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 | 如何欣赏不同书体的书法(一)
▼
本来欣赏书法不应当成为问题,古代社会中,它既是日常记录的手段,又是艺术欣赏的对象,与人们的生活非常紧密。当下我们已经远离毛笔书写的时代,书法成了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大院校开设书法专业和书法赛事的兴起,书法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从孩童到耄耋老人,都不乏书法爱好者。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欣赏书法,怎样提高审美就成为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西周晚期 《散氏盘》铭文拓片
战国秦时期《秦公簋》盖内铭文图(左)《石鼓文》宋拓本现藏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右)
中国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体,这些书体基本在东汉以前就已经定型。而后的书法发展,是在这几种书体范围内风格的创造。像我们知道的颜体、欧体,是因为书家个人面貌突出,因此贯上姓氏。这里我们还应当明白文字学上的字体和书法中的书体有所区别,前者一般不研究技法风格这样的艺术问题,而纯从字体发展、字形构造角度进行研究;后者关注的是笔画、结体、章法乃至气息、格调等创造。因为古往今来的书法家,凡能在书法史上有一席之地的,必然有其独特的书法风貌,不暇一一分析。因此这里我们借用文字学的概念,对篆、隶、楷、行、草五种基本字体的书法欣赏进行一个大致的介绍。
秦秦始皇、秦二世双铭《秦量》(左图,秦始皇廿六年诏拓片) 秦李斯《泰山刻石》宋拓165字本(右图,现藏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篆书属于古文字,是文字发展的源头。无论是甲骨文、金文、小篆,它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象形”,即《说文解字序》中说的“远取诸身,进取诸物”“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篆书书法的欣赏,应当具备相当的文字学知识,以便了解书写的内容以及是否有错讹。文字错误对一件篆书作品而言是大忌,当然,对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是这样,只是篆书更不易查别。在文字产生的早期,字体形态尚不稳定,加上其发展的路径很多,脉络复杂,因此同一个字往往有许多种不同的写法。若是不通文字学,不知道字体发展的前后过程、各个构件的意义,很容易出现错误。而作为我们欣赏而言,如若不通文字学,看不懂内容,那真是如看天书,更不要说体味其中的美了。
唐 李阳冰《三坟 记》(拓本现藏日本东京台东 区立书道博物馆)
隶书的由来也很久远。实际在小篆定型之前民间就已有草写的隶书了。隶书是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过渡环节,其中既有古拙之美又消减了篆书当中许多象形的笔画,从而更像“文字”。汉代是隶书辉煌的时期,有名的隶书碑刻大都产生在东汉时期,如《曹全碑》《乙瑛碑》《张迁碑》《礼器碑》等,这些碑刻虽各有特点,但都反映了汉隶宽宏博大、气象宏伟的审美特质。现在有的人故意追求丑怪,把字写得扭曲变形,或是任意以几何形状进行夸张,看起来似乎饶有趣味,其实离汉隶本来的博大气象相去甚远。所以欣赏隶书,应当观气象,而无须从一笔一画来计较得失。作者:苏轸原文载于《书法教育》2020年第6期,有改动(文中配图选摘自邹涛著《荣宝斋书法篆刻讲座·篆书》一书)
图片选摘自邹涛著《荣宝斋书法篆刻讲座·篆书》
▼
《荣宝斋书法篆刻讲座·篆书》
特惠价:118.40元
荣宝斋出版社孔夫子店
荣宝斋出版社微店
编辑 |营销中心谢东滨张文基
审校 | 王勇 徐鼎一
荣宝斋出版社历年所获荣誉
■ 荣宝斋出版社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毛泽东书法选》获“第二十三届金牛杯美术图书”金奖■《陈云书法选》获“第二十五届金牛杯美术图书”金奖■《赖少其全集》获“第二十八届金牛杯美术图书”金奖■《黄宾虹文集全编》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内容来源 |荣宝斋出版社
编辑|李晓婉 审核|刘蓓
官网:http://www.rongbaozhai.cn
投 稿 邮箱:rbzapps@163.com
文章转发自荣宝斋,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