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此壶的造型源自唐代金银器,具有稳重,大方,实用的特点。
唐代白瓷皮囊壶,1980年河北省临城县祁村窑址出土,现藏于河北省临城县文物保管所
唐代白瓷皮囊壶,1996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沙坡砖厂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褐釉皮囊式瓷鸡冠壶、白釉皮囊式瓷鸡冠壶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褐釉皮囊式瓷鸡冠壶辽代
鸡冠壶,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亦称“马镫壶”、“皮囊壶”。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样式而烧制的陶或瓷壶。壶上部有鸡冠状孔鼻,故名。式样大体可分五种: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其年代早晚,通常以壶身所保留的皮囊容器特点的多少来区分。
契丹民族勇武善战,长期的游牧马上生活,随身最重要的携带品是皮囊,装水和酒。即使后来慢慢定居下来,但民族生活习惯不变,烧造起瓷器来,依然仿造皮囊的样子做。整个看上去就是一只瓷质的皮囊形状。其实,比起汉民族简洁的碗、盘等圆形器物,这样的造型制作起来麻烦多了,可是,辽人就喜欢这样。
早期的鸡冠壶仿马背上携带用以盛水、乳、酒等液体的容器马盂,所以是扁身单孔,似两片皮页,器身上有仿皮制品的针脚和接缝。后来鸡冠壶逐渐变化,变成扁身环梁式,器身上的装饰也增多了,但仍保留用泥条附加成似皮囊式装饰。再发展,鸡冠壶变成底部加固足和带提梁式,这种鸡冠壶便于室内生活,可以放在桌上或地上,到辽圣宗以后鸡冠壶便逐渐消失了。鸡冠壶的变化,反映了契丹民族接受汉人习俗的变化,从马背上变为较稳定的室居生活的变化。
辽 白釉雕花提梁鸡冠壶
辽 绿釉鸡冠壶
辽 白釉捏梁鸡冠壶
辽 黄釉捏梁鸡冠壶
辽 绿釉单孔鸡冠壶
辽 酱釉鸡冠壶 辽宁博物馆收藏
辽 白釉划牡丹花鸡冠壶
定窑皮裹壶(朗斯朵夫藏)
唐代白瓷皮囊壶,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白家口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河北故城县出土的晚唐邢窑白瓷凤首皮囊壶
#品味陶瓷艺术,欢迎来到北京陶瓷艺术馆。
北京陶瓷艺术馆作为目前北京规模较大的专业现代陶瓷艺术馆之一,馆内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包括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科普厅、综合展览馆、高科技展厅多功能厅、3D打印创意空间,陶艺体验中心、陶瓷原创馆、国学堂、陶瓷文化生活馆等多个展馆区域。
北京陶瓷艺术馆不仅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力打造高端艺术交流平台,且立足公益事业,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公众教育、国学传播等活动,同时以陶瓷文化为主线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以“传承与创新陶瓷艺术”为宗旨,“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陶瓷国际化”、“陶瓷年轻化”为方向,力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出贡献。
品味陶瓷艺术,走进行业圈子,欢迎来到北京陶瓷艺术馆
文章转发自北京陶瓷艺术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