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走进陶瓷 | 五彩釉色,为瓷器着最美华裳

  • 北京陶瓷艺术馆
  • 2022年11月22日07时

釉是陶瓷的美丽嫁衣,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釉是对陶瓷胎体的装饰和保护,也能提高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

历史上人们对釉的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胎体,那么“釉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通过什么标准来分辨釉色呢?

釉本质上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不同的釉有不同的颜色,釉的颜色就称为釉色 。

瓷器的釉彩开始比较单一,随着瓷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由开始的一种釉彩的素瓷发展到多种釉彩的彩瓷,详细区分名称很多。


青釉

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多为青中泛黄、泛灰或者泛绿,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20多种派生的青釉颜色。

青釉成熟于康熙,经过雍正的发展,在乾隆年间达到精致,应该说这一时期的青釉瓷的稍早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青釉特点为釉色古雅、沉稳,釉面均匀、滋润,釉质坚致、细腻。

越窑青釉直颈瓶


青白釉

俗称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瓷器的专门称谓,是北宋年间由景德镇当地工匠制作的。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影青固甚薄之瓷也,乃有瓷质颇厚仅能一面影出青色雕花者,此则名为隐青。”众上所述,青白釉称呼有:影青,也有叫:映青、罩青、隐青的。

宋 青白釉葵花形台盏 (一套)


白釉

瓷器釉料中的含铁量降低到0.75%以下,施于洁白的瓷胎上,入窑经高温烧制,就会出现白釉。严格地说,白釉是一种无色透明釉,而不是白色的釉 。

唐、五代时期,白瓷在北方有很大的发展,增加釉面白度的措施由施化妆土改为选用高质量原料,提升了釉面光洁度接近高级细瓷标准。

代表宋代白瓷最高水平的定窑,白瓷烧制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釉色透明莹亮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 邢窑白釉壶


酱釉

又称“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较高,达5%以上。

酱釉的出现始创于北宋的北方窑口,如定窑、耀州窑等窑场中均有烧造,以定窑酱釉最著名。

明曹昭《格古要论》中“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的论述。

所谓紫定并非紫色,其釉呈棕红色,实际上与今天芝麻酱色调相近的釉,故而得名。

宋 耀州窑酱釉碗


黑釉

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钴、铜、铬等氧化着色剂,黑釉釉料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

黑釉瓷器出现于东汉中、晚期,但当时的釉色为深褐绿色乃至黑色,釉层也薄厚不均,常有蜡泪痕,并在器表的底凹处聚集着很厚的釉层。

早期烧制黑釉最成功的首推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所烧黑釉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

唐代黑釉较为盛行,宋代则是黑釉的高峰时期,明、清时期御器厂所烧黑釉器做工精细,多在纯净的黑釉上施以各种低温色彩,黑釉则成为各种美丽颜色的衬托。

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黄釉

黄釉是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也称铁黄,有高温与低温之分。

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

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鱼子黄、鸡油黄等。入清后有康熙的淡黄,以及其后的菜尾、鼻烟、金酱等。

明 弘治黄釉金彩牺耳罐


绿釉

以铜为着色剂,铅化合物作为基本助融剂烧制的传统釉色。

我国在汉代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但是,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

所以,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如高温绿釉中的郎窑绿,苹果绿,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瓜皮绿和秋葵绿等。

辽 绿釉划花单柄壶


红釉

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到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宣德时烧制出了祭红。鲜红为高温色釉,矾红为低温色釉。

红釉的种类很多,除鲜红外,深者有宝石红,朱红、鸡血红、积红、抹红等;抹红带黄色的又叫杏子衫,微黄的又叫珊瑚釉,此外还有桔红和枣红;淡的一般称粉红,带灰色的叫豇豆红,灰而又暗的叫乳鼠皮;胭脂红也是粉红的一种。粉红中最艳丽的叫作美人醉。

明 宣德鲜红釉碗故宫博物院藏


蓝釉

蓝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最早见于唐三彩,宋代钧窑以天蓝釉为主色调,元代景德镇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清时又烧成了霁蓝、洒蓝、天蓝孔雀蓝等蓝色釉瓷。

霁蓝釉梅瓶


紫釉

亦称“茄皮紫釉”,因施釉多用浇釉法,也称“浇紫釉”。

主要着色元素为锰,唐三彩中即有紫釉出现,景德镇窑的紫釉瓷始烧于明代弘治时期,由于配料和窑火气氛变化有别,紫釉呈色亦不同,有深、浅茄皮紫、葡萄紫、玫瑰紫等色。

淡茄皮紫似未熟的茄皮,呈淡紫色;深茄皮紫较为多见,呈熟透茄皮之黑紫色。

清 顺治茄皮紫釉暗花云龙纹盘


金釉

清代康熙时期创新品种,是在白釉瓷器上涂抹调和好的金粉或银粉、经低温烧成后,呈现出类似纯金、纯银那样富丽的效果。

清 雍正金釉碗

窑变釉

窑变釉是窑内变化所得。瓷器在窑内烧成时,由于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还原作用,出窑后即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其出自偶然又色彩缤纷特别,也称之为“花釉”或“窑变花釉”。

窑变花釉早在唐代之前青釉瓷器上就偶有窑变现象,唐代鲁山窑的黑釉花斑瓷,称“花瓷”;宋代钧窑生产的瓷器红、蓝、灰白互相交织,形成千姿百态的釉色分布。清代已把窑变釉作为一种颜色釉专门生产。

清 乾隆窑变釉莲蓬

瓷器的釉色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体系,每种釉色都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变化发展,而同一时期、甚至同一窑炉生产的釉色可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它的面貌决不是单一和稳定的。

中国人在科学技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利用陶瓷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陶瓷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往期精选:


出品:北京陶瓷艺术馆

摄影:鲸鱼
编辑:闽小瓷
设计:萌萌&鲸鱼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