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绝美瓷色】如孔雀羽毛般艳丽夺目,光彩耀人的孔雀蓝瓷器

  • 北京陶瓷艺术馆
  • 2022年3月18日03时

在林林总总的釉色当中,有一种釉色,神秘而不失高雅,沉静而不失亮丽,沉静如水,却又光彩照人。

它就是——“孔雀蓝”

“孔雀蓝釉”又称“法翠蓝”,这种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烧制后呈现亮蓝色泽,像孔雀开屏,绚烂鲜亮,品味高贵,气质优雅!

明嘉靖 青地孔雀蓝彩“穿莲游龙”图盖盒


孔雀蓝釉是一种源自西亚的釉色,色彩艳丽,以铜元素为主要着色剂,经烧制后呈现蓝绿色调。

其釉色的名称来源于孔雀羽毛,也以孔雀羽毛为标准分类命名,绿色偏多的为孔雀绿,又名“法翠”;蓝色偏多的称孔雀蓝,又名“法蓝”。

考古发现表明,孔雀蓝釉器物传入我国,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刘华墓出土的3件孔雀蓝釉陶瓶。

五代 波斯孔雀蓝釉陶瓶之一

刘华墓出土的3件五代时期孔雀蓝釉陶瓶均为小口、长鼓腹、小底,状如竖立的橄榄。

瓶子表面施釉介于蓝、绿色之间,釉层较厚。其来源与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达的海外交通贸易密切相关。

五代闽国时期,王审知等统治者积极推动海外贸易,“招徕海中蛮夷商贾”,福州、泉州等地的贸易港口因此形成“填郊溢墎,击毂摩肩”的繁荣景象。刘华墓出土的孔雀蓝釉陶瓶,就是通过海外贸易渠道输入福州的。

国内开始烧制孔雀蓝釉产品大约是在唐宋期间,在金、元民窑中,这种釉色被陆续复刻出来。

从金、元产品工艺看,13世纪的磁州窑系制作这种翠蓝釉的水平相对较高,至今还有不少绘画精美的“翠蓝黑花”器存世。

元 磁州窑翠蓝釉黑花梅瓶

在元代,景德镇浮梁瓷局建立后也制作过一些孔雀蓝釉器,釉上还烘烤金彩双角五爪龙纹装饰,可惜大部分金彩发掘前饱受土壤侵蚀已经脱落。

从整体发掘情况看,元代出土器品种较少,说明当时御窑厂孔雀蓝釉制作尚未成规模。

元 孔雀蓝釉带盖梅瓶

孔雀蓝在制作初期种类并不丰富,随着呈色、胎釉结合等诸多特性慢慢被人掌握,在陶瓷界的应用也渐趋广泛。

根据制作品种,大致将其分为三类:孔雀蓝单色釉、孔雀蓝青花、孔雀蓝混和彩。

明宣德时期制瓷发展迅猛,孔雀蓝釉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统治者对御窑厂瓷的严格要求促使单色釉、釉下青花制品精益求精。

明代孔雀蓝官窑瓷器在当时就极为名贵,成功的作品不多。现在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更是寥若晨星。

明宣德 孔雀蓝龙纹盘

明 孔雀蓝梅瓶

明成化 景德镇窑孔雀绿釉青花莲鱼纹盘

明嘉靖 孔雀蓝锥拱蕉叶夔纹觚

清代是中国制瓷的鼎盛时期,尤其是早中期,为我国陶瓷史上的巅峰时代。

孔雀蓝釉这一品种在明代晚期曾一度产量剧降,难觅其踪,但到了康熙年间,又开始兴盛起来,并逐步走向孔雀蓝釉史上的又一高峰。

清康熙 孔雀蓝釉瓷

清康熙 孔雀蓝釉瓷 大英博物馆藏

清乾隆 孔雀蓝釉花觚

康熙孔雀蓝釉较明代宣德、成化烧造的釉色变化更加丰富,有的浓重葱翠,有的淡而纯净。

雍正、乾隆时,孔雀绿釉瓷器的造型种类较康熙时更为丰富。




孔雀蓝欣赏





出品北京陶瓷艺术馆

摄影:菜菜

编辑:闽小瓷

设计:萌萌&鲸鱼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