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 开幕
2021年10月28日,“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汇聚来自法国、葡萄牙、英国、荷兰、美国、瑞士、中国七个国家十余家世界知名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的206件/组文物,为观众呈现全新视角的贸易陶瓷和跨文化交流特展。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中方嘉宾有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刘光勇,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外方嘉宾有法国驻沪总领事纪博伟,葡萄牙驻沪总领事伊萨瓦,英国驻沪总领事胡克定以及上海博物馆捐赠人倪汉克。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国内举办的国际博物馆界参与地区最广,参展规格极高的展览项目,是疫情之下全球博物馆力量与国际合作的精彩案例。在此次展览中,上海博物馆以全新视角和策展理念,讲述早期全球化中的中欧贸易与文化交流,汇聚206件/组重量级中外陶瓷与油画作品,倾力打造兼顾学术脉络与观赏趣味的展览。
开幕仪式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
嘉宾参观
16世纪开始,随着欧亚交通新航线的开辟,中欧贸易与交流日渐频繁。瓷器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之一,源源不断地输出海外,不仅见证了明清时期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发展,也记录了当时图像、设计、技术与观念的交流,是东西文化间对话与互动的载体。本展览以陶瓷为媒介,呈现当时的世界贸易和早期全球化中的东西汇融。
序章:从中东到欧洲
猜猜这些器物如何从中东辗转到达欧洲,滑动图片,查看器物的传奇旅行记。
青花缠枝牡丹纹执壶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明永乐(1403—1424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青花矾红描金缠枝莲纹碗
镶嵌鎏金银座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明嘉靖(1522—1566年)
鎏金银座约1583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德国镶嵌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青花缠枝牡丹纹碗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明弘治—正德(1488—1521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来自叙利亚
上海博物馆
中欧贸易的展开
1498年达·伽马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卡利卡特,开辟了欧亚交通的新路线,此后持续东进,到达中国沿海,揭开近世东西方交流的新篇章,深刻改变了欧亚贸易格局。
在贸易各阶段,葡萄牙都订制了特殊的纹章瓷器。本章器物能够完整呈现葡萄牙在马六甲、浙江、日本、上川岛、澳门等不同时期的贸易史。作为最早的欧洲订制瓷,它们还记录了东西方早期图像交流中的误读,以及当时贸易和宗教文化传播的关系,弥足珍贵。
这些瓷器是为谁订制?见证了怎样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史?
青花葡萄牙王室徽章纹碗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明嘉靖(1522—1566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葡萄牙梅德罗·阿尔梅达博物馆
青花欧维士1552年订制铭瓶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青花耶稣会徽章纹罐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明天启—崇祯(1621—1644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英国大英博物馆
陶瓷贸易变迁与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16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瓷器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在东南亚及中东区域。澳门开埠以后,中葡贸易迅猛增长,瓷器外销的重心逐渐转向欧洲。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逐步取代葡萄牙成为中欧贸易的主导,开启了东印度公司贸易的新时代。18世纪以后,来华贸易的欧洲商人更为多样,荷兰的主导地位又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取代。展览精选最具代表性的贸易陶瓷品种,透过外销瓷器面貌的变化探究中欧贸易主导权的变迁。
左右滑动查看
展览中的这些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展现了当时贸易瓷器品种的变迁
这只广彩碗的纹饰也与贸易有关,仔细观察,图像描绘了什么建筑与场景?
广彩十三行图碗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及局部细节图
清乾隆后期(1770—1795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广州加彩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沉船瓷器与贸易网络
在时间维度中勾勒中西交通史之后,本章着力展现贸易网络在空间维度的展开。沉船是凝固的时空胶囊,而封存其中的瓷器是追索贸易流通轨迹的重要材料,展览精选利纳号、圣迭戈号、白狮号、班达号、万历号、哈彻号、格里芬号沉船瓷器,分属东南亚、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及英国,来自不同水域,共同勾勒出15世纪末至18世纪中欧贸易航线、转运网络的时空发展。
青花盘(一组)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明万历中期(约1590—1600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圣迭戈号”沉船出水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油画中的瓷器
早期到达欧洲的中国瓷器是王侯贵胄千金难求的收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中被描绘成诸神与圣徒使用的器皿,带有神圣的色彩。17世纪流行的静物画则再现了当时富裕家庭的室内陈设和艺术喜好,墙面、壁炉、橱柜上装饰着来自中国的瓷器,桌面的青花瓷、金银器与丰富的海味果蔬共同构成象征财富与地位的符号。
展览将油画与画中瓷器并陈,透过画作可以步入瓷器在西方的使用情境,体会中国器物对欧洲审美趣味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点击油画,查看画中瓷器
(点击前)
静物:水果与青花盘
亚伯拉罕·范贝耶伦
约1665年
布面油画
荷兰国立博物馆
(点击后)
青花开光水禽纹盘
明万历—天启
(1573—1627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上海博物馆
点击油画,查看画中瓷器
(点击前)
静物:水果、玻璃杯与瓷盖碗
威廉·卡尔夫
约1662年
布面油画
法国瓦朗谢讷美术馆
(点击后)
青花贴塑八仙盖碗
明崇祯
(1628—1644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点击油画,查看画中瓷器
(点击前)
静物:土耳其毯上的水果与青花盘
(传)西蒙·吕蒂黑斯
1650—1680年
布面油画
荷兰国立博物馆
(点击后)
白釉蓝褐彩人物故事图八棱罐
1650—1700年
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欧洲再装饰中国瓷器
东西方的装饰传统、审美趣味并不相同,中国瓷器有时会被欧洲工匠重新装饰,加饰手法丰富多样,最常见的是添加彩绘。除了西方纹样,欧洲工匠还会从中国、日本瓷器,以及关于东方的版画、图像中汲取灵感,绘制带有远东风情的图饰,将中、日、欧不同风貌融为一体,极具艺术想象力。欧式的立体烫金、加工玻璃的刻花工艺,也都被用来装饰瓷器,仿若一场极富创意的视觉改造游戏,将东西方元素完美融合。
釉里红加彩剑士狮子图瓶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清康熙(1662—1722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荷兰加彩
英国大英博物馆
矾红描金加彩人物图瓶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清康熙(1662—1722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德国加彩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酱釉青花刻花杯、碟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清康熙(1662—1722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德国刻花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欧洲镶嵌中国瓷器
中东与欧洲都有镶嵌珍贵器物的传统,为瓷器加装配件可以保护易损部位,彰显尊贵。早期欧洲镶嵌集中在德国、英国等地,18世纪开始,镶嵌中心转移至法国。
奢侈品商人将东方瓷器与不同材质的物品组合,通过镶嵌改变其功能与外观,碗、瓶变身香熏,宗教塑像化身烛台。贵族家装更将这些极富装饰性的器物成组摆放,搭配金碧辉煌的家具、绘画及墙面,营造融洽和谐的装饰体系,构成室内设计中的点睛之笔。
滑动图片,查看镶嵌改装中的奇思妙想与精彩设计。
左右滑动查看设计
左右滑动查看设计
左右滑动查看设计
左右滑动查看设计
桑托斯宫瓷厅与室内陈设瓷器
17世纪以后,东方物品逐渐融入欧洲的室内装饰,诞生了许多瓷器宫室。大约1667年至1687年间修葺的葡萄牙桑托斯宫瓷厅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例,以令人惊叹的方式将瓷器用于室内装饰,猜猜这些瓷器装点了建筑的哪个部位?
葡萄牙桑托斯宫瓷厅天花板
(非展品)
左右滑动查看文物介绍
本次展览在展厅内以3D重建技术,再现了这一震撼景观,欢迎前来探索。
模仿与交流
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深刻影响了周边国家乃至欧洲的窑业发展。亚洲区域内,越南、中东、日本等地都大量仿烧青花瓷器。
欧洲人则一直试图破解中国瓷器生产的秘方。美第奇家族在最初的制瓷尝试中烧造出软质瓷器;葡萄牙、荷兰代尔夫特、法国讷韦尔等地则以锡釉陶技术模仿中国青花蓝白相间的外观;随着工匠的迁徙,欧洲许多地区都开始生产彩陶及软质瓷器,仿烧中国陶瓷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土生产工艺的探索。1708年,迈森成功烧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
这些器物酷似中国瓷器,它们究竟来自何方?
左右滑动查看介绍
左右滑动查看介绍
左右滑动查看介绍
左右滑动查看介绍
左右滑动查看介绍
交流绝非单向,中国陶瓷也同样受到海外的影响与启发,滑动图片,查看下列器物的原型来自何方。
点击图片,查看原型
(点击前)
五彩花果纹双耳杯
清康熙
(1662—1722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点击后)
圣经故事图双耳杯
约1650—1720年
法国利摩日铜胎画珐琅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点击油画,查看画中瓷器
(点击前)
青花镂空庭院仕女图连通壶
清康熙(1662—1722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点击后)
白釉蓝黄彩狩猎图连通壶
法国讷韦尔锡釉陶
上海博物馆
想象的异域
17世纪后半,一系列东方见闻录的出版助推了“中国风尚”潮流,瓷器中的图像展现了西方遐想中的中国世界,中国陶工同样在瓷器上展现对欧洲的认识。有趣的是,双方对彼此的塑造都映照出自身的影像与认知定式。时至今日,我们对彼此的样貌都已熟知,但思维定式是否依然存在?
釉上彩中国乐师像
左右滑动查看介绍
约1763—1794年
德国迈森瓷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彩色釉陶中国与美洲人物图壁砖
左右滑动查看介绍
约1690—1720年
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
荷兰国立博物馆
展厅一隅
此次展览的主题是早期全球化中的东西汇融,而展览本身则是全球博物馆力量的汇融。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携手,与七个国家的十余家博物馆及收藏机构联合,以文化冲破阻隔,用艺术联结世界,共同谱写这一东西汇融的传奇。欢迎在2021年10月29日至2022年1月16日来到上海博物馆一楼第一展厅,参观“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
参观本次特展时,
您可以使用上海博物馆微信导览功能。
长按二维码进入导览页面。
关注上海博物馆公众号,点击菜单“GO上博-东西汇融”进入导览页面。
扫描展厅内文物说明牌边的二维码,获得语音导览及主题介绍。
更多资源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文章转发自上海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