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博物馆出品嘟嘟杯 马爷爱用物。伴在手边的一抹江南余韵
“补就青瓷转玉盘,夜深秋重酿新寒。不知何处栏干好,许我闲凭借月看”——此为钱钟书在某年中秋夜所作的一首诗。
此“青瓷”指何物呢?最令人有联想的,当属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泉青瓷了。毕竟,惹了江南烟雨的钟灵毓秀,再没别的青瓷能比龙泉青瓷更水灵了。
▲宋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
▲宋龙泉窑青釉盘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
▲宋 龙泉窑青釉弦纹筒式三足炉 故宫博物院藏
龙泉窑历史悠久,始于南朝而末于清。从发展源流上看,其两头势弱,唯在南宋至元明之际风光无限。
龙泉窑的窑址在处州(浙江省丽水市古称)山中,环山抱水,幽静温柔,宋室南渡之后偏安于江南,此时的龙泉窑融入了水乡烟雨之柔婉,也寄托了宋人愿偏安于此的诗意心愿,于是一反越窑、耀州窑的深沉浑厚,转而明丽起来,改用灰碱釉、多次上釉,大大增加了青釉的厚度、提升了颜色的美感,使成器显出“釉厚而不流,有凝脂如玉”之美。
其色也脱离了青黄、青褐之色,淡青、豆青、粉青、梅子青……层出不穷,无不以润、嫩、光如凝脂著称。
▲观复博物馆出品龙泉宋韵盖碗 此“青”生南宋,以永恒的江南烟雨为润色
应该说,龙泉青瓷具有宋人所赋予的诗性灵秀,又被江南一方水土恩养而成,谓其“最水灵的青瓷”应是恰如其分的。
因爱这江南旧韵,观复博物馆亦深爱这龙泉窑之色韵,故而造物以探古人遗风,本文特将具有典型特征的龙泉窑一一列举如下:
典藏版嘟嘟杯
马爷同款健康茶具
作为观复博物馆原创、广受大家喜爱的一件特色出品,【观复嘟嘟杯】源于网络同名脱口秀节目《观复嘟嘟》。
此杯原是马爷日常所用,因马爷在节目中也常执此物,故而成为粉丝心头一道“白月光”,此杯采用龙泉青瓷传统工艺烧制而成,需特别注意者,包括一物一见的“飞青装饰”、龙纹杯把、以及纯银茶漏等处匠心之蕴。
此杯为三位大师联手打造:国家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奖章总工艺设计师、工艺美术设计名家周燕君;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卢伟孙;国礼制作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金银器文物修复专家、花丝镶嵌传承人袁长君。
此杯设计以方便今人饮茶习惯为理念,令使用者无论办公或者休闲,随时可以快速冲泡一杯健康茶。
嘟嘟系列茶具
可用可赏的茶席妙物
赏罢嘟嘟杯,是否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呢?观复博物馆还特地烧制了一个【观复嘟嘟系列龙泉青瓷】,以延其韵:
本系列包括一只盖碗、一只壶承、两只炉式杯、一只醒茶盖罐——在茶器之外,还有一只玉壶春瓶,可插花伴茶席。
本套嘟嘟系列器物造型仿古、烧制难度大,在观复嘟嘟杯的工艺基础上,更以馆藏原型作为审美溯源:如醒茶罐的设计灵感即来自于观复博物馆所藏的【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荷叶形盖罐】;而炉式杯的设计摹本则出自馆藏【清雍正窑变红釉炉】。
龙泉窑贯耳瓶
观复摹古,1:1复刻馆藏
为了慰藉今人崇古之心、传承古人审美与工艺,观复博物馆重磅推出了很多1:1的摹古重器,如本件【观复龙泉贯耳瓶】,便是一件经典的摹古珍品。
其所仿制的是观复博物馆所藏【南宋龙泉窑贯耳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仿制不仅仿形制,更将其釉色之美也呈现出来:
原矿胎土、原矿釉料——为了更好的还原宋龙泉之美,无论是看得见的部分,还是看不见的部分,我们都力臻极致。所愿无非在“古今相通,以此为信”。
龙泉宋韵盖碗
一尝龙泉之丰美润泽
若想一尝龙泉之诗性的“润”与“嫩”,非此一作莫属了。
本器盖碗式,顺应当代人喝茶习惯的同时也暗含了古人的哲学:所谓盖碗,也称“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蕴含了天地人和之意。
本器格调高古、釉色晶莹,丰润如美玉、最恰如南宋龙泉之诗性遗风。意动神摇之际饮一盏茶——此时此刻,人世间又有什么比得过这盏清茶呢?
青瓷小花瓶
日常小品,可爱伴随
一组两枚非常可爱的青瓷小花插,应人手一件的讨巧小物件。
无论用在茶席上,伴挚友们喝茶聊天,还是就放在手边;无论用在办公室还是家中,随心插三两株玲珑小花,也算是一道古人送给我们的”四季伴手礼“了。
小花插共两式:
一式玉壶春瓶样,其造型定于北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的,宋金时为储酒器,后世逐步转变成为陈设器;
一式葫芦瓶样,因造型酷似葫芦而得名,而在古人心中,葫芦谐音福禄,自唐以来深得人们喜爱。
赏罢美器,让我们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中去吧,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贵的,而真正的意义,正在于享受与体会这些分分秒秒的本身。
诗性宋人也好、仿古美器也罢,之所以显得弥足珍贵,正在于你借由它们去享受生活的潜层过程中……
▼点击“阅读下文”,赏绝美诗性龙泉窑!
3
2
1
双十二全店活动还剩最后一天
盛美不容辜负哦~
等你来!
文章转发自观复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