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以降,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市井文化兴起,民间信仰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作为寄托逝者和生者多重祈愿的场所,墓葬和寺观,地下与地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而又区别于文人画的图像艺术系统,堪称民间艺术瑰宝。
山西,地处传统中原与游牧文化的交织地带,得益于表里山河的自然环境,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遗留下大量反映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与民俗信仰的物质遗存,至今保存较好,历史、艺术与研究价值独特。
这一次,吴文化博物馆携手山西博物院、运城博物馆、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遴选百余件文物展品。跨越唐宋金元明,以墓葬壁画与砖雕、寺观壁画与水陆画为着眼点,探究中国基层民众信仰体系结构、发展与嬗变。《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一展,将带领观众管窥中国传统墓葬及寺观文化与社会生活之一域。
多重祈愿墓中显
普世价值观下,人们认为墓葬是安置死者肉身之地,承担了沟通生与死、连接地上和天上世界的功能,实则也可以理解为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的集合体,兼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为一体。
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之一,即是陈列了山西博物院藏郝匠金墓墓室。这座具有代表性的金代砖雕壁画墓被整体迁移至展厅,观众们可以走入其中一览金代民众所构建的“往生后的世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郝匠金墓
金代(1115-1234)
长605厘米,宽321厘米,高300厘米
2013年山西晋城市区郝匠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郝匠金墓(M1)为前后双室砖券墓,墓室由墓门、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该墓室为典型的砖砌仿木结构双室墓,墓室模仿了现实建筑空间,用墓砖及彩绘表现建筑结构,如古建筑中的倚柱、斗拱、梁枋、门窗等。
郝匠金墓墓志(拓片)
金代(1115-1234)
长118.5厘米,宽66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此为郝匠金墓出土墓志,全文约500字。志文显示墓主人名郭永坚,世居泽州晋城,卒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从而为墓葬提供了准确纪年。铭文还叙述了墓主人的家世、生平、妻儿情况及埋葬地点,是研究金代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
中国现存壁画主要分为两部分:地面下的墓室壁画及地面上的寺观壁画。墓葬壁画内容多与墓主人的生前身后事有关,常涉及宴饮、戏曲、孝子等题材,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而寺观壁画立足点在民间,承载了规范民众行为、寄托民众信仰的功能,题材多涉及宗教故事、教化人伦,以期构建民众间的文化认同感。
杂剧图壁画
金代(1115-1234)
高123厘米,宽117厘米
1994年平定西关村壁画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壁面绘有男子五人正在表演戏剧。画面中央直立一人官服装扮,头戴黑色展脚幞头,双手执捧笏板于胸前,神情严肃庄重。其余四人或手持鼓槌或妆容滑稽,神情动作诙谐,与端严的主角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画面中的戏剧性。
仕途青云壁画
金代(1115-1234)
高158厘米,宽151厘米
2007年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这组墓室壁画包括墓门在内共有六组空间,墓门居南,壁画分列墓室西南壁、西北壁、北壁、东北壁、东南壁,每块壁画中间都有一扇闭合的窗或门。以仕途青云为例,菱形格子窗右边是一位头戴长翅官帽,身穿圆领长袍的文官,正襟危坐在屏风前,桌案上有一叠公文。身后墨竹枝叶繁茂。左边绘有五名侍女和一名髡发侍童,分别手捧珊瑚、包袱、铜镜、渣斗等物,面向文官徐徐而来,反映了富足的仕宦生活。
妇人启门砖雕
金代(1115-1234)
高43厘米,宽35厘米,厚8厘米
山西省稷山县出土
妇人启门是宋金墓葬中常出现的图像题材,表现为门微启,妇人倾半身掩于门扇之后,手扶门框,目光觑向门外,衣衫发髻清晰可见,人物身着对襟窄袖长褙子、长裙,头梳单髻。
宋金时期,山西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瓦肆中百戏品种繁多,社火等表演形式则在农村兴盛,成为当时北方戏剧发展重心。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影响下,热闹非凡的戏曲表演以砖雕的形式带入墓葬,使亡者得以继续享受人间欢乐。
“社火”舞狮砖雕
金代(1115-1234)
高23厘米,宽33厘米,厚4.5厘米
1981年山西省新绛县南范庄出土
狮形造型优美。六个小儿或戴幞头,或梳丫髻,身着小袄窄裤,一同舞弄着大狮。狮前有二小儿,一人敲锣开道,另一人执缰牵引;狮腹中一前一后有二小儿,扮作狮子的前后腿;另外二小儿双手抱绣球,簇拥狮后。这一件砖雕形象活泼,在金代墓中较为罕见。
而在世间,孝文化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推动民众教化的社会意义。孝行图像自东汉时期出现以来,不断发展演变,本次展览将展出一组反映孝悌人物的砖雕,意在带领观众们一窥宋金时期墓葬中所呈现的二十四孝题材。
二十四孝——孟宗哭竹生笋砖雕
金代(1115-1234)
高18厘米,宽24厘米,厚4.5厘米
1981年山西省新绛县南范庄金墓出土
孟宗年幼时,父亲离开了人世间,母亲多病,想要鲜笋煮羹吃,正值寒冬,笋还没有生出,孟宗不知道该怎么办,跑到竹林里抱着竹子哭诉心中的痛苦,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地里生出了竹笋,他拿回家后做了羹汤给母亲吃,治好了他母亲的病症。
世间神祇壁上观
壁画之大观,当属庙堂。寺观壁画以其巨大的体量和高超的画艺诠释着中国宗教艺术的独特魅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步入其间,面对高高在上的寺观彩塑和壁画神祇,虔诚的祭拜信众内心将产生深深的震撼,进而产生特殊的信仰归属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降魔图
唐代(618-907)
1974年临摹于佛光寺东大殿
纵31厘米,横148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唐时已成佛教名刹。该摹本原作被土坯墙封护,直至1964年将土坯墙拆除后发现,这幅壁画中绘有天王、天女、力士、鬼怪、妖猴、青龙等形象。画面设色简淡,所绘人物生动灵活,确有"焦墨淡彩"的唐代画风。
善事太子本生经变图(局部)
宋代(960-1279)
纵144厘米,横200厘米
1974年临摹于高平开化寺
山西博物院藏
开化寺创建于北齐年间。寺中大雄宝殿东、西、北三面墙上壁画创作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该摹本原作位于西壁中部,故事出自《大方便佛报恩经》,描绘善事太子及随行观看民间农夫耕田、蚕妇织帛、渔民猎鱼、屠夫卖肉等反映世俗生活的场面,在蚕妇织帛这一场景中,明确了宋代纺车和织机的形象,成为研究宋代纺织科学技术的珍贵图像资料。
酒楼市井图
金代(1115-1234)
纵93厘米,横92厘米
1975年临摹于繁峙岩山寺
山西博物院藏
岩山寺文殊殿完工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四壁绘有金代壁画,原作位于岩山寺文殊殿西壁南隅,画面中酒楼临水而建,形如方亭,酒帘高悬,上书“野花钻地出,村酒透瓶香”以招徕顾客。楼内品茶饮酒、说唱卖艺、凭栏赏景者众。楼外商贩云集,各色人等熙熙攘攘。这种世俗场景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堪称“墙壁上的清明上河图”。
卖鱼图
元代(1271-1368)
1974年临摹于洪洞广胜寺水神庙
纵378厘米,横202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全寺分上寺、下寺和水神庙三处。其中水神庙初创于唐,现存建筑为元延祐六年(1319年)重建,乃祈求风调雨顺的风俗神庙。《卖鱼图》位于水神庙明应王殿东壁北部,表现了水神内府官员与渔翁交易的情景。画面中五名头戴乌纱帽,身着长袍,腰系玉带的官员在庭院中进行膳食活动,一老年渔翁正在向其中一人售卖鲜鱼。该图可以视为元代社会生活的缩影,是极具生活气息的佳作。
永乐宫纯阳殿鸱吻
元代(1271-1368)
高220厘米,宽216厘米
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藏
永乐宫亦称“纯阳宫”,是一组道观建筑。此为永乐宫纯阳殿东鸱吻,为20世纪60年代永乐宫整体迁建的时候替换下来,造型夸张,釉色艳丽。元代是以龙为题材的鸱吻的初创期,为明清两代多样形式的龙吻开创了先河。
三教合一水陆间
水陆法会相传起源于南朝萧梁时期,晚唐期间已具有一定规模。水陆画是我国古代寺院或私人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宗教画,其上绘有佛、道、儒三教的诸佛菩萨、各方神道、人间社会各色人物等,绘画题材广泛,包罗万象。
王仙圣母众图
元代(1271-1368)
纵89厘米,横69.5厘米
1974年临摹于稷山青龙寺
山西博物院藏
青龙寺建于唐代龙朔二年(662),现存多为元明遗构。王仙圣母众图位于青龙寺腰殿东壁,是腰殿四壁“水陆画”的局部,东壁所绘以道门神仙居多,用以主宰天地自然界及人间生活中的吉凶祸福,该画色彩柔和协调,造型优美,衣饰飘然,栩栩如生,继承了我国唐宋以来的绘画表现技巧。
宝宁寺往古妃后宫嫔婇女等众图
明代(1368-1644)
纵116.2厘米,横60.9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宝宁寺为山西省右玉县的一座大寺。据明成化十年(1474年)碑记,宝宁寺创建于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寺内原有明代水陆画一堂,现存136幅,内容为反映释道神祇、世俗人物和社会生活的人物画,三教人物俱全。此画以左侧第一人后妃装扮者为主,宫嫔婇女侍立于后。画中女子皆衣着华丽而面相庄严,渲染出古代宫廷中的肃穆气氛。
宝宁寺罗怙罗尊者、那迦犀尊者
明代(1368-1644)
纵119.4厘米,横61.7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画中绘两罗汉尊者坐于棕树下,上部一老年尊者身披袈裟坐于磐石蒲团之上,一手作势,双目瞩望。旁边石上置经一函、壶一把。下部一年轻尊者合十坐于磐石地毯上。两尊者姿态不同,神情各异。
“灶神”水陆画轴
明代(1368-1644)
纵134厘米,横99厘米
运城博物馆存
山西省闻喜县吴吕村有一座元明时期的稷王庙,水陆殿内曾留存有一堂明代晚期的道教水陆画,现存41幅,从内容看可分为道教主神三清像、朝元仙仗图、道教神像、道教护法神将、道长画像五类。艺术上承唐宋遗风,人物具汉官威仪,又以工笔施重彩,集恢弘精致于一体,是弥足珍贵的道教题材水陆画。
“灶神”,传说是玉皇大帝的儿子,由管一家饮食到主司一家人的平安福禄,并一年一度上天禀告玉皇大帝,故民间祭祀时寄望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星移斗转,在近千年的漫长岁月里,这些流露在寺观和墓葬中的神祇崇拜、佛道信仰不断走向吸收融合,最终,以“三教合一”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体系,在这些独特的物质遗存和神圣的图像艺术中得以赓续。
1月19日起,欢迎观众朋友们参观吴文化博物馆《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迈进数百年前的叙事空间,观摩中古以降民间信仰在中国北方山西地区的生动实践,感受宗教与个体的互动,认识信仰与社会的联结,回溯过往的精神家园。
【特展信息】
展览名称: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展览时间:2022年1月19日—2022年4月18日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第一特展厅
开放时间:9:00-17:00(周二至周日)周一逢节假日开放
参考文献
[1]邓菲《中原北方地区宋金墓葬艺术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
[2]巫鸿著,施杰译《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3]李清泉《空间逻辑与视觉意味——宋辽金墓“妇人启门”图新论》,《美术学报》,2012(02)。
[4]宿白《白沙宋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5]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编《金戏砖影:金代山西戏曲砖雕》,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
[6]柴泽俊《山西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7]上海博物馆编《壁上观:细读山西古代壁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8]戴晓云《中国水陆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年。
[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5(01)。
[1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平定宋、金壁画墓简报》,《文物》,1996(05)。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文章转发自博物馆丨看展览,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