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企划之“何以为玉”
癸年歌盛世,卯兔耀中华
陕西历史博物馆学术讲坛
喜迎兔年新春
推出“何以为玉”
讲座回放栏目
从莹润的美石到琢磨精致的玉器
改变的不只是玉石的形状
玉器被赋予了丰富的礼制内涵
在史前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远超我们的想象
值此新春
邀您与考古学者一道
从原料工艺、功能用途、审美理念、传播消费等视角
重新理解玉器
一起去看看
史前先民如何以玉构建起恢弘的精神家园
除夕邓 聪 教 授《天工开玉的考古新发现》
初一王仁湘 研究员 《玉琮形、名与用途》
初二杨 晶 研究馆员 《史前时期玉璜使用方式的探讨——以凌家滩墓地和瑶山墓地为重心》
初三 何 驽 研究员 《华西系玉器背景下的陶寺文化玉器礼制化》
初四 秦 岭 副教授 《龙山文化玉器和龙山时代》
初五 邓淑苹 研究员 《曙光中的天人对话——中国玉礼制的史前探源》
初六 方向明 研究员 《只谈问题——关于史前玉器考古学》
手机入口
电脑端入口
https://k.cnki.net/courseDetail/21843
严文明先生在1981年发表的《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一文,提出“龙山时代”这一概念,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格局和社会历史变化作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总结和归纳。囿于写作的时代背景,该文没有提及玉器使用和玉器流通对龙山时代的意义。本讲座从龙山时代玉器的主要形式、纹饰和语境出发,梳理并论述“龙山时代”的特点,作为对“龙山时代”研究的补充和发展,也可视为对“玉韫·九州”大展的一个注读。
讲座将通过琮、璧(牙璧)、刀钺等重要器类的使用,以及肖家屋脊文化玉器及其母题的跨区域比较,来讨论龙山时代不同区域的用玉特点和区域间的内在联系。尽管龙山时代并没有哪个区域文明像良渚文化这样完全通过玉器来表达社会秩序和统一信仰,但从显贵墓葬到公共仪式,玉器使用仍然对龙山时代区域社会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讲座最后也会举例讨论。
在没有明确书写系统的龙山时代,区域社会互动的频繁和深度超乎我们的想象,而玉器就是最好的载体和体现。龙山时代玉器体现出之前从未有过的流动性和超越性,这是龙山时代玉器的最大特点,也是对考古学区系类型研究方法所提出的特有挑战。除了对考古学资料善于铺陈的时空框架的超越之外,龙山时代玉器在“物质性”层面上的超越还体现在材质、功能和隐喻价值上。通过不同尺度用玉的特例和通例,龙山时代凸显出超越区域性社会发展的节奏和时代特征。
秦岭,1994年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2003年获得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03年起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主要专业领域包括新石器时代考古、植物考古、田野考古方法与技术和史前玉石器研究。在英国和日本多次进行长期学术访问,熟识国际学术发展前沿。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丛书中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对中国史前玉器尤其是良渚文化玉器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主编并主笔的《权力与信仰》一书获选2015年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现正主持开展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生业、资源与技术研究”,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技术与文明——由玉器手工业探索中国史前文明形成的基础”等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
欢迎关注“历博学术讲坛”微信公众号
收看精彩讲座回放!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
文章转发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