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古玉精英

  • 最古玉
  • 2022年9月22日08时


环形饰新石器龙山文化。山东五莲丹土出土。直径9.5厘米、内孔径5.5厘米。此器圆环形,通体光润。环外缘有V字或介字形凸齿,形如冠状,类似牙璧的造型。



夏。长11.9厘米、宽10.1厘米。此器薄,背部有圆孔,两侧边各有七个齿栏。刃部为折线形三连刃式,中部平,两侧斜。钺由大型石斧演变而来,而玉钺则发展成为象征军事统帅权的礼器。在夏代的礼仪玉器中,存在突出玉兵的现象,兵器占据了重要地位。此种钺属于夏代创新型玉器,为龙山时期所不见,并为商代玉器制作工艺所承继。



玉钺二里头文化。礼器。1974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长11.3厘米、刃宽7米。器呈长方形,弧刃,顶端有一圆穿,两侧装饰齿牙。在中国上古时期,钺作为一种礼仪用器,用以象征军事统帅权。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封周文王为西伯,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又如《史记·周本纪》在描绘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钺作为军事统帅权的象征,在出土材料中也得到佐证。虢季子白青铜盘是西周时期的重器之一,器内壁铸铭文:赐用钺,用征蛮方。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一柄青铜钺上铸有铭文:作兹军斧,以警厥众。可见直至战国时期,钺始终用以象征军事统帅权。成书于汉代的《淮南子·兵略训》记载,君主在授命于将军时,需亲操钺,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持斧,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这种操钺授命仪式显然有其历史渊源。



玉虎商。长5.3、宽1.4厘米。虎作匍匐状,伏耳,下颌抵地,四肢粗壮,尾硕大几乎与身等宽。虎号称百兽之君,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开始被人神化。仰韶文化墓地内发现了用蚌堆砌的龙、虎造型,说明虎和龙一样成为人们崇拜的神兽。商代妇好墓中出土八件玉虎,造型工艺繁简不一,但都刻意表现虎的威猛。殷墟大型虎纹石磬,风格与此虎颇接近,侧卧,头部硕大,张口露齿,上下尖齿很长,头顶还有一个角状的装饰,威猛之气赫然而生。



玉鱼商。长5.7厘米、宽1厘米。此器为鱼形,周身光素,圆眼、短吻,线形口,短尾,尾末端不分叉。鱼鳍以阴线刻短斜线。商代玉鱼很多,在出土动物形玉饰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多直身鱼,少量为弯身鱼,有的作成刻刀,体形长短不一。



鸟形佩商。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长7.8厘米、宽3厘米、厚0.2厘米。此器为扁平片雕,呈伏卧状,头部有冠状饰,长角向上勾卷,喙部镂空,宽尾下垂。《诗经·颂》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句,传说,商人的始祖母简狄吞食玄鸟之卵而生下商的祖先契,所以商人崇拜鸟,鸟形佩在商代玉器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玉蝉商。长5.4厘米、宽2.6厘米。此器身扁圆,头、身、腹、翅部位齐全。肢前屈,翅后伸,口尖突、尾圆钝,前后分段,体型肥硕。口部有小孔,胸部对称饰卷云纹。此蝉体型、双翼较长,商代玉蝉中还有体型双翼较短的形式,如藁城台西和滕州前掌大出土的玉蝉,尾部较尖,翅收于尾部,整器近三角形。新干大洋洲出土的玉蝉头与身分界明显,短翅只及腹部的一半。这些情况表明当时的玉蝉在各地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蝙蝠商。长5.6厘米、宽2.5厘米。此器正面为带冠兽面,以阴刻线刻划,突吻、细眉、圆眼、立耳、悬垂状大鼻。两侧为向后波浪状伸展的翅膀,至末端折收。全器抓取蝙蝠展翅时的动作加以夸张,又以兽面来神化动物原有的面部特征,两侧的翅膀也像是兽面张开的双耳,极具神秘色彩。



玉蛙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长7.3厘米、宽5.4厘米、厚0.6厘米。此器为片雕,左右对称。蛙伏卧,前肢外伸,后肢内屈。宽头、方目、肥身、短尾。背部以双线刻对称云纹,双目间有一圆孔,可系佩。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彩绘和雕塑中蛙形象就已出现,玉雕蛙则最早见于良渚文化。有学者认为蛙象征多产,先民用以祈求生育繁衍。也有认为,蛙与农事有关,被用来祈雨祷水。此件玉蛙尚存有未退化的尾部,处于由蝌蚪向成蛙转变的过程,以此为佩可能带有祈求新生的含义。



玉鹅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长8.5厘米、宽4.3厘米、厚0.6厘米。此器为片雕,双面琢刻,纹饰相同。鹅双足并拢站立状,曲颈,宽翅肥身,颈部雕刻羽毛纹,鹅身与翅膀饰勾云纹及翎羽纹。足部穿一圆孔,下部有榫,可用于插嵌。鹅是禽类玉器的代表,妇好墓出土多件,同出的还有鹤、鸽、鹦鹉等。



玉熊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3.4厘米、长2厘米、宽1.7厘米。此器为圆雕,为熊抱膝蹲坐状。昂头,吻前伸,鼻微隆,双耳直立。以粗阴线雕琢出臀部和前后肢,并刻出足趾等。熊颈背部有两个上下对穿的小孔,臀下部也有圆孔,内有朱砂痕。动物形玉雕是商代装饰玉器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玉器的传统品类之一。玉雕通过展现动物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依存深刻的文化内涵。



高冠凤鸟佩(2件)。商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长9.9厘米、宽2.7厘米、厚0.3厘米。此器两件,形式基本相同,双面雕,纹饰一致。凤站立状,头顶高冠,冠刻勾云纹,边缘出脊齿。凤尾分双叉,粗腿带爪。形式古拙,体型粗壮,尤其是尾羽与粗足的配合,与同墓出土的玉鴞造型十分相近,不过凤首的长羽冠又与普通的玉鸟不同,显然被赋予了神话色彩。凤为商人崇拜的神鸟,玉凤佩应是商王室贵族佩带之物,用以祈求神灵的护佑。



龙形玦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直径5.9厘米、孔径2.3厘米、0.4厘米。此器圆环形,中部为大圆孔,一侧有窄缺口,顶部有小圆孔用于穿缀。龙首尾相望,顶有角,张口露齿,臣字形眼,尾尖向外翻卷。身阴刻双线重环纹及云纹等图案,背部雕成齿脊状。妇好墓出土玉玦数件,基本属于蜷体玉龙的形式,承袭了新石器红山文化等早期玉龙的造型传统,但器身不如早期丰满,扁片状,纹饰多为线条勾勒的重环纹、雷纹和云纹等,龙角都贴伏在头部,一般不刻龙足,代表商代晚期玉龙的基本特征。



人头像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5.8厘米(大像),高2.5米(小像)。两头像均为圆雕,颈部有深圆孔,可插嵌固定。大像长颈,脑后扁平,头顶由半圈阴刻线纹表示头发,凸眉,高鼻,眼窝深陷,口微闭,圆饼形耳。小像方脸平顶,顶正中有深孔,阴刻一圈盖发。阔鼻,眉骨凸起,粗眉大眼,口微张。除人头像外,妇好墓还出土多个玉人形象,但为站立或跪坐造型,说明与这种用于插嵌的人头像用法存在差别。



凤冠人像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12厘米、宽4.4厘米。此器双面雕刻侧面人像,蹲踞状,昂首,头顶高耸边缘有脊齿的凤形羽冠。臣字大眼,长方形大耳,阔鼻,张口,颌略向前凸。手臂弯曲,握拳于胸前。足下有榫,有圆孔。周身饰勾云纹。《诗经商颂》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载,玉人冠部形式与同墓出土的玉凤的装饰与造型完全相同,说明其已不是一般的玉人形象,应是人鸟合体的崇拜物。



兽面纹刀。商。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长9.3厘米、宽4.4厘米。此器刃部平直,双面磨制,背部有两孔。两面纹饰完全相同,以双阴线刻兽面纹,大鼻、臣字眼、双卷云耳,吻部位于刀背处,角抵于刃部。纹饰精美,刀身不见使用痕迹,显然属仪仗用器。除这种双孔刀外,同墓也见带柄玉刀,有的刀身上还带有类似钺、璋的脊齿,刻有龙形纹饰等。



弦纹琮商。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9.3厘米、射径4.7厘米、内孔径4.3米。此器方形柱体,中心呈圆筒状,方柱四角两侧面均阴刻粗细不同的纵向弦纹,圆筒上下两端阴刻多道平行弦纹。商周时期的琮,基本保留新石器以来内圆外方的传统形制,但数量较少,并多为单节琮,器表多光素无纹,装饰简化,与同时期图案繁缛、造型复杂的玉器种类形成鲜明的反差,表明此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和加工重点正在朝着新的趋势转变。墓主妇好是商第23王武丁的配偶,拥有较高军权,主持祭祀活动。其墓出土遗物1600余件,其中玉器达755件。这些玉器除祭祀、仪仗用器外,主要是供玩赏的小型动物玉雕和装饰品,多为和田玉,也有少许岫岩玉和独山玉。玉雕显示了当时对玉料的选择、开料和琢磨技术已具相当水平,并进一步掌握了钻孔、细磨和抛光等工艺,是商代玉雕的代表。



锥形器商。长26厘米、宽1.4厘米。此器为长条柱体,粗端有一穿,穿内残留朱砂,尖端双面磨制,形似凿。锥形玉器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和良渚文化都有发现,磨制精致,有的尾端呈榫状,并加钻孔等,确切用途尚待考证。



凤鸟形双援戈商。长11.5厘米、宽3.5厘米、厚0.4厘米。此器片雕,两面纹饰相同。内为凤鸟形,头有角,角从脑后垂至背部并向上弯卷。胸前挺,双翅并拢后收。尾分为大小两支,各向上下卷曲。鸟身饰直线或曲折线的翎羽纹及卷云纹。援为一大一小两支,均弧形,中央有脊,两侧带刃。大援根部外侧有扉棱,脊上有穿孔。援虽然是戈的刃部,但体量远不及内,并正处于鸟首的顶部,实际上充当了鸟的冠状翎羽,装饰作用明显,显然其作用不在兵器本身而在于强化鸟的威仪。双援戈除凤鸟形外,也见龙形,但数量均较少。



弦纹戈商。1955年河南郑州白家庄出土。通长38.2、援长28、援宽8.2厘米。此器长援短内,带锋利的刃。援端呈尖锋状,中部有脊,与内交接处阴刻四组弦纹,上下栏略外凸。内长方形,前部正中钻圆形孔。戈是商周时期主要的兵器,但玉戈体薄易脆,有兵器之形,无实战功能,应属于仪仗器之列。玉戈完全仿照铜兵造型,制作规整,通体光亮,在工艺美感上又远超金属兵器。



玉鱼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长7、宽1.6、厚0.3厘米。此器弧形,扁圆梭状,鱼身刻两排大块鳞纹至尾部,鳍以阴刻斜线表示。尾分双叉,尾端平齐,略向外撇。鱼形佩饰在商周时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玉器之一,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就有鱼化龙,龙变鱼等龙鱼互变的传说。周代大墓里存在以数十条玉鱼分布在棺椁之间及附近的摆放方式,表明人们对于此类佩饰的重视。



玉鸮商。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8、宽4.2厘米。器圆雕鴞形,站立状,头部有双角相连,正中钻一个圆孔。大勾喙,斜伸前方并向胸内弯卷。双翅紧贴于背部,正中雕刻脊齿,双腿及宽尾支撑身躯,双足粗壮并雕出四爪。双阴线雕刻纹饰,腹、翅饰翎羽纹,全身饰勾云纹。鴞面的喙部被极度夸张,粗腿和大尾羽也别具特色,形象十分威猛。商代的玉凤,凤首多加羽冠装饰构成神鸟形象,而凤身则与同时期的玉鴞形态近似。



玉琥武丁时期(前1300 -1046年)。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高3.1米、长14厘米、宽1.9厘米。玉质为深绿色,上有黄色沁,立体圆雕呈虎形,作伏卧状。方形头,头顶双角后伏,字形眼,张口露齿,背呈弧形,中部下凹,臀部隆起,四肢前屈,尾长下垂,尾尖上卷。器身饰卷云纹,尾饰竹节纹。玉琥在殷墟妇好墓中共出8件,其中圆雕4件,片雕4件。《说文》:琥,发兵瑞玉,为虎文。古代文献把它与璧、琮、璜、圭、璋一起,列为六瑞之一。《周礼》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用玉与天地四方及鬼神沟通,使玉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此件玉琥造型生动,纹饰精美,既威严又活泼可爱,写实性强,器身上无孔,应为陈设器。



兽面纹玉斧武丁时期(前1300 - 1046年)。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长10.2厘米、宽4.8厘米、厚2.1厘米。此器长方扁圆体,两侧雕兽面纹,宽吻、大口,密斜线眉、臣字大眼,如意形鼻,头部有卷云形耳,两侧有内扣的前肢。斧柄部有榫,正中有圆穿孔。刃端弧形,刃口锋利,无使用痕迹。玉斧依据石制品的基本形式,并在中部凸起的花纹部位完全采用仿铜器制法,风格与同时期青铜纹饰完全相同,显然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



玉龙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装饰品。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5.6厘米,长8.1厘米。器玉质呈墨绿色,间有褐色沁斑。圆雕玉龙,龙首微昂,双角后伏,字状目,眼珠突起,鼻部微凸,张口露齿。龙身于右侧盘曲,尾尖内卷,两短足前屈,各有四趾。中脊饰扉棱,身、尾饰双线阴勾菱形纹、鳞纹,左足外侧饰云纹。此外,商代玉龙还有一种片状的蟠龙造型,首尾相对,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中的玉龙相同。龙是商代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母题,习见于青铜器、玉器、骨角器的装饰中,仅妇好墓即出土9件玉龙。而且在龙的刻画中,眼部多作字状,身、尾多饰鳞纹、菱形纹,中脊以扉棱表现。这些程式化的纹样,既反映了商代艺术的成熟,又是时人对于龙的诠释。



玉凤佩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装饰品。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长13.8厘米、宽3.2厘米、厚0.8厘米。黄褐色,镂空雕刻。形状为侧首回身状,头似公鸡,头顶有齿脊状冠。圆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与尾连成弧线形。短翅长尾,尾翎分开两叉。爪卧胸下,背中间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圆孔,可佩带。翅膀上雕刻四条阳线以饰翎纹。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制作精细。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及二里头文化玉石器雕刻中,也使用阳线表现主题,其中一种做法是将纹样周围的地面剔除,通过减地使其成为浅浮雕,此玉凤翅上雕琢的羽翎纹即是采用这一技法。而对于冠、翅、尾翎部位的虚实处理则反映出商代工匠已经熟练掌握了镂空、钻孔技术。整器雕琢精细,光泽闪烁,显示了出色的抛光技术。此外,这件玉凤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中玉凤的造型、雕琢工艺极为相似。



阴阳玉人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装饰品。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高12.5厘米、肩宽4.4厘米、厚1厘米。玉人为淡灰色,裸体,作站立状,一面为男性,一面为女性。这是一件浮雕式的人像,大概是表现出某种神像。商代玉雕花纹一般是先雕出极浅的毛边阴线,再沿浅线反复雕琢,直到线条流畅为止。在玉器上雕琢阳纹,特别是浅浮雕,难度较大,但从这件玉人上不难看出,商后期的玉雕艺人已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



青玉簋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盛食器。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高12.5厘米、口径20.5厘米、壁厚1-1.6厘米。此簋为绿色,平口方唇,腹部微鼓,圈足略外撇。同出土的还有一件白玉簋,侈口圆唇,下腹微鼓,圈足直矮。二件玉簋与琮、圭、璧、环、瑗、玦、盘等礼器共出175件,以璜为数最多,共73件,环次之,共24件。这与《考工记》中记载的玉礼器基本相符,除璋外,已基本齐全。礼玉专指璧、琮、圭、璋、璜、琥这6种玉器,也可称为六瑞。妇好墓出土玉礼器,对研究周代玉礼器的渊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玉人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装饰品。1976年河南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7厘米。玉人呈黄褐色,圆雕。跪坐,腰左侧插一宽柄器。同出玉、石人物雕像和人头像共10余件。通过这些雕像可看出殷人服饰,一种为交领,窄口长袖,衣下缘至踝,腰束宽带,衣上有云纹。另一种为后领较高,长袖窄口,衣下缘至臀部,衣上有云纹。蔽厀多为长条形,有的中腰较窄,有的上窄下宽,都系于腹上,下缘垂至于膝。冠有圆箍状、圆箍前加一卷状饰,以及高冠或稍低的冠等多种形式。从中可以了解殷人的衣、冠和殷代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



商鸟形佩鸟形佩商代晚期的玉器,长7.8、宽3、厚0.2厘米,1953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大司空村。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凤鸟纹石磬凤鸟纹石磬为商王武丁时期的玉器,长26.5、宽8.2厘米,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柄形器柄形器为商晚期的玉器,长10.8、宽1.5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梳商。9.7、宽5.7厘米1955年叶叔重先生赠。青玉,水沁呈白色,表面残留朱砂。梳背光平,形似斧钺,其上端凸出处穿孔。梳原有9枚齿,今残一枚。齿与背相连处两面对刻横线两道。目前所见最早玉梳出土于陶寺龙山文化墓葬中。周时期则多有发现。如殷墟妇好墓、浙川一号楚墓、曾侯乙墓等均出土有刻纹精美的玉梳。



玉鱼商。长6.75、宽2.2厘米1955年叶叔重先生捐赠。青玉,有白色沁,残留红色涂朱。玉鱼扁平,嘴有小孔,两面阴线刻出鱼眼、鳃、背鳍、腹鳍等轮廓线。脊背部还刻划一道道斜线。鱼体身厚边薄,雕琢得十分精细。玉鱼是商代动物形象玉饰中最常见的一种。如安阳小屯就曾发现数量众多的玉鱼,说明当时人们以鱼为吉祥饰物。



玉鱼商。长4.7、宽2.1厘米。1955年叶叔重先生捐赠。深褐色玉。鱼形扁平,前部较夸张。吻部作前伸喇叭形,体宽,尾粗短。两面对刻眼、背鳍、尾线等轮廓。鳞及腹鳍用简单的直线表示。鱼鳃上凸起处钻孔为穿,以便系配。(王俪阎)



青玉鹦鹉5.1、宽2.1厘米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赠。鹦鹉扁平,勾喙,头冠雕刻成锯齿状扉棱,短翅,长尾,枝头站立状,钻孔为眼,两边对刻出翅膀轮廓。剪影式的造型,抓住了鹦鹉侧立时的特征,十分生动。玉鹦鹉是商代动物形玉饰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雕刻精美,形像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其共同特点。



青玉龙佩4.2、宽1.9厘米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捐赠玉龙扁平,有黄色沁,身曲蜷呈半环形,两边对刻眼,半角,前肢等轮廓线。两半角合一整角,背部钻孔为穿。造型简洁有神。臣字眼及蘑菇形角是典型的晚期龙纹所具有的特征。



玉龙凤饰商王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11.1厘米,宽4.4米。玉质多呈黄褐色,间少许淡绿。整器造型为一凤负一龙,构思别致。凤圆眼、尖喙,冠部为瓶形双角,短尾,身饰羽翎纹,一足,下踏云纹。龙字状目,瓶形角,身尾向上勾卷,饰菱形纹、鳞纹。商代的玉石器雕刻继承了二里头文化的双线阴勾,而且用以表现龙、兽、禽、鱼类的装饰花纹各不相同。如龙、兽、禽的眼部造型多作字状,少数作圆形,而鱼类则均为圆形。龙身多饰鳞纹、菱形纹,中脊作扉棱状,兽类身上多用斑条纹或变形云纹,禽类饰羽翎纹,鱼类用鳞纹,这些均形成较为固定的程式化纹样,成为最具商代工艺特色的技法。此玉龙凤饰上所雕琢的双线阴勾菱形纹、鳞纹、羽翎纹即是此类装饰的代表。



玉蚕商后期约公元前14-11世纪。1953年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出土。长3.1厘米。中国至迟在距今4000-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浙江省钱山漾遗址就有蚕茧发现。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养蚕技术已完全成熟。甲骨文中已有蚕、桑、丝、帛的记载。在出土的商代器物中,有不少是由丝织品包裹着的,比如与玉蚕同一遗址出土的商代铜片上,就留有丝织品的痕迹。



玉援青铜内戈商后期商王武丁时期。礼器。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长27.8厘米,援长15.8厘米,穿径0.5厘米。玉援呈青黄色,长条状,通体抛光。前锋尖锐,有上、下刃与中脊,援末端嵌入青铜体之中,近末端处有一圆穿。与玉援相接青铜体前段为长方形,上以绿松石嵌作饕餮纹。有上、下阑,阑后有柲槽,槽内残存朽木痕迹。青铜内后段作鸟形,歧冠,字状目,钩喙,卷尾,通体嵌绿松石。此器制作精致,应为礼器。器上使用的镶嵌绿松石工艺,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从中可见两者铸造工艺的传承。



玉戈商。礼器。1974年湖北省黄陂县盘龙城出土。约长62厘米、援长48.8厘米、胡长10.1厘米。此戈玉色驳杂,器型巨大。戈援狭长,有中脊与上、下刃,前锋作三角形,上、下阑略凸,内部为长方形,前端近阑处有一圆穿。出土此器的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武汉黄陂区滠口镇叶店村境内,年代约在公元前15世纪,面积约75400平方米。城内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城外掘有壕沟,附近分布同时期墓地。这件玉戈形体巨大,制作精良,并非实用器,属于礼器。1952年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发现了商代早期遗址,并于1974年、1976年进行了发掘。城墙南北约290米、东西约260米。城为夯筑而成,城垣外侧有宽约14米、深约4米的壕沟。城东北隅高地上有密集的大型建筑群,已发现的3宫殿基址,均坐北朝南,前后平行,在一条中轴线上,是一个整体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其中一座建筑基址,面阔39.8米、进深12.8米,有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台基,四周外沿各有一排大檐柱穴,东西两侧各5个,南边20个,北边17个。内分4室,每面都有土墙,四周有回廊2米多,回廊外沿围绕着43个大檐柱,这是一座面阔4间、外绕回廊,并在回廊外侧阶下设有散水的四阿重屋式的宫殿建筑,在遗址中出土玉戈、铜鼎等。盘龙城是当时南方的一个重镇,盘龙城遗址的城墙夯筑技术、埋葬习俗及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与郑州商代遗址晚期遗存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证实当时商文化已影响到长江流域。



玉璋礼器。1986年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出土。长39.5厘米、宽7.8厘米。璋一般由(锋刃)、栏(作成扉牙状的绳索系痕部分)、内(木柄镶装部分)组成。器物形态当源自戈、钺、戚一类兵器。此件玉璋质地松软,为青玉。器表因水浸或烧灼,其中一部分呈墨黑色。上下栏位置相对地作出4个束绳齿痕,栏上有一穿孔,内为长方形。援上端器背微弯折直向豁口刃尖,凸弧状下援。璋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遗址。此件器物为祭祀坑中遗物,当与某些宗教礼神活动有关。其形制也颇近似于中原所出的同类器物,表明了蜀文化与商文化的互相接近和交往。



玉鸟西周。长6.2、宽4厘米。鸟首有冠状突起,沿颈部向后舒展,末端向上翻卷。尾分两支,长尾向后伸展末端翘起,短尾向前弯卷直抵下腹。圆眼、钩喙、宽尖翅、粗短足,形态古拙,立体感强。在喙、冠末和短尾羽三个弯卷处钻三个透孔,胸部转角处也有一个穿孔,这四个孔可以将鸟形饰加以固定。鸟身纹饰线条基本为比较单一的直线或曲线,但胸部则雕刻比较特殊的卷云纹。玉鸟形象简化,图案与青铜器上的鸟纹具有一定共性,与殷墟出土的商晚期玉鸟形态也很接近,但图案更加生动流畅。



兔形佩西周。长4.5、宽2.7厘米。此器双面片雕,造型稍异,但均为兔卧状,腿前伸,长耳后伏,尾尖上翘,硕臀,圆眼,吻部穿一透孔,乖巧可爱。兔形玉佩最早见于商代,以妇好墓出土最为典型。商代玉兔的耳也略向后抿,但做奔跑状,眼圆睁、腿部摆动、尾部翘起,灵活中透出机敏,动感很强。



玉鱼西周。长8.4、宽1.3厘米。此器直身鱼形,鱼口宽短,中部有一个透钻的小孔。圆眼,眼球隐起。颈下部内凹。无鳞纹,鳍均为短斜阴刻线。短尾分叉,略向上下撇,尾端较平直。西周的墓葬中出土玉鱼较多,一部分是佩饰,另一部分是明器。佩饰多较精致,明器则质地差,刀法简陋。



鱼形佩西周。长10、宽2.2、厚0.5厘米。此器璜形鱼身,大圆眼,口部镂空一小圆孔。无鳞纹,背鳍用阴线勾勒出基本轮廓,再以细斜线填实。腹鳍只勾轮廓。尾为双叉形,略向外撇,末端双面磨制,锋利如刃。西周时期,大型墓有在棺椁的帷幕上悬挂玉鱼的葬习,多的可达数十件。鱼是人们最早关注的动物之一,在新石器彩陶上即有鱼纹图案。佩鱼之风始于商代,玉雕中有片状鱼,多为平直状,有些口部带孔,尾端有长榫,似刻刀,可能是随身携带的工具。周代玉鱼多呈弯形,少数玉鱼还雕刻鱼鳞,形象更为生动。



人纹璜西周。长7.2、宽1.9、厚0.2厘米。此器单面雕琢单组人纹。人随器形躬身侧立,臂前曲,头部位于璜端,长发后披,纹丝不乱。



人龙纹环西周。直径12.5厘米、孔径5.1厘米、厚0.2厘米。此器圆形,中部有圆孔,背面光素无纹,正面雕刻两组人、龙合体共身图案,饰眼目纹、勾云纹和弧线纹等。周代玉饰中人、龙合体题材多有应用,可能是受当时以佩象德风尚的影响,将现实与神话中的两个对象予以组合,从而诞生出人龙共处,合体或联体等奇异造型。通常将这类玉器称作璧,本书依照《尔雅释器》肉(器体)倍好(穿孔)谓之璧的定义定名。



西周。宽5.3、高8.2厘米。此器内圆外方,形状不甚规整,射孔内壁略呈拱形,外壁磨制不圆正,部分孔壁与方形外壁相重合,器表无装饰纹。良渚文化的琮上多有构图复杂的神人兽面形象,一节至多节不等。商代玉琮较为简练,妇好墓出土有弦纹和蝉纹琮。周代玉琮多为一节式,节较长,多光素无纹,少量饰有凤纹、兽面纹等雕刻纹样,但图案均较简化,显示出一种退化的装饰作风。



双人首纹玉璜西周(前1046 -771年)长10厘米、宽1.9厘米、厚0.5厘米。璜是一种圆弧形玉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璜。土于浙江余姚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除用作日常佩饰外,璜具有重要的礼仪功用。《周礼》就将玉璜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称为礼天地四方的礼器。春秋战国时期,玉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礼记玉藻》云:君子于玉比德焉。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在考古发掘的墓葬中,玉璜多发现于人的胸腹部,往往是一组玉佩中的主要佩件。



拱手玉人。西周(约前11世纪)。1959年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墓出土。高7.3厘米、宽2.5厘米、厚1.3厘米。



玉饰西周周穆王时期。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高7.2厘米,宽3.8厘米,0.4厘米。器玉质呈青色,间有黑色沁斑。整器为梯形,上刻一凤鸟。凤鸟昂首挺胸,作站立状,圆眼、钩喙,长尾随器势而向上卷曲、垂落,恰到自然。足踏云纹,补白适中。整器线条疏密得当,显示了制作者的匠心独具。图纹刻划流畅,线条刚劲有力。在雕琢中,并用,即采用细阴线与斜坡式粗阴线相结合的技法以刻画同一主题,造成强烈的感光反差,愈显主题花纹轮廓清晰,突出了西周时期的雕刻特色。



玉兔佩西周。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坡出土。长3.2厘米、宽1.5厘米、高1.5厘米。玉质碧绿色,圆雕。玉兔四肢弯曲呈蹲伏状,双圆眼向外凸起,长角向后伏,形状如磨菇形,角下有双耳,嘴大张,口部琢一圆孔直通到尾部,孔两面钻成,孔径达0.6厘米。背部起脊,短尾,臀部肥硕,刻出四肢及爪部轮廓,身体只刻出两道区分肢体肌肉的弧线纹。玉质光润。玉雕兔最早见于商代,殷墟妇好墓就出土过玉兔。周代雕刻的玉兔有立体圆雕,也有片雕,形状有站立式,也有卧伏式等。周代玉工能抓住兔的基本特征,准确雕刻出兔的形态,具有立体感,没有过多的纹饰雕刻,给人一种朴实粗犷的艺术美感。周代早期玉兔,多光素无纹,雕琢精细,造型生动,十分可爱。该玉兔头顶长角,很别致,是周代动物玉雕中的精品。



西周夔龙纹璜西周。长7.7、宽2厘米璜是组玉佩中的主要饰件之一。半璧为璜,此器按形状估算,只及圆周的四分之一,有穿缀孔。器双面雕刻两条夔龙,斜向对称布局,头相望、尾交错,首尾之间各有一只卷云形足。龙首顶部有脊齿,首后端翘起似角状。《说文解字》称:夔,一足,夔龙为想象性的单足神怪动物。除了玉器,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纹饰中,夔龙纹也是主要纹饰之一。



云纹玉环西周。径9.7、厚0.8厘米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赠。玉呈青白,微有红褐身沁斑。一面阴刻有云纹,另面边侧有阴刻云纹。尚有未刻完之处。此环从技法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琢玉及磨制过程具有一定艺术价值。



双人首纹玉璜。西周(前1046 -771年)。长10厘米、宽1.9厘米、厚0.5厘米。璜是一种圆弧形玉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璜出土于浙江余姚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除用作日常佩饰外,璜具有重要的礼仪功用。《周礼》就将玉璜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称为礼天地四方的礼器。春秋战国时期,玉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礼记?玉藻》云:君子于玉比德焉。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在考古发掘的墓葬中,玉璜多发现于人的胸腹部,往往是一组玉佩中的主要佩件。



龙形饰(2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长4.23.7、最厚0.2-0.3厘米。此器扁平片状,双面雕刻,纹饰相同。龙身蛇形,卷成弯钩状,首尾相望,留有大缺口。口大张,吻部向上勾卷,下颌及舌向颈下勾曲成卷云状。顶部起尖脊,角向前弯卷。龙身边缘随器形雕琢单阴线轮廓线,近尾部处加饰横断弧线将龙身分为两部分,前后段中部雕刻双线勾云纹。饰件造型优美别致,首、角、身、尾各部位虽短小,但简约古拙,既带有新石器以来的玉卷龙造型传统,又将本时代流行技术加以运用,从而创新出特殊的玉龙形象。



透雕龙形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长4.6、宽2.6、最厚0.4厘米。此器扁平,表面抛光,正面镂雕S形双首共身龙,背面光素无纹。龙首分位于左上和右下角,斜向对称。龙角顶部有突脊,形如冠状。吻部上卷,下颌及长舌向后勾卷。龙角、突脊、吻部卷曲处和足等突出处沿器身的上下两缘形成脊齿状。器身周边雕刻细阴线纹轮廓线,中部纵贯双阴线纹与两端龙眼相连。此器应是组玉佩中的组件之一,其左右两侧与背部各有两个对穿孔,横向贯通龙身,可与其他玉饰穿缀。此造型开战国S形玉龙佩之先河。



玛瑙珠、玉管组合胸佩西周晚期(约前8世纪)。1956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820号墓出土。全长54厘米,玉管形饰长22.7厘米,红玛瑙珠径0.50.8厘米。



龙形饰春秋。长5、宽3厘米。此器单面片雕龙形图案。龙蟠成镂空涡状,头侧视,圆眼,吻前突,有足。龙身以双阴线手法雕刻勾云纹,对龙形进一步塑造,虽然器身扁平,但图案的立体感却显著增强。



齿边形龙纹饰春秋。长9.4、宽2.8厘米。此器双面雕,纹饰相同,用隐起方法雕琢四条变形虬龙,身体蜷曲,互相缠绕。沿龙身走向阴刻双道平行线,内填短斜线。玉饰的上、下两条长边均琢出齿脊,沿器身纵向穿一透孔,可以穿线佩带。齿边形器是春秋时期特有的一种装饰品,其齿脊特征不但在齿边形器上有所表现,在玉璜、玉璧等上都有应用,尤其在璜上表现最为普遍。


龙纹璜春秋。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长7.3厘米、宽2.3厘米、厚0.3厘米。此器单面雕阴线刻双龙合体纹。双龙首分别位于器端,左上而右下,呈斜向对称、回首相向状。龙长吻、向后翘卷,大口长舌,舌下垂至器缘。方形眼,长眉。龙角有所不同,各钻一圆孔。龙身盘卷成S形,中部向左右各有一个凸起。



龙纹玉玦春秋(前770 -476年)。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直径3.7厘米、孔径1.2厘米、厚0.4厘米



组玉佩战国早期(前475 -376年)。1955年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1316号墓出土。大玛瑙环直径5.5厘米、小玛瑙环直径3厘米、玉环直径3.6厘米、夔龙长7.1厘米。



双龙形佩战国。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长7.7、宽3.3、厚0.4厘米。此器双面透雕,扁平璜形,由联体双龙和兽首纹组成。两端为龙首,回首相望,拱身联体。吻部与角分别向前后伸展,口部形成圆形镂空。兽首位于龙身拱起的空裆处,仰置,口抵龙腰,双角和頾须与龙身相连。此器作用相当于珩。



双龙首珩战国9.4、宽2.5厘米。此器璜形,双面透雕。两端为龙头,口镂空,似卷云状,上颌有獠牙,下颚露成排牙齿,唇上各有一孔。龙身满布乳丁纹,排列规整,每三个乳丁由一条阴刻线相连,象征成片的鳞甲。璜下部镂雕花蕾纹,枝蔓向两边伸展至龙头下。珩顶正中有一孔。珩为组佩上部横向的玉,是组佩的骨架,珩底部的钻孔与镂空处应为悬挂功能而设。拱式造型可承受较大的重力,二或三孔利于保持组佩的均衡与对称,各部件密切相联构成完整的佩饰组合。



夔龙形佩战国。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高3.5、长10.9、厚0.6厘米。龙作回首屈身状,双面雕刻,遍体以隐起手法雕饰勾云纹,立体感极。龙身中部偏上钻一个透孔,颈部钻两透孔,可以穿缀,应为组佩的饰件之一。龙身以单卷或双卷云纹装饰,吻、颚、耳等器官及鳞甲等也依卷云形进行刻画,形式简约,颇具动感。



玛瑙瑗战国。直径6厘米。此器环形,纹理鲜亮,加工规整,磨制光润。瑗面呈斜削状,边缘扁薄,近孔处较厚,环体内、外边缘部分均以倒棱方式进行磨制。



玛瑙瑗战国。直径9.5厘米。此器环形,纹理鲜亮,加工规整,磨制光润。瑗面呈斜削状,边缘扁薄,近孔处较厚,环体内、外边缘部分均以倒棱方式进行磨制。



绞丝纹瑗战国。直径7.5、孔径5.8、厚0.8厘米。此器圆环形,断面呈椭圆形。两面纹饰相同,均以斜阴线琢刻相互不交叉的粗线绞丝纹。绞丝纹又称绳纹、扭丝纹等,因其纹线阴阳相间,形如扭曲的束丝而得名。最早的绞丝纹玉器实物见于良渚文化玉镯,镯内侧光直无纹,外围呈半圆,雕琢绳纹,属于半绞丝纹的形式。春秋战国时期是绳纹玉/span>的鼎盛时期,均为贵族使用,绳纹较细密,呈360度斜向绞圈,是真正的绞丝纹玉器。



勾连云纹瑗战国。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直径6.5、内孔径4.2厘米。此器扁薄圆环形,两面纹饰相同,局部残留朱砂痕迹。瑗的内外边缘分别有阴刻同心圆,两圆之间雕琢勾连云纹。云纹均匀细密,在瑗面上分三层排列。为组佩重要饰件之一。



串饰战国。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长20厘米。此器由大小不同的玛瑙珠、琉璃珠、玉珠、绿松石管、玉管及蚕形和蝉形玉饰穿缀而成,为墓主佩带之物。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墓地内出土多件串饰,其特点是讲究不同组件之间的排列次序和不同材质之间的搭配与组合,突出色彩方面的对比,个体虽小巧,但与组玉佩一样都能达到彰显身份的目的。



龙首纹璜战国/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祀坑出土。长9.6、宽2.1、厚0.4厘米。此器双面对称雕刻。两端为龙首,龙头有楔形角,扁圆形眼。吻前突并向上卷曲,下颌低垂,舌内卷。龙首及玉璜周边以阴线纹刻出轮廓线,器身雕刻密集的谷纹。顶部正中钻一小孔,可供系佩。



卧蚕纹璜战国。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长13,宽3.2厘米。此器呈扇面形,周边有对称的脊齿,一般于中部和两端各穿一孔,少量只在中部钻一个小孔,供系佩。边缘刻阴线轮廓,内饰卧蚕纹。卧蚕纹因器形略有差异,有的是以减地法使蚕纹凸起,也有用粗阴线勾勒反衬出蚕纹形象的。这些手法的应用,表明战国时期璜形器及其图案装饰的制作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平。



战国。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高14.8厘米、宽5.4厘米、厚0.4厘米。此器呈尖首长方形,表面光润无纹饰。圭为重要的礼器,多为尖首状,也有平首或凸首造型,它不仅用于礼天地四方,也象征着身份等级,多用于祭祀和丧葬等活动。



骑兽人形佩战国。1957年河南洛阳西郊小屯村出土。高2.6、长1.8、宽0.9厘米;高2.61.8、宽0.9厘米;器圆雕,兽均作虎形。一件虎四足前伸,背部雕刻一童子,仰首,头顶梳偏髻发式,双手紧握兽耳,曲膝骑伏于兽背上。兽身中部有纵向圆透孔。另一件虎呈低眉伏首状,童子双腿屈膝,双手前伸执兽双角。从人头顶至兽腹底部纵贯一圆孔。远古文化中不乏人兽合体形象,应与当时的神话或宗教相关。良渚文化神徽形式的神人兽面纹,图案上方为戴羽冠人像,下方为兽面,有圆眼和獠牙大口,底部有爪等,象征着神人骑兽纵横穿梭的情形。骑兽人玉佩取材和构图原则与神人兽面纹相同,表现驭虎乘风的神异气氛。两佩同出土于墓道内接近墓室一端的乱土中,似乎成对设置作为墓道内的特殊陪葬器。



螭食人纹佩。战国。长6.2、宽3.8、厚0.4厘米。器片状,镂雕,两面纹饰相同,器表残存朱砂痕迹。中部雕刻一只蟠成圆环形的螭,背脊正中有宽带纹,内填饰阴线纹。螭拦腰咬住一裸人,并一爪抓臂,一爪抓腿,似乎正在将人吞噬。在螭的左右,分别镂雕一个人首蛇身的神人形象。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有类似的虎食人形象,被食之人与本器相同,神态安祥,毫无惊惧和挣扎之状,应该与当时的宗教神话有关。



玉透雕双夔龙纹佩战国中期(前375 -276年)。佩饰。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长8.9厘米,宽3.4厘米,厚0.3厘米。玉质白色泛黄,有褐色沁斑,半透明。主体由双龙和牛首组成。龙体弯曲阴线雕刻网纹及卷云纹为鳞,呈回首状,头有尖角,上吻长于下吻并上卷,身下一足前伸握拳,肢体明显。两龙中央是一牛首。



玉夔龙战国。1954年河南洛阳出土。长2.8厘米。玉质白色,略带褐色斑点。龙体为扁形,头长独角,圆眼,张口,口朝下,长吻较长并上翘;兽身拱起,尾尖上扬微卷,足前伸,似前进状。



云纹龙形玉佩战国。佩饰。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长10厘米,宽5.3厘米。碧玉,半透明。龙有独角,上吻长于下吻;身下两足,前肢似由鳍演化而来,足以浅雕线条分趾,后足似鳍较小,肢足不分;尾分叉。龙体饰勾连云纹代表鳞,呈回首弓身状,这种造型是战国中期玉龙的常见姿态。



龙形玉璜战国。佩饰。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大墓出土。长9.4厘米,宽2.1厘米。玉质呈黄绿色,间有白斑。璜体扁平,呈弧形,饰有谷粒纹,两端雕琢成龙首。这种形制的龙又被称为并逢龙。



云兽纹青玉璜战国(前375-前276年)。佩饰品。1950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坑出土。长20.5厘米,宽4.8厘米。这件玉璜由七块和阗青白玉和两个鎏金青铜兽首衔接而成,中间五块玉以铜片穿连,青铜片从五块玉中穿出后,左右两端各装饰鎏金青铜兽首,两只兽首分别衔着透雕的椭圆形玉,青铜片与玉衔接吻合严密,至今毫无松动。这件玉璜集阴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尤其用若干节玉片配合金属衔接,制作难度极大,代表了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璜是一种圆弧形玉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璜出土于浙江余姚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除用作日常佩饰外,璜具有重要的礼仪功用。《周礼》就将玉璜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称为礼天地四方的礼器。春秋战国时期,玉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礼记玉藻》云:君子于玉比德焉。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在考古发掘的墓葬中,玉璜多发现于人的胸腹部,往往是一组玉佩中的主要佩件。



包金嵌玉兽首银带钩战国(前475-前221年)。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五号墓出土。长18.7厘米、宽4.9厘米。带钩呈琵琶形。中部凸起,呈弧状,底部为银托。钩首为兽首,青玉雕刻,兽首用细线刻画出圆眼、长鼻和长嘴喙,喙两侧有数道横线纹。额头正中有一花蕾纹,上斜刻小方格纹,有角。面为包金组成的浮雕兽面,两侧盘绕两条夔龙,倒向勾端,合为一首。与两侧夔龙方向相反,又蟠绕着两只凤鸟纹。脊背正中,均匀嵌入三块白玉玦,玦面刻有卧蚕纹。前、后两玉玦的中心孔各嵌入一个琉璃珠。玉玦色呈青白色,刻纹较为精细。整个带钩把金属铸造工艺和琢玉工艺结合起来,堪称中国古代最华美的带钩。1950年至195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固围村一带进行过三次发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战国时代的大墓及其附属的车马坑,此件制作精美的带钩就出于固围村5号墓中。当时的发掘者认为此墓是战国时代魏国的墓葬,长期以来学术界也持此观点。近年有学者提出疑问,指出此处墓地很可能是赵国墓地。



卧蚕纹璜战国米面1957年河南洛阳小屯村出土。长8.3、宽1.9、厚0.4厘米。此器呈扇面形,周边有对称的脊齿,一般于中部和两端各穿一孔,少量只在中部钻一个小孔,供系佩。边缘刻阴线轮廓,内饰卧蚕纹。卧蚕纹因器形略有差异,有的是以减地法使蚕纹凸起,也有用粗阴线勾勒反衬出蚕纹形象的。这些手法的应用,表明战国时期璜形器及其图案装饰的制作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平。



卧蚕纹璜战国。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长10.3-10.6、宽2.8-2.9、厚0.3-0.4米。此器呈扇面形,周边有对称的脊齿,一般于中部和两端各穿一孔,少量只在中部钻一个小孔,供系佩。边缘刻阴线轮廓,内饰卧蚕纹。卧蚕纹因器形略有差异,有的是以减地法使蚕纹凸起,也有用粗阴线勾勒反衬出蚕纹形象的。这些手法的应用,表明战国时期璜形器及其图案装饰的制作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平。



谷纹环战国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直径6.5厘米、孔径2.5厘米、厚0.5厘米环内外缘各有一周阴刻线,形成内外边廓。两线内雕琢谷纹,排列成行,错位相对。谷纹是谷物发芽的样子,也称蝌蚪纹、涡纹、卧蚕纹等,象征万物复苏和对丰收的盼望。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周礼典瑞》载:子执谷璧,男执蒲璧都是当时的爵位名称,表明贵族在一些重要礼仪场合经常手持谷纹玉器作为信物。



青玉钩云纹环战国14厘米1955年叶叔重先生捐赠局部有沁斑,环身阴刻勾连云纹,一面并有当时开料的痕迹。环在古代可能是一种佩带的饰物。



青玉柿蒂纹剑首战国5.5、厚0.2厘米。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赠。玉质苍润,有褐色沁斑,内心扁圆,正面外缘饰阴线弦纹一圈,中间有五瓣花纹。弦纹与花瓣纹之间满饰勾连云纹。背面呈弧凸,中有一孔以纳剑柄。周饰云纹,云纹间夹有斜方格纹。由此说明剑首自春秋晚期出现至南北朝一直沿用,其中战国至西汉尤为盛行。以后逐渐减少。玉剑首为玉具剑的一部分。



玉凤鸟佩。战国中期(375 -276) 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二号墓出土7.6厘米、3.4厘米、厚0.4厘米



玉璜战国佩饰品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10.3厘米、厚0.3厘米两件玉璜为青白色,窄长微弧,中间和两端各有一个对钻小穿孔,两面刻谷纹。该墓除出土几多大型青铜器、竹木器外,还出土玉、石、水晶、玻璃、紫晶等饰物528,且多出于墓主内棺,说明大部分为墓主生前所用。古代传说以玉随葬能使人的尸体不朽,这是该墓出土很多玉器的原因之一。



君之信玺玉印。战国(475 -221)。高2.1厘米、边长2.5厘米、边宽2.5厘米,重20克。



公孙榖印玉印。秦(221 -206)



白玉钗汉。头饰。长13厘米、宽1.8厘米。钗是一种妇女最常见的头饰,用以插定发髻,因其分作两股,形似叉,以金玉制成,故名钗。此钗钗首方折,钗股圆润,白玉素面,造型质朴无华。



珠饰西汉。装饰品。1956年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出土。西丰县西岔沟墓葬出土的大量玛瑙、碧色玉石、绿色石、白色石、各色玻璃质的管状珠、圆形珠、瓜棱形珠、扁方、长方形或菱形的石佩,构成了当时所称东胡部族所特有的装饰风格。



金缕玉衣(金缕玉柙)西汉。殓服。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长182厘米。在汉代,人们深信玉能使尸体不朽,一些贵族死后常穿上一种形似甲胄的王制殓服,这种玉衣用各种形状的玉片和金属丝编缀而成。西汉玉衣使用制度未留下明确记载,编缀玉衣的缕线质料的等级规定不明。已发现的西汉玉衣既有金缕、银缕或铜缕,还可以用丝缕。东汉玉衣使用制度明确,规定皇帝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贵人及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玉衣被禁用。这件金缕玉衣共用玉1203片,金丝2567克,墓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死于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盗掘中被火烧过,这件玉衣是受过焚烧后的劫余之物,但色泽却更为缤纷。此玉柙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用玉片1203,金丝约2567,系分片连缀而成。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玉柙,又称玉衣、玉匣,系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之间用金丝、银丝、铜丝或丝缕编缀。由于编缀玉片的质料不同,所以将它们分别称为金缕玉柙、银缕玉柙、铜缕玉柙和丝缕玉柙,其中丝缕玉柙迄今仅出土于广东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中。西汉时期,玉柙初行,还没有根据死者生前地位的高低,确定严格的等级。东汉时期,玉柙明确分为金缕、银缕和铜缕三个等级,确立了分级使用的制度。根据这项制度,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柙,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柙,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柙。



龙纹玉璧西汉(206 - 8)。直径26.3厘米。先秦时,壁、琮、璋、璜等物被称为祭玉和瑞玉,用于祭祖和朝觐等礼仪。到汉代,祭玉和瑞玉的使用已渐趋衰落。不过璧在燎(烧柴祭天)和沉(沉壁祭川)这样的大祭祀中仍被使用,用于随葬的也不少,有的放在死者的胸部和背部,有的放在棺椁中间,还有的镶嵌在棺外作为装饰。这件碧玉谷纹壁,谷纹细若粟文,由排列有序的同形颗粒组成,外缘饰以一圈图案化的夔龙纹,质地坚硬,晶莹悦目,代表了汉代石器工艺的水平。


br style="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淮阳王玺玉印(206-8)1.6厘米、边长2.2厘米、边宽2.2厘米,20克。




最古玉

慢慢你会爱上他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