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纪录片《笔墨究心》,2018年
导演:赵硕
班宗华
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
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且永远都是。
何慕文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
本书最直接地展示了鉴定家怎样从事鉴定。
江文苇
前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亚洲艺术部主任
当我回忆起这部书问世的时候,那真是一个开创性的创举。
姜裴德
前美国大都会艺术馆亚洲艺术部副主任
这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原来我们可以如此的读画,并发现它背后的历史。
薛永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
从方闻先生开始,傅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比他的老师更进了一步。
雷德候
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历史系教授
傅申是当今最伟大的鉴定家之一。
关于中国书画鉴定,曾有一本为中外艺术史家盛赞的著作,它就是出版于1973年,由傅申、王妙莲合著的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
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 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 inNew York and Princeton
Marilyn and Shen Fu
Jan 1973
这部被称为傅申先生“出道即是巅峰”的成名作,在海外畅销近五十年。如今,众所期盼的中文版终于来了!
《书画鉴定研究》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批赛克勒藏中国书画为研究对象。既有整体目光下的中国书画史呈现,又有对鉴赏问题的剖析探讨。四十余篇针对藏品的个案研究,更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观看一幅作品并鉴定其真伪,是一本从理论到实践的实用鉴定著作。
/p>
1937年出生于上海的傅申,一生创造众多鉴定经典案例。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到怀素《自叙帖》,再到黄庭坚《砥柱铭》的真伪之辨,他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其“鉴目之准、学问之深、见解之独到”,受到了学界一致的推崇。
《书画鉴定研究》写作于傅申在普林斯顿攻读博士期间,他和王妙莲受方闻教授之命,为普林斯顿的一批赛克勒藏画及其展览撰写研究目录。
美国著名收藏家,亚瑟·M·赛克勒
在这本书写作的时期,西方学界对中国艺术品的兴趣更多在于器物。中国书画的鉴赏对当时的收藏家来说始终存在一道鉴真和审美的门槛。在最初接触中国绘画时,他们也更倾向于收藏壁画一类确定的真迹。在此前的大约三十年,西方学界对中国艺术研究的最大贡献是风格分析,试图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现象背后看到合理的风格规律。
方闻《心印》一书是将风格分析应用于
中国书画研究的重要著作
然而,如何应对中国晚期绘画作品中出现的种种复杂性,成为西方艺术学界解锁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深谙传统中国书画鉴定之道的傅申和对西方鉴定理论更加熟稔的王妙莲一起,对赛克勒的这批中国书画作品进行了一一的分析和总结。
赛克勒藏画的年代跨越元朝末年至近代中国,正属于“中国晚期绘画”的范畴。因此本书的写作,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在方闻看来,“他们结合了中西学界对这个课题最好的研究方法,一起出版了这本巨著。”“每个研究中国绘画的学者都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班宗华后来这样评价这本书。
作为共同作者,王妙莲的加入为本书的英文写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创造出一套所有人都能读懂、且对它们所表达的意思达成共识的精确用词。最终,本书中的用词,成为了今天用英语描述中国艺术的标准范本。此外,王妙莲将自己对西方艺术史的理论研究,带入了本书的写作,使这部著作更具有跨文化的视野。在谈及自己的鉴定经验时,傅申最常提及的是“考据”与“目鉴”二法的结合。艺术史学者白谦慎评价:“可以说他(傅申)是继老一辈书画鉴定家后,少数几位有丰富目鉴经验的鉴定家,也是他这一辈的古书画鉴定的代表人物之一。”《书画鉴定研究》写作于1973年,其中蕴含的书画研究理念和方法已相当成熟,一出版即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中国书画鉴定领域重要的经典性作品。以赛克勒藏41件中国书画为研究对象,它向读者展现了鉴定大师是如何观看并研究一幅作品的。
一个极佳的案例是石涛的《致八大山人函》。它是石涛的重要书法之一,是石涛与八大山人往来的珍贵历史资料,但因为张大千一个技艺精湛的“玩笑”,将它搅入了一段艺术史的纷争。石涛的真实面貌也因此变得含混不清。傅申对此案例的研究,从整体对比到细节分析,从笔迹研究到内容辨别,成功鉴别两个版本的真伪,也将对石涛的研究重新调回正确的轨道。透过它我们看到,当真迹和伪作混杂,艺术家、收藏家、鉴赏家和作伪者的身份交织在一处时,作者是如何透过层层迷雾,用他“侦探”般的眼光发现真相。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告诉我们,研究仿作亦是一种学习。赛克勒藏品中有两册几乎一样的《花卉人物》册页,一件是石涛亲笔,另一件则是摹本。
石涛《人物花卉》册第四开
真迹(左)与临本(右)
虽然早知后者并非真迹,鉴赏家和艺术史学者依旧对它充满兴趣,他们从中看到一件出色的仿本;而对初学者来说,这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学习范本。如傅申所说:“本册页已经在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展出了很长时间,非常受学生和其他中国画爱好者的欢迎。……研究中国画的学生们通过直接研习这一摹本,能够接触到本领域中某些具有挑战性的风格问题。”
除了辨伪,在书中,读者更可以看到傅申如何观察、分析和欣赏古代书画作品。如展现石涛书法成就的长篇小楷《千字大人颂》,少见但精彩的墨梅题材作品,以及包括文徵明、仇英、蓝瑛等等名家在内的历代书画。通过傅申的眼睛,我们更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些作品,感受它们的动人之处。傅申评价:这本十二开册页作于蓝瑛五十八岁时,是一件成熟期的作品。他随性地听从自己的艺术直觉,并且很多时候都在把握特定情绪或色彩效果上奇迹般地取得了成功。基于个案分析,傅申还贴心地总结了14种重要的鉴定情境及其应对措施,希望为读者提供“如同司法判例一般的指导性例证”,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加以运用。如,对几个相同的作品的不同版本进行真伪的分辨,可能都为真,也可能真假参半。又比如,如何通过钤印、笔迹、风格或物理形式等因素来判断作品的真伪或实际作者。
张积素《雪景山水》(局部)及张积素印
通过一枚小小的钤印,傅申将曾被认为是戴进的作品,归入几乎不为人知的张积素名下,亦是经典的鉴定案例。
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讲,这可以说是一本还原现场的“鉴定实录”,一本充满智慧与经验的鉴定家手记,也是一本“大师保姆级”鉴定实操手册。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感兴趣或想要学习的部分。
正如开篇所提到的,傅申和王妙莲的这本《书画鉴定研究》,一经出版便惊艳了西方的艺术史学界,被诸多专家学者奉为经典,也成为他们自己的书画鉴定“关键性指南”。英文版面世以来多次再版,长销不衰。如班宗华所言,自其出版以来,虽然这一领域出现了许多重要著作,却“没有人能在思维的严密性和对中西传统的综合性上超越这部著作”。
上海书画出版社自2015年启动“傅申中国书画鉴定论著全编”出版项目,全面整理、编辑出版傅申所有研究论著,其中《书画鉴定研究》正是重要的一种。经过数年的共同努力,出版社、作者、译者三方反复沟通、完善细节,终于迎来了中文版。
傅申与王妙莲亲自检查译稿
译稿截稿留念,傅申(左),王妙莲(中),赵硕(右)。供图:赵硕
在《书画鉴定研究》的英文原版中,为了方便英语读者阅读,傅申用毛笔亲自抄录了中英文对照索引的中文部分。作为傅申早年手迹,这些文字极具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在前期的读者调查中,保留傅申手迹的呼声很高。但由于中译后这些内容不再需要,删去很是可惜,所以我们特别选取其中部分带有吉祥寓意且有趣的文字,做成傅申手书吉语贴纸。
如“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敌国之富”“好梦”“大吉”,这些不同寓意的精彩文字,都来自于画家张大千的闲章印文。
《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叙帖〉的临床诊断》
傅申 著
定价:188.00元
本书为傅申先生首次将多年经验与所学整理归纳所成书。书中以近年屡受争议的草书极品——怀素《自叙帖》为“临床诊断”案例,抽丝剥茧、巨细靡遗地阐释“书法鉴定学”的基本论点:以正确的目鉴为基础,进而从事严密而详尽的推理论证过程。傅申先生“有心栽花”,以《自叙帖》为例实践书法鉴定学
《元代皇室书画收藏史略》
傅申 著
定价:88.00元
本书为傅申先生书画鉴定的专史研究论著,聚焦元代皇室的书画收藏史。全书共分为“女收藏家皇姊大长公主”“元文宗与奎章阁”“宣文阁与端本堂”“秘书监及其他”四部分,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元代皇室藏品与官印,以及从事书画鉴定的专门机构和主要官员。这对于元代的书画史研究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元代皇室收藏到底有多顶级?一起来听傅申先生说~
《海外书迹研究》
傅申 著葛鸿桢译
定价:108.00元
(精装本)定价:158.00元
《海外书迹研究》聚焦收藏于海外的中国书法作品,通过介绍书法仿制复本的技术和传统、各类书体的源流、书法作品形制的演变和特点,以及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对中国书法更具整合性的感知途径。
收入近200件海内外公私收藏书法名作,傅申《海外书迹研究》出版
画事君个人微信
加个好友吧
↓↓↓↓↓↓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