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历史的天空下:宋代真实的市井生活

  • 古籍
  • 2022年12月27日12时

现代的很多都市青年在闲暇时间都待在家里玩游戏、刷短视频、看电影,去看个戏剧或者去个LiveHouse(小型现场演出场所)就已经算是出远门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信息通信技术和各种智能终端的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娱乐演出。

在宋朝,如果你沉迷于各种户外演出,那比现在可能还要幸福很多——抢票难度小,演出场所大,还有近距离接触明星的机会,绝对赚回买票钱。

超大型的表演场所,规模顶三分之一个“鸟巢”

宋朝都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培育出很多爱消费、爱玩乐,有着丰富精神需求的市民。他们愿意为文化产业花掉手中的铜钱和银子,也大大促进了宋朝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这期间,瓦舍勾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虽然后世把瓦舍和勾栏连在一起说,但这两个名词确实是两种不同的场所。

瓦舍,又称瓦子、瓦肆、瓦市,兴起发展于北宋,在两宋时期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宋朝灭亡之后才逐渐衰落。

至于瓦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大概是取自“来时瓦合,去时瓦解”的意思,来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全来了,散的时候又一溜烟都走了,易聚易散,所以成为放荡不羁弟子的流连之地。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起于何时。顷者京师甚为士庶放荡不羁之所,亦为子弟流连破坏之门。

——〔宋〕吴自牧《梦粱录》

综上所述,瓦舍最早应该是简易的瓦房,可以容纳的人数极多,并可进行歌舞、弹唱、戏剧等娱乐表演。后来因为商业贸易,从四方来京城做生意的人也经常聚集在这里,成为城市商业性游艺区。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

勾栏又叫勾肆、构栏、游棚、乐棚,勾栏这个词的本义是曲折的栏杆,后来被代指为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大的瓦舍有十几座勾栏。

俳优棚曰钩栏。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拾遗类》

当时演出的舞台往往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台子,台四周常常围有栏杆,类似于现在拳击、相扑等竞技类节目的舞台样式,一方面是为了装饰,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安全装置。因为台子四周都设有栏杆,所以后来就把演出棚也称为勾栏,即所谓的“勾栏棚”,以至于整个宋朝商业演出的剧场名称就这么草率地定下来了。

在宋朝,演出棚里上演着杂剧、诸宫调、合生、商谜、傀儡、球杖踢弄、讲史、小说、小唱、掉刀、影戏、散乐、相扑、杂班、说诨话、杂手技、弄虫蚁等诸多艺术形式。夏天的时候太阳晒不着,雨水淋不着,可以供人们踏踏实实地待在里面看演出。

瓦舍勾栏并不像后世很多人传的一样,只有下九流和寻花问柳的人才会去。宋朝的瓦舍勾栏是正经经营的、供大众休闲娱乐的地方,男女老少都喜欢买票来看,在大小城市里都有瓦舍勾栏的分布。

汴京就有朱雀门外的新门瓦子、城东南桑家瓦子、旧曹门外朱家桥瓦子、梁门西边州西瓦子、相国寺南保康瓦子、旧封丘门外州北瓦子等诸多瓦舍。遍布在城市东南西北各个方位,不需要您走太远的路就能找着看戏的地方。到了南宋,临安城亦有多处瓦舍,有“南瓦、中瓦、大瓦、北瓦、蒲桥瓦”“城外有二十座瓦子”“余外尚有独勾栏瓦市,稍远”,城里城外的瓦舍数量很多,大大降低了人们看演出的门槛。

瓦舍的占地面积可真不小,据《梦粱录》数据显示,梁门外“西去州西瓦子,南自汴河岸,北抵梁门大街,亚其里瓦,约一里有余”,也就是说,从梁门大街一路往南走,走到汴河岸,一共要走一里多路,折合成现在的计量方式,大概是530米,如果宽度按长度的三分之一算,也就是170米长,面积大概有90000平方米,而“鸟巢”体育馆(国家体育场)的建筑面积一共258000平方米,那时候的瓦舍大小已经顶上三分之一个“鸟巢”了,规模不可谓不大。

您一定好奇,这么大的场子能容纳多少人呢?最大的瓦舍有20多座勾栏,每座勾栏大致能容纳400人,这样算下来,大致能同时容纳下七八千人。

而且,宋朝瓦舍演出的时间很长,密度很高,从早到晚,连着上演一场又一场的剧目,游客“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到了晚上亦有演出,“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一天下来观众流量达数万人。一年无论冬夏,不避风雨,通宵达旦,全天候营业,全年无休,可谓娱乐无极限,交易无止境。算下来一年一个瓦舍的人流量就能达到数百万人。这么大的人流量给瓦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瓦舍的经营者和表演者也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这瓦舍与瓦舍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地理位置是不是在市中心、商业街这种人流量大的黄金地段;表演设施是否完善,是不是能为演出效果锦上添花,至少不能拖演出后腿;请来的艺人是不是表演能力强,受观众喜欢。这些都是影响瓦舍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因此各个有一定财力的瓦舍都在抢黄金地段,挖演得好、观众肯捧场、吸金能力强的表演者。

能进入瓦舍表演的艺人大多是表演能力和观众缘比较强的,如果表演能力不好,不受观众喜欢,一般来说都进不了瓦舍表演,只能在街头巷尾流动演出。所以他们都分外珍惜在舞台上表演的机会,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演出质量,钻研新的、有吸引力的演出,不断更新自己的表演内容、丰富表演技巧、完善表演形式,吸引更多观众来捧场,以提高自己的身价,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这也从侧面推动了宋朝的瓦舍推出更多精彩的剧目和表演。

本文摘自赵帅 宋佳旻著《历史的天空下:宋代真实的市井生活》

内容简介:在宋朝想要成为时尚博主应该怎么做?在宋朝如何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在宋朝百姓是如何出行的?在宋朝不用996的话,那百姓休闲时光都做些什么?本书作者以“诙谐 考据”的风格,避免传统史书晦涩难懂的问题,选取时下阅读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房价、职场、饮食等),结合宋朝的历史情况进行铺开叙述,为读者展示了宋朝市井最真实的一面。全书结构精巧,语言干练,给读者既带来轻松的阅读感,又满足了读者对历史知识的补充和好奇心理。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