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幅
画卷
囊括了一个朝代的模样
车马酒家,市井百姓,栩栩如生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
点击进入博物官小程序
了解更多内容
揭秘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繁华之下的秘密
世人多赞美它构思之巧妙,笔触之细腻但鲜为人知的是,看似繁华的景象背后实际隐藏着北宋灭亡的预示和玄机。
假如,把《清明上河图》看作一个对案件的写实记录
线索一:驿站
在《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高级驿站,院门前坐卧着9个兵卒,携有两只公文箱,可见这应该是一支待命多时的公差队伍。
但是,这些士兵军纪涣散,有的躺着,有的靠着树坐着。本来这支队伍要在清早出发,却因为差官待在驿站迟迟未出而一直延怠到了晌午,真实反映了宋徽宗时期拖沓低效的吏治局面。
线索二:医铺
在画中随处可以看到各种酒家,满城的酒车络绎不绝,喝酒的人也不在少数。
最令人震惊的是,一家医铺的招牌药居然也和酒有关。
有一家挂牌为“赵太丞家”的医铺,店铺门脸左边写着“太医出丸药医肠胃药”,右边写着“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家医铺的医师曾经是一位太医,但是医铺的宣传语却仅仅只是醒酒治胃病的药,而非和其它的疾病或者医术有关。退休后的御医居然做了醒酒治胃病的专家,可见当时的饮酒之风多么盛行。
画卷中,常常可见士兵们在店铺里饮酒作乐,或坐或躺,有气无力,预示了北宋当时的政治状况和亡国的征兆。
不得不说,作者画出“赵太丞家”医铺是格外具有讽刺意味的。
线索三:税务所
税务所一进城就可以看到,画中,四个车夫运来几包纺织品,交税中,车夫与税务官产生严重分歧。
---看起来就很厚重的包裹
徽宗时期,税额激增,车夫与税务官之间的矛盾影射了当时北宋社会官与民之间的矛盾。重税,是压在北宋百姓身上的重担,也是北宋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以上三个线索,从细微之处透露了北宋的三大弊病:军纪涣散、无视危机、苛捐重税。
进一步去探知,还能找到更多社会问题。
诸如,没有守卫的城门、无比拥挤的虹桥等等,皆有其深意。
《清明上河图》有很多版本,由于所绘时代不同,可以看出其中明显的差异。
-----城门
北宋张择端原版的《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开封,揭示了文章所提到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北宋王朝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即将灭亡的预示。
在明代仇英版本中,描绘的是明朝中期苏州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更为突显朝代的繁荣和兴盛。清院本的上河图也同样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甚至增添了诸如炮台等景物。
北宋原版的《清明上河图》,初看是一片繁华,但细究则是王朝大厦将倾的悲哀。这让它具备了有别于其它风景画的特殊意义。
回望画卷
所见不只是风景
也可以探知王朝衰亡的原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End
图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扫码关注博物官小程序,一起云逛博物馆!
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下方图片
喜欢的话就点个和在看吧~
文章转发自博物官,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