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静清靈|清代御瓷私人珍藏专场
成交数量 |19件
时间|10月8日上午10:00
地点|香港
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
Lot.3106
清乾隆 粉彩三子獻壽寶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18 公分;7 1/8 英寸
估价: 2,500,000-3,000,000 港幣
成交价: 15,775,000 港幣
此器比例布局,雅致大方,盡顯心思。上部松綠地番蓮小瓶,雙耳摹古,頸肩華飾,精緻入微,不亞洋彩鉅作。中下部塑貼三子,頭束雙髻,眉清目秀,臉頰飽滿,身穿華衣,袍服圖案各異,粉紅的是牡丹、淡綠的是瑞果、淺藍的是小花,以顏色不同的褲子搭配,醒目鮮明。更加添仿漆木描金蓮紋座,底署描金六字篆書款,誠當朝像生瓷器中之精品。
據清檔記載,乾隆二十年(1755年)四月二十六日曾傳旨:「著唐英照從前燒造過三子、五子瓶,並今日所進的瓶等樣款,燒造五十件,要趕七月初一日送到,賞人用。欽此。」又於七月初七日下旨:「九江關所進的三子、五子瓶等,並磁扳指,俱著本家家人送至熱河,交總管富貴、總管太監胡全忠接數查收,俟敬事房人到時交給,欽此。磁器交坐京家人盧四赴熱河交訖」(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北京,2005年,卷21,頁470-471)。可見這類嬰戲題材瓷瓶,當時外送行宮,曾作賜賞之用。
塑貼瓷瓶,燒製工藝繁複,不論題材,均極為罕稀。清宮檔案雖指高宗曾下旨燒造相類瓷瓶逾五十,但傳世塑貼嬰戲彩瓷更是寥寥可數,且多飾童子攀瓶,底有圈足方便燒造,不必如此支燒,製作相較略簡。參見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乾隆洋彩花卉紋三嬰戲瓶,口足均採三花瓣式,塑貼三子,童子大小與此瓶所見相若,執帶、繫結、攀高,三人神態各異,底署青花六字篆款,錄於《盛世華章》,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倫敦,2005-6年,編號301,又載於《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台北,2013年,編號II-3.30。
另外還可參考童子數量有別之乾隆粉彩瓶,如 M.D. Ezekiel 舊藏松綠地七子橄欖包袱瓶,收錄在 R.L. Hobson,《The Later Ceramic Wares of China》,圖版IX,圖2,曾售於倫敦佳士得1930年3月18日,編號73、紐約佳士得1977年12月12日,編號211及香港蘇富比1978年11月28/29日,編號318。另見一例,飾五子登科,六字礬紅篆款,2016年5月10日經倫敦佳士得拍出,編號78。
此器塑貼三童半蹲、手上托,臉雖朝外,同心共協,獻送寶瓶,姿態不禁讓人遙想戰國人形器足或唐朝佛教力士。本品整體結構對稱工整,採上皿、下座、中塑貼之式,布局與同代三犧尊類同,參見一台北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仿鈞釉例,錄於《大觀:北宋汝窰特展》,台北,2007年,編號15。
此器瓶口內歛,乾隆瓷作中較為罕見,但乃有例可考,如戴萍英基金會舊藏乾隆粉紅地粉彩蝴蝶瓶,歛口之式與此相類,先後兩度在佳士得拍出,分別為倫敦1971年10月18日,編號65,以及香港2008年12月3日,編號2388
成交拍品全览
拍品 Lot.3101
清雍正 豆青釉蓮瓣紋三繫花囊 《大清雍正年製》款
寛18.1 公分;7 1/8 英寸
估价: 1,000,000-1,500,000 港幣
成交价: 4,375,000 港幣
本品器形曲線飽滿,典雅俊美,尤為難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近例,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顏色釉》,香港,1999年,圖版131。同可參考一例,器形相若,尺寸稍小,釉色泛青,載於史彬士,《中國歷代陶瓷選集》,鴻禧美術館,台北,1990年,圖版131及《香港蘇富比二十年》,香港,1993年,圖版319。該瓶曾兩度售於香港蘇富比,1979年5月21日,編號120及2005年5月2日,編號514。
拍品 Lot.3102
清雍正 胭脂紅釉盃 《大清雍正年製》款
8.6 公分;3 3/8 英寸
估价: 600,000-800,000 港幣
成交价:2,250,000 港幣
拍品 Lot.3103
清雍正 鬪彩花卉紋盌一對 《大清雍正年製》款
13.4 公分;5 1/4 英寸
估价: 2,500,000-3,000,000 港幣
成交价:4,975,000 港幣
比較一對例,現藏於東京梅澤記念館,曾展於《清朝陶磁》,MOA美術館,東京,1984年,編號39。另一例出自 Brian S. McElney 收藏,曾展於《Porcelain of the High Qing 1662-1795》,Art Gallery of Greater Victoria,維多利亞,1983年,編號78。再比較一例,載於《世界陶磁全集》,東京,卷12,圖版30。此類盌亦有售於拍賣會:倫敦蘇富比1972年2月29日拍出一盌,編號247;還有一盌售於倫敦佳士得1978年12月11日,編號52;再參考兩盌,分别售於倫敦蘇富比1969年11月4日,編號107及1996年6月11日,編號100。尚有一對盌例,紋飾相近,枝蔓以釉下青花為主,釉上彩顏色較淺,售於香港佳士得1992年9月29日,編號563。
此外也可比較帶雍正年款之盤例,其一出自細川護貞收藏,圖載於《細川護貞コレクション展 II:清の磁器.波斯の陶器》,熊本縣立美術館,熊本市,卷2,1993年,編號25。另有一盤售於倫敦蘇富比1991年12月10日,編號326。
拍品 Lot.3104
清乾隆 粉青釉番蓮紋唇口罐 《大清乾隆年製》款
32.2 公分;12 5/8 英寸
估价: 1,200,000-1,600,000 港幣
成交价:1,500,000 港幣
不僅遵循明規,陶匠創思出新,此件粉青釉蓮紋罐且蘊乾隆風韻。此罐在明代器形的基礎下延展變化,曲線更形修長典雅;蓮紋優雅細膩,有別於明朝雛本。承襲前人之風,乾隆帝選以景德鎮瓷胎呈現青綠色釉,瓷胎潔白勻淨,較龍泉厚重粗胎更能映襯青釉澈淨明潤,顯出紋飾鮮豔剔透。此外,窰工篩減宋代龍泉釉中鐵質,乃得如斯水瑩青釉。
落年款之浮雕青釉罐珍稀罕見,但可參考數例。見一牡丹紋罐例,同署乾隆年款,售於倫敦蘇富比2007年5月16日,編號115;尚有一較小作例,飾蓮紋,售於香港蘇富比1982年11月9日,編號231。另可比較仇焱之收藏一龍紋例,無款,售於紐約蘇富比2011年9月14日,編號207。
拍品 Lot.3105
清雍正 青綠釉盃 《大清雍正年製》款
9 公分;3 1/2 英寸
估价: 1,200,000-1,600,000 港幣
成交价:3,250,000 港幣
青綠或為雍正朝最罕見的釉彩,其光潤勻稱,讓人讚歎。青綠釉彩乃以低溫燒就,是以此色彩瓷必經複燒,發色純粹如此盃者甚為難得。參考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兩例,其一出版於《故宮清瓷圖錄.康熙窰.雍正窰》,東京,1980年,圖版153,另一例曾展出於《青代單色釉瓷器特展》,台北,1981年,圖版44。另見一對盃,收錄於《五色晚霞: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釉瓷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 2005年,編號113。
還可參考底署雙方框款之例,如玫茵堂舊藏,售於香港蘇富比2011年4月7日,編號30。保羅.白納德伉儷舊藏另有一盃,售於香港蘇富比1988年11月15日,編號68。且參考專場另一青綠盃,器壁圓弧,呈半球狀,拍品編號3116。
来源:張鈴收藏,香港
展览:
《明清一色釉瓷》,敏求精舍,香港藝術館,香港,1977年,編號62(年款圖片誤植為編號55a)
《求知雅集珍藏中國古陶瓷展》,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1981年,編號136
乾隆尚古,命御窰依古式,燒造多樣新瓷,並曾詔命運送古瓷珍品至景德鎮作為摹本傚之。是時御窰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擅詩詞書畫,聰穎多才,促使製瓷工藝臻絕超卓,汲古創新,其時瓷器創燒佳作不斷。
本品亦屬唐英所造新式官瓷,器形取材南宋浙江龍泉窰紙槌瓶。龍泉例見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卷1,倫敦,1994年,編號570。以古為本,添以平肩、直頸、雙耳造形簡化,葵瓣式主軸連貫全器,更顯新穎,施以豐厚青釉,溫潤瑩輝,傚擬宋代官窰,秀麗迷人。
日內瓦鮑爾珍藏一件類同作例,錄於 John Ayers,《The Baur Collection, Geneva; Chinese Ceramics》,卷1,日內瓦,1968年,編號A370;另一例則見於拍賣會,紐約佳士得1995年3月23日,編號129,出自 Scheinman 舊藏。
並比較一件相類仿官釉瓶,器形更近紙槌瓶,亦為日內瓦鮑爾珍藏,載於 John Ayers,同上,編號A341。
来源:
紐約蘇富比1983年6月15日,編號319
拍品 Lot.3108
清乾隆 青花蓮瓣式開光暗八仙靈芝耳扁壺 《大清乾隆年製》款
50.5 公分;19 7/8 英寸
估价:估價待詢
流拍
青花扁壺端麗大器,華貴雍容,珍稀罕有,氣勢非凡,乃乾隆御窰登峰造極之作。
器身滿綴佛、道紋飾,寓意吉祥高壽,反映清帝對於佛、道、漢文化之崇尚。乾隆帝虔敬信仰藏傳佛教,亦供養道教,曾多次於紫禁城、圓明園中舉行道教法會。萬壽節慶典也見道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祭祀。
扁壺整體以「壽」字為軸,環繞佛道祥瑞紋飾,壺側、頸、足綴蝙蝠翱翔於彩雲之間,福瑞呈祥。
紋飾以八吉祥之法輪造型為骨,中心為「壽」,蓮瓣式開光內繪暗八仙紋:葫蘆為李鐵拐,芭蕉扇乃鍾離權,花籃屬藍采和,魚鼓為張果老,荷花何仙姑,寶劍乃呂洞賓,笛者韓湘子,笏板曹國舅。
本品構圖佈局喜慶大方,華麗紛呈,與他類扁壺迥異,可能為特殊節慶所造,觀其紋飾內涵,應為萬壽節之慶賀大禮。
法輪線條剛直,暗八仙、花果紋自然柔和,相得益彰,青花濃淡層次豐富,呈現光影變化,甚得十五世紀初期青花官瓷之風。
青花扁壺確以十五世紀早期青花瓷為雛本,尺寸相當,壺腹圓鼓,中心圓突,背面素平無釉,用以裝盛液體,以繩鍊立掛於牆面,或平置於桌面,參考一件宣德窰扁壺,錄於馮先銘,〈Yongle and Xuande Blue-and-White Porcelain in the Palace Museum〉,《Chinese Ceramics. 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2-2003》,香港,2004年,頁172-186,圖19。同錄十三世紀中亞銅製扁壺,背面略作凹弧,或原用以繫於馬鞍,圖19a。
本品與十三世紀銅壺相較,其造形之變化,如圈足,清楚呈現,依隨時光流轉,器物用途亦隨而改變,曾為裝盛器,現已成陳設之用。
壺腹紋飾排列與永樂窰青花淨水盌相類,如布倫戴奇珍藏一例,載於 John Carswell,《Blue and White: Chinese Porcelain and Its Impact on the Western World》,David and Alfred Smart Gallery,芝加哥,1985年,編號28,紋飾以金剛杵為中心,繪八吉祥紋魚蓮瓣形開光之中,「淨水盌」象徵淨心,用於供佛祭典。
類同扁壺僅知二件,其一出自 Stephen W. Bushell 收藏,刊於 W. Cosmo Monkhouse,《A History and Descrip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倫敦,1901年,圖52;另一例1975年7月8日售於倫敦蘇富比,編號175,後於香港蘇富比1981年11月25日售出,編號225。
比較近類之青花八吉祥紋扁壺,存世數量較多,如一例展出於《福壽康寧:吉祥圖案瓷器特展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1995年,編號11。另有一例,載於《明代官窯靑花磁器の宝庫:南京博物院蔵》,佐川美術館,守山市,2003年,編號78。另一例錄於 Michel Beurdeley 與 Guy Raindre,《Qing Porcelain. Famille Verte, Famille Rose 1644-1912》,紐約,1987年,圖版154,為仇焱之舊藏,1981年5月19日售於香港蘇富比,編號544。
来源:
格羅夫納古董博覽會,倫敦,1990年代初
永寶齋,香港
拍品 Lot.3109
清雍正 胭脂紅盃 《大清雍正年製》款
10 公分;3 7/8 英寸
估价: 500,000-700,000 港幣
成交价:1,875,000港幣
受益於宮廷傳教士引入之西洋科技,康熙末年成功研發出這類胭脂紅彩,然康熙年製傳世品寥寥無幾。雍正、乾隆年間,續以低溫燒製胭脂紅彩,發色不一,成為中國瓷藝中出眾的品類。景德鎮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在《陶成紀事碑記》中,便稱此類為「西洋紅色器皿」。
單色釉瓷,看以為易,實則尤艱,嚴苛匠人純青造詣,精準細密,拉坯燒製,繼而吹釉,即通過竹筒,蒙以細沙,必須一絲不苟,才得此輕盈均勻之色。
參考圖載於《故宮珍藏康雍幹瓷器圖錄》一例,香港,1989年,圖版132,另參考布倫戴奇舊藏一例,署單圈年款,現藏於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圖見博物館官方網站,編號B60P2365。且有一對收錄於《徐氏藝術館》,香港,1991年,圖版126。本場拍賣還有一尺寸略小之胭脂彩盃,拍品編號3102。
来源:
張鈴收藏,香港
展览:
《明清一色釉瓷》,敏求精舍,香港藝術館,香港,1977年,編號20
《求知雅集珍藏中國古陶瓷展》,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1981年,編號135
拍品 Lot.3110
清雍正 粉青釉長頸荸薺瓶 《大清雍正年製》款
32.7 公分;12 7/8 英寸
估价: 2,000,000-3,000,000 港幣
成交价:3,000,000 港幣
此瓶釉色光華瑩潤,所施仿宋青釉,足顯清代帝皇慕古雅意,亦見御窰為迎合聖意之創新技術。窰工篩減宋代龍泉釉中鐵質,乃得如斯水瑩青釉。此品之青釉創燒於康熙,雍正繼而善之,技法日臻精熟,遂見本品青釉澈淨明潤。
其形源自宋代,參見北京博物院藏一龍泉長頸瓶例,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宋(下)》,香港,1996年,圖版99。
此形制多見於乾隆一朝,雍正原型極為珍稀。參見一乾隆仿官釉瓶例,出自史蒂芬.瓊肯三世收藏,曾售於紐約蘇富比2018年9月12日,編號115。
拍品 Lot.3111
清雍正 青花雲龍紋盌一對 《大清雍正年製》款
9.6 及 9.7 公分;3 3/4 英寸
估价: 500,000-700,000 港幣
成交价:1,750,000 港幣
此類青花盌,盡致詮釋明式龍紋,成對燒造。比較三對相似盌例,分別售於香港蘇富比1989年11月14日,編號87、1995年5月2日,編號66和1997年4月29日,編號614。雍正皇帝想必對此龍紋甚為鍾愛,時也有製相類折腰盌。參考一例,載於《華光艸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1973年,編號59。另一對為利國偉爵士舊藏,售於香港蘇富比,2018年10月3日,編號145。
来源:
亨利.戈爾德施密特伉儷收藏
拍品 Lot.3112
清雍正 粉青釉如意拐子紋盌 《大清雍正年製》款
11.5 公分;4 1/2 英寸
估价: 500,000-700,000 港幣
成交价:1,125,000 港幣
此品青釉意啟明朝龍泉窰器,創燒於康熙,雍正繼而善之,窰工篩減宋代龍泉釉中鐵質,技法日臻精熟,遂見本品青釉澈淨明潤。雍正帝選以景德鎮瓷胎呈現青綠色釉,瓷胎潔白勻淨,較龍泉厚重粗胎更能映襯青釉澈淨明潤,乃得如斯水瑩青釉。此外,本品浮雕紋飾,凹凸有致,青釉映襯層次分明,意趣盎然。
雍正浮雕青釉盌例雖有著錄,惟尺寸略小如本品者不多。且此類小盌未有如大盌例般規限化,紋飾多變,較顯生動。一紋飾相若之盌例曾售於香港佳士得1990年3月20日,編號727。同可參考玫茵堂藏一尺寸相若之盌例,模印纏枝花卉,售於香港蘇富比2011年4月7日,編號23。另有一例綴蝙蝠紋,售於香港佳士得2017年11月29日,編號2802
拍品 Lot.3113
清雍正 仿汝釉蒜頭瓶 《大清雍正年製》款
29 公分;11 3/8 英寸
估价: 2,500,000-3,000,000 港幣
成交价:4,375,000 港幣
清代官窰製瓷技術,於雍正一朝到達顛峰,雍瓷精美卓絕,後世難以與之媲美。世宗慕古,命景德鎮御窰依古瓷樣式摹作,再造新瓷,宋代名窰之首,汝瓷,尤得帝王傾愛。
本品乃御窰廠督陶官唐英任內之佳作,取宋代浙江龍泉窰器形,其由來更可上溯至東周青銅壺造形,可參考一件清宮舊藏龍泉青瓷蒜頭瓶,高圈足,溜肩,錄於《龍泉窰》,香港,1962年,圖版10。
此類蒜頭瓶,並書雍正年款者,極為珍稀,著錄僅知懷海堂藏一件仿汝釉蒜頭瓶,尺寸相當,但添印菊瓣,展出於《機暇清賞 : 懷海堂藏清代御窰瓷缾》,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2007年,編號22。
雍正窰蒜頭瓶多施以當朝研發新釉,如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件爐鈞釉例,錄於《故宮清瓷圖錄-康熙窰.雍正窰》,東京,1980年,圖版146;胡惠春舊藏另有一件爐鈞釉蒜頭瓶,刊於《暫得樓清代官窰單色釉瓷器》,香港,2005年,編號20。或亦見以瓷釉傚仿其他材質者,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二器,釉似青金石,展出於《盛世華章》,皇家藝術學院,倫敦,2006年,編號179,並載於《中國陶瓷全集》,卷14,上海,1999年,編號205。
乾隆窰續燒仿汝釉蒜頭瓶,參考一件近類本品之例,載於《世界陶磁全集》,卷12,東京,1956年,圖版93;另一例刊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單色釉》,香港,1999年,圖版215。香港蘇富比曾售出相類乾隆窰蒜頭瓶,1979年11月29日,編號294;2006年4月10日,編號1610;2008年10月8日,編號2512。
拍品 Lot.3114
清雍正 墨地五彩纏枝菊花紋盌 《大清雍正年製》款
13 公分,5 1/8 英寸
估价: 1,500,000-2,000,000 港幣
成交价:1,875,000 港幣
墨地彩瓷,早見於十五世紀中葉,但數量極少,當時藝匠在含鉛量高的銅綠彩上添鈷青,燒製時兩者融為一體,形成光滑黑釉。及至康熙年間,復興墨地彩瓷,配以五彩之色,如布倫戴奇舊蓄一對墨地纏枝花卉紋盌,現藏於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圖見博物館官方網站,編號B60P1742和 B60P1743。
雍正年間,瓷胎愈加細緻,墨彩更潤澤純正,多如此盌一樣散射虹光。墨地五彩,顏色對比分明奪目,但奈何工序繁複,數目受限,同類器甚為罕見。與此成對之盌,錄於《Provenance》,前述出處,圖版138右,之後或見於展覽《The Barbara Hutton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 檀香山藝術博物館,檀香山,1956年,圖版XIIIa。
比較二例,其花卉飾紋更形細密,彩料稍為多樣,其一為 Bruce Beaudette 伉儷舊藏,先後售於紐約蘇富比1991年5月28日,編號290及香港蘇富比2007年4月8日,編號781,另一則為 Alfred Beit 基金會舊藏,售於倫敦蘇富比2013年11月6日,編號77。
再比較三墨地盤例,如同此品,主飾以礬紅彩繪成,它們卻加綴藍彩,其一藏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由 Julia C. Culland 惠贈,圖載於柯玫瑰,《Chinese Ceramics, Porcelain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倫敦,1998年,修訂版,1998年,編號23,且有一對,見於《研精得趣:重要中國瓷器收藏》專場,拍品編號3020。
来源:
Charles Oswald Liddell 上校(1851年生)收藏
Bluett & Sons,倫敦,1929年
Charles Ernest Russell (1866-1960年)收藏
展览:
《The Liddell Collection of Old Chinese Porcelain》,Bluett & Sons,倫敦,1929年,編號167(一對之其一)
出版:
R.L. Hobson、Bernard Rackham 及 William King,《Chinese Ceramics in Private Collections》,倫敦1931年,圖347
Roy Davids 及 Dominic Jellinek,《Provenance. Collectors, Dealers and Scholars: Chinese Ceramics in Britain and America》,Great Haseley,2011年,圖版138右
拍品 Lot.3116
清雍正 青綠釉盃 《大清雍正年製》款
9.2 公分,3 5/8 英寸
估价: 800,000-1,200,000 港幣
成交价:3,875,000 港幣
比較 Hon. Mountstuart William Elphinstone 舊藏三例,均存倫敦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其中一盃出版於 Margaret Medley,《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Ming and Ch'ing Monochrome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倫敦,1973年,編號B526,另外兩器成對,尺寸較大,底署雙圈年款,圖見博物館官方網站,編號B.524 與525,前者出版於蘇玫瑰,《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倫敦,1989年,圖版97下方右二。本場拍賣另有一青綠盃,壁略深,見拍品編號3105。
雍正年間,同採此弧壁半球形之盃,有施各式彩釉者,包括檸檬黃、胭脂紅、松石綠。參考玫茵堂舊藏二盃,底均署單圈款,胭脂紅與松石綠各一,前者內飾瑞果,售於香港蘇富比2012年4月4日,編號1與2。
拍品 Lot.3117
清雍正 鬪彩暗八仙盌一對 《大清雍正年製》款
13.2 公分,5 1/8 英寸
估价: 800,000-1,200,000 港幣
成交价:3,250,000 港幣
趙從衍舊藏有一對近例,展於《華光艸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1973年,編號89。另一對兩度售於蘇富比,1999年11月1日,編號366,以及2006年4月10日,編號1792。再有一對售於香港佳士得,1993年10月25日,編號842。另見二盌售於蘇富比,一例售於1999年4月27日,編號434,另一例售於1983年、1990年及2000年10月30日,編號164。
相類暗八仙紋,也有只飾青花者,例見南京博物院藏雍正年款盌,圖載於徐湖平編,《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窰瓷器》,上海,2003年,圖版170。
同器形並帶乾隆年款之開片紋罐甚爲罕見,據現時記載疑爲孤例。參考一尺寸較大之仿哥釉例,頸較長,飾獸面鋪首耳,乃飛鳥井家族舊藏,售於香港佳士得2007年5月29日,編號1528。
器形相同者,以窰變釉更為常見。比較一雍正帶款例,售於香港蘇富比1980年5月20日,編號125。另一例則售於倫敦蘇富比1996年12月17日,編號126。
本罐器形或仿東周青銅缶,如河南輝縣琉璃閣出土例,圖見蘇芳淑,《Ea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華盛頓,1995年,圖34.2。
拍品 Lot.3119
清雍正 白釉菊花盤 《大清雍正年製》款
17.7 公分,7 英寸
估价: 800,000-1,200,000 港幣
成交价:1,000,000港幣
據清宮記事錄,雍正十一年(1733年)世宗下旨內務總管年希堯:「各式菊花式磁盤十二色(內每色一件)」,「每色燒造四十件」。然而,十二色釉菊瓣盤並無完整成套傳世,且已知雍正菊瓣盤之釉色遠多於十二種。北京故宮博物院已出版共十三色不同來源之菊瓣盤例;此外,已知至少仍有其他六色類例。薛好佩博士在其專文〈In the path of Tao Qian: 'Chrysanthemum' wares of the Yongzheng Emperor〉中,論及雍正時期菊式器之發展,並認為此類器或可體現雍正帝對詩人陶潛之傾慕,承其愛菊之情(《Arts of Asia》,2015年5-6月,頁72-85)。陶潛(365-427年),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歸隱故土柴桑,閒居田壟菊院,寄情山水,逍遙自適,開創「田園詩」體例。世宗尤崇農耕勞作,故此類田園題材作品備得聖心。
見一白釉例,載於《盛世華章》,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倫敦,2005年,編號172(第四行右),或參考《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單色釉》,香港,1999年,圖版257(第二行右)。再見一相似菊式盤,售於紐約蘇富比2017年3月15日,編號520。
可比較數例其他釉色之菊瓣盤,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十二例,曾赴英參與前述《盛世華章》展覽。這一組中,其一湖水綠盤,器底敷彩,僅年款一圈留白。香港蘇富比曾售出多例:如西雅圖藝術博物館及趙從衍舊藏天藍釉對盤,1987年5月19日,編號279;保羅.白納德伉儷及 Hall 家族遞藏松石綠盤,2000年5月2日,編號553;樂山堂舊藏粉青釉盤,2008年4月11日,編號2503;以及玫茵堂舊藏紫釉例,2013年4月8日,編號4。
来源:
K.W. Woollcombe-Boyce 收藏
香港蘇富比1978年5月24日,編號185
拍品 Lot.3120
清雍正 紅釉小梅瓶 《大清雍正年製》款
12.1 公分,4 3/4 英寸
估价: 800,000-1,200,000 港幣
成交价: 2,125,000 港幣
拍品 Lot.3121
清雍正 綠地紫彩雲龍戲珠紋盌 《大清雍正年製》款
15.1 公分,5 7/8 英寸
估价: 500,000-700,000 港幣
成交价:625,000 港幣
拍品 Lot.3122
清雍正 粉青釉蓋罐 《大清雍正年製》款
14.5 公分,5 5/8 英寸
估价: 800,000-1,200,000 港幣
成交价:625,000 港幣
相关资料:
或香港蘇富比1978年11月28日,編號187
来源:
或香港蘇富比1978年11月28日,編號187
声明: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本着传播收藏文化为宗旨,图文、背景音乐选自网络,文化传播需要您的力量!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及时纠正删除。
更多热度文章:
律师关于艺术品抵押贷款的法律依据!工行上海分行负责人表示大力支持艺术品银行贷款!
喜欢我们就点个“赞”和“在看”支持
文章转发自元青花收藏文化苑,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