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耕织图册(局部)
国博馆藏 |耕织图轴
耕织图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表现农耕蚕作场景的图像,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画像砖;至宋以前,多见于壁画,为零散而单一的“耕”图或“织”图,并未系统化。南宋时期,《耕织图》形成完整的体系;元、明、清皆有绘制《耕织图》,逐渐成为实用与艺术兼具的题材,是中国古代画苑中历史悠久、递嬗有序的一个品类。
《耕织图》作为教民农桑的科普性绘画,由文人画家参与制作,并得到帝王的推崇;由民间走向宫廷,又从宫廷传播至世界,完成了实用与审美兼备的过程,是中华文明珍贵的农耕文化遗产。
国博馆藏 |耕织图册
清代 耕织图册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南宋绍兴二年至四年(1132-1134年),楼璹(shú)编制了一套《耕织图》,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系统描绘了江南农耕、蚕桑生产的各个环节,是最早的农业技术推广挂图。
此套册页是清代焦秉贞《耕织图》的摹本。
国博馆藏 |粉彩耕织图尊
清代 粉彩耕织图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瓷尊表面环绕着一周诗画对应的耕织主题装饰,明显具有劝课农桑的意味。尊上部为雍正所作纺织诗文和对应画面,下部为康熙所作农耕诗文和对应画面。与农耕有关的诗文包括两首:
耕(一)
土膏初动正春晴,野老支笻早课耕。
辛苦田家惟穑事,陇边时听叱牛声。
耕(二)
宿雨初过晓日晴,乌犍有力足春耕。
田家辛苦哪知倦,更听枝头布谷声。
来国博看中国
在展览中遇见春日里的农事
推荐相关展览↓
展览:科技的力量
展期:长期展出
地点:国家博物馆 二号中央大厅
在这里遇见国博↓
文章转发自国家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