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青年)都不断的奋发,使木刻能一程一程地向前走。”
——新兴木刻运动首倡者 鲁迅
中国版画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在本世纪30年代前都是复制版画。而新兴版画史作为我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光辉篇章,则是由鲁迅先生在近百年前推动而成的。鲁迅还指出“(木刻版画)这实在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
2022西泠秋拍 追随鲁迅和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戎戈一生木刻创作纪念专场,将一批包含雕版木刻一百五十余件(一百八十余幅)、画稿约七百五十帧、文稿约七十册一千八百页、信笺约一千二百通二千六百页、洋书三十一册等一并呈献在公众面前,其中包括参加过1946年举办的 “抗战八年木刻展览”的多幅版画原板,历史感和木刻艺术独有的立体感扑面而来。
Lot 1450
戎戈(1923~2015)一生版画艺术创作作品及相关画稿、文稿、信札、藏书一批
雕版木刻约一百五十种,画稿约七百五十帧、文稿约七十册一千八百页、信笺约一千二百
通二千六百页、洋书三十一册
1940~1990年代作
说明:新兴木刻版画是“战时的艺术”“大众的艺术”,在抗战年代应运而生。因其特有的力学美感以及便于制作、便于传播的特性,一度成为宣传抗战的重要武器,是近现代美术史中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篇章。
同时,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由鲁迅倡导,在其栽培下茁壮成长,亦可看作是鲁迅精神的延续。
戎戈是鲁迅后时代兴起的版画艺术家,一生致力版画创作,经历了新兴木刻初生的抗战时期,蓬勃发展的建国后时期以及开辟新道路的八九十年代,是新兴木刻发展历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本标的包含戎戈一生创作所积累而成的雕版木刻、自作版画旧藏名家版画、戎戈创作路上收集的木刻藏书、以及相关画稿、文稿、信札一批。
其中有雕版木刻约一百五十种,系所见数量最为庞大,脉络最为完整的木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一幅幅版画的诞生记,也是戎戈一生的创作历程具象表现,更是二十世纪木刻从抗战到新中国发展过程的史料,如此题材丰富,时间跨度长远的作品向我们诠释了木刻艺术如何在战争年代寻求出路,又如何在发展年代被赋予新的意义。版画题材多以纪念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之父鲁迅、歌颂劳动人民、赞扬智者和革命先驱,纪录祖国的名山大川,鞭笞旧社会的黑暗,歌颂新世界的光明等为主,其中代表作有《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饥民》、《心中的仇恨》、《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先生像》、《鲁迅与新文字》、《巴金像》、《普希金像》、《上海的龙须沟—肇嘉浜路》、《浦江两岸展新貌》等。这些版画最初在民国时期主要出版于《大公报》上,新中国后戎戈调至《文汇报》美术编辑部工作,便转在《文汇》系报刊上出版。晚年戎戈将他的优秀画作编成《戎戈版画选集》,是为其最权威出版物。
戎戈自作及收藏版画作品近二百帧。包括有戎戈创作早期自制版画集二册,收录众版画名家版画原作的《名人像木刻集》一册,版画家叶飞早年手拓《板痕集》一册,又不乏沈柔坚、杨可扬、赵延年、黄永玉等名家版画作品。
本标的更有以鲁迅签名的《引玉集》为代表的的中国早期新兴木刻版画书籍一批,时间跨度从上世纪20年代初直至改革开放,体系完整,难能可贵。戎戈在版画艺术创过程中购买了大量画集作为参考,如鲁迅发起木刻运动时期编选的画集《木刻纪程》《艺苑朝华》,还有《抗战八年木刻选集》、《木刻小品》等新兴版画团体所编纂作品集。《抗战八年木刻选集》是1946年“抗战八年木刻版画展”后参展画家自行组织出版的画集,戎戈多部作品参展,他的《凯绥·克勒惠芝像》收录于该版画集。正是经过此次画展,使其在版画界声名大噪。
本标的亦包含戎戈所做画稿约七百五十帧。内容涵盖名人画像、人民组像、历史典故、名山大川、乡村城镇景象,创作形式包括铅笔钢笔素描、传统水墨、水粉颜料等,时间跨度覆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及改革开放各个时期。根据其中铅笔构思稿,毛笔定稿,上色彩稿及套色版画,与雕版木刻成品进行比较,可借此管窥版画家的创作过程。内另有戎戈为连环画、小说插图、报刊插画所作底稿。
又含有戎戈有关版画创作灵感构思,个人作品导读及中国新兴木刻发展历程等各类文稿资料约七十册一千八百页。其中有《从一幅木刻所想到的》、《悼念伟大的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星星之火—早期的几个木刻团体》、《中国新兴木刻的播种》等。《创作狂人日记时的鲁迅》、《卢沟桥的石狮》、《龙华千载仰高风(附记)》、《绿竹猗猗古猗园》、《心事浩茫连广宇(后记)》等是戎戈诸部版画名作的个人导读。文稿内容中戎戈追溯了经鲁迅介绍,受珂勒惠芝影响,接触表现主义木刻版画的历程。所含的戎戈各个时期所做政治面貌回顾总结亦颇有价值,1985年任职《文汇报》编辑部美术组时期党员登记表最为珍贵,对于了解画家生平经历极有价值。
还有戎戈在不同时期收到的有关其木刻版画作品在《文汇报》、《大公报》、《解放日报》以及《普希金文集》等报章书籍上刊载出版的信札,并及本人自作信札共约一千二百通。其中唐弢一信讨论何为上乘的木刻艺术,望戎戈不可一味追求“意识”忽略技术,能独辟蹊径开创木刻界的新纪元,提及刘岘、罗清桢、李雾城。唐弢另一信中回忆早年他致信鲁迅请教理解日文版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要点的往事。又有戈宝权一信告知戎戈其作品《普希金像》已被收入戈氏编著的《普希金全集》。丁景唐1999年之信系告知戎戈此信所用明信片由日中艺术研究会事务局长三山陵女士所赠,上面使用了戎氏木刻版画《南翔古猗园不系舟》。
RMB:3,000,000-5,000,000
这些珍贵木刻版画的创作时间从1937年左右到二十世纪末,见证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发展和力量,也记录了一个木刻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关注点和技艺学习,以及他的艺术人生。
专场内标的内容分为“戎戈重要木刻版画原版”“戎戈版画习作及藏书票设计稿”“戎戈自作版画及收藏名家版画”“戎戈书稿、藏书及往来通信”等四个章节部分,愿木刻艺术的深度和厚度流传千古。
鲁 迅(1881~1936)罕见《引玉集》签名本
精装本一册(三闲书店,1935年再版)
说明:此为鲁迅《引玉集》罕见签名本,为1935年之再版,系由鲁迅编选的中国第一部苏联版画集,是「中国现代新兴木刻之祖」,鲁迅被尊为「现代新兴木刻之父」。
戎 戈鲁迅先生
(左)
戎 戈凯绥·珂勒惠支像
木刻版画原版一帧
1946年作
出版:1《戎戈版画选集》第25幅,戎戈著,文汇出版社,2001年。
2.《抗战八年木刻选集》第85幅,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编选,开明书店,1946年。
3.《上海美术家图库:戎戈》第7幅,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
著录:《抗战八年木刻展览》展览目录P3,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编,1946年。
展览: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主办《抗战八年木刻展览》第121号展品,1946年9月18日-10月3日上海南京路大新公司二楼。
9.5×8cm
(右)
戎 戈凯绥·珂勒惠支像
木刻版画原版一帧
1949年作
出版:《戎戈版画选集》第34幅,戎戈著,文汇出版社,2001年。
13×10.3cm
“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现场,鲁迅与木刻青年交流
抗战正式爆发后,北平和上海相继失守,木刻工作者先后去各地参加抗战救亡工作。沦为“孤岛”的上海,木刻运动渐趋沉寂,但是星星之火,仍在发光。
在中华第四职业补习学校的漫画木刻班,王麦秆担任辅导员,培植木刻新人,曾出版16开本《铁流版画集》。strong>戎戈业余求学于中华第二职业补习学校,在该校的漫画木刻班受漫画家马戈的影响,拿起了木刻刀,创作有《饥民》等作品。陈珂田在柯灵主编的《万象》杂志上发表连环木刻《小毛》。张乃以笔名铁婴为《译报》周刊创作封面木刻。
戎 戈饥 民
木刻版画原版一帧
1946年作
出版:1《戎戈版画选集》第106幅,戎戈著,文汇出版社,2001年。
2.《中华人民版画集》第1幅,李平凡编,三一书店,1949年。
著录:《抗战八年木刻展览》展览目录P3,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编,1946年。
展览:1.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主办《抗战八年木刻展览》第121号展品,1946年9月18日-10月3日上海南京路大新公司二楼。
2.日本《中华人民版画集》,1949年。
3.第一届全国画展,1949年。
4.印缅展览,1951年。
25.2×18.7cm
戎戈在1943年7月16日《申报》上发表的《给夜行人》
青年木刻艺术家戎戈在1946年第2期的《木刻艺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我自学木刻的经过》,开篇提到:“我开始和木刻接近的时候,是在一九四一年,当时看到有些刊物上的一些木刻(那时还不知道木刻这名称),那种现实的题材,强烈的黑白的对照,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在这种困苦的环境中,利用晚上有限的业余时间,默默地一个人学习,我完全是这样的在艰苦的黑暗当中摸索着过来的。”
抗战胜利,在重庆的木刻研究会会员于中苏文协召开了复员会议,决定将中国木刻研究会迁往上海。1946年6月在上海的原“木协”、“木研”会员集合讨论决定,将中国木刻研究会改组成立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以下简称“全木协”)。9月17日“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举行预展,招待文艺界及社会贤达,许广平到会场参观,与木刻作者亲切交谈。下午,木刻界二十余人前往万国公墓鲁迅墓前敬献花环,缅怀导师鲁迅先生。
1946年,鲁迅逝世十周年之际版画家前往悼念
(后排右二为戎戈)。
“九一八”纪念日,“全木协”主办的“抗战八年木刻展览”在上海大新公司二楼画廊开幕。内容有单幅木刻和连环木刻共897幅,解放区的木刻也参加展出,作者共113人。其中连环木刻16套,套色木刻七十余幅,并附展15年来木刻运动史料。展览期间,京沪各大报出版特刊10种。
郭沫若和他全家足足参观了两个小时,并当场为展览会写下一意味深长的话:“中国就像一块坚硬的木板,要靠大家从这里刻出大众的苦闷、沉痛、悲愤、斗争,由黑暗中得到光明。看见八年来的木刻令人增加了勇气和慰藉。中国终究是有前途的,人民终必获得解放。把大家的刀锋对准顽强的木板!”
戎戈创作于1945年的套色版画作品《生活的皱痕》参加了1946年《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作品展(流动展)》,至今被广州美术学院所收藏。这幅作品上,年长的劳动人民,长年的苦难生活在他脸上留下了如同刀刻般的深深痕迹,如沟壑一般难以逾越,略带麻木的沉稳表情中透出内心的积郁与愤慨。
戎 戈心中的仇恨
木刻版画原版一帧
1944年作
出版:1. 《波涛》第一卷第三期扉页(原名:《谁愿意打内战》),1946年9月19日。
2.《戎戈版画选集》第17幅,戎戈著,文汇出版社,2001年。
3.《新民晚报》2005年7月19日第47版。
14.7×10.9cm
“全木协”在《木刻艺术》、《新华日报》、《文汇报》上发表告全国木刻同志书,题为《木刻工作者在今天的任务》。“全木协”主编的《抗战八年木刻选集》在画展后不久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包括75位木刻家的作品100幅。
解放战争时期,木刻作者们马上成为“反内战”、“反饥饿”群众运动的尖兵,配合以交大为首的上海学生运动。这一时期也是戎戈的创作高峰期,他作为“全木协”的一份子,积极创作不断奋进。1947年,戎戈被选为“全木协”候补监事。
他应征上海时代日报普希金画像奖的作品,被评选获奖编入《普希金文集》(1947年初版),其木刻像原作送苏联普希金纪念馆陈列。戎戈的作品以黑色为主色调,可谓之“黑暗中的刀”。
自1937年至1949年这十二年,新兴版画运动有了很大发展,木刻艺术作品已深入到战时的人民生活中,为群众所支持和爱护,产生了相当巨大的社会影响。考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沿着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植根于人民的生活沃土之中。
在黑白木刻上,戎戈擅长使用三棱刀,以素描作肖像画,他也善于根据画面需要,运用多种刀法来表现形象和处理画面。比如在《凯绥·珂勒惠支像》中,他创造性地从平刀晕刻发展出平刀刮刻,使得画面的明暗变化更富有刀触和木味。又如在《高尔基像》中,他用排刀刻出暗部,整齐细密的线条与大块的空白形成强烈的对比,光感效果特别好。最杰出的是一幅《老人》,在这幅画中,各种刀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说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
综观这一时期的木刻作品,好像翻开一本战争年代国统区人民生活的形象历史,在那里可以看到败瓦颓垣、残肢断体的烽火战场,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以及所谓“自行失踪”的爱国志士;在那里有抢米和挤兑,又有卖儿与鬻女;在那里有人民的反抗与斗争,也有日伪霸特穷凶极恶,官僚地主贪婪腐化,统治者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而人民所做的却是辛劳严肃的工作。
这些既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也是这时期木刻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和生动的形象,使中国木刻艺术在人民中间广泛地引起共鸣,受到爱护,并为国际艺坛所赞扬,木刻运动从而发展得更加深入了。
1949年5月29日,杨可扬、郑野夫、朱宣咸、邵克萍、赵延年与刘开渠、张乐平、庞薰琹等人代表上海美术界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了拥护上海解放的“联合宣言”,提出上海美术工作者决心“为人民服务,依照新民主主义所指示的目标,创造人民的新美术”。该宣言的发表也标志着国统区美术史和上海近代美术史从此翻开崭新一页。
《大公报》上刊载的《为人民服务——美术工作者宣言》
戈宝权(1913~2000)、丁景唐(1920~2017)、唐 弢(1913~1992)致戎戈有关木刻版画原版作品在报章书籍上刊载出版的信札一批约一千二百通
信笺约一千二百通二千六百页
1940~1990年代作
说明:此为戎戈在长达五十余年的版画艺术创作生涯中收到的有关其木刻版画原版作品在《文汇报》、《大公报》、《解放日报》以及《普希金文集》等报章书籍上刊载出版诸事的信札,并及本人自作信札共约一千二百通。除去与各地报社编辑、上海美术作家协会、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上海木刻研究会、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中国木刻协会等公函约稿通讯外,其中主要含有唐弢二通二页、丁景唐一通一页,戈宝权一通一页、汪刃锋一通四页、野夫一通二页、许霏一通一页、俞沙丁一通一页、张宛田一通四页、邵克萍三通三页、朱琦一通一页、冰麓一通三页、叶飞二通七页等。
唐弢一信讨论何为上乘的木刻艺术,言一部分画家如刘岘一味追求“意识”忽略技术,认为细针密缕无法表现“力的美”,造成粗制滥造的风气。又一部分如罗清桢、李雾城者只能在风景画上发挥表现力,望戎戈能独辟蹊径开创木刻界的新纪元。唐弢另一信中回忆早年他曾致信鲁迅请教日文版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之关节,回复建议直接读俄文原版。又向戎戈推荐一位相熟的李姓沪上俄语名师。
戈宝权一信系告知戎戈他的木刻版画原版作品《普希金像》已被收入戈氏编著的《普希金全集》作为插图出版,望对方尽快来其寓所领取五十万元稿酬。
丁景唐1999年之信作于《日中国交正常化二十周年纪念——1992年上海版画艺术展览》明信片上,告知戎戈此明信片由日中艺术研究会事务局长三山陵女士所赠,上面使用了戎氏木刻版画原版《南翔古猗园不系舟》。丁景唐自称“老丁”,可见二人关系紧密。
尺寸不一
(左)
戎 戈鲁迅和宋庆龄、蔡元培
木刻版画原版一帧
1981年作
出版:1.《戎戈版画选集》第84幅,戎戈著,文汇出版社,2001年。
2.《文汇报》1981年9月10日。
23.7×19.6cm
(右)
戎 戈鲁迅和宋庆龄、蔡元培
版画一帧
23.5×19.5cm
1981年作
戎 戈菊
木刻版画原版一帧
1980年作
出版:1.《戎戈版画选集》第78幅,戎戈著,文汇出版社,2001年。
2.《文汇报》1982年11月17日。
28×22.cm
西 泠 印 社
二 〇 二 二 年 秋 季 拍 卖 会
延期举行敬请关注最新公告
上海办事处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36号
电话:021-64338662
Email: shbsc@xlysauc.com
北京办事处
法务部
电话:0571-87896778
传真:0571-87812567
Email:fwb@xlysauc.com
文宣部
文章转发自西泠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