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盘
图源:故宫博物院
永宣瓷器的特点:
永宣时期,景德镇民窑的制瓷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对胎釉配方的改进,对窑温以及窑内气氛的有效控制,使瓷器的胎体逐渐趋于洁白坚致,洪武时期普遍存在的生烧现象大大减少。
明代早期民窑青花釉面的呈色相对稳定,大多为白中泛青的亮青色,这种被称之为“亮青釉”的釉色,标志着明代青花配釉工艺的成熟,此后,亮青釉成为整个明代青花瓷器的基本色调。尽管永宣、成弘诸朝还出现过“高白釉”、“甜白釉”、“猪油白”等近乎纯白的釉色,但亮青釉一直作为主流贯穿整个明代。器物造型与洪武时期相比显得轻薄秀巧,器型仍以盘、碗类圆器为主,同时瓶、罐类琢器的数量也明显增多。永宣民窑青花的发色仍以深沉的靛青色为主,色调沉稳朴素,青料凝聚处往往出现下凹的黑褐色斑点。此外,民窑青花中也有少数色泽鲜艳明快的作品,但所占比例不高。
永宣时期,盘类造型特点:
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盘
图源:故宫博物院
盘类的造型与洪武时期相比变化较大,折腰式盘已不再流行,撇口和折沿式盘成为主流。挖足的方式也与洪武时期完全不同,以前十分流行的圆涡形足和宽圈足已不再用,代之为大而矮的圈足。这时的圈足一般内墙平直,外墙内敛,底心平坦,个别器物底心中央仍保留有乳凸,但与洪武时期相比已经变得很小很小。由于烧造工艺的改进,部分盘类的底部开始施釉,不施釉的则为平整的细砂底。
永宣盘类的胎体比洪武时期轻薄,为了尽量减少底部的厚度,在旋削坯体时有意从盘心向下多挖一刀,使盘腹与盘底的结合部位形成一个浅浅的台阶,这种现象在永宣官窑和民窑中都很常见,俗称“月亮底”。同样是为了减少底部厚度,碗类的做法与盘类正好相反,它不是像盘类那样由上往下挖,而是在挖足时有意向上深挖一点,这种“挖足过肩”的现象在明早期民窑碗类中非常普遍。
明永乐 青花灵芝纹碗
图源:故宫博物院
与洪武时期相比,永宣民窑生产的瓶、罐类琢器不仅数量多,质量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造型仍以同时期的官窑器为样板,常见的器形主要有梅瓶和盖罐。此时琢器的胎体大多比较厚重,底部均不施釉。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图源:故宫博物院
青花彩绘仍保持明初流畅飘逸的风格,技法上愈发老练成熟。对于人物故事类复杂画面的构图,能够准确地把握经营位置和主次关系,人物之间相互呼应,整个画面显得充满生气。永宣民窑青花的装饰纹样除延续洪武旧制外,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题材。如人物故事、狮子、麒麟、飞凤、鸟雀、月华锦、结带宝杵等。洪武时期流行的福字、寿字此时仍继续使用,但已由草书改为了隶书。永宣时期,官窑青花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平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峰,这些精美的作品也就自然成了民窑模仿的对象。而民窑虽然是以官窑为蓝本,但只用一笔点划的技法,因此舍弃了细部的刻画,全力去突出线条的美。可见民窑仿官窑只是模仿图案,在绘画技法上仍保留着民窑的特点。
明宣德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
图源:故宫博物院
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作为瓷器纹饰流行于宋、元时期的磁州窑,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上也有许多非常精美的人物故事画面。到了洪武时期,民窑青花上虽然也偶见人物图案,但均属大写意的简笔画,构图极为简单,永宣时期青花瓷器上的人物故事画面再现辉煌,不仅官窑器中有非常优秀的作品,民窑亦有不俗表现。明代早期民窑青花简笔画中的人物小品并不太多,最为常见的是结带绣球、云气纹、兰石纹、水草纹等构图简单、随意性强的纹饰。永宣民窑除了白釉青花外,还生产少量外翠青内青花、外酱釉内青花瓷器,这些罕见的品种造型规整,胎体洁白,青花色调深沉浓艳,在当时应属高档瓷器。翠青釉的釉色呈鲜艳的翠绿色,釉层肥厚,釉中可见密集的气泡。酱釉的釉色深浅不一,浓重的发紫红,浅淡的微微泛黄。
声明: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本着传播收藏文化为宗旨,图文、背景音乐选自网络,文化传播需要您的力量!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及时纠正删除。
更多热度文章:
喜欢我们就点个“赞”和“在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