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儿子慢慢长大了,我终于有点碎片时间,可以翻翻专业书。大部头读不动,最近爱看这本小书,《王季迁书画过眼录》。
这本书可太有意思了。
王季迁大概没想着记的这些事能成书出版,所以就像写日记一样,除了过眼,还有各种吐槽,而且吐槽之狠之准之直白,除了王季迁,辈分稍微小一点都不敢说。虽然是本书画过眼录,我却像是在看吐槽大会。抱着书哈哈哈哈,各种吃瓜,像一只瓜田里的猹。
今天就把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摘录出来分享给大家。
吐槽同行:
认为张葱玉鉴定方法僵化、过于看重外在条件,不懂画本身。
葱玉书道绝佳,故鉴画每以题跋、款识、记载、印章等为依傍,而画之本身,犹不能彻底了解,故于画之款识稍有异同者,每失之交臂,殊为憾事。
吐槽徐邦达,顺便赞自己:
对于故宫藏的一套册页,他认为是王时敏画的,徐邦达认为是王时敏和王鉴一起画的,最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故宫藏《小中现大山水册》图1-2),题标董其昌所竹[作],今人有目为湘碧画者,有目为明末画家合作者。尝与邦达屡屡论之,邦达亦以为湘碧烟客所作,当时余力辨为颇以为烟客所作,而率亦未敢自信,然无同情于余者。近阅《麓台题画稿》,始知此册确为烟客早年摹本,《麓台画稿》记之甚详。烟客以此赠石谷,故石谷亦有摹作。今存周湘云处。
吐槽鉴定圈:
王季迁认为会看画的不足十个人,而且是全国。并且挨个总结了一下不足之处,杭州人爱看印章(毕竟有西泠印社),文学家书法家就会看款,古玩商胸无点墨(古玩商:那我走?),就会看个新旧纸和气息(望气派哭昏在厕所);画家就会看画法好不好。一句话,都不行!
近人之O(按:O为整理未识读文字,下文同)真识画,友朋中不足十人,恐在全中国亦只此数人而已。其自称鉴赏家大都鉴画,有真知灼见者其鲜。盖鉴画之道.大都不外下列数种(一)以印章为判断者,此类大都属于研究金石、刻印之人,以杭浙方面之人为多。(二)以款书、题跋为依据者,此类多属于文学家、书家。(三)以气息及纸质为依据者,此类都属于古玩商。盖此等人胸无点墨,画之神气过得去,则至少为同时人之伪品,能进亦能出,营利为目的,本身究竟如何,可不问也。(四)以画之笔法优劣为判断依据者,此类大都属于画家。如能于上述各点中,抓得住依据任何一点,则可谓虽不中不远矣。但真论鉴赏,则终须具备以上各条,缺一不可。
吐槽国画作伪的传统:
王季迁痛恨作伪,并且认为我国传统作伪不犯法,老假也可卖钱,警察不抓起来,真是遗憾(近几年作伪开始抓了,想打听内情可以去问下贵州公安局)顺便吐槽张大千,说他不但作伪,还到处宣扬,斯文扫地:
九月九日。本日于小蝶处饮酒见褚摹《兰亭》钩本。题跋自宋迄元末,均是双钩,明人跋中有真者,钩摹之精妙令人惊绝,粗心人决难辨别。作伪者之一番苦心,掷诸欺人欺世之事,良可慨叹。窃思作伪为诈欺行为,于道德良心两者均不容宽恕,而我国于书画之作伪,向不认为犯罪,诚为莫大憾事。尝见有记米元章作书能乱真,及钱舜居尝借人真迹而易以摹本,反以此褒之。实则此即俗语所谓“倒棺材”反以此褒其能,如斯复何言哉!竟何谓哉!竟出自之于大名家如米元章之手者是非黑白,不可○○矣。
故我国书画之作伪品之多,良有以也,恐可超出任何世界各国之美术品。近日每况愈下,非惟作者恬不以为耻,知者亦不以为罪。如近代书画家张某,竟以作伪为号召,斯文扫地,莫此为甚。(张大千:你报我身份证得了呗?) 余深愿后起青年,力矫此恶习,俾免腾笑世界,幸幸!幸幸!
吐槽收藏家过分注重著录和题跋:
王季迁认为著录和题跋,是点缀品,如美人簪花,重要的是看美人本身咋样,毕竟真美人披麻袋也好看。然而吐槽也没用,现在这种趋势是越发严重咯。
近人藏画,以纸本洁白、长题、有著录为要件,实则均非本及似,失藏画真要旨。窃意既称藏画,自当以画之优劣定去留也为前提。至于著录、题跋,为画之点缀品,一可依之为旁证,二如美人之簪花,增其研艳。官衔之增其身价。若徒重,有亦可,无亦可,固不必斤斤之于此。且我国地大物博,昔日交通不便,其未经著录之无名英雄,固不知凡几。
吐槽收藏家厚古薄今:
厚古薄今在收藏圈几乎是一种政治正确,几乎都以“那年的车马很慢”为荣,我曾经开玩笑说,要是回到车马慢的年代,赶拍卖怕是还要骑驴去,骑一天屁股都磨破。
王季迁虽然是古画的大收藏家,却不是一个厚古薄今的人,我们看他自家风格的创作,就是一种极其现代的表现方法,色块,明暗,线条的玩法,绝对完全跳出传统。
另外《画鉴》这段话也真的太让人错愕了,竟然为“本朝赵子昂”鸣不平,觉得他画的不比宋画差。(赵孟頫也有当小咖的时候,我的妈呀)
尝读汤垕《画鉴》云:“今人收画,多贵古而贱今近且如山水花鸟,宋之数人超越往昔,但取其神妙,勿论世代可也。只如本朝赵子昂,金国王子端,宋南渡二百年间无此作。元章收晋、六朝、唐、五代画至多,在宋朝名笔亦收置称赏。若以世代远近,不看画之妙否,非真知者也。”观此可知尊古薄今之习,宋代已然,皆源于真知画者少,互相附会,遂成此风。吾国学术之不易进步,亦惟此故。
吐槽外行看热闹:
“开卷便加称赏。或人问其妙处,则不知所答。”这个称赏的说法,元代是“妙啊”,民国是“好啊”,现代是“牛逼!”。
《画鉴》又云:“今人观画,不知六法,开卷便加称赏。或人问其妙处,则不知所答。皆是平昔偶尔看熟,或附会一时,不知其源,深可鄙笑。”可知鉴画虽若平易,近世知画者少,古代亦何尚不然?实则一代中真鉴赏家,总不过数人而已。
吐槽不会画画的鉴定家:
王季迁一再强调,要鉴定必须会画画,不然就是隔岸观火,——“惟识得其中甘苦,方能澈底知画”。
余尝谓,鉴画最难,不能作画者必须本人动笔者,方能识得画,惟识得其中甘苦,方能澈底知画,但不必能识鉴画。
能作画者,未必皆识画。余以此验近代鉴家,无不如此。盖不能作画者,其中甘苦未尝,决难徹底了解。昔人如梁清标、安仪周所藏皆精妙,一为高官,一为富贾,食客三千,名士如云,想必有门下之精鉴者,为其定去留也。据云顾口□[按:口为原稿阙文,下文同〕、王石谷等为安氏掌眼,想非虚语。
余尝谓鉴画必须能画,惟能画者未必能鉴画。昔之大收藏家如梁蕉林、安仪[周]等,必有门下名士为其鉴别,余敢武断言也。
吐槽海外收藏不懂行:
王季迁认为西方人收藏不懂笔墨,只重色彩意境,所以南宗画的好处他们不能体会,因此古玩商把明代北宗作品都割款换作宋元,销售海外。“故如明代之吴小仙、张平山、戴文进、周东村辈,大部已变为夏圭马远之作。”之前艺术品市场火热时,面对海外回流,大多青眼有加,从此长个心眼吧。
十二月三日。罗孝同处观洋装画,均属绢本。罗君专以售画与外国人为专业,故所藏均属绢本。无款其中以明末清初、北宗匠工画为多数,款均被割去,后填入宋元大名,以博厚利西人重章法、色彩,与笔墨一道犹属隔摸,故如明代之吴小仙、张平山、戴文进、周东村辈,大部已变为夏圭马远之作。
西人不懂笔墨,只重意境、色彩,故南宗画之趣味,殊难使彼辈领略。查近数十年间流出西欧及日本者,以此类为多,矧欲购藏有名款之明代北宗,已如凤毛麟角。国人不知爱惜。听其无限流向国外,将来必有绝迹之一日,良可浩叹。设外人一旦于南宗画能豁然贯通,则吾国之名迹必致荡然无存而后已。一国艺术与国之盛衰有关。画虽小道,其影响国家殊大,深望今后当局能急起而正饬之也。
《王季迁书画过眼录》
王季迁 著;王义强 编
定价:78.00元
2021年7月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一个干干净净的溥心畬】
《文人画最后一笔——溥心畬书画特展》
作者:刘芳如、何炎泉、邱士华、浦莉安
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
时间:2021年10月第一版
语言:中英对照
页数:284页
装帧:纸本平装
尺寸:30*21.5cm(大16开)
ISBN:9789575628482
定价:480元
特惠:360元
今年适值溥心畬125岁诞辰,故宫特于十月院庆期间,重新规划推出「文人画最后一笔——溥心畬书画特展」,选展书法、绘画和印章,共计 99 组件,分成「西山逸墨」、「古今连线」、「丹青志异」、「宝岛采风」、「溥儒用印」等五个单元,具体演绎溥心畬的书画源流,以及他精采多元的艺术面向。展览期间出版了同名特展图录——《文人画最后一笔——溥心畬书画特展》,展品悉数收录其中。
【最权威的溥心畬真迹出版物】
关于溥心畬作品真迹的出版物,最著名的当然是乾隆图书公司出版的四大部红色封面的《溥心畬书画集》,这间图书公司为了出这部书,最后把自己干倒闭了,但是这部书却成了经典,因为这是溥心畬活着时出版的,其中收录的作品都受到溥心畬本人的认可。无疑是最靠谱的。
【集中溥心畬的民间所藏真迹】
《遗民之怀:溥心畲艺术特展》绘画、书法诗文(2册全)
编者: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
出版社:国立历史博物馆
出版时间:2014年
装帧:布面精装
尺寸:36.5cm*27 cm(8开)
书号:ISBN9789860433456
定价:1200元
特惠:980
民国画事甄选艺术书店
买书才是“交学费”
▼▼▼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民国画事评论区,我们来聊聊艺术
▼▼▼
文章转发自民国画事,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