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隆礼重德 所宝惟贤—清代君臣书画 | 中贸圣佳2022秋拍

  • 中贸圣佳拍卖
  • 2022年12月16日06时


中贸圣佳2022秋季拍卖会

琳琅—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


预展时间

12月26日-27日

10:00—18:00


拍卖时间

12月28日 A厅

20:00 开始

杭州城中香格里拉大酒店

杭州市拱墅区长寿路6号


满族入关之后,面对着庞大的疆域,复杂的民族构成,除却政权上的地理迁徙,还有的便是文化上的变迁,满汉文化应该如何交汇,清代帝王该怎么做到顾此又不失彼,在这些问题和背景下,儒臣也成为了帝王最能倚靠的手段。


到了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满汉文化融合开始加快加速,至乾隆朝达到了顶峰。如雍正帝编纂《大义觉迷录》,为了就是驳斥当时社会上广泛宣扬他数种有悖伦理的罪行,这样的伦理主要是儒家伦理思想,雍正针对这些声音,搬出了“华夷一家”、“惟有德者”的定论,忠孝节烈的框架之下,强调的俨然是一个儒家的皇帝。


从乾隆朝开始,满族文化自身已然开始急速衰微,虽然时常留有满族文化的外衣和影子,但是内核早已经被替换得悄无声息。乾隆帝虽然极力地维护满族风俗,但是唯独他自己却接受汉文化的洗礼最深,也在满汉文化交汇上占据着最为耀眼的位置。


而投射在书画这样一门艺术领域的视野上,满汉文化交融背景之下的清代君臣,给我们后人所留下的却是宝库还有遐思。


在康熙朝时期,清代君臣就有专门涉及书画交流活动的场所,称作南书房。朱金甫先生《论康熙时期的南书房》:“清王朝沿入关前的惯例,将儒臣在内廷的直庐,即办事处,称作‘书房’,入关后的清代宫廷之内,先后有过两个书房,一称‘上书房’,一称‘南书房’。前者是皇子们寿师傅教读之所,后者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即内廷翰林的值班办事之处。”对于帝王而言,“书房”的最重要的两个用处,一是为皇子即大清朝统治的未来,另一个是帝王本身即统治的当下。虽然南书房的设立,并非一个“正式的政府或内廷的机构”,设立的初衷,最为主要的目的还是“为皇帝读书治学充当咨询和顾问”。


入直南书房,平时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为了皇帝讲解经史,第二为皇帝编纂书籍,第三在皇帝万机之余,陪侍他作文化方面的消遣娱乐,其中就有书法临摹、古画鉴赏等。最后,是为皇帝整理、誊抄甚至代写一些文字资料或撰拟一些特颁谕旨等。从这其中一半的功用即第三和第四点来看,首当其冲就是要求能够进入南书房的臣子们,在书法技艺上的不凡,这也是最基础的门槛。


儒臣的书法能直接决定他一生仕途的走向,这在清代的历史中屡见不鲜。从三希堂、“四美”具、再到《石渠宝笈》《天禄琳琅》等等,隆礼重德的帝王,与所宝惟贤的儒臣搭配起来,为后人流传下了一个饱含隽永深邃的时代审美。而这些君臣,又因为自身的文化造诣,在书画这门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领域下,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Lot 850

雍正帝(1678-1735) 御笔草书苏轼诗

1714年作

水墨绢本 镜心

38.5×31.5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款识:永禅师为王逸少后人,自陈去晋不远,能承其家学,故笔墨规矩,皆极工妙。尝闻师集旧刻千文八百本,散法南土,以广流传名,知其耽习于此有素也。甲午长夏,避暑狮子园,四山环翠,一时心地都凉,书此遣闲,学步效嚬之消,亦何敢辞。

钤印:朝乾夕惕(白)、雍正宸翰(朱)、为君难(朱)

释文:仙衣不用剪刀裁,国色初酣卯酒来。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

来源:1913年Albert Sallet入藏。


Albert Sallet (1877-1948),法国图卢兹人,曾任印度支那半岛军医、法国远东学派通讯委员。1925 年退伍,1931年前担任越南砚港占婆雕刻博物馆馆长,后又任法国图卢兹乔治·拉比博物馆馆长。


Albert Sallet 照片

Albert Sallet签名

本幅作品是雍正帝潜邸时期在承德狮子园所作,雍正帝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为和硕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继位。本件作品雍正帝记为甲午岁,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胤禛三十七岁时在狮子园书就。而本作上“朝乾夕惕”、“雍正宸翰”、“为君难”三方宝玺经常成套使用,是雍正帝登宝位之后再行钤盖的。


乾隆帝《狮子园即事》:“避暑山庄之北,有狮子岭,岭下建园,因以狮子名,皇考藩邸时扈驾来此,所居之赐园也”,狮子园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外,是康熙对当时还在做皇子的雍正的“赐园”,而乾隆自小也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并且在诗作中常表达触景生情,怀念亲恩的思绪。“忆昔趋庭日,重经避暑园。壁题馀手泽,孺慕想亲恩”,雍正和乾隆两位帝王或许说都是在狮子园中获取了康熙帝的青睐,以至乾隆每次经临狮子园常有诗作留念。


承德狮子园旧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内府《朗吟阁法帖》收录的都是雍正帝继位之前的书法作品,光从这套刻帖的内容来看,雍正帝在书法和临摹上所下的功夫,不可不谓之深,从苏轼、米芾再到董其昌等,《养吉斋余录》:“圣祖最喜世宗宸翰,每命书扇,岁进百余柄”,雍正的书法也获得了他应有的成就—获得了圣祖皇帝的喜爱。本作1913年为AlbertSallet藏入,Albert Sallet是法国人,曾任军医、法国远东学派通讯委员。1925年退伍后,曾于上世纪中叶两度担任越南和法国地区的博物馆馆长,对于远东的情况熟稔,也为本作添加了分量。


Lot 851

康熙帝(1654-1722) 御笔行书唐诗

水墨纸本 镜心

158×61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钤印:康熙宸翰(朱)、敕几清晏(朱)

释文: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霜威变绿树,云气落青岑。水殿黄花合,山亭绛叶深。朱旗夹小径,宝马驻青浔。宛吏收寒果,饔人膳野禽。承欢不觉暝,遥响素秋砧。


Lot 853

乾隆帝(1711-1799) 御笔行书“蕉雨轩”

水墨纸本 镜心

30.5×65.5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纪录:2009年中贸圣佳十五周年庆典艺术品拍卖会,清代宫廷御笔专场,Lot.1122。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乾隆二十二年各作成活计清档·木作


蕉雨轩在清朝时正是皇帝用于宴赏群臣之所,乾隆就经常在此赐宴皇亲近臣,故此幅乾隆御笔应是乾隆为蕉雨轩所题。蕉雨轩位于中南海南海东北隅,韵古堂东面流杯亭边,蕉雨轩周围有素尚斋、千尺雪、鱼乐亭、日知阁、交芦馆、云绘楼等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赏赐群臣游宴赋诗之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乾隆二十二年各作成活计清档·木作中,记十二月:“初六日,太监董五经来说首领桂元交御笔宣纸蕉雨轩匾文一张”,应为此件。“蕉雨轩”三字,其结构开张,笔画位置疏密得当,实为乾隆帝盛年所作,题于轩室之上显得端庄厚重。


Lot 855

刘墉(1720-1804) 行书论裴行俭书轴

1793年作

手绘描金花卉蜡笺 立轴

184×93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纪录:1997,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 ( 古代 ) 专场,Lot.706。

说明:

1. 文物商店旧藏。

2.“御赐海岱高门第”之印出于乾隆皇帝赐诗。1757 年,乾隆皇帝侍 奉皇太后南巡,赈济江苏、安徽的受灾民众,当他路过安徽的时候, 特意召见刘墉,并赐诗,其中两句为“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 故刘墉刊刻一印。


Lot856

纪昀(1724-1805) 行书《西园雅集图记》句

水墨绢本 立轴

128×59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纪晓岚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也是《阅微草堂笔记》的撰写者,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纪晓岚在文化上,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风格主张质朴简淡,自然妙远,内容上主张不夹杂私怨,不乖于风教。除开其阶级局限外,其在文风、文德上的主张,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价值。加上民间流传的故事耳熟能详,纪晓岚可谓在历史上享有鸿名。


清初书法,由于康熙、乾隆等人倡导赵孟頫、董其昌书法,大部分书法家也是受时代氛围影响,纪晓岚在学好工整的馆阁干禄之书基础上,也随着时代的潮流,融合了时代书风。在清早期书法史上,他的书法也占有一席之地。


纪晓岚虽有巨名,书名却被其他所掩,传世的书作相对专业书法家要少很多。本作内容,节选自米芾《西园雅集序》。书写自然流利、圆融无碍,雍容华贵气质,字形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苍劲多姿,可以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用米芾文中“自有林下风味,无一点尘埃之气。”,形容此作亦不过誉。


本作上款人“凝台二兄”应为纪晓岚同时的吏部侍郎杜凝台。在《阅微草堂笔记·朱五嫂》中,曾记载“尝与杜少司寇凝台同宿南石槽”。藏家当自识。




(● (相左滑动可查看更多信息)

Lot 857

汪承霈(?-1805) 四友图卷

设色纸本 手卷

28×170cm

估价:RMB 1,500,000-2,200,000


题签:汪春农红白梅卷。庇武。

题识:臣汪承霈恭绘。

钤印:臣汪承沛(白)、恭画(朱)

鉴藏印:毅盦(朱)、临溟张氏珍藏(白)

出版:《传承—名家递藏中国书画》第102-103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11月。

展览:“传承—名家递藏中国书画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11月2日-10日。

说明:

1. 汪承霈手卷为嘉庆年间清宫原制式装裱,品相完整且完美。

2. 本拍品为近代政治人物收藏家张学良旧藏。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号毅庵。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国民革命军 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与张大千友善,斋室号“定远斋”,收藏之富之精,其收藏涉及到古籍、书画等领域,上至 晋唐五代宋元下至明清,曾收藏古代书画六百余件。


汪承霈秉承家学,长于诗词文章,书法直接其父汪由敦,又习赵文敏和董香光,温润清新,传统工整。他绘画的成就更是在书法之上,工绘山水、善人物及花卉。花鸟画多继承明代鸟画的重彩、水墨、没骨的笔性,也借鉴了恽派的没骨花卉晕染。从花卉的结构和艺术气息来说,更多源从于明早期的工细精准、色彩典雅的特点。其绘画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局限在工笔花卉上,对山水也有不俗的涉入。


此手卷,设色纸本,所绘有山石树木还有花卉等。画作用细笔勾勒出山水轮廓,再一一晕染。用色清新淡雅,突出了山水的清新之气。在山石皴染中有着唐寅和沈周的用笔特征,凸显松树修长的特点和松针的洒脱,彰显出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夫和美学思想,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感。


在图卷落款中可以看出汪承霈的书法的“赵董”风韵,书法结构特征依然取自赵孟頫的端庄,那种底盘略大的稳健从容。汪承霈作为清朝著名的翰林画家,不同于一般的画工。作品不但借鉴了院画作品工整细腻的特点,更具有文人画特有的笔墨情趣,历来为文人追捧。


Lot862

翁方纲(1733-1818) 题 张深(清乾隆、嘉庆) 绘 苏斋观帖图

设色纸本 镜心

61×75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题识:苏斋观帖图。

钤印:张深(朱)、悔昨学人(白)

题跋:我藏《大观》真半卷,遂见汪家一之四。舍人隔屋送酒来,日劝张君花下醉(瘦同)。酒酣大叫锋回处,王导书如古刀币。我藏第六卷正同,庾丹杨帖星圆势。以我见闻真大观,晋藩冯相畴编系。退谷徒援王澧翁,宜兴那问华亭裔。十卷皆全世有几?矧教纸墨论同异。我尝真石借矩量,三二尺横余莫计。北装毡裹车毂声,賸有槯场边损记。晋藏不损冯边损,却想弇州官燕岁。俸缗五卷甲戍秋,四澹一浓朱旧笥。尔时尚未购其七,闲与汪君傲酣睡(弇州云,续又得第七卷,使家先闻之夜眠不著)。贞元伯雅印宛然,四五卷开初自二(第二卷首有贞元印、伯雅印,知弇州所得自二卷起)。正合公瑕淡墨评,何必丰坊真赏例。昔嗟边损霅神光,每撼冯家镌未备。冯家椟忆淮南去,邹子为予谈往事(涿鹿冯氏所藏大观帖,今在淮上邹晓屏,尝详言之)。唐卿补本又何往(弇州购自朱忠僖家,是第二四五八十凡五卷,内一卷弄浓墨本,唐元卿补入者),汪篋签题恰相次(汪象先藏卷一至四,此有卷五)。寥寥天壤偻墨缘,万古英光不轻寄。印余华夏鉴赏同,签仿公瑕宛神契(周签临于此)。宗丞凡爇擅篆香,淡对苏斋小分隶。吾斋篋一君函三,夜夜邻穿玉虹气。嘉庆辛未六月廿六日,方纲。

钤印:方纲(白)、覃溪(白)

著录:《复初斋诗集》卷六十四,《李春湖得大观帖第二四五卷》,清刻本。


嘉庆十六年(1811 年)端午节,李宗瀚购入了宋《大观帖》第二、四、五三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翁方纲为之考订源流,并作七言长诗《李春湖得大观帖第二四五卷》以详叙其事。

宋徽宗大观年间,下诏以内廷所藏各代名人墨迹摹勒上石,以年号为题,目的是以纠正《淳化阁帖》的诸多错误,又因为帖石置太清楼,故又称太清楼帖。《大观帖》是一部合集,自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后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五卷为诸家法帖,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从选取的内容、再到数量,都能看出徽宗对于王氏书法的推崇备至,后临近靖康之乱,所以《大观帖》原拓一直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珍宝。李宗瀚所藏的第二、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五卷为诸家法帖,现如今都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而独为整饬的卷数,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大学各藏一卷,更能说明当时《大观帖》的珍贵之处。


《复初斋诗集》卷六十四


翁方纲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藏得宋拓《大观帖》第六卷残本(现为南京大学历史与考古博物馆藏),并启用了新的斋号“晋观堂”,首句“我藏《大观》真半卷,遂见汪家一之四”,就指的是自己所蓄藏的本子。嘉庆十六年,李宗瀚购得《大观帖》三卷藏本,李宗瀚(1769-1831)字公博,号春湖,又号北溟。江西省临川人,寄籍广西桂林。官至工部侍郎,清中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以及收藏家。在得到《大观帖》之后,他记录到:“辛未端阳前,余得此《大观帖》二、四、五凡三卷并南田《焦林书屋图》于陈君崐瑜,乃正定梁家故物。覃溪先生据弇州跋语,知此为弇州所藏五卷之三,正是淡墨本,帖内有弇州及华中甫印记,流传可云有绪。”这时候距离翁氏蓄藏《大观帖》第六卷,已经过了几十年的时光,而在翁方纲的心中,唯有《大观帖》“在宋刻中传神阿堵”。

后张深据此为翁氏绘制了《苏斋观帖图》,描绘的场景就是翁方纲孜孜不倦,爬梳经籍的场景。翁氏复在画上题诗,记叙着自己这几十年来研究宋帖的心得,“晋藏不损冯边损”、“贞元伯雅印宛然”这些拗口犹如谜语的词句,都是鉴定校勘的要点。“宗丞凡爇擅篆香,淡对苏斋小分隶。吾斋篋一君函三,夜夜邻穿玉虹气”,从画面中也能感受到翁方纲富游学海,嗜古如命的个人魅力。


Lot858

金廷标(清) 桃源问津

设色纸本 立轴

65×97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题识:臣金廷标恭画。

钤印:廷标(白)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


本作绘“桃源问津”,取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何处桃源可问津”,寄予的是世俗大众对桃源之地的深切渴望,而传统艺术中常以“桃源问津”为题材来描绘。似乎武陵人初到此地,在急切地询问出路,而桃源中人“问今是何世”。寻常的画面中,描绘的是希望与现实的交汇。桃源人正打算招待来人。而其他村人听闻有外人到来,也都在赶来问讯的路途上,桃源老者告知之后,和蔼地准备招待他,身边的小仆也在殷勤地招呼武陵人继续深入桃花深处。


我们可以看出在用笔习惯上,本幅作品与《听泉图》《放鹤图》都如出一辙,包括人物衣褶及山石皴法,尤其是金廷标在处理大尺幅作品时,用重墨散锋,率意用笔却又极精确老道的笔致。各个人物的神态各异,桃源老者的和蔼亲切,躲在老者身后女眷的些许犹豫以及再到武陵人急切探路的归心似箭,还有画面右侧的若隐若现的桃花,都无不时刻在提醒我们画中的主题。


本作宽幅竖式,和春拍《听泉图》制式构图相当,都应当是为了宫中所绘制的,而因《桃花源记》的叙事情节,所以本幅可能是一组多幅之一,但完全不妨碍认定它是清代宫廷人物画艺术的杰出的价值。


中贸圣佳2022 春季艺术品拍卖会Lot 0828

成交价RMB:36,340,000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 金廷标 《放鹤图》


Lot859

邹一桂(1688-1772)、郑宣(清乾隆) 花卉诗册

设色绢本 册页(六开十二页)

27×20cm×12

估价:RMB 500,000-700,000

说明:本拍品为清代大臣戴衢亨进呈。


戴衢亨(1755-1811),字荷之,号莲士,室名震无咎斋,江西大庾人,祖籍安徽休宁隆阜。清朝政治人物、状元。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天津向乾隆帝献诗,授内阁中书。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殿试一甲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依附和珅,屡遭贬抑。嘉庆十五年(1810)授体仁阁大学士。


郑宣(清),字研农,号研翁、愚公,浙江杭州人。曾任幕府,松江知府韩锡胙《滑疑集》诗十《题杨宾圃明府洗砚图八首》有言“挥豪侣郑虔(武林名士郑研农先生客君幕府十余年)”。论诗宗王士禛,边连宾《病余长语》卷四称其“论诗宗旨,大要祖述新城,而此段所见甚高,在新城之上。”诗人程晋芳《勉行堂诗文集》有《寄郑研农》。善隶书,规模郑簠,桂馥《国朝隶品》评为“郑研农如附庸小国,与五霸争长。”



恬淡冲夷,自然合度

——浅析邹一桂、郑宣《花卉册》


邹一桂为清雍乾两朝翰林学士兼词臣画家,工诗文,擅花鸟,间作山水。画承家学,后得其泰山恽南田真法,所绘花鸟多明润秀逸,清古冶艳,别具一格。故而享誉世人,亦为乾隆帝所赏识。曾有《百花卷》进呈,帝为之题百首绝句,成一时美谈。


此邹一桂、郑宣合制《花卉册》即为邹氏绘画之精品。册页为左右开合的摺装形制,左书右画,书画相宜,且笔清色稠,意蕴悠远。全本共六开,右为邹一桂设色花卉,绢本质地,分牡丹、秋海棠、双色菊、碧桃、紫藤、百合萱草;左为郑宣对题诗文,质地则为纸本。一画一诗,相得益彰。册中花卉或重粉点瓣、敷色浓丽,或没骨轻染、淡雅隽逸,或双钩细描,精工别致。分枝布叶,条畅自如,俯仰掩映,曲尽其态,可谓造型严谨而意趣鲜活。落笔轻快疏秀中又带俊逸婉转,不求工似,唯求天然。且观察入微,写花瓣枝叶各法,尤能详人所略,于是图中花株更显摇曳生姿,形神兼备。众所周知,邹一桂作品多为应制之作,得恽氏没骨真谛而较其更为工整精致,同时兼具宫廷富丽之感。当然,这类画法并不独见于此册中。与此册在表现物象、造型神态、笔墨设色都尽皆相近的,有故宫博物院所藏梁诗正书法《乾隆帝题邹一桂花卉》。如两册中的牡丹都敷以淡粉,用重粉点染边缘,以显其晶莹剔透、庄重典雅。而桃花则以重粉点瓣,又以胭脂淡淡罩染,以显其千古艳清雅,柔媚万千等等。绘法精确,敷色丰富,形态生动,韵格澄净,诸多相似,不做赘述。最后一开有款识钤印,皆为进呈规制,字迹秀雅工整,印迹清晰可见。左侧为文人郑宣自作诗,文辞沉郁,行韵高古,似写花,实抒意,借花传神,颇有神妙。或行或楷或隶或草,以内容而择书体,行笔或端庄或洒脱,饶有韵致。尤其隶之一则,规模郑簠,无怪桂馥《国朝隶品》评:“郑研农如附庸小国,与五霸争长。”


此套册页规格严谨,品相完好,裱工精美。天盖镌刻:“郑宣、邹一桂书画册。臣戴衢亨谨呈。”戴衢亨为乾嘉两朝文臣,曾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向帝献诗,得授内阁中书。据造办处档案记载,戴氏于乾隆年间进呈诗文书画较多,嘉庆年间则此记录较少。同时,邹一桂于乾隆年间备受宸赏,清宫所藏其绘画多为此时期进上,可推断此册应为进献乾隆之本。此外,天盖镌刻字迹规格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邹一桂画花果》册相似,亦可推断其为乾隆时期宫廷御制之装帧。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帝题邹一桂花卉》成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若据画风推测,此《花卉册》应作于相近时间。然本册钤印内容、位置及规格,都显示其为乾隆时期所绘,故此册邹氏花卉作于乾隆朝前期的可能性较大。而郑宣的诗文落款中有辛巳(1761年)和壬午(1762年)两个年份,落款也更为肆意洒脱,可见邹氏画应为先,郑氏书而其后。后由戴衢亨所得,进呈高宗。如此而来,此套册页故事感更上一筹。


邹一桂进呈绘画虽多,但册页存世量不大,目前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邹一桂画花果》和《墨妙珠林》两册,故宫博物院藏梁诗正书法《乾隆帝题邹一桂花卉》一册,天津博物馆藏邹一桂、恽兰溪夫妇合绘《香界八仙图》一册,市场亦不多见。此套册页绘制精妙,著色雅艳,兼具清澄明朗之天然神韵和雍容富贵之庙堂气象,实属邹氏花卉中的上佳之作,且对幅之郑宣手书亦为市场首见,极为难得。


此邹一桂、郑宣合制《花卉册》为标准的清宫装帧进呈本册页,保存完好,经久百年亦不减皇家富贵之气。同时集笔精墨妙、色相俱佳、诗文高致、书法沉古于一身,加之邹氏册页的稀缺性和郑氏手书的罕见性,更显弥足珍贵。且册页由戴衢亨进呈清高宗,暗含君臣相合之美意,可得流传千载之机。如此宝册,颇值珍藏。


Lot 861

董邦达(1699-1769) 湖山泛舟卷

水墨纸本 手卷

60.5×476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说明:清晚期著名藏家渠本翘旧藏。


渠本翘(1862-1919),原名本桥,字楚南。渠氏先祖于明洪武初年由上党迁居祁县,世以经商为业。到其父辈一代,渠家已经成为全省闻名的富商巨贾,是山西票号业中著名资本家,山西最早的实业家。经过代代相传,到渠本翘时已收藏极富。


推荐阅读

重磅来袭!中贸圣佳2022秋季拍卖会(杭州),恭请莅临!

儒硕泰斗:马一浮、谢无量致曹赤霞信札长卷 | 中贸圣佳2022秋拍

永乐遗珍 大明永辉——明永乐 青花折枝瑞果双莲纹折沿大盘 | 中贸圣佳2022秋拍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