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底部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高46cm,口径21.5cm,足径13.7cm。
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通体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郎窑红釉凤尾尊
五彩蝴蝶纹瓶,高44cm,口径12cm,足径13cm。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 底部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清康熙,高14.2cm,口径4cm,足径5cm。故宫博物院藏。
仿定窑白釉划花云龙纹折沿洗
仿定窑白釉划花云龙纹折沿洗 顶部
仿定窑白釉划花云龙纹折沿洗 底部
仿定窑白釉划花云龙纹折沿洗,清康熙,高4.8cm,口径26.7cm,足径3.4cm。故宫博物院藏。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 顶部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 底部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清康熙,高5.7cm,口径19.6cm,足径5.3cm。故宫博物院藏。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 顶部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 底部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清康熙,高4.7cm,口径21.7cm,足径14.2cm。
苹果青釉瓶
苹果青釉瓶 款识
苹果青釉瓶,清康熙,高21.2cm,口径8.4cm,足径8.9cm。
瓶撇口,束颈,溜肩,椭圆形腹,圈足。通体施苹果青釉,色调柔和,釉面光润有开片。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瓶造型为清康熙时期所独有,胎质细腻,釉面匀净,釉色青绿,恰似青苹果的色泽。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映衬下,尤感素雅庄重。
青釉是我国传统的色釉,系以微量的氧化铁作呈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造而成,釉色清淡含蓄,类冰似玉,深受人们的喜爱。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釉瓷器进一步发展,在釉色控制技术方面更加娴熟,烧造出大量粉青、冬青、翠青釉等名贵青釉瓷器。
五彩花蝶长方瓷板
五彩花蝶长方瓷板,清康熙,长25.4cm,宽14.6cm,厚2cm。
瓷板长方形,一面以墨彩双线为边饰,中心绘双犄牡丹图,婀娜多姿的3朵红色牡丹,周围衬以深浅不一的绿叶,表现了花叶的阴阳向背。蝴蝶、蜜蜂飞舞其间。红色牡丹在白色釉面的衬托下更显鲜艳。画面突出红、绿彩,给人鲜丽明快之感。
牡丹花在一花枝上分出两个叉,形似两个犄角,故名双犄牡丹。在康熙五彩瓷器中,双犄牡丹是最常见的牡丹图案样式。
五彩花鸟长方瓷板
五彩花鸟长方瓷板,清康熙,长25.2cm,宽14.6cm,厚2cm。
瓷板以双墨线为边饰,内以五彩为饰,一只鸟儿栖息于盛开的梅花枝干上,一枝翠竹随风摇曳,蝴蝶穿梭于花叶之间。瓷板釉面细润纯净,纹饰布局舒展,以红、黄、绿、金、墨等色彩描绘,色彩丰富绚丽,颇有国画意蕴。
五彩麒麟送子图长方瓷板
五彩麒麟送子图长方瓷板,清康熙,长18.5cm,宽8.2cm,高3.7cm。
瓷板长方形,侧面有插孔。一面白釉光素,另一面绘五彩麒麟送子图。画面中绘有小童,一红衣小童骑在麒麟背上,麒麟昂首阔步走在山路上,前后各饰两小童,有的扛旗,有的持物。远处红云缭绕,依稀可见房屋屋脊。周围衬以山石栏杆。“麒麟送子”是清代瓷器中常用的装饰题材。《名山藏》载“孔子将生,有麟吐玉书于阙里(山东曲阜),圣母以绣绂系麟之角”。古时将麒麟视为祥瑞,以“麒麟送子”表达祝愿早生贵子之意。
豇豆红釉莱菔尊
豇豆红釉莱菔尊 底部
豇豆红釉莱菔尊,清康熙,高19.9cm,口径3.2cm,足径3.9cm。
尊撇口,细长颈,丰肩,长腹,窄圈足。外壁施豇豆红釉。口部红釉夹杂少许绿苔点。颈下部凸起弦纹3道,凸起处釉层较薄,透出白色胎骨。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轻灵秀美,修胎规整,釉质匀净光亮。
莱菔尊又称萝卜尊,系清代瓷器流行器形之一,因其形状类似萝卜,故名。此造型另有天蓝釉、苹果青釉等品种。
清代康熙朝晚期景德镇创烧的豇豆红釉属于高温铜红釉,它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因釉面酷似豇豆皮的颜色而得名。由于红釉的深浅及绿色斑点分布在不同的部位,所以还有“美人醉”、“桃花片”、“娃娃脸”等美称。清人洪亮吉(1746—1809年,号北江)曾作诗赞誉其釉色“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豇豆红釉瓷器常见有太白尊、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洗、印盒等小件器,主要是以文房用具为主,另见有盘,无大件器。
斗彩石榴花纹罐
斗彩石榴花纹罐 底部
斗彩石榴花纹罐,清康熙,高8.3cm,口径3.5cm,足径4.7cm。
罐撇口,短颈,丰肩,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外部斗彩装饰。瓶身绘两组对称的石榴花卉纹。无款识。
此罐造型隽秀,构图疏朗,瓶身只绘折枝石榴花,简洁醒目。釉上彩以红绿彩为主,颇显清新雅致。
(本文摘自人民瓷坛)
声明: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本着传播收藏文化为宗旨,图文、背景音乐选自网络,文化传播需要您的力量!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及时纠正删除。
更多热度文章:
台湾古董专家曾肃良教授 讲解“元末明初青花纹饰风格的演化——从伊斯兰图案到绘画的进程”
喜欢我们就点个“赞”和“在看”支持
文章转发自元青花收藏文化苑,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