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出自群雄逐鹿时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战乱不断,王朝频繁更迭的时期,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大时代。上虞曹娥江流域成为浙江青瓷窑业的中心产区,制瓷工艺和生产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与此同时,浙江中西部和瓯江流域,也分布一定烧造范围的窑业生产,烧制的产品各具特色,构成早期浙江瓷业多姿多彩的景象。
三国(249年)越窑青瓷卣形壶 马鞍市山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藏
三国(270年)越窑青瓷羊 马鞍山市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藏
西晋(290年)越窑青瓷堆塑罐 上虞博物馆藏
西晋(305 年)越窑青瓷扁壶 南京博物院藏
东晋青瓷点褐彩盖钵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与越窑不同,瓯窑胎白釉淡,用点彩组合的图案纹样,千变万化,代表着东晋时期青瓷装饰艺术的成就。
东晋(351年) 瓯窑青釉褐色点彩鸡首壶 温州博物馆藏
东晋(359 年)瓯窑青瓷褐色点彩小尊 温州博物馆藏
南朝(502 年) 瓯窑青瓷点彩刻莲瓣纹盘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朝(510年)瓯窑青瓷莲瓣纹盖罐 瑞安市博物馆藏
贰
唐诗里的秘色瓷风韵
提到越窑,就不得不说到
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这首《秘色越器》
向世人展示了秘色瓷的风韵。
唐(874 年)越窑秘色瓷碗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至于秘色瓷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直到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批旷世珍宝,
其中13件越窑青瓷在帐碑上明确称为秘色瓷。
传颂千年的秘色瓷,自此才为人所识
越窑青釉执壶 唐元和五年(810年) 故宫博物院藏
唐(847年)越窑青瓷“大中元年”铭划花执壶 上海博物馆藏
201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上林湖最核心地区的后四岙遗址,在此出土了包括秘色瓷在内的大量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精品,以此确认了唐宋时期秘色瓷的主要烧造地。
唐(900年)越窑青瓷墓志罐 慈溪市博物馆藏
唐(900年) 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瓷油灯 临安市博物馆藏
后梁(909年)越窑青瓷盆 洛阳博物馆藏
五代越窑青瓷高足方盒 苏州吴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藏
五代(940年) 越窑青瓷唾盂 临安博物馆藏
辽圣宗贵妃萧氏,葬于统和十一年(993年),此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越窑青瓷的身影:越窑鹦鹉纹长流执壶、越窑盏托、青瓷茶釜的茶器组合,反映当时契丹族兴盛的茶文化。
辽(993年)越窑青瓷鹦鹉纹银口执壶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辽(997年)越窑青瓷刻花盏托 首都博物馆藏
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青瓷划花云鹤纹盒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1115 年) 瓯窑青瓷观音菩萨坐像 温州博物馆藏
叁
南宋龙泉窑,昆山一片玉
南宋(公元1127年~1276年)时期,定都临安。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浙江瓷业也历经变革,确立了以龙泉大窑为中心的窑业体系。京城设置有专为宫廷烧制的南宋官窑,呈现出了南北技艺融合,官窑民窑互动的局面。
北宋(1175)龙泉窑青釉擂钵 江西省博物馆藏
南宋青瓷长颈瓶 樟树博物馆藏
南宋(1265 年)龙泉窑青瓷樽式炉 绍兴博物馆藏
南宋(1268 年)龙泉窑青瓷长颈瓶 德清博物馆藏
南宋官窑双耳炉 上海博物馆藏
肆
春水秋山:大元的雄浑敦厚
元代疆域广阔,中外交通十分发达,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其中蒙古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对元代龙泉窑的装饰艺术影响巨大……
元(1296 年)龙泉窑青瓷刻花云鹤菊瓣口盘 保定市满城区文物管理所藏
元(1296)龙泉青釉海水云龙纹玉壶春瓶 保定市满城区文保3所
元(1302 年)龙泉窑青瓷鼎式炉 杭州博物馆藏
这一时期,龙泉窑创烧出许多根椐当时社会生活习俗的新器类,丰富多样的装饰技法与众多的纹样题材,相得益彰。
伍
明清时期的碧绿晚青
龙泉窑在明早期仍然兴盛, 据文献记载,曾为宫廷烧造,与同时代的景德镇青花相类同,是为宫廷所需而同一设计、同一监制的结果。明中期以后,为迎合当时生活意趣,仍在继续生产。直至清代,龙泉窑开始走向衰落,清后期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明永乐(1407年)龙泉窑刻划缠枝莲纹青瓷炉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明永乐(1414)龙泉窑青釉玉壶春瓶 安徽博物院藏
明永乐(1418 年) 龙泉窑青瓷印花执壶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明正统(1441) 龙泉窑青瓷环耳“福寿”瓶 邹城博物馆藏
明正统(1441)青瓷刻花鼎式炉 邹城博物馆藏
明正统(1444 年) 龙泉窑青瓷堆塑虎形烛台 江西省博物馆藏
明正德(1518 年)龙泉窑青瓷云凤纹玉壶春瓶 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明万历(1600年)龙泉窑青瓷刻供养铭文香炉 故宫博物院藏
清光绪1883年龙泉窑青釉刻花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同治龙泉窑青釉三足炉 故宫博物院藏
文章转发自高古玉,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