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原兰州军区著名的杂志《民兵建设》刊载了一位年轻女民兵的事迹。
陶金兰,是从小生长在青海省贵德县的一名淳朴的姑娘。1982年,18岁的陶金兰已经是贵德县河阴公社郭拉大队的一名基干民兵。
虽然她为人有些腼腆,但行动上十分热情,有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都冲在最前面。
1982年6月,天气炎热,陶金兰没想到一个意外使得六月的一天成了她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天。
图|上个世纪的劳动者
六月时节,太阳高挂空中,而底下的人们也在热火朝天地劳动着,此时的贵德县,正在大面积地进行自来水管的铺设,有了自来水管,将给贵德县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但有个问题,就是贵德县当地的地形较为崎岖,有的路段无法施工,有的路段即使能施工,但难度也非常大。
这个时候陶金兰主动向郭拉大队提出承包最难修的园艺农场的地下管道。一时间大队里的人又感动又为难。
因为园艺农场的地下遍布植物根茎,想要铺设自来水管道,就必须先花费大量的精力把整个农场清理一遍,再挖出一条1.5米深的巷道。
图|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处街道
再加上天气炎热,工程工期又短,所以根本没有人愿意承包这一段水管。
而陶金兰却主动站了出来,尽管大队主任向她陈述清楚当中的厉害,陶金兰还是十分乐观地坚持着自己的决定。
这个活儿是整个工程中最累的一部分,但是在陶金兰眼里,这既能为贵德县的乡亲们做出贡献,又能领到些许工钱,帮扶家里,她愿意承包下这部分没人干的活。
她叫上了自己的堂哥陶恩铭帮忙,两人一起起早贪黑地干了起来,一天天过去,农场也慢慢地清理干净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挖出铺设自来水管的巷道了。
图|陶金兰女士
到了6月16日这一天,天气较为凉爽,农场离陶金兰的家里也比较近,所以她和堂哥就一直干活,到了天擦黑的时候,陶金兰在农场某处突然发出一声惊叫。
堂哥陶恩铭连忙过去查看,只见陶金兰脚下有几块白生生的东西,虽然生在新中国的两人没见过以前的货币,但隐约知道这应该就是老辈口中的银元。
两人随便往那块土下一刨,全是白花花的银元,数也数不清!
图|银元
天降横财,把两个朴实都吓蒙了,堂哥低声吼道:“我听别人说过,这是银元,还有人偷偷摸摸的在买卖,一块银元值几十块钱,还有这么多银元宝,这里得有多少钱啊!”
偌大的农场只有陶金兰和堂哥两人,他们发现的很明显是前人偷偷埋下的财宝。
但凡两人有点私心,趁着工程这段时间,每天夜里往家中运回一部分银元,神不知鬼不觉,这笔财富可以让陶家人几代都不愁吃穿。
天很快黑了下来,两人也从最开始的惊吓状态冷静了下来,一边是唾手可得的海量财宝,一边是革命精神和纪律的约束。
图|大清银元
两个年轻人回忆起了以前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来县里做宣传的时候曾跟大家说过,地里挖出的东西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对国家非常重要,如果挖出了东西一定要向上级部门报告。
这时候堂哥提议把银元先搬回去,明天再向县政府报告,但陶金兰认为,不是自家的东西搬回去,到时候缺了少了说不清楚。
堂哥又说把银元埋回去,明天再说,陶金兰也觉得不妥当,万一消息走漏被有心人偷偷挖走就更不好了。
最后两人决定一人在这里守着国家财产,另一人连夜带几枚银元去县政府报告情况。
图|中华民国三年(1914)袁世凯像壹圆银币
县政府的工作人员收到了反映后高度重视,赶忙派了一批工作人员和警察,一边保护现场一边进行系统地挖掘,随着挖掘工作的推进,银元越来越多。
陶金兰兄妹俩发现的那一大堆银元居然只是冰山一角!最后竟然紧急出动了地方武装,才完成了所有的挖掘工作。
挖掘完毕后一番清算,一共有银元67981枚,还有1569个银锭,近7万枚的银元重量达两吨。(数据来源于《挖出万贯白银之后——记女民兵陶金兰》)
图|挖出的银元
工作人员用了几十个麻袋才装完,专家们光是清点就花了三天三夜,最后运输的时候整整用了好几辆拖拉机。
这些银元价值连城,类别不一,有民国时期常见的“袁大头”、船洋,甚至还有罕见的龙洋。仅仅是以当时的金属的价格来清算挖出来的银元都价值约37万人民币。
更不用说它们的历史价值跟收藏价值,有人称放到现在少说也是上亿的价值。
光是想想大多数人都知道1982年的37万人民币有着多么恐怖的购买力,但陶金兰兄妹此时丝毫不后悔。
图|1927年版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
甚至陶金兰还感到非常庆幸,作为一名基层的民兵,终于也为保护国家财产出了一份力。
这一场挖掘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在挖掘的整个过程都有许多当地围观的人,每当挖出一批银元,就会引来周围人的一阵惊呼,这为六月份的贵德县更添了一份热意。
人们除了讨论银元之外,更多的讨论的是这么大一批银元从何而来,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好不热闹。
专家们也展开了紧急研究,一方面向乡亲们打听走访,另一方面查阅史料。一番研究后,专家们确认,这批银元有很大可能跟一个叫马元海的人有关系。
图|马步芳
《贵德文史资料》中也有佐证,挖出银元的农场曾经是这位马元海的官邸。
那么马元海是何许人也呢?他是什么身份?为何拥有这么多的财宝?又为何将这巨量的财富隐藏在地下?专家们对马元海展开了深入地研究。
马元海此人,生于清末,在革命时期肆意横行,作恶多端,最终亡于1951年。
马元海字子涵,回族人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甘肃河州莫尼沟(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
图|马家军骑兵
他所出生的马家势力庞大,其舅舅是在甘肃大名鼎鼎的马麒。马麒曾任清末西宁镇总兵,甘边镇守使,后革命时期又担任了国民政府青海省的主席,显赫一时。
马家是清末崛起的西北强势家族,早在清末,趁清朝为太平天国焦头烂额之时起事,史称陕甘回变。
后被左宗棠镇压归顺清政府,又先后投靠北洋军阀,蒋介石政府等等。
但实际在归属清政府之后,马家的势力就已经加官进爵,在西北地区扎根发芽,积累了深厚的底蕴。
图|马家军统治下西北普通百姓生活状况
少年时马元海就与马氏家族的一群纨绔子弟厮混,打拳练枪,出入于山林中,练出了一副好身手。
1912年,马麒坐镇西宁,青年马元海不甘寂寞,投奔马麒,在马麒的保护下羽翼渐丰,能力与眼界日渐提升,慢慢成为了马氏家族的重要骨干。
1918年(民国七年),马元海任宁海军步前营帮办,首次来到了贵德县,并驻防贵德。
马元海有胆识有心机,自他来到贵德之后,就利用各种手段拉拢贵德当地的政客与富商,培养爪牙势力,干涉地方政权,甚至将手伸到了贵德西南部的各个牧区,堪称当地最大的军阀。
图|马麒
马元海自小在生活上就奢侈无比,手握权力后,更是变本加厉。为了维持自己奢侈的生活,马元海制定了许多税制,派手下的兵痞去百姓家中强行收税,搞得贵德县内民众怨声载道。
到了1931年,马元海又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恶行,他数次跟随表弟马步芳(马麒之子)对附近牧民进行残酷镇压,焚烧他们的寺院,如同一群匪徒一样抢夺牧民的财物。
马元海就通过这些手段,搜刮民脂民膏,暗中累计了巨量的财富。为了维持自己奢侈的生活,马元海可谓是无恶不作,恶贯满盈,比强盗还强盗,比土匪还土匪。
图|被俘的西路军女战士(油画作品)
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还担任了所谓的“西北剿匪总部2防区前敌总指挥”。
说到这个“剿匪”就不得不说起来马氏家族中马麒父子的青云之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
军阀中实力较强的有山西的阎锡山,西北的冯玉祥和基本不涉及关内的东北军张作霖。而蒋介石与阎、冯二人围绕着正统大位展开了混战。
1930年9月东北军入关,也正是这一年,蒋、阎、冯三人撕破了脸皮,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大混战,内战中损耗死伤士兵三十万余人。
图|蒋介石
在三方的角力中,狡猾的马麒父子,一面暗中活动,扩张部队。另一方面双方下注。
胆大包天的马步芳甚至趁着冯玉祥的兵力受到牵制,带领一支骑兵旅跟随冯进军陕西地区,以“前防接济费”的可笑名义勒索冯玉祥,向其索取每月5万银元的“军饷”。
一方面是马步芳的胆子极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马家氏族的势力庞大,竟然敢肆无忌惮地勒索当时的大军阀。马家氏族的人就如同一头喂不熟的白眼狼。
图|西北“四马”之一,也是实力最强的马步芳
早在1929年(民国十八年),马仲英部队路过贵德时,马元海就和当时的宁海军统领马朝选向其投诚,还送给了马仲英部130多支步枪。
结果1930年9月东北军入关,冯玉祥失利。
马家氏族立马调转枪头,拥蒋反冯,以在西宁组成的青海暂编第一师为资本,参加追剿前一年投诚过的马仲英部。
1932年1月,马步芳任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此时的马家军如日中天,让国民党感到十分不安。国民政府派系林立,利益关系十分复杂,争斗也非常的残酷。
图|“反围剿”战争中英勇的红军战士
像马家军这样不受控制,逐利而走的姿态更是让当时的中央军有了想法。不久后中央军第一师进驻天水,马步芳感受到了中央军的意图,十分紧张。
随即挑起了“青藏战争”,这样蒋介石就不得不依靠马步芳来应对愤怒的藏军。
于是马步芳与马元海兄弟俩一石二鸟,通过挑起“青藏战争”,既打消了蒋介石收复青海的想法,又在战争中搜刮了大量的银元银锭等财富。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一向秉持“攘外必先安内”想法的蒋介石就算是对同一阵营的不同派系势力也不会手软。
图|西路军惨遭杀害
1933年,蒋介石任命孙殿英为青海柴达木屯垦督办,马步芳带兵在孙殿英西进的路上进行阻拦,企图使蒋介石收回命令。
但孙殿英没有示弱,直接发动了与马步芳部的战斗,两支名义上同属国民军的部队因高层的派系斗争,陷入了无意义的互相厮杀。此时马家军骨干马元海在这场战争中任前敌指挥。
一番血战,跨过1933年,1934年,孙殿英作战失败。马步芳乘机再一次扩军,将其部下的新编第九师扩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军,马步芳自任军长兼第100师师长。
图|红军西路军纪念雕塑
马元海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开始担任青海警备司令部第二旅旅长。
1936年10月,我方红军主力结束了长达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红军顺利返回了延安后,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总约2万主力整编改组为中共工农红军西路军。
为了与苏联建立联系,解决运输和补给问题,西路军跨过黄河一路前进,预备在新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马步芳马元海兄弟俩就是在这个阶段与红军结下了血海深仇,马步芳为了阻止西路军西进,任命马元海为步骑总指挥,在甘肃河西对北上红军进行疯狂的堵截。
图|马家军屠杀红军战俘
红军毫不怯战,奋勇反击,歼敌5.5万余人,但己方同样牺牲惨重。几场大战下来,我方部队也被打散了,两万余战士中最终只有少数人生还。(数据来源于《兰州战役:为西路军报仇,西北马家军的最后灭亡》)
马家军虐待战俘,枪杀活埋火烧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拿被俘的红军战士当活靶练习枪法,马步芳的弟弟马步瀛在将西路军被俘将士押解到青海的途中,居然取“活人胆”来给自己做眼药。简直毫无人性,人神共愤!
西路军的失败是解放军历史上少有的几次大失败中的一次战争。
图|被马家军杀害的西路军官兵
这一笔血债记在所有红军的心中,而罪恶滔天的马步芳直到解放前的1949年,还上任西北军行政公署长官,仍然在反抗解放军。
时间来到1949年,彭德怀将军率西北第一野战军发起了解放西北战斗,9月,王震率部首先解放了西宁。
但此时的马步芳早已经带着亲属逃亡台湾,又由于早年与蒋介石的暗中争斗,不久后又经埃及到沙特阿拉伯。
图|西路军纪念馆
经当地追求进步、思想开明的富绅马辅臣劝说后,马家军副军长赵遂带领2000余人士兵主动向野战军投诚,但这份名单中少了一个重要人物。
那就是马步芳的表哥马元海,马元海自知自己罪孽深重,在1936年时他大肆杀害红军俘虏,手段极其残忍。
他自认逃不过解放军的清算,又没有表弟马步芳的逃脱手段,就聚集了几百人的散兵游勇逃到青海西部的都兰城。
当解放军兵临都兰城时,他还想着继续西逃,等逃到西部后,再伺机逃亡外国。
图|倪家营子战斗中阵亡的西路军士兵
但正当马元海准备再一次逃跑的时候,却突然中风,一时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能力。
他手下本就是原马步芳旗下兰州战役中溃退的一群残兵,领兵的都是见义忘利,见风使舵的人物,底下的人物自然有样学样,一听说马元海瘫痪之后,他的下属立马将枪头转向马元海。
马元海不得不用利益收买人心,几百个人一人发了20大洋才将事情平息下去,但此时他的部下早已经有了各种心思,真正受他信任的只有几个亲信。
图|光绪三十四年(1908)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无法动弹的马元海竟然还在作恶,带着几百个散兵游勇,劫掠百姓,结果在劫掠途中被当地两个部落给围困住了。
10月25日,马元海被迫派人向解放军递了投诚的信件。但解放军在回信中却明确拒绝了他所谓的投诚,要求他必须补偿当地百姓的损失才算他主动投诚。
马元海最后无奈之下只有拿出黄金赔偿当地百姓的损失才投诚成功。解放青海前,野战军下了严格的军令。
图|马家军将战亡的红军干部尸体用毛毡包裹,准备送南京邀功
对于投诚的军民,一律保证其生命安全,投诚士兵在经过审查之后,符合资格的可以留在解放军中参加革命,不符合资格的也可以返回家乡从事生产,并且解放军还会发放路费。
最后司令王震还派遣一支部队,一路将马元海安全护送到了西宁老家,解放后马元海闲居于西宁市东关“敦庆公”私邸,两年后1951年,马元海因瘫痪日益加重影响健康去世,终年63岁。
至此马元海结束了罪恶的一生,但他直到去世之前,都对自己藏下的巨量财富闭口不谈,将搜刮财富的事推到表弟马步芳身上。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这些银元就是他罪恶累累的证据。
图|马家军投降士兵
马元海去世31年后的1982年,陶金兰与堂哥陶恩铭却在五一至周挖出了这笔巨大的财富。
如果马元海还在世,绝对不敢相信有人会对他搜刮一生的财富不屑一顾,陶金兰兄妹的精神品质,是他永远也未曾接触过的伟大品质。
陶金兰兄妹在向国家上交了这些银币后,获得了全国人民的钦佩,为了奖励他们的贡献,先是贵德县授予了他们“先进个人”的荣誉,记三等功一次。
后来又被青海省军区评为“精神文明先进标兵”,记一等功一次。
图|埋于地下的银元被挖出
这些是对他们兄妹精神上的奖励,同样在物质上,他们获得了一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以及一人500元现金奖金。
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丰厚的奖励了,当然跟他们挖掘的财宝价值比起来不值一提。
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然陶金兰兄妹俩人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宣传教育,早已在他们朴素的心中埋下了善良向上的种子。
除了物质和名誉上的奖励,陶金兰兄妹后来出席了全国英雄模仿大会,甚至得到了当时不少领导人的接见。
图|袁大头
有杂志记者想要采访陶金兰,她都同意了。一开始陶金兰是不愿意的,因为频繁的采访会打乱她平静的生活,也会让她持续地受到乡亲的关注.
朴素的她对于这种关注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但组织告诉她接受采访不是为了出名,而是要把这股精神跟信念宣传出去,给社会的风气带来好的影响。
陶金兰也开始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各种采访和活动了。当记者问到她刚刚挖出那些银元的心情时,她只是腼腆地笑笑,然后平淡地向记者叙述6月16日的经过。
而当记者问到她面对那么大一笔财富动不动心时,她很老实地跟记者说动心过,但没过多久还是决定要上交国家,因为这笔财富交给国家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图|将银元上交国家的陶氏兄妹
陶金兰兄妹,面对铺天盖地的荣誉夸赞,仍然保持本心善良的本质,常常参加爱心活动,回归日常生活后。
陶金兰无偿照顾一名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整整九年,甚至国家给予她的现金奖励,也被她拿去资助贫困学生,最后受她资助的贫困学生还考上了大学。
世事纷纷扰扰,人间善恶兼杂,从马家兄弟和陶家兄妹我们看到了鲜明的善恶两面,面对巨额财富,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但内心保持善良品质的人依旧不会动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也要时刻警醒自己,不受诱惑做恶事,做一个善良的且对社会有益的人。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
文章转发自古玉虫,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