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又見——影像艺术专场精览 | 中贸圣佳2022秋拍

  • 中贸圣佳拍卖
  • 2022年12月20日09时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参拍)

中贸圣佳2022秋季拍卖会

又見—影像艺术专场


预展时间

12月26日-27日

10:00-18:00


拍卖时间

12月28日 星期三 B厅

09:30 开始


杭州城中香格里拉

杭州市拱墅区长寿路6号


长按二维码进入小程序预览


又見——影像艺术专场作为中贸圣佳拍卖极具潜力的收藏板块,在疫情多变的2022年,依旧秉承以学术为方向的梳理路径,致力于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影像收藏体系。此次秋拍精选了260件拍品,筹划画意·摩登、山河·故人、镜中常有艺中人、百业振兴、变革时代、理想照耀中国、方寸之间、红颜、名人堂传承、名人·佳作十个专题。除备受藏家追捧、来源明确的民国艺术摄影作品,还有对中国古董艺术品研究与收藏极为重要的清末流失海外中国古董文物相册十册(646张);哈里斯 & 尤因照相馆 《巴黎和会》影集;杨虎城、孙蔚如、赵寿山等第三十八军西北地区影像(87张) ;杜氏家祠落成招待北平艺员摄影(长卷);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典礼合影(长卷);同兴照相馆 《福州及其周边》大幅蛋白相册(50张);“自由飞舞的一粒沙“沙飞摄影生涯原作照片(69 张)等。每一件影像作品的“又見”,都是与历史的跨时空对话。


专题一:画意·摩登


20 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现代化建设进入交替发展的新时期,以都市为中心的物质化的职业分工和精神化的文化网络形成规模。在都市,摄影逐渐从匠人手艺走向城市生活,并成为一种休闲方式。此外,现代都市对图像生产、图像消费的极大需求激发了摄影家们对摄影语言、风格的探索,并有意识地将照相转化为一种现代性内涵的视觉实践。画意摄影则成为对现代生活、新思想潮流的摩登转译。纵观近百年前的摄影作品,既包容着画意摄影美学,又饱含对现代主义风格气度的追求。这种追求,是都市与摄影在传统与现代中的活跃互动,也展现了彼时摄影创作的活跃与繁荣。


Lot5003

吴似兰 烟台风景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3.5×30.5cm.

估价:RMB 15,000-20,000


说明:为民国时期著名画家拍摄的烟台信号山与帆船一景,画面中的船扬帆起航,与信号山遥相呼应,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美妙画面。是难得一见的大幅民国艺术摄影原作。右下方盖有作者钢印,背书“中国烟台风景”。


Lot5014

刘旭沧 静物、风景、人像艺术摄影(44 张)

银盐纸基 印章

1950年代

小:6.5×6.5cm;大:30×25.5cm

估价:RMB 40,000-60,000


说明:此组作品是著名摄影家刘旭沧建国初拍摄制作的原版照片,内容主要分为风景与静物两个部分。风景部分的作品带有典型的画意摄影特点,并且十分注重光影在画面中的作用,使其风景充满一种朦胧细腻的美感,意境不凡。洗印技术极为专业,取景构图独具匠心,画意感十足。而静物摄影是刘旭沧最具个人风格的作品,他善于将许多看似不相干的元素组合在一起,赋予他们新的主题,富有趣味,引人入胜。此组作品的拍摄与制作均是摄影师影艺生涯的巅峰,背后有摄影师印章。照片原底洗印,品相完好。是研究摄影师摄影风格发展与转变的珍贵藏品。


Lot 5025

陈万里 日暮征帆

银盐纸基 签名

1930年代

16×21cm

估价:RMB 15,000-20,000

来源:周仲眉家族旧藏


说明:此幅作品是摄影师于 1930 年代拍摄的风光摄影,运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国画手法,就摄影风格而言属于典型的光社“柔晕”类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独具艺术价值,也是摄影收藏市场中难得的早期原作。更值得一提的是,此幅照片为陈万里赠与好友周仲眉的礼物,带有陈万里的毛笔签赠。


Lot5027

周仲眉旧藏《静山集锦》及陆小曼、邵洵美等签名《嘉宾云集册》十件

摄影书 册页

1930-1940年代

小:15.5×20cm;大:26.5×38.5cm

估价:RMB 20,000-30,000

来源:周仲眉家族旧藏


说明:为民国著名金融业人士、著名票友周仲眉旧藏的艺术摄影文献。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郎静山签赠给周仲眉的《静山集锦》画册。第二部分为郎静山签赠周仲眉的画意摄影印制散页。第三部分为某活动邀请的嘉宾毛笔签名册,其中包括邵洵美、陆小曼、严独鹤等各界名流的签名。是研究民国时期摄影文化的珍贵文献。


Lot 5031

陶冷月 翠盖佳人临水立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年代

31×20.5cm

估价:RMB 10,000-15,000

来源:陶冷月家族旧藏


说明:此幅珍贵的影像为民国著名绘画大师陶冷月的摄影作品。画面中的荷花如同一位临水而坐的娇羞佳人,娇艳欲滴,低眉含羞,尤其是荷花下方的几颗水珠更是点睛之笔,这刹那的一瞬,凝固为一副柔肠百转的精妙画面。照片为原底洗印,品相完美,背面有陶冷月的印章,是民国艺术摄影收藏中的极品。


Lot 5032

骆伯年 图案摄影(2 张)

银盐纸基 印章

1935

11×11cm

估价:RMB 15,000-30,000

来源:骆伯年家族旧藏

参考出版:《时代》,第 7 卷第 11 期,1935 年。


说明:为民国业余摄影师骆伯年的代表作,是其在1935年制作的图案摄影系列中的其中两张。骆伯年受到艺术家、漫画家张光宇的影响,利用日常的场景,通过重复于拼贴制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这在画意摄影大行其道的三十年代,是十分先锋与现代的。照片为原底洗印,摄影师手工拼贴,品相完好,卡纸正反均带有摄影师印章。是目前仅见的民国图案摄影留存的实物。为研究民国摄影发展的珍贵藏品。


Lot 5033

金石声 自摄像

银盐纸基

1937

15.5×12.5cm

估价:RMB 15,000-30,000

来源:金石声家族旧藏

参考出版:《陈迹:金石声与现代中国摄影》封面,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年。


说明:此为民国著名摄影家金石声先生手持禄来双反相机在镜前自拍。金石声是民国时期少有的进行自拍创作的摄影师,自拍所呈现的图像并不像一般带有某种仪式或者身份特征的肖像,这种自拍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觉醒与自我内心的表达,这也是金石声摄影创作中的特质。在《陈迹:金石声与现代中国摄影》这本书中,此幅照片除了作为封面图外,还有一张镜像冲洗版本被金石声放置在个人摄影相册中,下方题有:“权收宇宙盈方寸,且留今日给明朝。一九三七年自摄像并题”的诗句。此照片为原底洗印,品相完好,是金石声艺术摄影中的珍品。


Lot 5036

吴寅伯 笩

银盐纸基

1947

34.5×25.5cm

估价:RMB 15,000-20,000

来源:金石声家族旧藏

出版:《中国摄影年鉴》封面,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 年。


说明:此幅作品为摄影大师吴寅伯的摄影佳作。照片中平静如镜的江面、轻盈纤细的竹排与久经风浪、气定神闲的船夫构成了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据金石声的儿子金华先生回忆:“金石声在 40 年代回国后,一直使用吴寅伯的暗房放照片;这张照片是在两人同游浙江金华时拍摄,当时两人都在桥上。但因为摄影的风格与感觉不同,金并没有拍摄同样的画面。拍摄完成后吴寅伯先生觉得这是一张自己很得意的作品,所以赠送给金石声,并流传至今”。照片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美,是一张载入中国摄影史的名家名作。


Lot 5037

刘海粟 群羊 / 密林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年代

小:21.5×11.5cm;大:21×16cm

估价:RMB 20,000-30,000


说明:为民国著名美术家、画家刘海粟拍摄的艺术摄影作品,两幅作品表现了闲情趣味的羊群与如中国水墨画般的茂密丛林,构图取景精妙,洗印制作精良,品相完美,左下方有艺术家印章,刘海粟民国期间的艺术摄影作品存世稀少,是研究民国画意摄影的珍贵实物。


Lot 5038

邵洵美 江南水乡艺术摄影相册(56 张)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年代

小:3×4cm;大:9×12.5cm

估价:RMB 30,000-50,000


说明:为民国时期著名诗人、出版家、翻译家邵洵美的艺术摄影相册。共有两册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江南地区的风景、静物、人像、花卉、船景等作品 56 张,照片制作精美,艺术感强,反映了摄影师深厚的艺术造诣,为研究民国摄影发展的珍贵影集,品相完好,相册上贴有邵洵美的印章。作为文化名人的邵洵美对于摄影也是非常钟爱,他与郎静山等摄影家关系非凡,邵氏后人在写邵洵美回忆录时,曾写道“在洵美的床头墙上一直悬挂着的郎静山拍摄的山水照片,铭记着二人的友情”。据记载正是邵洵美得知英国摄影沙龙有展出机会而通知郎氏、并将郎氏文章译成英文,方使得郎氏迅速获得国际名声。


专题二:山河·故人


在国家与个人命运风雨飘摇的清末民初,照相机日趋小型化、摄影术也开始被广泛接受,以照相馆为主导、转向对中国山河的观看,走向户外、走向战场成为彼时主流。走向户外,是对自然景胜的观照。走向战场,是对变革时代的记录。以纪实为特征的“战争摄影”成为显象,参与并记录了整个 19 世纪下半叶之后至今的社会矛盾及文明差异导致的冲突,这些颇具“现实主义”风格的战争影像成为带有“欺骗性”、却也不可或缺的可靠证据,可供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


Lot 5044

斯文·赫定 骑马的贵妇与儿童

银盐纸基 印章 1920 年代

20.5×26.5cm

估价:RMB 10,000-15,000


说明:此幅珍贵的影像为探险家斯文·赫定拍摄的骑马的贵妇与儿童,是其在 1927-1928 年在内蒙古考察时期所摄。画面中的贵妇身骑白马,怀中抱着自己的孩子,斯文·赫定在拍摄时主要也是想突出这位贵妇象征身份的精美头饰。此幅照片构图也颇为精妙,区别一般考察影像的平铺直叙,斯文·赫定在拍摄时非常注重艺术性与构图均衡,画面左侧的车轮与右侧远处的马匹构成了一个天然的聚焦框,把主体包含其中,使得整张照片既有中心表达,又非常的饱满丰富。照片使用的非常厚实的布面艺术纸精放而成,原底洗印,清晰度佳,品相完好,背后带有斯文·赫定的私人印章。是一张艺术与文化内涵俱佳的摄影藏品。


Lot 5049

唐纳德·曼尼 “风景如画”中国各地区画意摄影原作(70 张)

银盐纸基 手工上色

1910-1920 年代

小:10×13.5cm;大:12×17.5cm

估价:RMB 100,000-120,000

出版:

《中国美术画》(PicturesqueChina),1920 年代;

《中国风景画》(GlimpsesofChina),1920 年代。


说明:此套极为珍稀的影像合集为艺术家唐纳德·曼尼中国风景系列的原版照片,共计收录其在南京、苏州、杭州、无锡、上海等江南城市景民俗与风光景色70 张。作品带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画意摄影的特点,并且十分注重光影在画面中的作用,使画面充满一种朦胧细腻的美感,意境不凡。而呈现于他作品中的人物,无论老弱妇幼,都十分生动,使其作品极富生活情趣,细腻地表达出当地人的生活日常,将其中不被人们注意的平凡景物“陌生化”表现,极具艺术形式感。这些作品应是作者为出版自己的摄影作品集而制作的实验样片,他实验了不同风格的相纸,为了让照片的画面更好的符合他想要表达的意境,曼尼在暗房中对照片进行染色,使得照片呈现出非常奇妙的影调质感。收藏市场中唐纳德·曼尼的作品多是他出版的几本精美的摄影书,数量如此多,质量如此精良的银盐摄影原作极为罕见,为博物馆级的藏品。照片均为原底洗印,背面有手书数字编号,部分带有相纸材质的说明,品相保存完美,是民国摄影收藏中的重要藏品。


Lot 5057

法国公议局赠布吉瑞天津水灾官方纪念影集(14 张)

银盐纸基

1917

小:16.5×13.5cm;大:22.5×33.2cm

估价:RMB 40,000-60,000


说明:1917 年 7 月直隶省会天津市,暴雨洪水泛滥,因地处海河入海口,城区被淹,灾情十分严重,灾民约 80 余万,街道水深数尺,马路皆可行船,天津与外界水陆交通全部中断,是海河流域 20 世纪发生的第一场特大洪水。此本相册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在照片中站在抽水机中的外国人即天津法租界法国电厂法国电厂的董事兼总经理、前任工业工会共济会主任布吉瑞(Bourgery)先生,他在水灾发生后使用并接通 4 台电力涡轮泵,这些设备全速运转,经过一天抽水,法租界水位下降了 5.5 厘米,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后天津英租界也效仿,采用这些设备逐渐退去所域水患。这是天津历史上第一次采用电力水泵用于救灾抽水。为了感谢法国电厂总经理布吉瑞先生在这一救灾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天津法租界当局特别制作了该影集,特别赠送给布吉瑞先生作为答谢纪念。该影集真实记录下了水泵救灾退水的整个过程,用影像还原了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一部完整的纪实影集。照片尺幅巨大,极为罕见,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美。


Lot 5062

清末民初美孚英国雇员在华相册(1156 张)

银盐纸基

1910 年代

小:6×8.5cm;大:25×32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说明:为清末民初美孚石油公司英国雇员在上海、汉口、三峡、北京等地收集、拍摄的照片影集。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美孚石油公司在华雇员合影、货栈照片等,美孚初进入中国之时,其在中国的销售活动主要由商人叶澄衷代理,但在 20 世纪末,美孚改进了销售体系,在中国多个城市建立自己的分销网点,雇佣来自英语国家的外国人担任经理,此组照片的主人就是其中之一,在合影中可见该分销网点悬挂美商美孚煤油公司的牌匾,雇员除经理外均为中国当地人;2,清末民初上海租界影像,相册中记录了 1911 年前后上海租界汉口路周边的繁华景象,包括建筑街景、外滩船景、英国水兵、汉口路行人商铺等,此组照片摄影构图考究,画面清晰细节丰富,显然出自有一定摄影基础的人之手;3,辛亥革命影像,相册中还有部分记录辛亥革命史实的珍贵影像,包括各地新军、战场实况、各方部署、收殓尸体、医治伤员等;4,三峡、北京等地风光照片,为相册主人收集、拍摄的中国各地风景照片,在编排上,相册主人将三峡汽船同颐和园石舫对比展示,一动一静,颇有趣味;5,长江流域风俗照片,除了常见的三峡纤夫、耕地纺纱等民俗照片外,较为少见的是几张烧毁烟具的照片,照片记录了当时将收缴的烟枪等烟具浇上煤油点燃销毁的场景,为珍贵的清末民初禁毒禁烟影像。除此之外,此组照片中还有照片主人离开中国后再国外居住、生活、旅游以及后人的生活照片,品相保存完好,为记录清末民国国外公司在华发展情况、辛亥革命史实、场景流域各地风俗的珍贵历史影像。


Lot 5069

清末流失海外中国古董文物相册十册(646 张)

银盐纸基

1890-1910 年代

小:8.5×5cm;大:22.5×28cm

估价:RMB 550,000-700,000


说明:为清末民初时期拍摄制作的中国古董文物照片相册,10 本相册共计 646 张照片的煌煌巨著记录了近千件绝美的中国艺术品。每本相册记录一个主题或品类,囊括了佛造像、瓷器、玉器、漆器、家具等门类,其中许多藏品均在近现代艺术品拍卖中获得天价成交额。其中包含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清乾隆洒蓝釉描金御题诗文堆塑粉彩荷花连瓷仿黑漆描金座梅瓶式大壁瓶、清御制白玉瓜棱式羊首掐丝珐琅提梁茶壶、清雍正珐琅彩孔雀图碗、明嘉靖青花寿山福海纹大罐、清乾隆瓷胎珐琅彩人物故事图小瓶以及在今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大放异彩的清乾隆御制洋彩紫红锦地乾坤交泰转旋瓶。此组相册不但对中国古董艺术品研究与收藏极为重要,更大的用途是可以帮助流散于国外的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无论从哪一个层面出发,此组相册都称得上是伟大。照片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大多数照片为 8x10 英寸相纸制作,品相完好。为博物馆级藏品。


Lot 5077

民国著名实业家张謇、张詧肖像照(2 张)

银盐纸基

1910 年代

小:23×17cm;大:27×20.5cm

估价:RMB 40,000-60,000


说明:此组珍贵的藏品为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张謇与张詧的肖像摄影作品。他们二人在变革时代,动荡的时局之下,利用中央政权无暇顾及地方社会三十年的时间空隙里,充分发挥其个人能量,完全按照自己意志,将家乡南通建设成为一个大不同于当时苦难中国的城市,一个让生活在动荡流离年代的国人看得见的梦想城市。为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1956 年 2 月,毛主席在接见黄炎培时说:“提起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这两幅作品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尤其是张謇的照片,尺幅巨大,是其最广为流传影像之一。照片除左上角空白处有轻度破损外,其余品相完好。


Lot 5084

王开照相馆 参与第一次上海事变抗日的万国商团翻译团合影

银盐纸基

1932

33×42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说明:为 1932 年上海万国商团翻译队在“一·二八”上海事变后的珍贵合影。翻译队隶属于上海万国商团中华队,他们谱熟外语,往往被派为给驻防的外国军警担任翻译工作,“一·二八”抗战发生后,因形势需要,大规模地征集了一批华商,临时服务于英、美、意各国驻军防线,为中外兵民任“舌人”工作。后来团长汤慕思乃呈准工部局成立翻译队为万国商团的一个队,其成员也就成为华队公会的成员。翻译队成员为抗击日寇,保家卫国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张合影就是他们为国为民的写照。照片为上海著名的王开照相馆摄制,原底洗印,清晰度佳,除卡纸轻微破损外,品相完好。


Lot 5086

梅尔·拉沃伊 蒋介石与爱马(2 张)

银盐纸基

1926

24.5×19cm

估价:RMB 20,000-30,000

出版:《国闻周报》,第 4 卷第 6&28 期,1927 年。


说明:此组作品为稀见的蒋介石年轻时的肖像照。照片拍摄于 1926 年,当时蒋介石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宣示北伐之目的是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寻求中国之统一和独立自主。画面中的蒋介石意气风发,眼神坚定,充满理想。照片由美国摄影师梅尔·拉沃伊拍摄,他作为世界红十字会的电影摄影师一战后对中国等多个国家进行摄影任务。照片品相完好,洗印精美,清晰度佳,是少见的反映蒋介石早期经历的珍贵影像资料。此组照片经过了权威认证公司 PSA 的认证,并附有 PSA 专有的保存盒与认证码。


Lot 5091

杨虎城、孙蔚如、赵寿山等第三十八军西北地区影像(87 张)

银盐纸基

1930-1940年代

小:7.5×16cm;大:21.5×27cm

估价:RMB 220,000-300,000


说明:此为杨虎城、孙蔚如及其所率领的陕军第 38 军珍贵旧照一组,含照片 87 帧,均为大尺寸合影,时间跨度为 1933 至 1943 年,内容极为丰富,是杨虎城所部调往西北剿共,及至抗战历程的重要见证。照片中人物包括陕军领袖杨虎城、38 军军长孙蔚如、副军长段象武、下辖第 17师师长赵寿山、第 177 师师长李兴中、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裴昌会、第四集团军参谋长陈子坚、山西警备第二旅旅长张鸿远、西北参谋补习班主任金典戎、沔县县长杨忻斋、阳县县长张退庵等。照片详细记载 38 军的各项活动,如杨虎城训话、官职调动、祭祀、训练开运动会等。照片具体包括南郑各界欢迎杨主任大会摄影、杨主任莅汉对本军驻南郑各部队暨各处军官佐训话后之摄影、陕西旅京同乡会欢迎孙军长蔚如纪念摄影等。38 军为杨虎城的主力部队,是“西安事变”的重要参与者,抗战中曾参加保定、娘子关、忻口诸战役,是一支英勇善战、积极抗日的部队,多次遭受国民党的打压,后诸多将领均在解放战争中起义,向解放军投诚。照片体量巨大,在当时制作起来并不简单,所有照片均为原版,能够历经近代跌宕的革命运动后还能完好保存至今颇为不易,属同一时期拍摄同一题材历史影像中的精品,十分罕见。


专题三:镜中常有艺中人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新文学、新道德应运而生,摄影也被视为美育之一种,逐步确立了其艺术身份。摄影艺术的探索就像一颗小小的火种,播种在20 世纪 20、30 年代,成为以摄影艺术发现生活、陶冶性情的方式。可以说,知识分子、名人名流对摄影的关注,对摄影脱离照相馆窠臼、走向独立艺术媒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确立、稳固作用。时间倏忽,浮生未歇。在历史的流光碎影中半醒半醉,初见不知镜中意,回首已是镜中人。


Lot5094

纽约照相 梅兰芳赴美演出《汾河湾》剧照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25.5×20.5cm

估价:RMB 15,000-30,000

出版:《天津商报画刊》,第17卷 第12期,1936年。


说明:此幅珍贵的影像为1930年梅兰芳赴美演出京剧《汾河湾》时的剧照。梅兰芳饰演柳迎春、王少亭饰演薛仁贵。照片由美国卡尔弗图片社记者拍摄而成,为原底洗印的原作。 洗印精湛,制作精良,背后带有卡尔弗图片社的印章。是研究梅兰芳戏曲生涯,以及中国戏曲发展的珍贵影像藏品。


Lot5096

北平同生照相馆 四大名旦

银盐纸基

1949

13×17.5cm

估价:RMB 40,000-60,000


说明:此幅原版照片左起分别为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是极为罕见的京剧四大名旦现身收藏市场的便装合影。由右下角,“数十年来的京剧是由梅尚荀程撑持局面早想约集合影终于己丑九月完成这一工作也算是一件盛事清泉于北京”的说明文字可知,此幅照片为京剧届著名人士,西安五四剧场的老板赵清泉旧藏。据尚小云先生当时的秘书张静榕的记录,赵先生早年结识程砚秋先生,解放后特来北京看望程先生,当时由程先生介绍,得识梅、尚、荀三位大师,赵先生遂在东安市场森 隆饭庄设宴与四位欢聚,饭后又到王府井大街同生照像馆合影留念。当时共照照片三张,第一张为三立一坐相,第二张是四位站立合影,第三张是四位大师与赵清泉合影坐像。当时称为盛事,诚为京剧界的宝贵资料。另外,四大名旦与赵清泉之合影,赵清泉曾加印转赠友好,有人戏称“五大名旦”。


Lot5099

程砚秋《梅妃》戏装照

银盐纸基

1928

30.5×23cm

估价:RMB 15,000-30,000

出版:《霞光画报》,第1卷第3期,1928年;

《北洋画报》,第29卷第1427期第2页,1936年;

《百美图》,第1卷第5期第2页,1939年;

《上海游艺》,第4期,1946年。

说明:《梅妃》是程砚秋1925年编演的京剧,程砚秋饰梅妃江采萍。 1928年9月20日首演于鸣和社夜戏华乐园。该剧与《红拂传》、《文姬归汉》为程砚秋早期三大名剧。与梅兰芳的《杨贵妃》(《太真外传》)、尚小云的《汉明妃》和荀慧生的《斩戚姬》(《鱼藻宫》)合称为京剧四大名旦的“四妃”。照片为程砚秋《梅妃》戏装照,多次出版于民国重要刊物,原底洗印,清晰度佳,尺寸较大,是收藏和研究京剧发展不可错过的佳品。


(下图需横屏观看)

Lot5101

上海兆芳照相馆 杜氏家祠落成招待北平艺员摄影(长卷)

银盐纸基

1931

24×103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出版:《大亚画报》,第313期,标题:上海闻人杜月笙氏举行宗祠落成礼特邀北平名伶堂会三日合摄此影为纪念,1931年。


说明:1930年,41岁杜月笙在家乡上海浦东高桥出资 50万买地,大兴土木,营造“杜家祠堂”1931年祠堂落成。6月9日,杜月笙举行家祀落成典礼和“奉主入祠”典礼,轰动了整个上海滩。“杜氏祠堂”开酒席三日,每日千桌,排场之大,靡费之巨,极一时之盛,是百年来上海空前绝后的奢侈典礼。最能显示杜月笙身价的还要数各界名流送的牌匾,三教九流,政商军各界,英法美诸国,数得上的人物几乎都送了一块,上自蒋介石、何应钦、胡汉民、孔祥熙等人,下有帮会大佬、过时的军阀,通通送来匾额撑场面。典礼期间,杜月笙还特意从各地把名角请了过来,梅兰芳、程砚秋等人都来捧场,连演三天,戏票免费。此幅作品就是落成典礼后杜月笙邀请北平各大名角拍照留念的合影,由当时上海知名照相馆兆芳摄制而成,清晰度极佳,边缘处有个别虫蛀痕迹,整体保存完好,不影响画面。是反映民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合影,为国家博物馆级别藏品。


Lot5104

各时期中国戏曲名家戏装照与肖像照(135 张)

银盐纸基

1930-1980 年代

小:5×4cm;大:30×25.5cm

估价:RMB 30,000-50,000


说明:此组照片为《戏曲电影报》旧藏的各时期中国戏曲名家戏装照与肖像照。内容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最丰富的部分,就是自民国至建国初,不同剧目、不同行当,不同名家的戏装照与舞台照。包括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裘盛戎、谭富英、杨宝森、毛世来、张君秋、盖叫天、梅葆玖等。表现出京剧悠久的历史的深厚的文化内涵。第二部分为京剧名家的便装照以及文化交流的照片,其中包括梅兰芳访问日本、严凤英受到领导人接待、马连良戏装照等。照片清晰度佳,品相完好,绝大部分照片带有文字说明与戏曲名家签名。系戏曲摄影收藏中兼具历史性和艺术性的重要珍藏。


Lot5111

常书鸿致刘海粟信札二封及中国现代美术展览照片(15 张)

银盐纸基

1934

小:8.5×6cm;大:12×17.5cm

估价:RMB20,000-30,000


说明:拍品包含 1934 年常书鸿寄刘海粟的信札二封及十五张反映民国期间最重要的中国艺术海外展——中国现代美术展览在捷克布拉格巡展实况的照片。第一封书信中已旅欧七年的常书鸿在书信中表示在欧洲得遇刘海粟的欣喜及得到指教的感谢,同时分享了其在欧洲观瞻外国艺术时的感悟;而在第二封信中则表达了中国现代美术展览会在欧洲空前的成功,并感谢了刘海粟通过这次展览为中国艺术宣传发声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感怀了当年国内内忧外患状况的忧虑,并提及艺术界同仁该团结一致为此做出行动。从两封信中不难看出常书鸿希望归国为国家出力的思绪,而后1936年其举家归国并在敦煌扎根从中即可见端倪。中国现代美术展览是民国期间最重要的中国艺术海外巡展之一,这十五张照片则对记这次展览的览现场、展览作品进行了影像补充。是反映民国期间中国现当代艺术在海外传播发展及旅欧艺术家交往的 珍贵实物。


(下图需横屏观看)

Lot5117

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典礼合影(长卷)

银盐纸基

1957

13×64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说明:照片为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典礼合影,拍摄于1957年,画面中几乎囊括了建国初所有重要的画家、美术家、文化工作者等。人物包括:李济深、茅盾、周恩来、郭沫若、刘开渠、梅兰芳、邵力子、周扬、陈半丁、于非闇、徐燕孙、秦仲文、关松房、启功、崔子范、溥雪斋、张伯驹、王华南、庞薰棐、陈铭枢、章伯钧、江丰、马克西莫夫、齐燕铭、夏衍、潘絮兹、孙诵昭、潘素、俞致贞、刘继瑛、胡絜青、林冠明、王友石等,可谓是群星璀璨,熠熠生辉。照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好,是研究中国美术发展的珍贵影像。


北京中国画院即现在的北京画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画院。1956 年,在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上,画家叶恭绰、陈半丁提出“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成立中国画院”提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56 年 6 月 1 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国务院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与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的报告以及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经过一年筹备,在 1957 年 5 月 14 日成立北京中国画院。周恩来与郭沫若、陆定一、沉雁冰等 300 多位文化界、美术界人士出席了当天在文化部礼堂举行的成立大会,周恩来发表长篇讲话。北京中国画院起初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领导,从1958 年第三季度起,文化部将其下放到北京市,由北京市人民委员会文化局领导。1965 年,该画院增设油画、版画、雕塑等专业,更名为北京画院。


专题四:百业振兴


从鸦片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被动开启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救亡图存便 成为时代旋律。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发展经济成为民族抗争的重要手段。在时代语境的流转中,摄影以其写实特性为各行各业留影,以现代视觉的观看范式转译着事实,不断生产着关于事实的新型认知。中国现代性变奏、视觉现代性在缠绕、交织中互文见义。


Lot 5119

上海冯氏女校大幅合影(2张)

银盐纸基

1915

21×27cm

估价:RMB20,000-30,000


说明:为民国初上海冯氏女校学生大幅合影 2 张,记录了新式女校中学生们的装束与面貌。是研究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极为珍贵的影像藏品。冯氏女校乃因纪念冯马利亚而建,曾国藩的孙女曾于 1909 年就读于此所学校。


Lot 5121

禇辅成藏上海法政学院等合影(10 张)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小:12×18.5cm;大:21.5×27cm

估价:RMB50,000-80,000


说明:包括上海法科大学浙江同学会合影,上海法科大学东阳同学会合影,上海法科大学欢送旅法学生合影,以及禇辅成、沈钧儒等上海法科创始人的合影。照片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佳,惜个别照片有损伤。是研究民国初上海法律学校与法律学科建设的珍贵影像。上海法科大学,1926 年由王开疆、褚辅成、董康、于右任等创办,最初校址在蒲柏路479 号至 483 号 ( 现太仓路 )。1929 年,上海法科大学“闹风潮”分裂出来的部分师生另立新校“上海法科大学”,由章太炎和董绶经先生为校长,并组织了由诸辅成、沈钧儒、钱新之等人组成的校董事会。上海法科大学集一代名师,引领现代校风,声誉日隆,在他们熏陶下,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影响中国政治、司法、教育、社会等领域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中国民主党派领袖人物的摇篮:在此任教、讲学、毕业的有:褚辅成、沈钧儒、王造时、史良、沙千里、邓初民、胡曲园、彭文应、楚图南等等。


Lot 5124

上海容新照相馆 中国新药业先驱项松茂与全体学生合影

银盐纸基

1922

21×26.5cm

估价:RMB20,000-30,000


说明:为中国新药业先驱项松茂与全体学生在徐家汇工厂前的合影。项松茂十分重视文化管理手段,融洽企业成员情感,协调劳资关系,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公司开办了职工业余教育和职工子弟学校。此幅合影中的学生就是上海五洲集团职工子弟学校的学生。照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好,是反映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的珍贵藏品。项松茂 (1880-1932),爱国实业家。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项松茂积极支持抗日救亡运动,担任上海抗日救国委员会委员,登报声明“不进日货”。作为五洲大药房总经理,他将企业内职工编组成义勇军第一营,接受军事训练,积极备战。1932 年 1 月 28 日,淞沪战起,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敌。当天傍晚满载日军伤兵的军车驶经五洲大药房第二支店附近时,突遭隐蔽在暗处的爱国志士的一排枪弹袭击。次日上午,一伙日军和便衣特务闯入店内搜查,在三楼发现义勇军制服数套和一些抗日宣传单,当即将留守的 11 名店员押上卡车带走杀害,前去营救职工的项松茂也遭日军杀害。


Lot 5127

民国时期各地银行业合影(17 张)

银盐纸基

1932-1952

小:10.5×14cm;大:26.5×25.5cm

估价:RMB50,000-80,000


说明:民国至建国初各地银行合影照片共计 17 张,内容主要包括富滇新银行十五周年纪念、广州银行四十周年纪念、资中中国银行合影、中国人民银行太岳办事处合影、东北银行阜新办事处合影、东北银行开原支行、上海银行虹桥分行、四川银行川东南北区合影、四川银行川西区合影、上海市银钱业余联谊会合影、四川银行泸州分行合影、河北省银行合影、常德交通银行合影、北平交通银行大楼落成典礼合影等。其中有一张“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摄影”十分少见,意义重大。合影中人物包括:主任陈云(前排左六),副主任薄一波(前排左五),副主任马寅初(前排左七)、李富春、邓子恢、傅作义等。中央档案馆也藏有同一时期制作的原版照片。此组照片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佳,是研究我国银行业与金融业发展的珍贵影像。


Lot 5132

美国费城世博会期间各学校中国学生合影(长卷)

银盐纸基

1926

18.5×86cm

估价:RMB30,000-50,000


说明:1926 年,为纪念美国建国 150 周年,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中国组团参加了该次世博会。彼时,中国正值战乱,国家贫穷,赴美人员少。当天,作为留美的学生组织——中国学生同盟召开了代表会议。大家决定,在国内战乱的情况下,一起到世博会中国馆给祖国“壮声威”。会议后,哈佛、耶鲁、康奈尔、麻省理工等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整装出发,为中国代表团助威。画面中的情景就是留美学生参观完世博会后在大草坪合影留念,包括“华美协进社”社长郭秉文、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吴文藻在内的 300 余位学生与工作人员身着西装革履,手持自己学校横幅,显得意气风发。照片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边缘有折痕,是反映民国早期中美交流以及中国留学生生活的珍贵影像。


Lot 5133

上海中华照相 中华医学会第一、二届大会全体会员合影(2 张)

银盐纸基

1932&1934

小:31.5×41.5cm;大:20×76.5cm

估价:RMB50,000-80,000

出版:《中华医学杂志 (上海)》,第 18 卷第 5 期,1932 年。


说明:为民国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十月五日举行于上海李斯德研究院的中华医学会与博一会合并后第一次大会合影、民国二十三年四月二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大会全体会员谒陵留影各一张。1915 年 2 月 5 日,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医学教育家颜福庆在上海发起集会,30余位中国医师参加,共商成立中华医学会。同年 11 月,中华医学会创立中英文并列的《中华医学杂志》。至此,属于中国医生的科学团体终于产生。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华医学会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医学学术团体。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医学会积极投入抗战救护的行列,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专题五:变革时代


1842 年《南京条约》的签订,迫使中国五口通商,打破了其闭关锁国的状态。随着中国社会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自此走进持续百余年的变革时代,更多的西方摄影者获得了在中国境内的拍摄特权。这些影像虽然在极大程度上是通过制造奇观化的场域,以满足入侵视角下的心理餍足,以及对异国的猎奇。然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画面中服装、头饰、布景、建筑、劳动场景为我们直观呈现了那段远去的历史,构成一段奇妙的影像穿越之旅。同时,这些影像切片也记录着清末的发展历程、变革之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清末视觉文本。


Lot 5134

丁摩尔兄弟 清末父子合影安布罗法照片

安布罗法照片

1860 年代

12×9.5cm

估价:RMB8,000-15,000


说明:此幅照片为国内影像拍卖市场首次出现的利用安布罗法制作的中国人的影像,画面为清末父与子合影肖像,从布景的地毯以及摆设比对可以判断,此为清末上海著名的摄影师丁摩尔兄弟的照相馆拍摄。照片清晰度极佳,可惜正面人脸处有霉斑。除玻璃正像,背刷黑漆,并带有西洋盒式装帧,十分精美。安布罗法为湿版制作工艺的一种,诞生于 1850 年代。但是它的制作工艺还是比较复杂,需要将含有溴化物、碘化物和稀释的火棉胶混合后均匀的涂抹在玻璃上,然后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形成敏感的碘化银感光层后取出,保持湿润的同时完成曝光、显影、定影,最终得到一张正像。


Lot 5138

马克斯·普里斯特 李鸿章与俾斯麦合影

(附版画 2 张)

银盐纸基

1896

21×14.5cm

估价:RMB 15,000-30,000

出版:《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第 24 期,1932 年。


说明:此幅照片为东西方两个帝国的宰相合影,分别是来自大清的李鸿章以及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这张合影拍摄于一八九六年,李鸿章率团赴德国访问期间。抵达德国后,李鸿章亲自去拜访了俾斯麦,俾斯麦素有“铁血宰相”之称,是德意志帝国能够崛起的关键人物。李鸿章向其请教了强国富民的方法。二个人足足聊了三个多时辰,相谈甚欢。画面中李鸿章刚刚抵达府邸,俾斯麦在大门口以最高礼遇迎接。他穿着威廉一世皇帝赠送给他的军礼服,佩上军刀,制服上挂着黑鹰星章和铁十字勋章。他手搀扶着李鸿章,象征着世界上东西方两个大国的宰相在这一刻聚首。照片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好,是名人影像收藏中的极品。另附有两张 1896 年李鸿章与俾斯麦的原版版画。


Lot 513

约翰·汤姆逊 《爱丁堡公爵殿下香港圣览》

(7 张)

蛋白照片

1869

小:17×13cm;大:10.5×46cm

估价:RMB90,000-120,000


说明:1869 年,爱丁堡公爵在去印度途中,短暂访问香港,成为第一个访问英国直辖殖民地的皇室成员。为了庆祝他的到来,香港街道装饰一新,这条大街就搭起了中国牌楼,两边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和卫兵。作为当时在香港开设照相馆的约翰·汤姆逊被聘为摄影师记录这一事件。事后,港英政府发行了专题的纪念照片册,里面的插图全部由约翰·汤姆逊拍摄制作的蛋白照片手工粘贴而成。内容分别是爱丁堡公爵肖像、中环伦核士街(今摆花街)的彩牌楼、快活谷马场(今跑马地马场)、皇后大道、海傍、大会堂。另有香港总督府二连张长卷,气势恢宏,荡气回肠。这组照片拍摄技术技法高超,洗印精美,相册保存完好,带有详尽的说明文字,作为约翰·汤姆逊的一本完整的相册极为罕见,

是第一次出现在国内市场的清末纪实相册,也是出版的第一本汤姆逊关于中国题材的影像图文书。约翰·汤姆逊的作品一直是各大博物馆与美术馆影像收藏中的精品,这本相册不仅是清末影像收藏的绝佳藏品,也是研究清末中国摄影发展的珍贵实物。


Lot 5147

阿尔伯特·阿马德 清末三峡与云南地区

旅行考察照片(92 张)

蛋白照片

1880 年代

小:9.5×7.5cm;大:11×17cm

估价:RMB30,000-50,000


说明:此组蛋白照片为法国将军阿尔伯托·阿马德在天津出任驻法外交代表期间,游历长江三峡以及西南云贵川等地时所拍摄,记录了清末长江及西南城市风土人情,内容包括三峡、巫山、叙州府、贵阳、大理、等地风景建筑和人文民俗,照片均为原底晒印,下面绝大多数带有法文的说明,品相保存完好。清末时期能深入到长江上游流域和西南地区拍摄的摄影师极少,该组照片不仅留下了清末长江及西南风景地理人文的珍贵材料,也是早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影像史难得的重要线索。


Lot 5148

方苏雅 云南纪实与个人肖像(18 张)附画报

银盐纸基

1890-1900 年代

小:5.5×8.5cm;大:35.5×26cm

估价:RMB50,000-80,000


说明:此组原版照片为方苏雅在华期间在云南拍摄的珍贵肖像组照,其中就包括方苏雅不同时间拍摄的个人肖像,包括西装、军装以及身穿戏装龙袍的化妆照。除此之外此组照片还包括宴请云南中外官员,捕鱼的渔民,昆明的街市以及昆明城内寺庙雕像等展示清末时期昆明地区各个阶层的生活实况。照片原底晒印,品相较为完整,鉴于摄影师的作品大多收藏于国外博物馆内,此组成套出现的肖像作品尤显珍稀。


Lot 5149

同兴照相馆 《福州及其周边》大幅蛋白相册(50张)

蛋白照片 1870年代

照片:23.5×29cm;相册:33.5×49cm

估价:RMB 300,000-400,000


说明:这是一本十分罕见的福州同兴照相馆于 1870 年代拍摄与制作的《福州及其周边》原版蛋白照片册,共有 8×10 英寸大幅原版蛋白照片 50 张,为目前国内拍卖市场集中出现同兴照相馆摄影作品最多的相册,也是首次出现在国内的影像拍卖市场中。内容包括有福州仓山外国人居住区、怡和洋行、南台、中洲岛、福州上下游航运、金山寺、方广岩、大樟溪、罗星塔、马尾船政、鼓山、涌泉寺、西禅寺、茶园等景致,部分影像是第一次出现在收藏市场,十分罕见和珍贵,为收藏福州及闽江流域十九世纪原版照片的精品。作为中国摄影史上十分珍贵而重要的摄影册它的存世量极少,仅在欧美的一些大的博物馆、美术馆有收藏类似的照片,如此完整的相册尤为少见。


Lot 5154

清末驻中国英国高阶军官相册(119 张)及私人物品

火棉胶相纸印相

1900 年代

小:8×10.5cm;大:14×20.5cm

估价:RMB35,000-50,000


说明:此本相册为庚子时期英国高阶军官拍摄的京津地区的风景相册。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北京地区的风光与地标建筑,内容包括北京颐和园、十三陵、东交民巷等地。最为少见的是淳亲王府也就是当时英国领事馆的内外景,许多场景为第一次出现。而此本相册的第二部分内容则为随军来京的画家绘制的北京与热河地区的建筑与民俗人物肖像,内容十分精彩有趣。相册照片清晰,品相极佳,是一册表现二十世纪初北京城市风貌极为珍贵的影像实物。


Lot 5155

英国 Daniel Adamson 锅炉厂工程师在湖北、北京等地区纪实相册(409 张)

火棉胶相纸印相

1900-1910 年代

小:5.5×8cm;大:6×10cm

估价:RMB40,000-60,000


说明:为 英 国 Daniel Adamson 锅 炉 厂 工 程 师 B.S. Davenport 在 华 私 人 相 册,Davenport1904 年至 1912 年作为工程师在华进行锅炉建设,在中国他拍摄了大量珍贵影像,其中主要集中在青岛、武汉、北京三个地方。其中青岛地区包括青岛兵营、信号山、基督教堂、胶澳总督府、利兴洋行、中和饭店等。其中多幅照片为全景连续拍摄,可以组成二联张与三联张。武汉地区主要拍摄于辛亥革命之后武昌与汉口城市情况以及人民生活情形,另有极为少见的湖北当阳关陵的照片多张。北京的照片拍摄于庚子事变结束后的纪念,很多皇家建筑正在重修或修缮,如还没有拆去梁架的前门、还未来得及修缮的东南角楼、还未建造起来的前门火车站等。以及玉泉山、东便门、西什库教堂、五塔寺、国子监等地标式建筑。这组相册照片清晰,品相极佳,是一册表现中国在二十世纪初那段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历史的珍贵影像实物。


专题六:理想照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摄影转身成为书写国家记忆的新媒介、新载体。诚如郑景康所说: “文字宣传的效果只能达到使人‘知道’,而照片则可以令人‘看见’。历史是不会重复的,摄影的记录可以使人‘重睹’一切历史事件的伟迹,不像文字记录是一种‘回忆’。”从硝烟中走来的摄影师从“摄影武器论”的窠臼中跳脱而出,但应时代所需,更多是以视觉传播为主的记录,是政治宣传工具。但此时,他们在国家叙事、集体记忆之余,也以个体的细腻捕捉到了领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温情瞬间,为我们提供了别样的视觉经验。


Lot 5159

吕厚民 毛泽东在火车上看河北水利规划图

新华染印法

1963

39×50.5cm

估价:RMB10,000-15,000

出版 :《毛泽东主席照片选集》,p154,人民美术出版社,1977 年。


说明:1963 年海河流域发生大洪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全省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海河大会战。此幅照片正是毛主席在专列中仔细观看河北地区水利规划图的场景。照片为彩色染印法制作而成色彩浓郁,影调细腻。尺幅巨大,这种尺寸的彩色染印照片均是为主席重要展览而制作,不惜工本,成本极高,留存于世的本就十分稀有,是红色影像收藏中的珍贵藏品。


Lot 5167

王东 小平,您好

银盐纸基 签名 印章

1984

15.5×29cm

估价:RMB8,000-15,000


说明:1984年 10月 1日,新中国建国 35周年国庆大典开幕之际,游行的队伍中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高举“小平您好”横幅,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立刻按下快门,《小平您好》之作由此诞生!在摄影师拍摄的第二天,10 月 2 日,刊登《人民日报》上,同年荣获全国新闻摄影最佳奖。《小平您好》是新时期最为著名、最为重要的,承载着中国摄影发展史的影像,透露出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对邓小平所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和拥护。背面带摄影师签名和印章,品相完好。


Lot 5173

雷树萱 建国前夕上海军民联合大游行底片(85 张)

银盐纸基 底片

1949

小:6×4cm;大:6×8cm

估价:RMB60,000-80,000


说明:此组珍贵的影像,记录了 1949 年 7 月 6 日,解放后的上海市民于解放军一起组织的“纪念七七”游行活动。照片由中国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雷树萱拍摄。他爬上南京东路与西藏路交口的电线杆俯拍游行队伍。从画面中可以看到人山人海的上海市民簇拥着游行队伍以及解放军的车队,画面十分震撼。由于 1949 年 7 月,上海刚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新闻与摄影行业尚未恢复。所以此次活动留下的影像记录极为少见,此次能见到几十帧珍贵的原版底片,更是难得中的难得。为博物馆级藏品,是收藏旧中国到新中国转折时期的珍贵影像实物。另附雷树萱个人照片一组。


Lot 5177

《历史的脚印—高粮摄影作品展》样片、底片二册(150 张照片、151 张底片)

银盐纸基 底片

1984

小:3×6.5cm;大:6×7.5cm

估价:RMB10,000-15,000

出版:

《历史的脚印:高粮摄影作品选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 年;

《历史的脚印:高粮回忆录》,人民日报总编,1993 年;

《扑光掠影:高粮 李祖慧摄影诗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 年。


说明:为 1984 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人民日报社、解放军画报社于北京联合举办的《历史的脚印—高粮摄影作品展》展览样片两册,作品拍摄时间跨度

1940 至 1980 年代,不乏摄影师多次发表和出版的重要作品,如:轻装出击(1945)、水上武工队(1945)、说理(1947)、陈云同志在人代会谈经济建设(1955)、苏联画家格拉希蒙夫与齐白石(1956)、庆祝公私合营(1956)、塞北春色(1962)、思(1983)等。照片贴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官方的摄影资料样本册上,每张作品均带相应底片,清晰度佳,附三册摄影师出版物。


Lot 5181

朱光明 各时期摄影代表作(1347 张照片、192 张底片、1 张长卷、57 张奖状、78 封信等)

银盐纸基 彩色照片 底片

1950-1990 年代

小:4×3cm;大:20×84cm

估价:RMB60,000-80,000

出版:

《怎样拍摄风景人像》,上海画报出版社,1990 年;

《人像摄影》,朱光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年;

《实用人物摄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年;

《摄影摄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年;

《人像摄影技法图解》,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 年。


说明:为摄影师 1950 年代到 1990 年代拍摄的人像沙龙、风景建筑、工农业生产等照片 1347 张、底片 192 张,及 1984 年11 月 30 日全国人像摄影协会成立大会合影(长卷)1 幅、不同时期的获奖证书和奖杯 57 件、1957-1980 入选全国人像艺术展览、上海摄影艺术展览等重要摄影展览的请柬、参展证 78 份。《出钢之后》(1959)、《炉前》(1975)等摄影师重要获奖代表作也收录其中。作品展现了摄影师不同时期的摄影风格及创作美学,是国内收藏市场中带有强烈个人符号,反映艺术家创作生涯的原作。也是研究中国风光摄影的珍贵实物。附出版物 5 册。


Lot 5182

汪菊渊藏照片、底片及手稿一组(照片 1047 张、底片 51 张、地图 97 张)

银盐纸基

1950-1980 年代

小:5×5cm;大:25×72cm

估价:RMB100,000-120,000


说明:为中国园林学家、园林教育家汪菊渊个人旧藏照片、底片及手稿等一组,包含国内外考察访问相册,庐山、三峡和江河湖泊、山岳、园林、盆景照片;上海植物园、广东植物园、云南热带植物园、英国皇家植物园、柏林大莱植物园、美国纽约植物园、日本广岛植物园等国内外知名植物园和公园的平面图纸、设计图;苏州古典园林,五台山、恒山、盘山、骊山、武当山、雁荡山,滇池、太湖、大明湖、趵突泉、瘦西湖等地的建设规划书,及汪菊渊先生的个人旧藏外文书籍、外文论文等其他资料。其考察照片不仅内容丰富,构图也具有艺术美感,并大多配有文字说明,是研究中国当代园林及城市绿化的珍贵史料。


Lot 5183

“自由飞舞的一粒沙“沙飞摄影生涯原作照片(69 张)

银盐纸基

1930-1940 年代

小:7.5×11cm;大:10.5×15.5cm

估价:RMB450,000-600,000

出版:

《沙飞摄影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86 年;

《沙飞纪念集》,海天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年;

《沙飞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年;

《沙飞》,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年;

《沙飞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年;

《沙飞摄影选集》,花城出版社,2005 年;

《沙飞摄影全集》,长城出版社,2005 年;

《飞向自由的一粒沙》,人民出版社,2007 年;

《百年沙飞》,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年;

《沙飞和他的战友们》,新华出版社,2012 年;

《沙飞画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年;

《晋察冀根据地抗日影像》,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年;

《寻找沙飞》,人民出版社,2017 年。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说明:此组珍贵的影像均为我国著名红色摄影家沙飞的代表作品。保存完好的 69 张照片,非常完整的反映了沙飞摄影创作的转变与发扬。


照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为沙飞投身革命之前,在广州等地拍摄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摄影作品,这个时期他摄影趣味的倾向是民族化的、大众化的。他觉得从事摄影艺术,就应该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去寻找现实的题材,去表现人民,记录时代的革命者。如此组作品中的《码头工人》《被迫离境》《生命的呐喊》等作品,反映了沙飞对穷苦百姓的关注、以及作为一个爱国青年强烈的使命感。


第二个部分,也是整组作品数量最多,作为丰富的部分,是沙飞投身革命后在边区作为战地摄影师时所创作做的作品。沙飞的镜头聚焦于抗日战争的各个层面,从八路军实战和生活的照片、政治动员、到妇女儿童为积极抗战所做的努力,无一不成为他镜头所捕捉的对象。他的镜头质朴、真实、生动,记录着这一历史时期的点点滴滴,如《将军与幼女》组照、《白求恩》组照等等。尤其在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的这张照片中,八路军高级首长聂荣臻与一个敌方的无辜小女孩在一起,在战火硝烟的背景下,聂将军拉着小女孩的手,描绘出一幅战争与和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与充满人性关怀的图景,这一感人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除此之外还有《大练兵》《麻雀战》《沙漠铁骑》《妇女拔河》《护送伤员》《边区参政会议》《晋察冀画报社》《开荒》《反战影展》等代表作。沙飞通过自己的摄影对一个时代的历史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遵从内心的指引,通过自己的影像去唤起更多民众积极参加抗日,去唤起更多人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直到最后胜利。因为历史原因,沙飞的作品曾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这导致留下来的影像实物极为稀少。而此拍卖的作品是极为少见的使用沙飞原始底片制作的艺术作品,是目前国内影像市场单次出现的数量最多的沙飞摄影作品。照片清晰度极佳,品相完美,大部分背面带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是记录中国摄影历史发展的影像巨制。


专题七:方寸之间


本次秋拍中,从早期大型木制立体观片器到立体照相机、全景相机、广角镜相机、小型相机、微型相机,无不囊括其中,品类丰富。诚如曹雪芹所写:“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 摄影如是。描摹复刻也好,传情达意也罢,在这方寸之间,我们观照内心、连接世界。


Lot 5184

法国PLANOX牌桃花芯木制立体观片器

观片器

1890年代

H-141cm

估价:RMB 25,000-30,000


说明:为 19 世纪制作的大型桌立木制立体照片观片器。观片器前方有两个目镜,侧面有一个调焦旋钮,下端为存放立体玻璃底片的抽屉隔板。观看者可以通过目镜观赏立体照片效果。观片器与人齐肩等高,是既可把玩又兼具观赏性的 19 世纪摄影术发展的珍贵实物。


Lot 5188

微型相机(3 件)

相机

1955-1979

5.5×3.5×3.6cm;

11.5×4×2.5cm;

8×5×5cm

RMB:无底价


说明:分别为约 1960 年日本制 COLLY" 牌微型相机(带原配皮套)、1955 年法国制“STYLOSHOT" 钢笔式微型相机(三档光圈)、1977-79 年法国制卢米艾(LUMIERE) 微型相机。


Lot 5191

禄莱SL66相机及4个镜头(5件)

相机

1960-1980年代

17.5×11×10cm

估价:RMB 20,000-30,000


说明:禄莱SL66 发布于 1966 年,SL 意为 Single Les 单镜头(单反相机)66 既是 1966 年发布诞生也是画幅为 66 方形画幅的意思,相机由片盒、镜头、机身三部分组成,片盒十分精致,可以使用120/220两种胶卷。整机多以金属制成,成千的零件中塑料零件不过十余个,采用50mm大行程皮腔调焦,具有移轴、微距摄影、后背自动片头起点识别等功能,可上下 8°摇摆服务微距。内含原装蔡司镜头 4 个,品相完好。


Lot 5193

林好夫特艺四五型相机一套(5件)

相机

1970 年代

20×17×11cm

估价:RMB 15,000-20,000


说明:林哈夫特艺 45 型,产于 1972 年,是举世闻名的 4×5专业相机,是偏重于户外摄影的折叠式双轨 4X5 大幅面照相机。可利用其三段伸缩轨道、多种摇摆、倾斜及俯仰等移轴功能改变物体的形状、透视和景深。相机带 4 个镜头及放大镜,原手提箱配置,品相完好。


Lot 5195

哈苏500EL/M太空20周年纪念版(F4/180mm头)

相机

1982

23×14×9cm

估价:RMB 25,000-30,000


说明:1982年,哈苏为了纪念参与 NASA 项目 20 周年(20 years in space)推出了 500EL/M 限量版。搭配蔡司Planar 80mm f/2.8 镜头,全球共 1500 台。机身饰皮很新无老化无收缩,挡光板及机身内腔为烤漆的防反光层,状态如新。


Lot 5196

哈苏2000FC/M摄影术发明100周年黑金纪念版

相机

1985

18.5×10×9cm

估价:RMB 30,000-50,000


说明:为纪念哈苏公司进入摄影领域 100 周年而推出的 2000FC/M 镀金相机。哈苏(Hasselblad)2000FC 隶属于 2000F 系列机型,2000FC / M 是 1948 年的 1600F大量改良之后的继承者 , 黑色和金色的相机机身,卡尔蔡司镜头。是 120 卷片式相机中最值得收藏的相机之一。


Lot 5197

日本富士全景相机G617(F8/105mm头)

相机

1983

38×27×20cm

估价:RMB 25,000-30,000


说明:Fujica Panorama G617 Professional 相机是富士胶片有限公司于1983 年 3 月首次引入,是一款 6×17 的全景相机,配备了 EBC Fujinon SW f8 / 105mm 镜头。相机具有较大的像圈,失真少,对风景拍摄有极佳的效果。带原包装盒,品相完好。


Lot 5201

徕卡M-6包金蜥蜴皮文莱苏丹生日定制款相机(1996年6月15日原包装盒)

相机

1996

22×16.5×11.5cm

估价:RMB 100,000-120,000


说明:徕卡 M6 包金蜥蜴皮文莱苏丹生日定制款相机,源于 1996 年为庆祝文莱国王 50 岁寿辰。此套机是以 M6 为基础,在机身及镜头上均镀以24K 黄金,在 24K 镀金机身上覆以高贵的红色蜥蝪皮,并配有精致的镀金镜头前盖,完美演绎出皇室尊贵的气魄。此款相机产量稀少,只为庆祝文莱国王生日馈赠国宾而生产,未曾公开发售,配上极致璀璨的黄金造型,是珍贵的收藏极品。带原配木盒,品相完好。


Lot 5202

徕卡“A LA CARTE”M7 定制款(皮带1节、镜头2个)

相机

2004

14×8×3cm

估价:RMB60,000-80,000


说明:为 Leica M7 的 la carte 版本(10560)定制款相机。Leica à la carte 的想法源自 2004 年的 Photokina。买家可支付额外费用,定制有自己特色 M 系列相机,可选内容包括饰皮材质和颜色、快门转盘、拨片器、取景器倍率、刻字方式、Logo 有无、漆面和材质等,据悉可造成约 4000 种细微差别。2019 年 6 月 7 日,à la carte 的服务正式停止。徕卡 M7 是徕卡的经典机型,极具收藏价值。


专题八:红颜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用“红颜”指代女子的文化传统。诚然,女性大多不会选择与现实奋起交锋,而是试图以柔韧化解,即使这样换来的结果是香消玉殒,从现实世界中抱憾离开,但至少她们热衷的电影梦、歌唱事业让她们曾经绚烂。梦里依稀红颜笑,浮生最难舍情深。唯有影像,方可追忆。


Lot 5203

菱花照相 梁赛珠口香糖广告照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15.5×11cm

估价:RMB 5,000-8,000


说明:为民国上海著名影星梁赛珠拍摄口香糖广告时的时装照,此幅照片为广告公司委托菱花照相馆制作,使用高档相纸洗印制作,影调过渡细腻。画面中的梁赛珠妆容精致,表情俏皮,十分可爱。


Lot 5206

王开照相馆 阮玲玉签名照

银盐纸基 签名

1934

14×9.5cm

估价:RMB 30,000-50,000

出版:

《良友:第 100 期纪念特号》,1934 年;

《皇后》,第 18 期,1934 年;

《中华月报》,第 3 卷第 4 期,1935 年;

《青春电影》,第 1 卷第 11 期;1935 年。


说明:此幅珍贵的影像为民国著名影星阮玲玉的签名照,使用了当时爱克发高档的绸纹相纸,影调过渡细腻,画面柔美。当时的阮玲玉正值事业的巅峰,有人赞誉她为中国的嘉宝、褒曼。可惜她在 1935 年妇女节当天服用安眠药自杀,一代影星就此香消玉陨。这也使得阮玲玉留下的照片十分稀少,有她本人签名的的照片更是少之又少,是收藏民国女明星照片中的极品。


Lot 5207

沪江照相馆等 袁绍梅、袁绍兰姐妹珍藏胡蝶等民国影星旧照(41 张)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小:5×4cm;大:30×21.5cm

估价:RMB 20,000-30,000


说明:整件藏品时间跨度超过九十年,含民国女星袁绍梅、袁绍姊妹童年照、全家福照、其珍藏的同时代影星胡蝶、英茵、黎明辉、白阳等人艺术照、及与袁绍兰交情甚好的抗日名将钮先铭将军、曹士澂将军赠其的书法、K 金心型项坠等物件。袁绍梅(1915-1948),早年名噪一时与周璇、胡蝶等齐名,曾演出《马路天使》《梅妃》《故城风云》《杨乃武与小白菜》,于 1948 年离世。袁绍兰(1926-2020),曾演出《金玉满堂》《鬼恋》《金粉世家》以及与名男演员赵丹合作《马路天使》等电影。1945 年抗战胜利,与抗日名将钮先铭将军解逅于上海,并成为钮将军红粉知己,大陆解放之后,双双赴台。袁绍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赴美定居,于 2020 年病逝。


Lot 5209

沪江照相馆等民国女星袁美云头号粉丝收藏相册及

日记一组(照片 37 张)

银盐纸基

1939

小:6×4.5cm;大:15×10.5cm

估价:RMB 80,000-120,000

出版:

《小姐》,第 2 期封面,1936 年;

《天津商报画刊》,第 18 期第 12 卷,1936 年;

《跳舞世界》,第 1 卷第 13 期,1936 年;

《电声(上海)》第 5 卷第 31 期,1936 年;

《春色》,第 3 卷第 3 期封面,1937 年;

《青春电影》,复刊第 1 期封面,1937 年;

《小姐》,第 4、7 期,1937 年;

《每月画报》,第 3 期,1937 年;

《明星(上海 1938)》,第 3 期,1938 年;


说明:此组作品为民国时期上海高中生瑶良的旧藏,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瑶良收藏并制作的上海女星袁美云的照片相册。内容极为丰富,包括袁美云的正像、侧像、化妆照、男装照、戏妆照以及电影剧照等。照片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好。从照片的数量与编辑来看,我们称瑶良为袁美云的“头号粉丝”也不为过。第二部分为瑶良个人编辑的中学同学录两册,图片与文字编辑的有趣且富有温情,表达了他在日军侵华的纷乱时期还饱含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对于同窗的友情的依依不舍之情。


Lot 5211

《中国电影女明星照相集》(3 册)

摄影书 签名

1930 年代

30×23cm

估价:RMB 30,000-50,000


说明:1934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策划出版一套女明星照相集。为了充分展示民国时期影坛女明星的最佳阵容,公司决定为胡蝶、阮玲玉、王人美、徐来、袁美云、陈燕燕、叶秋心、黎明晖八位当红女明星各拍一本照相集,八本照相集合成一整套《中国电影女明星照相集》。她们的眼神、表情、妆容、衣着,无疑是那个时代摩登的典型代表。藏品是阮玲玉、袁美云、胡蝶三人的单行本,更难得是其中一本扉页带阮玲玉签名,是收藏和研究民国女星服饰、妆容极具代表性的珍品。


Lot 5213

邓丽君签名照

彩色照片 签名

1980 年代

25×20cm

估价:RMB 15,000-30,000


说明:为邓丽君《酒红色的记忆》( 邓丽君十年日曲精选 ) 专辑封面组照之一,是其生前送给弟媳邱惠珠的亲笔签名照片,下方写有赠言:“吾妹存念 姊 丽筠 ",品相保存完好。


Lot 514

乔治·赫里尔 黄柳霜

银盐纸基 62/250 签名

1950 年代

50.5×40.5cm

估价:RMB 15,000-20,000


说明:为好莱坞第一代华裔影星黄柳霜的照片,画面中黄柳霜留着“中国娃娃”形象的齐刘海,两弯细长的柳叶眉,深邃的丹凤眼,突显了她极具东方特性的美。照片清晰度佳,尺幅巨大,带摄影师签名,品相完好。黄柳霜(Anna May Wong,1905-1961)是 20 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好莱坞最著名的华裔女明星,也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华裔,但因当时歧视华人的环境,使其处境坎坷,黄柳霜的故事也成为那一时代受到歧视的中国人的缩影。


Lot 5216

奥黛丽·赫本《修女传》签名照

银盐纸基 签名 证书 1958

22.5×18.5cm

估价:RMB 10,000-15,000


说明:为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拍摄电影《修女传》时的剧照,右下方写有赫本签名,附证书,品相完好。《修女传》是由四度夺得奥斯卡金像奖导演弗雷德·金尼曼执导,由奥黛丽·赫本、彼得·芬奇主演,于 1959 年 6 月 18 日在美国上映。该影片根据玛丽·路易斯·海贝茨的同名自传改编而来,主要讲述了女主角嘉比的修女生涯及其对宗教信仰产生质疑并退出修道院的故事,并成为其代表作之一。该片曾包揽第 32 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彩色)、最佳音响、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配乐(剧情、喜剧类)八项大奖,并获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第 17 届美国金球奖、第 13 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等奖项。


专题九:名人堂传承


此次秋拍我们特别推出了“名人堂传承”的专题,既有乔丹、罗德曼、伯德、麦克海尔、贾巴尔等老一辈篮球名宿,也有如詹姆斯、库里等仍然奋战在比赛第一线的当红球员,当然还有以“曼巴精神”永存于世的科比·布莱恩特。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珍贵的签名藏品,可以展现“名人堂”这个精神图腾的意义,以及一代代篮球运动员不断拼搏,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的传承。


Lot 5218

凯文·麦克海尔巨幅签名画

版画 签名 证书

当代

60×86cm

估价:RMB5,000-8,000


说明:凯文·麦克海尔,美国 NBA 篮球传奇运动员,司职大前锋,名人堂成员。在 1980 至 1993 年间为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效力长达十三赛季,被誉为是 NBA 史上最佳的白人大前锋,并与罗伯特·帕里什和 " 大鸟 " 拉里·伯德组成史上最佳的锋线组合,职业生涯13年共获得3次总冠军,在 971 场常规赛中场均 17.9 分,7.3 个篮板,1.7 次助攻,多次获得最佳第六人和入选一阵。麦克海尔退役后依然活跃在 NBA 中,多次担任球队经理和主教练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此幅精美的版画由美国艺术家艾伦·哈克尼(Allen Hackney)于 1993 年绘制,不但有艺术家的签名,还带有麦克海尔的亲笔签名,尺寸巨大,极具收藏价值。品相完好,附证书。


Lot 5222

总决赛后的“J 博士”与“天勾”贾巴尔

彩色照片 签名 证书

当代

50.5×40.5cm

估价:RMB10,000-15,000


说明:巅峰时期的贾巴尔,加上实力强大的魔术师,他们合作第一年,就如愿带队进了总决赛,与 76 人队竞争总冠军。“J 博士”欧文带队的76 人,实力也是非常强大。双方先是打成 1-1 平,此后打到 2-2 平,天王山之战湖人拿到赛点,在贾巴尔受伤情况下,湖人队在“魔术师”约翰逊的带领下成功夺冠。贾巴尔是那支湖人队的灵魂,常规赛阶段还拿到了 MVP 奖杯,总决赛他场均可以得到 33.4 分 13.6 篮板的大号两双。“J 博士”单核带队,面对魔术师和贾巴尔的组合,“J 博士”欧文不落下风,可以说是将球队扛在了肩上。两位 NBA 历史级别的名人堂球员为我们带来了史诗般的经典对决。此幅经典的照片就是拍摄于湖人夺冠之后,“天勾”贾巴尔与“J 博士”欧文分享总冠军奖杯时的场景,真可谓“英雄惜英雄”。这种精神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篮球运动员。照片制作精良,带有“天勾”贾巴尔与“J 博士”欧文的双签名,尺寸巨大,极具收藏价值。品相完好,附证书。


Lot 5223

张伯伦等湖人五位名宿巨幅签名照

版画 签名 证书

当代

99×56cm

估价:RMB40,000-60,000


说明:此幅作品记录了湖人队 20 世纪最强五位传奇巨星。从左到右分别为威尔特·张伯伦,杰里·韦斯特,“魔术师”约翰逊,埃尔金·贝勒,“天勾”贾巴尔。作为 NBA 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王朝球队,湖人队一共获得了 32 次获得西部冠军、17 次获得总冠军位居NBA联盟第一;常规赛最高连胜纪录为33场(NBA历史最高)。这五位全部都是名人堂球星,NBA50大巨星,并且包揽多次总冠军,MVP,攻防一阵得分王等等。辉煌记录数不胜数。五人分属不同时期,签名能够汇聚到一张海报上实属罕见,是最能表现体育精神与篮球传承的一幅经典画作与传奇藏品。此幅作品制作极为精良,不但带有五位巨星的亲笔签名,在他们的照片下面还有对应他们球衣号码的暗刻。更为难得的是此幅作品经过了两家权威认证机构(PSA 与 BECKETT)的认证,并且尺幅巨大,是一张极具收藏价值的藏品。品相完好,附证书。


Lot 5224

科比·布莱恩特大幅签名照

彩色照片 签名 证书

当代

40.5×51cm

估价:RMB20,000-30,000


说明:此幅珍贵的影像为已故 NBA 巨星科比的亲笔签名照片。照片记录了科比最经典罚球瞬间。照片尺幅巨大,品相完好,是篮球签名照收藏中的精品。附证书。


Lot 5227

勒布朗·詹姆斯大幅签名画

版画 签名 证书

当代

61×50.5cm

估价:RMB8,000-15,000


说明:为 NBA 巨星勒布朗·詹姆斯亲笔签名的珍贵海报。制作精美,尺幅巨大,是 NBA 球星照收藏中的极品。附证书。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2010 年,身为自由球员的詹姆斯加盟迈阿密热火队。2012 年,詹姆斯获得了个人第三座 NBA 常规赛 MVP,并夺得 NBA 总冠军和总决赛 MVP 以及奥运金牌,是自 1992 年的乔丹之后第一位达到这一成就的球员。


Lot 5229

梅西、内马尔、苏亚雷斯合影

彩色照片 签名

当代

40.5×57cm

估价:RMB4,000-6,000


说明:梅西、苏亚雷斯与内马尔组成的“MSN”绝对可以称得上足坛史上最佳三人组之一,赛场上神来默契,极具攻击力。在内马尔、苏亚雷斯、梅西一起共事的三个赛季里,他们在各项赛季一共打进了364 个进球,拿到了 9 个冠军。此幅照片就是三人集体签名的珍贵影像,制作精美,品相完好,附证书。


Lot 5230

C 罗与梅西背影合照(C 罗签名)

彩色照片 签名 证书

当代

40.3×50.5cm

估价:RMB4,000-6,000


说明:为 C 罗与梅西背影合照,照片拍摄于西甲联赛2017 年 12 月 23 日,皇马主场对阵巴萨的西班牙国家德比时。照片制作精美,品相完好,左下角带有 C罗签名。附证书


Lot 5231

足球球星签名照与签名球衣(照片 8 张、球衣 1 件)

球衣 彩色照片 签名

当代

小:15×10cm;

大:17.5×12cm;

球衣:75.5×55cm

估价:RMB40,000-60,000


说明:此组藏品分为球衣与签名照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2018 传奇归来”全明星足球巡回赛签名球衣。球衣由著名球星巴乔、菲戈、里瓦尔多、迪达、阿尔代尔、萨内蒂、赞布罗塔、扎卡尔多、克雷斯波、西米奇、约克、帕潘、贝莱蒂、米兰达等 23 位世界足球运动员亲笔签名,其中萨内蒂和克雷斯波为双签。第二部分为球星签名照,分别为:巴乔、菲戈、里瓦尔多(2 张)、萨内蒂、赞布罗塔、克雷斯波、约克等人的签名。球衣与照片品相完好,是体育藏品中精品。附当时签名现场照片。


专题十:名人·佳作


Lot 5232

马克·吐温签名照

银盐纸基 签名 证书

1906

13×8cm

估价:RMB 30,000-50,000


说明: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签名照,右侧写有赠言“Very truly yours,Mark Twain”,附证书和框,品相完好。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2006 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 位人物第16 名。


Lot 5233

泰戈尔签名照

银盐纸基 签名 证书

1913

22×15.5cm

估价:RMB50,000-80,000


说明: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亚洲人、著名诗人泰戈尔亲笔签照片,附证书,品相完好。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被称为“诗圣”。1913 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出生于孟加拉国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贵族家庭,用孟加拉国文创作。一生共写了 50 多部诗集、12 部中长篇小说、100 多篇短篇小说、20 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着,并创作了 1500 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


Lot 5234

罗伯特·卡尔·科恩 萨尔瓦多·达利签名照

银盐纸基 签名

1954

18×13cm

估价:RMB 25,000-30,000


说明:为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达利的签名照片,背面带阿吉普(AGIP)图片社摄影师 Robert Cohen 版权印章,原底洗印,清晰度佳,品相完好。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1904-1989), 绘画与雕塑大师 , 被誉为超现实主义流派中最杰出的代表。凭借其自身非凡的才能与想象力,加之高

超的绘画技巧,创作了许多传世名作。达利与毕加索、马蒂斯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位艺术家。


Lot 5238

威廉·巴克豪斯签名照

银盐纸基 签名 证书

1920 年代

14.5×10cm

RMB: 6,000-8,000

估价:RMB 6,000-8,000


说明:德国著名钢琴家威廉·巴克豪斯签名照,照片右下方及 背面带有“hahn nachfolger”摄 影 室 标 志, 附 Beckett(BAS) 鉴 定 证书。威廉·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1884-1969),师从李斯特和达尔贝特作为第一批留下录音的钢琴家,他在多年的舞台生涯和录音室中留下了伟大的遗产。1928年录下了史上第一套肖邦练习曲全集,至今仍被推崇为最佳版本之一。


Lot 5243

菲利普·哈尔斯曼 希区柯克

银盐纸基 印章

1962

25×20.5cm

估价:RMB 8,00-15,000


说明:是摄影师哈尔斯曼在电影艺术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导演的电影《群鸟》(The Birds)期间为其拍摄的照片。一只鸟落在了希区柯克刚点燃的雪茄上,鸟舞动着翅膀,而他微胖的身躯丝毫没有晃动,这样的画面似乎是希区柯克与哈尔斯曼的一次合谋。照片原底洗印,清晰度佳,是一幅经典的世界级肖像摄影佳作。


Lot 5245

安德烈·柯特兹讽刺舞者

银盐纸基 签名

1926

19.3×24cm

估价:RMB60,000-80,000


说明:《讽刺舞者》这张照片拍摄于柯特兹创作生涯的中期,那时他还在巴黎生活工作,与先锋艺术家们关系紧密,作品同时也带有现代主义绘画特征。照片本身的结构就是科特兹对于摄影的认知,画面左侧舞女的雕塑,沙发上的舞女姿态,包括墙上右侧的半截海报都遥相呼应。既有画面的各自的“独立性”,又有“关联性”。摄影师通过相似性将三者知觉为一个整体,向我们传达出开放的信号。这张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和时装摄影。是一幅极为先锋的世界摄影名家名作。


Lot 5246

罗伯特·杜瓦诺 毕加索面包

银盐纸基 签名

1952

24×30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说明:杜瓦诺是一位极富幽默感的纪实摄影大师,毕加索则是一位为人幽默的艺术大师。1952 年的一天,杜瓦诺扛着相机去咖啡厅拜访毕加索,毕加索将桌上的面包摆成巨手模样,并睁大双眼望向窗外,颇为传神。杜瓦诺立刻抓拍下来,于是,这幅集结两人幽默的大作就此诞生。照片为 1989 年洗印,右下方带摄影师签名,品相完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摄影名家名作。


Lot 5250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512 小时

艺术微喷 27/100 证书

2014

58×61cm

估价:RMB 30,000-50,000


说明:《512 小时》取材于阿布拉莫维奇 2014 年与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的开创性展览。阿布拉莫维奇自 2010 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

馆的不朽作品《艺术家在场》(the Artist is Present)以来的首次大型演出,观众被邀请在艺术家对面静坐,凝视她的眼睛,时间不详。阿布拉莫维奇连续三个月每天都在做这项工作。这场展览的缩减性质与阿布拉莫维奇对艺术与“虚无”之间历史悠久的关系的兴趣相符;空虚的想法—极简、简约和简单,越来越导致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越来越少”。正是这段通往非物质性的旅程,让她在作品中进入了这一独特的时刻,在那里,她致力于在画廊空间行一场无剧本的即兴表演。艺术家带亲笔签名、编号和证书,品相完好。





推荐阅读

「方寸之间」专题 | 中贸圣佳2022秋拍

「山河·故人」专题 | 中贸圣佳2022秋拍

「画意·摩登」专题 | 中贸圣佳2022秋拍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