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刘弘:大理国服饰图考——兼论西昌北山火葬墓出土陶俑

  • 古籍
  • 2022年4月17日12时
摘要:大理国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白蛮建立的地方政权,其服饰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大理国的服饰种类丰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其王族、文官、武士、侍者等不同阶层人群的服饰,具有鲜明的等级区别。大理国的服饰在原料上可分为丝织品、木棉布、麻制品、毛制品、皮制品五类。由于大理国继南诏而立国,而南诏与唐在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理国还和与其同时代的赵宋王朝有着频繁的文化交往,故其服饰受到了南诏、唐、宋的影响。

大理国(938~1253 年)是我国云南宋代洱海地区白蛮贵族段思平联合滇东乌蛮“三十七部”灭了白蛮贵族杨干贞的大义宁国而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大理国以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为都城。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蒙古铁骑经甘肃、宁夏、四川南下入滇,破阳苴咩城。1254年,蒙古军破鄯阐城,最后一位大理国王段兴智被元兵所擒,大理国灭。大理国共有22位国王在位,统治达315年之久,基本与中原的宋王朝相始终,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地方政权。

大理国的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其服饰文化也颇具特色,是构成大理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服饰是具象之物,有关文献的记载除了失之简略外,单凭文字的描述也难给人以全貌。然而通过文物来复原其服饰的基本面貌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拟从大理国的相关文物入手,并佐之以图像,对大理国的服饰作一勾勒。


据笔者目前所了解和掌握的有关大理国服饰的文物资料,主要有以下八个部分。特别是四川凉山州西昌市一座北山大理国时期火葬墓中出土的一组陶俑制作精美,神态生动,身着服饰刻画入微,对于研究大理国时期的服饰具有重要价值,故在本文中一并予以介绍。


一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收藏了一组出土于西昌市北山一座大理国时期火葬墓中出土的陶俑这组陶俑共六件,全为泥质灰陶,火候不是很高。陶俑通体挂了一层白色颜料,再在上面用红色颜料钩画纹饰,惜出土时大部分白、红色颜料已经大部脱落。陶俑四男二女,造型生动,可称这一时期陶俑中的精品。根据对西昌市北山火葬墓的分析,其年代当属大理国时期。西昌唐代称雋州,唐中期陷入南诏之手,南诏在西昌置建昌府,大理国因之。南诏大理均行火葬,故西昌城郊多火葬墓。


执卷女俑通高24厘米。椭圆脸,面带微笑。头顶挽高髻,髻系长带,并束以莲瓣束发,耳戴。身内穿窄长袖衫,外着圆领大袖长袍,大袖曳地。肩披披肩,腰束带,身披红色帛带。左手微下垂,右手斜执书卷于右胸。


执笔女俑通高24.5厘米。长圆脸,神态安祥。头顶挽高髻,髻系长带,并束以莲瓣束发,冠前有一半圆形联珠状冠饰,耳戴。身着右衽大袖长袍,腰部悬一长条形的蔽膝。左手下垂,手心向外,右手执笔于胸前。


文官俑通高24.6厘米。长圆脸,络腮长须,神情肃穆,头带五梁进贤冠,身着大袖长袍,腰围围裳,前系蔽膝。足着厚底靴。双手捧笏。


文官俑通高21.5厘米。尖脸,山羊胡,神态安祥,头戴软角幞头,身着圆领大袖长袍,腰围围裳,前系蔽膝,足着厚底靴,双手捧笏。


文官俑通高24厘米。方脸,头带五梁进贤冠,身着圆领大袖长袍,腰系蔽膝。身体微向左倾斜,左手挽右袖,右手握笏下垂,扬首瞠目作争执状。


牵马武士俑 通高22.6厘米,长21.3厘米。头带盔,盔有护颈,盔顶簪缨。身内穿战袍,战袍前摆下垂挽结,外着甲,甲胄的甲片均作长方形,从整体形状观察,似为皮甲。肩披披毡,足着长靴,腰配长剑、弩机。右手握剑柄,左手执马缰,马四肢健壮,长尾及地,鞍鞯齐备。



二、西昌北山板俑在上文介绍那一组陶俑的同一地点发现了很多火葬墓,其中有部分火葬墓中出土一种陶质板俑。这是一种先在长条形泥板上模印出人物图像,再经烧制而成的明器。板俑为五个一组,出土时放置在火葬罐周围。板俑长16~19厘米,宽1.5~2厘米,厚约1厘米。俑均为立姿,虽造型粗旷,却有简洁生动之感。在组合上有五男、三男二女、五女三种。根据火葬墓出土器物判断,西昌出土的板俑亦为大理国时物。这种板俑在云南也有出土。以下分别介绍其服饰。


男俑头带五梁进贤冠,冠两侧有长带垂肩,身着圆领大袖长袍,双手捧笏。

女俑头带花冠,身着圆领中袖长袍,双手横捧书卷于胸前。


三 、西昌北山出土的铜俑铜俑共五件,均作站立状,三男二女。


三男俑服饰相同,皆头戴软角幞头,身着圆领中袖长袍,腰系窄带,另系一宽带于髋部,并于中部挽结,双手捧笏。


二女俑皆头梳双丫髻,戴抹额,衣着与男俑同,双手捧笏。


根据铜俑的服饰特征及同出土的一组十二生肖的造型,这五件铜俑也是大理国时物。


四、博什瓦黑岩画博什瓦黑岩画位于凉山昭觉县湾长乡,彝语意为刻有画像的岩穴。博什瓦黑岩画是一处以佛教造像为主的造像群,造像中除大量的佛教内容外,还有少部分世俗人物形象,属于大理国时期的有两幅。其一为编号为81414的刻石上的一位供养人,其人头戴莲形冠,身着圆领窄袖长袍,双手合什,盘腿而坐。其二为81415号刻石上的另一供养人,其人头戴软角幞头,身着圆领窄袖长袍,手持如意,背靠隐囊,盘足而坐。81404(1)刻石右端还刻有一头戴山形冠的供养人。



五、罗卜惹岩画罗布惹是凉山西昌市大箐乡的一个彝语小地名,意为石像。罗卜惹岩画为佛教造像,全部造像用阴线镌刻在自然岩石上,其中编号XL1008的刻石上镌刻有一供养人像。其人方脸大眼,头带软角幞头,身着圆领长袍,足着靴。身直立,双手捧笏。


六、昆明地藏寺经幢经幢建于大理国时期,石幢七级八面,通高650厘米,上下环雕密教佛母、诸佛、天王、菩萨、天龙八部诸众共200余躯,大者高约150厘米,小者仅3厘米,刀法遒劲,精美绝伦,为大理国文物中的精品。其中四尊天王所着甲胄再现了大理国甲胄的样式。


七、张胜温画卷此画卷为大理国文物之极品,画师张胜温为大理国时人,画卷绘于大理国盛德五年(1180年),纸本设色,全长16.5米,宽0.3米,原为梵夹装。全卷绘制各式人物628个,其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大理国国王利贞皇帝段智兴率文武群臣及武士虔诚礼佛的景象,第二部分为诸佛菩萨天龙八部等众和法会与场景,第三部分为十六大国王众参加礼佛的盛况。其中绘有大理国服饰内容的主要是第一部分的王者、文臣、武将 、士兵 、侍从和第二部分的供养人等。


八、大理大丰乐火葬墓出土的陶俑人物俑与西昌北山火葬墓出土的板俑基本相同,唯冠饰略有区别。


根据以上文物上所见大理国服饰,可分为冠(含发型与发饰)、袍服、衣饰、靴、甲胄几类。



头囊头囊是大理国王所戴的王冠,方国瑜先生认为“为有职位者所服”。关于头囊的形制,唐樊绰《蛮书》卷八《蛮夷风俗第八》有一段描述:“其蛮(指南诏)……唯头囊特异耳。南诏以红绫,其余向下皆以皂绫绢。其制度取一幅物,近边撮缝为角,刻木如樗蒲头,实角中,总发于脑后为一髻,即取头囊都包裹,头髻上结之”。读起来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然而这种冠在张胜温画卷中却描绘得十分清楚。头囊的形状十分特殊,整体作上尖下圆的圆筒状,冠通体刺绣饰,冠之两侧各有一弯曲向上的花枝状装饰(图一)。


莲瓣高冠莲瓣高冠亦呈上尖下圆的圆筒形,冠之外侧有莲瓣状装饰,莲瓣高冠的帽后沿缀有两根齐肩飘带。张胜温画卷所绘跟随在利贞皇帝后面的大臣多戴这种冠饰。莲瓣高冠有两种样式,一种上部略大(图二),另一种上部略小(图三)。莲瓣高冠上多绣有图案花纹。

尖顶高冠冠整体作上尖下圆的圆筒形,冠的两侧各有一花枝状装饰(图四)。根据张胜温画卷,尖顶高冠应为大理国中级官吏所戴。

头囊与莲瓣高冠在南诏时便已出现,大理国的国王和大臣们继续沿用,头囊、莲瓣高冠是南诏大理特殊的冠饰,颇具民族特色。

进贤冠冠前低后高,四周有帽沿,帽中部为五梁。西昌北山大理国时期火葬墓出土的陶文官俑和陶板俑中的男俑都带五梁冠( 图五) 。

幞头 幞头是一种包头的帛巾,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流行这种装束。到了唐代成为男性的主要冠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戴幞头。幞头还演变出各种形制,有直角、局角、交角、朝天、顺风等等。幞头总体上分为软角幞头和硬角幞头两类,大理国的幞头以软角幞头为主(图六)。如西昌北山出土的陶俑、铜俑,罗卜惹与博什瓦黑岩画中的供养人都戴的软角幞头,张胜温画卷所绘利贞皇帝的侍从所戴的软角幞头,幞头较短,是幞头的另一种样式(图七、图八)。大理国也有硬角幞头,如张胜温画卷中就绘有一大臣戴的是硬角幞头(图九)。

山形冠冠顶有山字形装饰,博什瓦黑的供养人和大丰乐陶俑有戴此形冠者(图十) 。

尖顶帽帽为尖顶,两侧有翼状突起,帽上绣有花纹。张胜温画卷所绘利贞皇帝后面手持仪仗的侍者戴此帽(图十一) 。

裹头用布包头,顶部略尖,另用一长巾勒于额部,打结于脑后。张胜温画卷所绘侍者着此装束(图十二)。

花冠女性的冠饰,冠整体堆砌的花朵形,西昌出土的陶板俑中的女俑戴此类冠(图十三)。


发式与发饰


锥髻锥髻为成年男性发式,长发挽于头顶成髻,束以束发器,张胜温画卷第二部分绘有一免冠老年男子梳此发式(图十四)。


高髻高髻为成年女性发式,长发挽于头顶梳成高髻,束以莲瓣冠,西昌出土陶女俑梳此发式(图十五)。

丫髻 丫髻为青年女性发式,头发挽至头顶梳成双髻,束以长带,两带端下垂至肩,西昌出土铜女俑梳此发式(图十六)。

抓髻抓髻为低等女侍发式,长发挽髻于脑后,张胜温画卷所绘一捧壶女侍梳此发式(图十七)。

齐眉短发为儿童发式,张胜温画卷上绘有此发式(图十八)。


袍服

圆领大袖长袍大理国国王着此式袍服,此式袍服的最大特点是袍服宽大,袖大曳地,满绣花纹,雍容华贵。另外,西昌出土的陶文官俑、女执物俑也着此式服装,可能是一种礼服(图十九)。

圆领中袖长袍张胜温画卷上所绘利贞皇帝身后的一群大臣均着中袖长袍。西昌出土的板俑也着此服饰(图二十) 。

波罗皮“波罗皮”即虎皮,张盛温画卷所绘利贞皇帝身后站立一人,头戴尖顶兜鍪,足登长靴,即身披虎皮(图二十一)。大理国的高级军事将领得披“波罗皮”,立功者得披“波罗皮”本是南诏制度,据《蛮书》卷八《蛮夷风俗第八》载,南诏赏功赐披虎皮的制度如下:“又得超等殊功者,则得全披波罗皮。其次功责胸前背后得披,而阙其袖。又以次功,则胸前得披,并阙其背。谓之大虫皮,亦曰波罗皮”。大理国沿袭了这种制度。

右衽广袖长袍西昌出土的陶女执笔俑着此式服装,但这种服装在大理国似不太流行(图二十二)。

方领衫低级女侍所穿,张胜温画卷上执壶女侍着此式衫(图二十三)。

窄袖衫低级男侍者所穿,张胜温画卷上执仪仗者服此式衫(图二十四),西昌出土的铜男、女俑也服此式衫。


衣饰

围裳围裳作横长方形,两端有带,使用时系在腰间,从西昌北山出土的陶文官俑的衣饰上可看到围裳的使用方式(图二十五)。

披毡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西南蛮地产绵羊,固宜多毡毳,自蛮王以下至小蛮,无一不披毡者”。而在文物中所见,大理国着披毡者均为武士,如张胜温画卷中执旗武士和西昌北山出土的牵马武士俑(图三十一)。

披帛女性服饰,为长条形帛带,使用时披在肩上,行走时飘逸多姿。西昌北山出土的执卷女俑即披有披帛(图二十六)。


披肩


女性服饰半圆形丝织品,使用时披在肩部。西昌北山出土的执卷女俑即披有披肩(图二十七)。

蔽膝为一长条形饰物,使用时系在腰部正中,下垂至足。张胜温画卷上所绘利贞皇帝和西昌北山出土的陶女执笔俑及文官俑都着有蔽膝(图二十八)。

腰带西昌出土的五件铜俑所系的一种腰带比较特殊,这种腰带较宽,束在髋部,前面扎双结,带端垂于膝间(图二十九)。


甲胄

甲无论根据文献记载或是从绘画、陶俑的形态观察,大理国的甲胄皆为皮制。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记载了大理国甲的形制:“蛮甲,唯大理最工。甲胄皆用象皮,胸背各一大片,如龟壳,坚厚与铁等。又缀联小甲皮为披膊护项之属,制如中国铁甲,叶皆朱之。兜鍪及甲身内外悉朱地间黄黑漆,作百花虫兽之纹”(图三十一 、图三十二)。

胄有两种,一种为尖顶兜鍪,装饰华丽,为将军所戴,见张胜温画卷(图三十)。另一种为有护颈的盔形,整体用长方形皮甲片缀联而成,顶部有簪缨,为一般士兵之装备。张胜温画卷上的士兵和西昌出土的陶武士俑都装备的是这种甲胄(图三十一、三十二)。

昆明地藏寺经幢上刻的天王所着甲胄与绘画和陶俑基本相似,因雕刻的是神而非人 故其甲胄的装饰性较强。


靴鞋


芒鞋即用麻编制的鞋,这是一种矮帮的鞋,从张胜温画卷可以观察到,大理国国王和大臣及侍从们皆穿的这种鞋,但鞋的质量应有高低之分(图三十三)。
长靴张胜温画卷所绘大理国将军足着高腰长靴,西昌出土陶牵马武士俑亦穿此类靴(图三十四)。

赤足南诏大理的士兵均打赤足。《蛮书》卷九《南蛮条教第九》云:“罗苴子皆于乡兵中试入,故称四军苴子。戴光兜鍪,负犀皮铜股排,跣足历险如飞”。罗苴子是南诏常备军中的精兵,顶盔戴甲而赤足。根据张胜温画卷,大理国的士兵照样打的赤足(图三十五)。


大理国服饰的材料有丝织品、娑罗布、麻制品、毛制品和皮制品五类。

丝织品的种类分为柞蚕丝织品和桑蚕丝织品两大类。

柞蚕丝织品《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第七》云:“蛮地无桑,悉养柞蚕绕树,村邑人家柞林多者数顷,耸干数丈。二月初蚕已生,三月中茧出。抽丝法稍异中土。精者为纺丝绫,亦织为锦及绢。其纺丝入朱紫以为上服。锦文颇有密致奇采。蛮及家口悉不许为衣服。其绢极,原细入色,制如衾被,庶贱男女,许以披之”。

桑蚕丝织品云南亦种桑,且时代较早,《南中志有载:“永昌郡,有蚕桑”。1978 年在大理崇圣寺三塔出土了大量南诏、大理时期的文物,其中有不少丝织品,种类有绢、纱、锦、罗、绫、绮等。西昌北山大理国时期的火葬墓中也出土过绢绫等丝织品。

娑罗布《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第七》云:“自银生城,柘南城、寻传、祁鲜已西,蕃蛮种并不养蚕,唯收娑罗树子破其壳,其中白如柳絮。纫为丝,织为方幅,裁之为笼段。男子妇女通服之”。娑罗布即木棉布,云南地区很早便生产此布。《华阳国志·南中志》所载永昌郡的桐花布即是木棉布。《南中志》曰:“永昌郡……有梧桐木, 其花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以还,洁白不受污,俗名曰桐花布”。又“云南郡……亦出桐花布”。

麻制品 云南在宋元时期,种麻已经相当普遍。元郭松年《大理行记》记载,当时的白崖“ 禾麻蔽野”元李京《云南志略》则云“白人”“麻、麦、蔬、果颇同中国”麻的主要用处即用做麻织品原料。丝绸价高,自古即非一般百姓常用物,在大理国亦然,一般民众所用之衣饰当为麻织品。另外,从大理国王到侍者们都穿的芒鞋则是一种麻制品。

毛制品大理国的毛织品主要为毡,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志器》中记载了大理国的这种著名毛织品,“蛮毡出西南诸蕃,以大理这为最。”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有记载:“西南蛮地产绵羊,固宜多毡毳,自蛮王以下至小蛮,无一不披毡者”而大理国的毛制品最著名的就是著名的“波罗皮”。

皮制品大理国的皮制品主要是甲胄。无论根据文献记载或是从绘画、陶俑的形状观察,大理国的甲胄皆为皮制,所用原料有犀皮、象皮、牛皮、豹皮和鹿皮。大理国的皮甲在当时颇丝织品多绣有纹饰,《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第七》云:“亦有刺绣。蛮王并清平官礼衣悉服锦绣,皆上缀波罗皮。俗不解织绫罗。自大和三年蛮贼寇西川,虏掠巧儿工匠非少,如今悉解织绫罗也”。根据文献记载,云南自唐代已经有了刺绣的丝织品,从张胜温画卷上可以看到大理国国王与大臣们所穿的服装上都绣有各种纹饰。刺绣图案有龙纹(图三十六)、凤纹(图三十七)、火焰纹(图三十八)、牡丹纹(图三十九)、菊花纹(图四十、四十一)、云纹(图四十二)、云头纹(图四十三)、黻纹(图四十四)、回纹(图四十五)、菱形纹(图四十六)、梅花纹(图四十七)等。

大理国的服饰在使用上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国王戴头囊,着圆领大袍,上绣龙纹,雍容华贵。

大臣戴莲瓣高冠,着圆领中袖长袍。张胜温画卷上有两位大臣的袍上绣有龙纹,可能是段氏皇族,其余的大臣袍上则绣有菊花纹、大团花纹、云头纹和黻纹。

将军戴尖顶兜鍪,衣上绣云头纹,肩披“波罗皮”,足登长靴。

侍从们的服饰为中袖、窄袖中长袍,均为素服,唯包头巾上有梅花、菱形等简单纹饰。

士兵顶盔披甲,打赤足。

大理国的服饰受到南诏、唐、宋服饰文化的强烈影响,这与大理政权与这三个王朝的密切联系有关。

大理国基本上继承了南诏政权的统治。唐天复三年(903 年),南诏权臣郑买嗣篡取了南诏政权而自立,建国号“长和”,二十六年后,其剑川节度使杨干贞杀郑隆亶而拥戴赵善政为主,建天兴国。仅过了十个月,杨干贞废赵善政而自立,改国号为“义宁”。七年后,其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讨灭义宁国建立大理国。从南诏灭国到段思平建国仅三十余年,可以说,段思平的大理国是建立在南诏废墟上的王国。虽然政权的统治者发生了更替,统治者的族属也发生了变化,但在文化的发展上并没有嘎然而止,大理国不但继承了南诏的版图,而且很大程度地继承了南诏的文化。表现在服饰文化的继承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两个王国的国王所戴的王冠(头囊)。根据剑川石钟山寺区二号窟中南诏王阁罗凤的造像对比,可以看到南诏王阁罗凤所戴的头囊与张盛温画卷所绘大理国王段智兴所戴的头囊是完全一样的。

南诏是唐王朝为对付土蕃的威胁而一手扶持起来的地方政权,虽然后来两个王朝之间发生过战争,但总的关系是良好的,并保持了长期的交往。南诏原为滇西巍山的一个小部落,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得唐的支持统一了六诏,所以在政治制度、文化礼乐上都有意识的向唐学习,所因此南诏的文化中汲收了很多唐文化的元素。大理继南诏祚,也就将南诏文化中的唐文化因素一并汲收下来,在服饰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软角幞头这种在唐代最为流行的冠饰。

宋王朝建立初始,汲取了唐与南诏相争,导致两败俱伤的历史教训,采取了与大理国和平共处的政策,故有宋太祖“挥玉斧而治”的说法。终两宋,宋王朝都未与大理国发生过军事行为。而大理国则基本上采取了内守政策,不存在明显的扩张野心。所以两国之间保持了三百年的相安。大理国和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册封、朝贡、通商等方式进行着文化交流。硬角幞头是宋王朝最常用的冠饰,大理国的官员所戴硬角幞头和侍女所戴花冠很明显就是从宋朝学来的。

大理国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对大理国的研究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民族研究的重要课题,大理国的服饰目前研究者少有涉猎,本文冀补此阙。疏漏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古籍文章

书画字画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