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眼学判断,我们看下器物整体部分(注:图来自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古陶瓷微观痕迹鉴定 内部资料)
整体判断:器物内外均施以铁为呈色剂的石灰钙釉,透明度高。由于外界物质的侵蚀,器物上半部釉面有部分失透现象,下半部釉面完全失透。器物用三颗小泥球进行垫烧。
通过对器物的玻璃相分析得出:釉表面布满细密的小开片(如图一);因受外界的腐蚀和侵蚀,釉表面布满针状细密小孔(如图一);釉表呈现流水纹(如图二、图三);罐的下半部分失透的釉面,其玻璃光泽感弱,脱玻化程度高(如图四、图五)。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通过对器物的微观晶相分析得出(一):被外界侵蚀形成的针状小孔内部以及片缝中被不等颜色、细小颗粒填充,疑似钙盐结晶颗粒(如图六、图七、图八);罐的下半部分失透的釉面,有缺失现象(如图九)。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通过对器物的微观晶相分析得出(二):釉面内气泡破裂,内部有不等颜色、大小颗粒填充,并且已经腐蚀至釉下(如图十);气泡泡顶破口,呈鱼眼状并突出,泡壁雾化状,泡根部变形扭曲,(如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
图十
图十一
图十二
图十三
通过对器物的微观晶相分析得出(三):胎釉之间的中间层发生变化,形成白化斑,在开片处特别明显(如图十三、图十四)。
图十三
图十四
—The End—
注:图文来源于马大都先生个人
文章转发自中国陶瓷杂志,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