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一幅画,一群“丽人”,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 浙江省博物馆
  • 2022年4月09日10时




浙江省博物馆“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展出了70余幅馆藏女性图像画作,为观众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当静立于展柜前,隔着玻璃凝视画作中描绘的女性形象时,你是否也会隔空遥想,她们是谁?她们曾经历了什么样的生活?她们的人生可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点滴痕迹?

遗憾的是,画作中的女性基本上都没有姓名,她们只是一个意象或是符号。在浩若烟海的历史画卷中,女性或许就如山水、花鸟一般只是画中的一种景致,当我们按时代梳理这些图像时,甚至会发觉相近时期的画作中“她们”的面貌也非常相似。但许多走进博物馆的观众不仅仅想欣赏“她们”的美与生活中的物,更希望可以尝试走近“她们”的思想与精神世界,让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个体境遇交织碰撞,引发更多共鸣与思考。

此次“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中有一幅《摹随园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卷》(下文简称《湖楼请业图》),是清代叶衍兰临摹尤诏、汪恭所绘《随园请业图卷》的画作,描绘了清代钱塘才子袁枚提携女弟子,在杭州组织湖楼集会的情景。这幅画虽不是旷世名作,甚至只是摹本,但在“丽人行”展中却作为重点展品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生动的演绎,因为这幅画可以很好地回应观众的无限遐思,有情、有景、有人、有故事。

在展出这幅画作的展柜玻璃上,静态画卷变为动态光影,“她们”带着那日参加雅集的喜悦,浅笑盈盈,向我们徐徐走来……




她们是谁?

《湖楼请业图》是一幅群体肖像画,在没有胶片的时代,这幅画定格了一个特定事件的珍贵场景。尽管画中丽人们的面容依旧相似,但她们却凭借才情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画中一共有20个人物,除了一位侧身而立的端砚童子,其余19人均在袁枚所书的前跋与后跋中提到。


前跋

乾隆壬子三月,余寓西湖宝石山庄,一时吴会女弟子,各以诗来受业。旋属尤汪二君向为写图布景,而余为志姓名于后,以当陶贞白真灵位业之图。其在柳下姊妹偕行者,湖楼主人孙令宜臬使之二女云凤云鹤也。正坐抚琴者,乙卯经魁孙原湘之妻席佩兰也。其旁侧坐者,相国徐文穆公之女孙裕馨也。手折兰者,皖江巡抚汪又新之女缵祖也。执笔题芭蕉者,汪秋御明经之女妽也。稚女倚其肩而立者,吴江李宁人臬使之外孙女严蕊珠也。凭几拈毫若有所思者,松江廖古檀明府之女云锦也。把卷对坐者,太仓孝子金瑚之室张玉珍也。隅坐于几旁者,虞山屈婉仙也。倚竹而立者,蒋少司农戟门公之女孙心宝也。执团扇者,姓金名逸字纤纤,吴下陈竹士秀才之妻也。持竿钓而山遮其身者,京江鲍雅堂郎中之妹,名之蕙字芷香张可斋诗人之室也。十三人外,侍老人侧而携其儿者,吾家侄妇戴兰英也。儿名恩官。诸人各有诗集,现付梓人。嘉庆元年二月花朝日随园老人书。时年八十有一。


后跋

乙卯春,余再到湖楼,重修诗会,不料徐、金二女都已仙去,为凄然者久之。幸问字者又来三人,前次画图不能羼入,乃托老友崔君,为补小幅于后,皆就其家写真而得。其手折桃花者,刘霞裳秀才之室曹次卿也。其飘带佩兰而立者,句曲女史骆绮兰也。披红襜褕而与之言者,福建方伯玙沙先生之季女钱林也。皆工吟咏。绮兰有《听秋轩诗集》行世,余为之序。清明前三日,袁枚再书。

两篇跋不仅交待了这幅画卷的创作背景,也简略介绍了画中形象的人物关系。让我们跟随题跋一起认识他们。

首先出场的人物为孙云凤与孙云鹤,她们是湖楼主人孙令宜的女儿。两姐妹仿佛在一边交谈,一边款步徐行前往参加盛会。她们的身后是灵秀静美的西湖,远处是隔湖相望的孤山。此画目前正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展出,观众可以置身于画境之中,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这个画面中,坐于正中抚琴的是乙卯经魁孙原湘的妻子席佩兰,其旁侧坐的为大学士徐文穆公的孙女徐裕馨,而以手折兰者为皖江巡抚汪又新的女儿汪缵祖。席佩兰静坐抚琴,琴前还摆放着香炉,侧坐的徐裕馨气定神闲地欣赏着琴声。站立于席佩兰身后的汪缵祖似乎在一边品琴一边欣赏手中的兰花。

站在芭蕉旁执笔题芭蕉的闺秀叫汪妽,她的父亲汪绳祖是袁枚的好友,一旁为端砚童子。倚在汪妽身后而立的是李玉洲按察使的外孙女严蕊珠,她仿佛在观看汪妽创作。从图中看,严蕊珠年纪较小,娇俏可爱,她18岁时拜袁枚为师,可惜还未出嫁就芳年早逝,永远停留在了少女时代。

画中四个人物分别是松江知县廖古檀的女儿廖云锦,她正手执毛笔准备作画,若有所思又胸有成笔。把卷对坐的是太仓孝子金瑚的妻子张玉珍,坐于几案旁的是屈宛仙,她的丈夫赵子梁也是诗人,倚竹而立的则是户部侍郎蒋赐棨的孙女蒋心宝。几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精巧有致。

这组图像展现了两名清秀女子。迎面走来执团扇的女子为金逸,是秀才陈基的妻子。伏于湖石上、持钓竿的为鲍之蕙,她是“京口三诗人”之一鲍皋的女儿,哥哥鲍之钟、姐姐鲍之兰也都是诗人。画中人物与苍竹、湖石、清池一起融于场景中,令人倍感闲适悠然。

这个场景描绘的人物是袁枚、其侄媳戴兰英及她的儿子恩官。画中的袁枚已逾古稀之年,神态雍容,白髯低垂,面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他右手扶纸,似在构思诗作。戴兰英站于袁枚身侧,一旁的恩官手执如意,憨态可掬,十分有趣。

画中最后的三名女子与前面的人物并非同一次绘成,后跋交代了补画三名女弟子的原因,即有两名女弟子仙逝。补图中手折桃花、身着蓝衣的为袁枚弟子刘霞裳之妻曹次卿,穿红斗篷的女子为福建布政使钱琦幼女钱林,佩兰而立的是骆绮兰。

她们留下了什么?

《湖楼请业图》中所绘的女子都颇具才情,并在当时负有盛名。然而,在袁枚书写的题跋中,对她们的介绍大多围绕她是谁的女儿、谁的妻子、谁的孙女、谁的妹妹展开,仅在前跋中提到“诸人各有诗集,现付梓人。”后跋末尾写到“皆工吟咏。绮兰有《听秋轩诗集》行世,余为之序。”看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才女们依然逃脱不了成为男性的附属。

在展览中呈现这幅画作时,策展人更希望观众可以通过才女们各自的成就认识她们,因此伴随着画面闪动,动画的上方会出现画中人物对应的信息以及她们的代表作。囿于画面所限,无法详细展开,如果细细探寻,可以窥见她们努力开拓的一方天地。

比如在画卷中最先出场的孙云凤,她是“随园女弟子”中的佼佼者,有“扫眉才子”之称,然而其丈夫程庭懋却憎恶“女子弄文”,将其休弃。孙云凤少习诗词,酷爱吟咏,著有《湘筠馆词》。同时也擅长作画,在本次展览中就展出了孙云凤的画作《明湖饮饯图卷》。

清 孙云凤 《明湖饮饯图卷》浙江省博物馆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又如图中凭几作画的廖云锦,著有《仙霞阁诗草》《织云楼稿》。她同时也是一位既能山水、又精工“没骨花卉”的画家,被清代著名画家改琦誉为“一豪侠女公子,生平屡散千金,不自为计”。《丹丘彩凤图》是廖云锦传世佳作之一,她的作品匠心独运,构物赋形独具神韵,画境清俊旷达、潇洒雅趣。其代表作《折枝花卉图》册十开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清 廖云锦 《丹丘彩凤图》

其他才女也有不少作品传世,如金纤纤著《瘦吟楼诗稿》,席佩兰著《长真阁集》,孙云鹤著《听雨楼词》,鲍之蕙著《清娱阁吟稿》,徐裕馨著《兰蕴诗草》,骆绮兰著《听秋轩诗集》,屈宛仙著《蕴育楼集》,汪缵祖著《蕉雨轩吟稿》,张玉珍著《晚香居词》,严蕊珠著《露香阁诗存》……绘画方面,屈宛仙工绘白描花鸟,骆绮兰工写生花鸟,尤喜兰花。

清 骆绮兰 《花卉扇面》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相比于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女性,这些闺秀们无疑是幸运的,她们迈出了闺闱空间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可以拜师结友,挥洒才情,并流芳于世。这不仅得益于她们自身的天姿、家庭氛围,也得益于她们的老师——袁枚。

袁枚与他的女弟子们

清 罗聘《袁枚像》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袁枚何许人也?

他是文学家,乾嘉时期的诗坛盟主,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要写出诗人的个性。他是美食家,著有烹饪典籍《随园食单》,系统地讲述了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制作,既有烹调理论的阐述,也有方法技术的介绍,非常实用。对杭州人而言,袁枚尤为亲切,杭州体育场路与建国路交叉口附近的大树路,曾有袁枚的祖居。而《湖楼请业图》更是袁枚晚年两次返乡省亲与友人相聚的见证。袁枚活到了82岁,自称随园老人,是肆意洒脱、热爱生活的典范。

在袁枚生活的时代,封建教育观阻断了女子受正规教育的途径,人们遵循着女性“内言不出于阃”的训诫。袁枚却提出“俗称女子不宜为诗,陋哉言乎”,他认为,女子写诗不比男人差。在他广招随园弟子的同时,士人的妻子、女儿也逐渐接受袁枚的学术和思想熏陶,踏入了随园的诗学领地。袁枚招收女弟子的行为在当时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之举,他不仅招收了女弟子、组织闺阁诗会,而且请人绘制画像,并刊刻了《随园女弟子诗选》,让女弟子们得以留名。

诸多女弟子中,有三人被袁枚视为知己,他在《随园诗话·补遗》中写道:“余女弟子虽二十余人,而如(严)蕊珠之博雅,金纤纤之领解,席佩兰之推尊本朝第一,皆闺中之三大知己也。”席佩兰的诗被放在了《随园女弟子诗选》的首位。袁枚与弟子们亦师亦友,多次到闺秀家中看望弟子,并与女弟子通过书信进行诗学对话,为她们创造了立言的机会。今天人们才得以通过流传下来的文献与图像认识那一个个灵动鲜活的才女。

两百多年前,也是一个这样的融融春日,袁枚与他的女弟子们聚首于西子湖畔的宝石山庄。置于时间的洪流里,这一日与那一日并无两样,湖山胜景,春风依旧。但今时昨日女子的境遇却有了天壤之别,当我们透过画作“对话”画中人物,忖思历史,反观自身,或许会顿觉天地变得更为宽阔,因为我们生活在每个平凡女子都可以追梦的时代。恰如袁枚留下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苔》: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每一个片段都微不足道,但这些不复重来的点滴汇聚成了延绵不绝的历史;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很渺小,但每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凝聚成了推动历史前行的力量。不管生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不论处于怎样的人生境遇之中,即使微小也要绽放美丽光华,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一如《湖楼请业图》中那一位位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与文坛中拥有了姓名的女子。


参考文献:

[1]王英志.随园女弟子考述[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04) .

[2]王英志.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01) .

[3]周建锋.从湖楼请业图看古代文人雅集[J].收藏,2014,(6).

[4]孙雨晨.《随园湖楼请业图》——清代女性文人的才艺群像[J].市场鉴赏,2020,(4).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