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北部的安阳,隋唐时称相州。历史上生产瓷器的情况,文献记载甚少。自1929年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中,发现隋仁寿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几件瓷器,这里的瓷器才初步为人所知。建国前在安阳小屯的考古发掘中,共发现了隋唐墓175座,其中大多数为隋墓,出土了一批瓷器,这批墓葬的完整资料至今未发表,这给安阳隋代瓷器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对该地区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从古墓葬中获得了大量的隋代瓷器。特别是1974年2月在安阳市北郊安阳桥南洹河之滨发现的瓷窑址,为解决以安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出土隋瓷产地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二次发掘为2006年8月——11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该窑址面临较为严重破坏而采取的抢救性发掘,以期解决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起源问题。第三次发掘据《大河报》报道始于2008年10月4,至2009年5月底。本文就安阳相州窑的发现及当地隋墓出土的瓷器作一综合介绍,并对该窑的产品特征、烧造年代、渊源等相关的问题试作探析,以期得到进一步的认识。
一、安阳相州窑发掘
1、名称由来
史载:“河亶甲居相。”《通典·州郡》:“相州,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张之先生考证“殷商时的‘相’即今之小屯村”5。据《安阳县志》载:“北魏天兴四年(401年)始置相州于邺城。580年杨坚废邺城,将相州南迁至今安阳城。”曹魏时营建的邺都,在今安阳市北20公里处。北周以邺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公元580年,杨坚将安阳改称相州。窑以地名,故安阳市发现的隋代瓷窑址,又称“相州窑”。
2、窑址发掘
安阳相州窑是北方早期的一处重要窑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有三次。
第一次为1974年2月,在安阳桥南洹河之滨进行基建工程时发现窑址。河南省博物馆、安阳地区文化局联合进行了清理。窑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6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堆积层一般厚1米,最厚达1.5米。可见当时这里为一处有相当规模的瓷窑遗址。在调查与试掘中,发现一个残窑炉。窑体略呈圆形,内径约1米,窑壁厚0.15米,窑壁系用耐火土筑成。窑残高1.1米,上大底小。另外,还发现了两个不规则的小灰坑。坑壁的土质极为坚硬,在坑内发现有红烧土、瓷片、窑具堆积层。除出土有大量的青瓷,绿釉瓷片外,还出土有素烧莲瓣形装饰品,素烧平底碗等。共出土窑具、瓷器、装饰品、明器等残损和完整的器物400余件。还发现有瓷土和釉药等原材料。器物有碗、盘、盆、钵、瓮、四系罐、高足盘、高足杯、刻花瓶、刻花壶、器盖等。有如意云形装饰品。有房屋、碓等明器,还有男侍俑头、武士俑、文吏俑、青瓷骆驼等。出土的窑具有齿形支烧具,三岔形支具、托杯、支棒、垫饼、圈状支具等九种,其中以三岔形支具与圆形垫环数量最多,并发现有与河北磁县贾壁村窑产品相近的瓷器和窑具。
曹村窑位置图:
第二次发掘为2006年8月——11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该窑址面临较为严重破坏而采取的抢救性发掘,以期解决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起源问题。考古发掘地址是在安阳电池厂生产区进行的。共发掘探方7个,面积383平方米。灰坑或窖藏坑39个,灰沟4条,水井1眼。可复原瓷器900余件,以及大量的瓷器标本和部分窑具。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罐、瓶、钵、盂、高足盘、高足杯、器盖及瓷塑等。釉色以青釉为主,白釉、褐釉次之。器物的胎壁较厚,胎质较为细腻,胎色灰白,说明瓷泥是经过淘洗的。器里外施釉,器外施釉不到底。青釉呈玻璃质,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以窥见胎面。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常见的有青中带绿,青中带黄以及青灰、青褐等色。施釉一般薄而均匀,流釉现象不甚显著。因系叠烧,器物里面都留有较大的支烧痕迹。
窑具主要有单个支珠、三岔支钉、托杯、支圈、垫环等。从出土器物看,均为裸烧,没有使用匣钵。也没有发现匣钵残片。
青瓷碗残片:
青釉钵残片:
镇墓兽残片:
第三次发掘是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底。
有关这两次的发掘情况,简报还没有发表。主持发掘的赵文军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五辑:《河南安阳相州窑的发掘与研究》中作了简要梳理和介绍6。
1995年安阳县辛店乡灵芝村,发现一处早期青瓷窑址。出土器形有盒、罐、瓶和钵形器等,器壁一般较厚,胎质细腻,胎色灰白。器里满釉,器表半釉,有垂釉现象。釉色青中闪黄、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窥见胎面,与相州窑产品相同。窑具有支烧、垫饼和器托,未见匣钵,当系叠烧7。这个窑址资料至今也还未整理发表。
第二、三次发掘出土标本:
Ⅰ式瓶:
第三次发掘是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底。
有关这两次的发掘情况,简报还没有发表。主持发掘的赵文军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五辑:《河南安阳相州窑的发掘与研究》中作了简要梳理和介绍。
1995年安阳县辛店乡灵芝村,发现一处早期青瓷窑址。出土器形有盒、罐、瓶和钵形器等,器壁一般较厚,胎质细腻,胎色灰白。器里满釉,器表半釉,有垂釉现象。釉色青中闪黄、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窥见胎面,与相州窑产品相同。窑具有支烧、垫饼和器托,未见匣钵,当系叠烧。这个窑址资料至今也还未整理发表。
第二、三次发掘出土标本:
Ⅱ式瓶:
三系罐:
四系瓶:
矮足盘:
高足盘:
乳钉纹高足杯:
第二、三次发掘出土窑具:
灵芝村窑址位置图:
3、磁县、临漳县、峰峰相关窑址
需要提一下与相州窑相关的河北省磁县、临漳县、峰峰北朝至隋代瓷窑情况:
(1)贾壁村窑
1959年冯先铭先生发现并进行了调查。采集标本有:碗4式,高足盘、钵、盂、12足砚、壶、罐及少量支烧具。胎质分粗细两种:一种胎质细腻,瓷化良好,颜色灰白,青绿色釉。另一种是粗质,胎色青灰,颗粒较粗,多有黑色斑点,远未烧结,胎面施以青绿色透明釉。两种瓷质器物的内部均满施釉,器外半截釉,器外青绿色半截釉的轮廓清晰,青褐色釉轮廓不规整且多有垂釉。
贾壁村窑、临水窑位置图:
青瓷碗:
盘口三系壶:
支具:
(2)、临水窑:
由峰峰矿区响堂寺文管所、邯郸陶瓷公司文物爱好者、《邯郸陶瓷史》编写组的部分同志共同发现的9。2002年5月,由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和峰峰矿区文保所联合发掘。其第一期遗存北朝至隋唐,二期为宋末金初。出土青釉器最多,青釉器中以碗最多,其次为高足盘、钵。黑釉器(包括黒釉、酱釉、酱黑釉等)有碗、双系钵、盆、长颈瓶、研磨器等。白釉器:有碗、短流盂。三彩器有钵、炉等,胎质疏松,颜色发白。窑具多为三叉形支具。
高润墓出土瓷器
鸡首壶:
碗:
(3 )、曹村窑:2009年春夏之交,中国防卫科技学院王建保副教授、郑州大学李国霞教授等人在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曹村附近的漳河河床考察时,发现了一处北朝瓷窑遗址。在300密度半径范围内,发现北朝时期的器物残片、窑具等。器物有碗、盘、杯、高足杯、瓶、钵等;釉色可分为酱油、青釉、青黄釉等;胎色有灰白色及红色陶胎。窑具有三叉形支钉、空心支柱等。2009年12月河北省磁县文物保管所、临漳县文物保管所对此遗址进行了初步勘探和小面积试掘,出土有窑炉、陶片、青釉陶瓷片、三叉形支具和钱币,初步推定是一处东魏至北齐时期的陶瓷窑址,其下限至隋代。这一次重大发现对研究北朝瓷器的产地问题大大推进了一步。
曹村窑位置图:
曹村窑采集瓷器
与范粹墓瓷器比对:
白釉、黄釉碗:
青釉、白釉瓷碗:
支柱:
三岔支具:
黄绿彩四系罐:
白釉四系罐:
酱釉陶残片:
二、安阳北朝、隋墓出土瓷器
安阳一带,北朝、隋墓中已发现大量瓷器,且有不少出自纪年墓中,这为我们研究这个时期瓷器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相州窑的发现又进一步解决了这些墓葬出土瓷器的产地问题。所以探讨安阳相州窑瓷器应该与当地墓葬出土的北朝、隋代瓷器资料结合起来研究。
1.北朝墓出土瓷器
建国后的豫北地区,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北朝瓷器不断有重大发现。在安阳发现武平六年(576年)北齐凉州刺史范粹墓,出土瓷器13件(一说15件),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北朝白瓷,有白釉四系罐2件、白釉带绿彩三系罐2件、白釉壶1件、白釉碗2件(一大一小)。濮阳北齐武平七年(576年)李云墓、武平七年李亨墓。
沁阳县北朝墓、南乐县北朝墓、安阳县北齐和绍隆夫妇合葬墓,也出土有青瓷。在鹤壁二矿俱乐部东出土1件北朝青瓷莲花八系尊。2002年内黄县发现北齐天保元年(550年)的王谟及其家族墓三座,也有青瓷发现。
2005年至2009年在河南安阳县固安的南水北调总干渠中线工程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处北朝墓葬群,发掘面积25000余平方米。已经清理出和正在清理的墓葬333座,据不完全统计,已发掘出的墓葬有战国32座、秦汉68座、魏晋6座(曹魏3座)、十六国3座、北朝144座(东魏50座、北齐92座、北周2座)、隋3座、唐3座、宋1座和清6座。其他正在发掘时代尚待判定的墓葬60余座。出土文物2201件。据已报道的编号M2的北齐墓内随葬瓷器13件,器形有豆、罐、碗、盏等,其中出土的1件标本M2:23罐,通体施白釉,釉色偏青。高20厘米,口径8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9厘米(见于原报告图九,2.A型罐,封三,3)罐施白釉,形状为侈口,圆唇,束,圆肩,小底,最大径在肩部。虽然胎体呈白色,但是质地较粗不纯,仍然保持了早期青瓷的某些特性,表面釉层很薄,与胎体结合不牢。釉色虽白,但是白中泛青,应该是处于从青瓷向成熟白瓷过渡阶段。另在M72中也出土一件带绿彩的双桥形耳系的白瓷壶。
范粹墓出土瓷器:
李云墓出土瓷器
黄釉绿彩四系罐:
青釉刻花六系罐:
青釉四系罐(李亨墓):
2、隋墓出土瓷器
建国前在安阳小屯的发掘中,共发现了隋唐墓175座,其中大多数为隋墓,出土了一大批隋代青瓷。此批墓葬的完整资料至今未发表,现根据有关书刊发表的一些零星资料初步加以归纳,出土青瓷器有盘、碗、罐、高足盘、瓶、鼎、俑等。
小屯村北发现隋仁寿三年(603年)卜仁墓出土青瓷器有高足盘1件、碗5件、小碗2件、罐4件。
1959年,安阳市琪村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郑平墓出土青瓷四系罐4件24。
1959年,安阳豫北纱厂附近发掘的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出土了80多件瓷器,其中除了人和动物俑像外,还有仿金属的壶、炉、盘和仿木漆器的水桶、几案、凳、柜、棋盘等。
1966-1975年在殷墟发掘的20余座隋墓中,出土了131件瓷器,除两件为黄釉壶,一件盘为素烧器外,余皆为青瓷。其中碗21件,三系罐8件,四系罐42件,盘5件,杯36件,瓶1件。
1971年,安阳县北安丰村西清理了隋开皇九年(389年)宋循墓。出土青瓷四系罐3件,单耳瓶1件,八盅盘1件(组)。
1975年,安阳市老城西南活水村发现隋开皇七年(587年)韩邕墓。出土青瓷小碗6件,四系罐4件,高足盘1件。
七十年代初期安阳市政建设工程中,收集到一批隋代青瓷器。计有四系罐6件、碗4件、圈足盘、坛等数种。另在安阳市博物馆还馆藏一件青瓷蹄足圆形砚。
1985年,林县文物管理所在文物普查中,于城北河顺乡北陵阳村征集到2件隋青瓷碗。
1991年,林县东岗村出土2件隋代青瓷高足盘。
1993年春,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安阳市所建洹北胜利小区配合基建工程时,发掘了一处规模很大的隋代家族墓地,出土文物860余件。其中青瓷器达200余件,种类包括四系罐、三系罐、二系罐、瓮、盘口瓶、小瓶、博山炉、砚、、盘、杯、碗、缸、豆、盂及殿宇模形等。
1993年6月,林县文物管理所在城西发现一座隋代砖室墓,出土青瓷16件,其中四系罐5件,碗7件,杯4件。
张盛墓出土瓷器
武士俑:
镇墓兽:
象首壶:
围棋盘:
张盛墓出的瓷器和陶器:
张盛墓出土的青瓷器:
张盛墓出土的陶俑和日用器物模型:
韩邕墓出土瓷器
六杯高足盘:
梅园庄、安阳桥隋墓出土瓷器
A型碗:
三足盘:
磨:
高足盘:
三足炉:
带柱盘:
Ⅰ式瓶:
Ⅱ式瓶:
Ⅲ式罐:
壶:
唾盂:
梅园庄、安阳桥隋墓出土瓷器
坛:
仓:
砚:
凭几:
碾:
碓:
案:
Ⅰ式烛台:
Ⅱ式烛台:
Ⅲ式杯:
瓶:
博山炉:
三、安阳相州窑瓷器的造型及装饰特点
1、造型特点
相州窑器物的胎壁较厚,胎质较为细腻,胎色灰白,说明瓷泥是经过淘洗的。器里外施釉,器外施釉不到底。青釉呈玻璃质,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以窥见胎面。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常见的有青中带绿、青中带黄以及青灰、青褐等色。施釉一般薄而均匀,流釉现象不甚显著,因系叠烧,器物里面都留有支烧痕迹。也由于是裸烧(不用匣钵)有的口沿外部多有互相粘连的残迹。
从三次考古发掘出土器物及安阳地区北齐—隋代墓葬出土器物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分析证实,隋代张盛墓等出土的瓷器应为安阳相州窑所烧。据出土器物地层的排比并结合墓葬出土器物,安阳相州窑烧造年代可早到北朝晚期。经隋朝达到鼎盛时期,并一直延续到唐朝。这和文献所记载的:相州北齐时在邺城,隋朝南迁安阳城的历史发展过程相吻合。烧造品种主要以青瓷为主,其次为白瓷和褐瓷。而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瓷器应是河北临漳县曹村窑的产品。
由于相州窑产品质量优良,深受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喜爱。从目前考古发掘得知,北齐著名的范粹墓、李云墓和李亨墓出土的青瓷和白瓷与临漳县曹村窑相关。但有些器物与相州窑也有关联,如窑址出土的一件长颈瓶与范粹墓造型一样,腹部的彩斑装饰相同,唯呈现褐绿色,当与窑变失败有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60余件瓷器都是相州窑所烧。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自1966年至1975年间在安阳殷墟发掘了29座隋墓,除少数为平民墓外,多数为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僚阶层的墓葬。说明相州窑的产品不仅被普通百姓所喜爱,并且也为上流社会所青睐。
(1)罐
北朝、隋代瓷器以罐为大宗,一般为二系、三系、四系不等。在罐的下腹部有一道较粗的弦纹将罐分为两部分,北朝时期的罐一般较宽矮,腹径和通高的比例相当,多为1:1,上腹通常做成莲瓣形。隋朝时期的罐类器形比较秀气,造型自然流畅,实用性强。通常为短颈直口,腹部圆鼓,腹的中部有一周粗壮的突棱,使腹部明显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较下部瘦长。腹径的通高比例一般为1:1.5左右,少数为1:1。颈肩之间安复式双耳或桥形耳,或者两种耳相间排列,耳的高度与口沿的高度一致或略高于口沿。施半截釉。
两系盖罐:
四系罐:
(2)瓶
隋代形制可分四种,一种是喇叭口,细长颈,丰肩,圆鼓腹,实足,瓶外部施半截釉。这种形制的瓶明显带有北齐同类器物的痕迹,与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釉绿彩长颈瓶极其相近。另一种为盘口,细颈,颈部呈竹节状,斜肩,弧腹,实足,施半釉。北朝时期同类器形的口沿比较直,盘口比较深,沿唇比较尖,有的器物的颈部呈竹节状,腹部圆鼓。隋朝时期这类器物的口部多做成盘状或浅杯状,口微侈。颈部较长,肩部较斜。饼状实足,足的边棱用刀削去,部分器物出现浅圆足。初唐时期盘口变成浅盘状,侈口,颈一般都变长,瓶的腹部成橄榄状。另外两种瓶分别是三系或四系瓶,三系瓶口小,瓶身胖或矮。四系瓶口大,瓶身瘦或长。底部有平底,平底实足和浅圈足3种。
长颈瓶:
盘口瓶:
(3)龙柄双身壶
隋代典型器物。北朝时期目前没有发现,唐代也有双身的造型,但双龙柄单身的器形则很多。瓶的特征是盘口,细长颈,斜肩,有的腹部较圆鼓。
(4)壶的造型很多,有象首螭把,肩有八系,盘口有盖;有喇叭形座,扁腹长颈带盖的;还有带盖的腹部有四个环及口部似流尾装饰。
(5)天鸡壶(鸡首壶)一类器物 北朝时期,壶的腹部较宽矮,底部也比较宽,鸡头小,鸡颈像管状。隋朝造型比较修长,上腹较圆鼓,下腹瘦长。鸡头雄健,鸡颈粗肥,像一只矫健的雄鸡。唐代初期天鸡壶较少见,个别造型类似茶壶。
(6)罈的上部为多级状的盖,器身侈口,束颈,身似圆桶,下有座。
(7)盘的形制可分为3式:Ⅰ式圆形,圈足低矮,盘心稍鼓起,内有凹弦纹;Ⅱ式上作浅盘形,口沿微外侈,圆唇,下为喇叭形高圈足;Ⅲ式为浅沿平底,盘底用泥条做成三个环足支撑盘体。
(8)高足盘一类器物 盘较浅,口沿微外侈,圆唇,平底,多数盘内心有阴线弦纹二周,靠近盘心或周边。并在盘内心有3或5个支钉的痕迹。足有高或矮之分,高的为束腰形,矮的为喇叭形。北朝时期盘的边沿很直,沿唇较尖,喇叭形高足比较高而窄。隋朝的口沿比较宽,口微侈,喇叭形高足,比较宽矮。
(9)碗大多数碗的口微敛,腹部微鼓,腹壁较浅,浅实足,足心微凹,施半截釉,碗内心有3个支钉痕。少数碗是直口,腹部斜直,腹壁较深。可分为四式:Ⅰ式口微敛,曲腹平底;Ⅱ式直口或微敞,腹较浅直,碗里有三个支烧痕;Ⅲ式直口微敞,深腹;Ⅳ式为敞口外侈。与北齐的深曲腹,高实足外撇,有明显区别。
(10)平底杯可分为三式:Ⅰ式口微敞,曲腹平底,杯心有三个支烧痕;Ⅱ式敛口深腹,腹部圆鼓;Ⅲ式直口或微敞,深腹,腹壁较直,在盘心有一圆柱。
(11)枕的特点是枕面凹下,两端翘起。
(12)砚为圆形,直领,砚面隆起,周围凹槽,下有间隔不等的15-22个蹄足。
(13)隋代器物底部一般为小平底,底下安一圆饼状实足,足的边棱用刀削去,部分器物出现浅圈足。北朝时期通常没有圈足,而初唐时期逐渐多起来,圈足也逐渐加高。
2、装饰特点
相州窑烧制的器物不仅釉面光亮,而且往往还有花卉纹饰。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等多种方法。器物的纹饰简单、质朴。花卉类的莲花瓣纹样仍是装饰的主流,有仰莲、覆莲,有的装饰的瓶的颈部,有的刻在盘子的内底。出土大量瓷片标本中,有相当数量的器物是利用覆莲瓣的形状巧妙地做成器座,这在隋墓出土器物中经常见到,在相州窑标本中也有相当数量带有莲瓣图案的残片。这些莲瓣装饰的大量使用,是受北朝佛教装饰艺术的影响。属于花卉类的还有卷草纹、花叶纹、宝相花纹等。另外,在相州窑瓷器的装饰题材中,也有不少几何纹,有阴刻或凸线纹,还有乳钉纹。相州窑出土器物中几件高足杯,杯身施满大小不一的乳钉纹、新颖别致,在同期隋墓中很少见到。
相州窑隋代青瓷器里处施釉,但外部施釉不到底。釉为青色玻璃质,光质较强,透过釉层,可以窥见胎面。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常见的有青中带绿,青中带黄以及青灰、青褐等色。施釉薄而均匀,流釉现象较少。因系叠烧,器物里面往往留有支烧痕迹。
纹饰以莲瓣为多,常见于器盖的顶部,碗芯的中央,瓶的肩部和器座的表面。莲花纹样的出现,看来是与佛教有密切的关联。邺都在东魏、北齐时期佛教盛行,出现了竺佛图澄、道安、法上、僧稠、僧凭、慧光、僧达等高僧,曾劝说隋文帝恢复佛教的名僧昙迁也曾隐居过邺西林虑山净国寺34。由于佛教广泛流传,象征清静高洁的莲花作为图案标志就反映在某些生活器皿里。瓷器的装饰艺术也就有的经过艺术提炼的莲瓣图案,并渐扩展。与佛教有关的纹饰还有卷草纹,又称忍冬纹,主体呈二方连续的横向S形,在S形的不同区域可随意添加不同内容的花草纹饰,构成变化多端面又延绵不断的绳枝形图案,象征着动物息息相生,永无止境的强盛生命力。其它装饰题材有草叶纹、三角形纹和水波纹等。以少量的模印或刻划在器表上面简单朴素纹饰为绿黄色的薄釉笼罩,使器物表面显得分外美丽,这些均为相州窑青瓷的显著特点。
四、相州窑的烧造年代
有关相州窑的烧造年代,古文献中并无记载。从窑址试掘材料看:出土的大、小碗、高足盘、矮圈足盘、四耳罐与隋仁寿三年卜仁墓同类瓷器相似;小碗、矮圈足盘、四耳罐与隋开皇九年宋循所出器物相同;武士俑及莲瓣装饰和开皇十五年张盛墓器物相似;云形饰物与西安郭家滩隋大业六年(610年)姬威墓出土的方形玉饰也相同。另窑址内还出土隋代五铢钱。据此,有关学者已推出该窑的烧造年代为公元七世纪的隋代。
由于该窑址只是发掘面积有限,出土遗物欠丰富,不能在整体上揭示该窑的内涵。窑址的上限还不清楚。但从相州窑址内发现了贾壁村窑早期产品相近的青瓷罐器形、莲花纹饰、耳系装饰等。都在相州窑同类器中有承袭关系,所以李云、范粹等北朝墓中出土的部分瓷器也应属相州窑的早期产品。因此,相州窑烧造瓷器的最早年代,可以上溯到北齐时期。
自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元善迁都邺城以后,政治中心转移,豫北冀南的漳河沿岸一带,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北齐时,这一带出现短暂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的局面,所以陶瓷手工业才得以较快的发展。隋王朝统一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各种的窑口迅速兴起,开创了制瓷手工业的新纪元。仅从安阳市西南部的洹河两岸密布的唐、宋、元各代古瓷窑址,相州窑给后代瓷业发展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六.安阳相州窑考古发掘工作的主要收获
1.解决早期北方地区部分出土青瓷的产地问题
曾有一种“南青北白”的定论,尽管被多年来北方地区出土的大批青瓷所推翻,但是“北方青瓷”窑址到底在哪里,长期没有得到解决。近年来,河南安阳相州窑、灵芝村窑,巩义铁匠炉村窑、白河窑,河北临漳县曹村窑、磁县贾壁村、临水窑先后发现了北朝至隋代青瓷窑址。这些窑址成为探索我国早期北方地区生产青瓷的主要地方。
2.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创烧年代问题
过去认为白瓷出现在隋朝,通过对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等墓葬及相州窑址的考古发掘,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北方地区(黄河以北地区)白瓷产生的年代最晚应该在北朝晚期。白瓷和青瓷的唯一区别,仅在于原料中含铁的含量逐渐减少,经过长期反复实践,终于诞生了白瓷。(2009年巩义市白河窑出土了北魏时期的白瓷杯。)
3.解决了安阳及周边地区墓葬出土瓷器的窑口问题
相州窑位于隋代相州城北的洹河之滨,卜仁墓位于相州城西北7里定延乡(据墓志),张盛墓位于相州城北5里白素乡(据墓志),两墓皆距相州窑很近,而墓葬中出土瓷器相同。由此可知相州窑的产品不仅是相州一带居民日常生活用瓷,而且洹滨隋墓出土的明器也多出产于此窑。尽管河北磁县的贾壁村窑也生产隋代青瓷器,但毕竟距安阳相州的路途较远,所产瓷器品种也较为简单(碗、高足盘、钵类器),窑的规模也不及相州窑大。多年来,人们对安阳地区出土的大批青瓷的烧造地点猜测不一,如今相州窑的发掘确凿证实了这处窑口的地点,这是我国北方青瓷史上的一个重要收获。
七.安阳相州窑的历史地位
1.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北方地区生产早期青瓷的一处重要窑址
过去,北朝烧造青瓷的窑址除山东外,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一直没有发现。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北齐和绍隆夫妇合葬墓、河南濮阳北齐李云墓、李亨墓等,出土的精美瓷器一直确定不了窑口。这次相州窑的考古发掘,确立了由过去普遍认为相州窑的年代为隋朝而改为创烧于北朝晚期,隋朝达到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唐朝。
2.是目发现的我国北方白瓷的诞生地之一
隋代虽已经成功地烧制出接近标准的白瓷,但青瓷是生产的主流,相州窑出土的瓷器也证明了这个史实,无论是墓内随葬和窑址所见,当时青瓷的制作具有较高的水平,为唐、宋时代的瓷业勃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早期瓷器,属于青釉系统。安阳相州窑白瓷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它是后来各种彩绘瓷器的基础。没有白瓷,就不会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各种美丽的彩瓷。
3.最早采用白色护胎釉工艺
瓷器上釉前,在胎体上先施一层白净细腻含铁量特别少或根本不含铁的瓷土作为护胎釉,这样既可克服瓷器表面粗糙或凸凹不平的缺点,又可掩盖胎料中因杂质未除净而泛出的杂色或黑点。具有玻璃质特点的釉层有白色护胎釉衬底,能提高釉色的明亮、莹润和玻璃质感的程度。过去有人认为瓷胎上施白色护胎釉这项新工艺开始采用于唐代的邢窑白瓷,根据实物观察,隋代已采用,这是隋代制瓷工艺上的一个新成就。
一线古玩
时刻关注圈里事
文章转发自高古玉,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