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江孜卡麦陶器,西藏4000年制陶历史中的沧海明珠

  • 北京陶瓷艺术馆
  • 2022年11月30日07时


陶器是藏族人家里最常用的生活器具,据考古学家发现,陶器在西藏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西藏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造成它经济和文化长期处于半封闭的状态,因而制陶工艺也长期保持着较原始的生产面貌。

西藏的制陶业主要以村落为生产单位,逐渐成为现代人所说的陶村。虽然西藏制陶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但各地陶制品的风格还是各有千秋。

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卡麦乡的制陶艺人
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扎隅陶村制作陶器的一整套工具
挖草坯的工具

西藏的陶器都采用平地堆烧法烧陶,用的燃料主要是草坯和牛粪。

制陶所用的土是一种黏黄土,采来的黏土要用石头捣成细灰,之后才能和成泥。制陶艺人往往提前将陶泥和好置于阴凉的地方储存备用。

拉萨墨竹工卡县制陶艺人在院中制作酥油茶壶
拍打陶酒罐毛坯
抛光陶面

江孜县卡麦乡的制陶艺人在家中制作陶罐。他身旁的门洞是专门用来放置陶器的地方,新制的土陶要有充足的时间阴干才能烧制。

制作酥油茶壶的江孜卡麦乡制陶艺人

陶坊,西藏各地均制陶,唯江孜卡麦的陶器最具特色。尤其是那些技艺精湛的陶匠们用边脚料随手捏就的香插,让艺术家和外来游客爱不释手。

卡麦是一个陶村,村里人家家户户制陶,家家是陶坊。村人取前山之土为料,掘后岭之草坯为燃料,恐火候之不足,捡来牛粪,作成饼状,贴之以墙,晾干为备料。

陶坊人家,家分里外院,里院居家,外院制陶。沿墙简易房,是为毛坯存放处,以便晾干烧制。烧制好的陶器存放于牲畜不到的安静处,器为褐色,皆为暖调,望之让人舒心。

艺人制陶,足转陶轮,手里便出活儿。不时抿口青稞酒,得意之时,还哼小调提精神。

西藏制陶工艺都是采用古老的慢轮制作法,像这种手脚并用的原始方式在西藏还一直保持着。

平地堆烧法就是将要烧的土陶直接摆放在地面上。

当土陶全都摆好后,再在陶缸外围上草坯。这种看去简单的工作其实很有讲究,草坯在燃烧过程中既要保证火不灭,又不能染出明火。

收陶时先打开陶窑,让温度慢慢降下来。

等烧陶的火点着后,制陶艺人可以去忙地里的活,直到第三天草坯全部被燃尽,温度降下来之后才可以收陶。

拉萨墨竹工卡县陶村收陶的夫妇
对民间制陶人来说,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但他们每一次收陶时的喜悦和成就感都不逊于刚刚创作出成功作品的艺术家。

冬季农闲时节,制陶艺人就到西藏各地去卖陶,实际上是用陶器换来粮食等物品。

20世纪90年代拉萨市场上的陶器主要来自于墨竹工卡县的陶村。

西藏的制陶艺人赶着牲畜,载着自己一年的收获走村串乡售陶。近年来城乡人民生活有了很大变化,陶器需用量越来越少,所以他们只有将陶器运到那些更边远偏僻的乡村去。

农闲时节,将作好的各种毛坯搬至村里烧窑处。窑为通风好的一块平地,将毛坯叠放好,留有章隙,上面罩以容器,容器四周叠放草坯和干牛粪,点火烧之,待草坯烧透取出即可,前后需时一昼夜。

西藏的制陶艺人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将制陶工艺传承下来,融入在每个人的生活里,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质朴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西藏陶艺的平凡史诗。

文章来自《人文西藏》丛书 主编:张鹰


往期精选:


出品:北京陶瓷艺术馆

摄影:鲸鱼
编辑:闽小瓷
设计:萌萌&鲸鱼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