨论的路径。
① 关注上海博物馆官方公众号,点击菜单栏“in上博-上博课程”,进入资源页
② 上下滑动找到“东西汇融”系列,左右滑动寻找您感兴趣的讲座内容,点击封面跳转
今后,上博课程将持续更新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垂注
扫描二维码
可直接跳转“上博课程”页面
上博课程
编辑丨杨烨旻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文章转发自上海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