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天目盏,捧在掌心的一碗茶,太雅致了!

一片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1200年前一片叶子飘落在江西吉州的的一个窑炉之中。本该消散的叶片,却完整地保留在了茶盏之中,从而诞生了木叶天目盏。
捧在手中仔细观察,盏中金色的叶子纹理分明,脉络清晰可见。指尖划过器皿,平坦细腻的底部,是叶子与茶盏融合的巧妙之处。
创始自唐宋时期的黑釉木叶盏,是吉州窑制瓷技艺的代表作品。常见的斗笠碗型的盏,口大、足小、敞口浅腹,蕴藏禅茶之风。玄黑的胎体,活灵活现的秋叶,香气四溢的茶,仿佛让人感受到了这份风雅中的深邃与幽寂。
随着吉州窑在元代封窑,逐渐断代,流传下来的精品也所剩无几。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瓷器艺术匠人们在不断的失败中,汲取力量,复烧成功,重现木叶天目盏昔日光彩。
收藏 故宫博物院
如今影视综艺《上新了,故宫》团队,借《非凡匠心》再次将木叶盏呈现在大众视野中。让更多人在繁忙浮躁的生活之余,也可,以盏为器,品茗赏花效仿古人的风雅生活。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经匠人孜孜不倦的的定身钻研,使这种近乎装饰的物品,以叶片的生机唤醒沉睡的的茶文化。
天目是黑釉瓷代称,吉州的木叶盏更有“举世叶惊艳,盏盏皆单只”的说法。
“以叶入盏”的精妙更在于,吉州黑窑二道釉“原体蘸釉贴烧法”的工艺,经过一道道漫长的步骤,处处体现着匠人的心血。从拉坯-修坯-上釉-叶片入盏-再次烧制,才有了让人沉迷其中的木叶盏。

风雅的宋人认为,“桑叶能通禅”,木叶盏作为宋瓷茶盏的杰作。则是专门选用桑叶、银杏叶、菩提叶作为纹路去装饰的,金色的叶子飘荡在水底随波荡漾,分明的叶子形态,清晰的脉络,搭配上闪闪的金色,耀眼夺目。
木叶盏多为宋代斗笠碗造型,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线条简洁优雅也有禅定型,卧禅型,腹鼓而饱满杯口微收,呈现上窄中宽造型。共6种规格的茶盏,合适的尺寸在手中盈盈一握,茶香难散。
盏中注入茶汤,伴着点点水光泛起星星点点的涟漪,木叶飘摇仿佛活了过来。荡漾着扣人心弦的植物的生机,如是飘出的一缕宋词的香,彰显悠悠禅意。

故宫笔记书手账本,以故宫博物院藏文物为基础,配文物插画分别命名为,兽谱,鸟谱,钟表,珐琅,鼻烟壶,海错图。
设计灵感来自御猫栖息殿顶,香插正面,是一只御猫,慵懒地趴在房檐之上,望月听雪,颇有生趣。
以茶会友,雅器不可少,木叶盏不单单是有收藏价值的茶具,也是与好友分享的精美礼物。

原价299-1299元
优惠价199-999元
点击图片购买
▼

烈火的焚烧与高温的锻造
为叶子与陶艺创造了一场浪漫梦

就瓷器而言,紧密的胎体光滑细腻,釉面平整,叶与陶的融合在一个平面上,用手触摸无突兀感。叶子本是植物中繁茂的生机,印与盏内形态自然灵动,注水后宛如真实的叶片漂浮在盏。
好的茶盏总是要经过烈火的焚烧,陶土的固话,和匠人的用心雕琢。
一气呵成的拉坯--厚度均匀的修坯--10秒中完成的上釉--尽量舒展的放叶。浸釉的叶脉在高温下彻底烧化、与黑釉溶结为一体,终呈现与黑地对比分明的金灿灿的色泽和木叶形态的纹饰。
也是吉州黑窑的二道釉“原体蘸釉贴烧法”的工艺,烧制难度高,一炉里很少数量的精品,难批量烧制。民间亦有很多爱好者,专门收藏精美且有深厚历史文化和实用价值的器具。
以叶如盏,以盏品茗的风雅
彰显出古人的令人向往的闲适恬淡
细看,木叶盏上虽无诸如祥云纹、蔓草纹、海水纹等华丽的纹路,但它的木叶纹却能独树一帜。
江西是禅宗“一花五叶”生根建基之地,南宋诗人陈与义有诗云“桑叶能通蝉”。
借以蓑翁之斗笠为坯形,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线条简洁优雅,烧成难度高,于简洁中见大智,六种款式的齐聚尤显珍贵。
取故宫中的器物为元素的赠品
清风旖旎,袅袅烟波映宫阙
以故宫博物院藏文物为基础,结合历史、美术、艺术、文学等多方面知识,配文物插画表现。
兽谱,记录百兽名称习惯;鸟谱,展现清代宫中绘画审美;珐琅,取材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珐琅器等等。精彩的插图,硬壳金边的外观,让大家在使用笔记本的时候了解故宫藏品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
听雪紫禁城熏香礼盒,设计灵感来自御猫栖息殿顶,以“宫殿、御猫、日晷、满月、瑞雪”为设计元素。香插正面,是一只御猫,慵懒地趴在房檐之上,望月听雪,颇有生趣。

以茶会友,雅器不可少或缺,木叶盏不单单是有收藏价值的茶具,也是与好友分享的精美礼物。
原价299-1299元
优惠价199-999元
点击图片购买
▼

点击上方图片或是“阅读原文”链接,即可购买!
文章转发自壹号收藏,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