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状元 四川绵竹年画
高考将至,考前解压是考生面临的永恒主题。祭拜“考神”,为考生祈福,成为大考前很多人会做的事。那么,古代学子,考前要拜哪些“考神”呢?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 民间纸马 清代
文昌信仰,远溯至先秦,屈原《楚辞·远游》记载:“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毂。”战国时期的文昌,是掌管行旅的星神,配有众神及扈从随行左右。
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度产生,文昌星渐被视为主掌功名、文运的“利举之神”。唐裴庭裕《东观奏记》载,唐宣宗时,“日官奏:‘文昌暗,科场当有事。’沈询为礼部侍郎,闻而忧焉。至是,三科尽覆,日官之言方验。”至此,唐人将他与科举考试相关联,文昌星因此被视为科举守护神。
魁星
天文魁星 民间纸马 清代
据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记录,宋初“五星聚奎”,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连成一线。奎、娄二星对应孔子故乡鲁地,明显带有儒教色彩,“奎主文章”,明代儒学通常都建有“魁星楼”,寓意学子“夺魁”,为科举士子顶礼膜拜。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 民间纸马 清代
佛教中的“考神”,为文殊菩萨。传说中文殊菩萨出生时即会说话,智慧超人,文殊菩萨居众菩萨之首,亦是智慧、文化、学业的化身,佛教影响广大,士子中尊奉文殊菩萨的人也非常多。
孔子
圣人先师 民间纸马 清代
孔子才识渊博,考生们奉他为神。古时科举开考前三天,官方有盛大的拜祭孔庙活动,祭孔仪式庄严而神圣,有三十多道程序。
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已经消逝,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古物中感受当年的科举文化。
陶瓷是科举文化的载体,历久弥新的青花瓷,是科举文化的重要见证。
崇祯《读书郎》
读书,是科举文化表现最多的题材。读书的画面有多种多样,如月下诵读、松下诵读、江边诵读、庭院诵读、秉烛夜读等,读书的时间地点场合不同,但宣扬的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康熙《折桂独占鳌头》
康熙年的梅瓶,画着一位书生手举桂枝,站在水族动物头上。这就是“蟾宫折桂、独占鳌头”,攀折月宫桂花枝,比喻科举及第;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鳌头,原指皇宫大殿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因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独占鳌头”就成了考中状元的代名词。
成化《喜报封侯》
成化“喜报封侯”瓷残片,用实中有虚的表现手法,画着一人敲锣报喜,身后有一只蜜蜂,意即报的是封(蜂)官之喜。
明天高考,祝愿所有高考考生,金榜题名!如愿考上称心如意的学校!
往期精选:
文章转发自北京陶瓷艺术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