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扫码预约直播
1
南郑疥疙洞遗址出土的人类牙齿化石
绝对年代为距今约 3-1.5 万年。这是首次在秦岭地区发掘出土的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同时还有烧骨、动物化石等,还有各类石制品 1500 余件,对于探寻人类文明的起源有重大意义。
2
仰韶文化彩绘陶钵
仰韶文化的先民,生活在距今 7000年 - 5000年前的黄河中游,脚步广泛分布在甘肃、陕西、陕西、河南等省份,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的彩绘陶器极具辨识度。
3
仰韶文化镂空人面盆形器
人面形象古朴,神情温顺。这件造型奇特的陶器出土于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据推测可能是器座,或用于祭祀或巫术活动中。
4
浮雕蛙纹陶釜
在中国早期陶制艺术作品中,采用雕塑艺术表现手法来描绘蛙形象的并不是很多,大多以彩绘为主,浮雕实属罕见。先民们把青蛙雕塑、描绘在生产生活工具上,借此表达对于青蛙繁殖能力的崇拜。
5
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
仰韶文化中另外一种极具辨识度的器物是小口尖底瓶。对于其用法,考古学家展开过多种角度、不同层次的论述。
在杨官寨尖底瓶内发现了酒酸类物质,说明当时的人们已开始酿酒。酿酒的主原料是黍、薏苡(yǐ),并加有野生小麦、山药及百合等,类似于今天的醪糟或米酒。酒的出现可能与当时的宗教礼仪、宴飨活动有关。
6
石峁遗址出土神面石柱
石峁遗址是中国“神话时代”(夏朝早期及之前一段时间,考古学表述为龙山文化晚期-夏文化早期)最大的一座城市,这里可能是某个神话中领袖的都城。在石峁遗址中出土的带有人面的石柱可能就是当时的图腾柱。
7
石峁遗址出土壁画
壁画上的图案由几何图形构成,以白灰面为底色,包含了红、黄、黑等几种颜色。壁画无论在制作工艺还是绘制技法上,都和汉代以后的壁画较为相似,这说明中国早期壁画的制作工艺及绘制技法,早在4000多年前的史前时期就已经确立。石峁遗址发现的壁画数量,在全国范围内也属最多的。
8
石鼓山遗址出土商周时期牺尊
石鼓山遗址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墓葬群,这里有贵族墓也有平民墓。这里展示的牺尊并不是具体的某个生物——头部长着鹿角,面部似羔羊,四足有着食肉动物的利爪。这种四不像的生物也让人们觉得,这里会不会和传说中的姜子牙有关系。
9
晋姞盘、晋姞匜
晋姞盘
晋姞匜
两件文物为一套完整的盥洗用品。腹内底铸铭文三行十七字:唯八月丙寅晋姞作铸旅盘匜其万年宝用。推测是晋国公主与芮国联姻时带来的“嫁妆”。
10
唐代李倕墓出土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
李倕为唐代宗室之女,去世时年仅 25 岁。螺钿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主要是夜光贝,也称夜光蝾螺)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
11
唐代李倕公主墓出土冠饰
由于埋葬问题,这件文物被发现时已经严重变形。复原后的李倕冠饰,使用了括金、银、珍珠、绿松石等各类材料十余种,采用了铸造、捶打、鎏金等工艺,是唐代珠宝和工艺的集大成者。唐代公主凤冠倾尽了唐朝所有珍贵饰品,像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贝壳、玛瑙等,单单宝石的数量就多达 370 颗。
12
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文官吏俑
文官俑和我们印象中的兵马俑有所不同,一是他既不穿盔甲,也不佩戴武器,双手收在了袖中;二是面带微笑,多了一丝祥和之气。文官俑的出现,再次印证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埋葬理念,也展现出秦汉时期高超的制陶工艺。
13
酒神图驮囊陶骆驼
在丝绸之路上,骆驼并不少见,在隋唐也大量出土了与骆驼、胡人有关的陶俑。但是骆驼上出现“酒神”这一图案实属罕见。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位于画面正中央,他深目高鼻,脸庞布满浓须,赤裸全身,唯腰间扎动物皮作为遮盖布,露出肥硕肚子;地面有酒器来通以及顶部常春藤成串茎叶,这种组合是典型的酒神形象,也是东亚文明与地中海文明交流的实物。
14
白瓷深腹杯
出土于隋苏统师墓。史传无载,墓志仅提供其为"京兆郡武功县"人,推测为三品以下七品以上的中级官吏。初步判断这只白瓷杯是邢窑的产品。器壁最薄处仅厚1毫米左右,几乎达到了脱胎的状态;其釉色均匀,能达到光照见影的奇特效果,是迄今为止唯一完整的隋代透影白瓷器。
15
唐罗婉顺墓志
罗婉顺,本姓叱罗,鲜卑人,为唐代元大谦之妻。撰文者均为汝阳郡王李璡,书者则为颜真卿。该墓志也被认为是首例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所书墓志。
16
吕大临夫妇合葬墓剖面复原
吕大临是宋代金石学家,是最早将青铜器铭文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所撰《考古图》和《考古图释文》两书,奠定了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基础。第三重墓室为真实墓室,上面两层空穴是用来迷惑盗墓者的。在实用墓葬之上设置空穴,是一种防盗措施。
【附参观指南】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粉丝福利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文章转发自博物馆丨看展览,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