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时期,河南、河北与山东地区积极吸纳南方瓷器烧造工艺,同时又融汇当地汉晋釉陶技术传统,在变革与创新中不仅成功烧制出了具有当地艺术特色的青釉、黑釉与褐釉瓷器,同时还发明了白釉瓷器。
根据考古资料表明,巩义窑、相州窑、邢窑、磁州窑、淄博窑等名窑均创烧于北朝时期,并在造型、釉色、装饰技法等各个方面形成自身鲜明特色,取得了非凡成就。
北朝瓷器利用拉坯、捏塑、模制等成型方法制作的瓷器,造型规整,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无论是碗、杯、盘、豆、钵、盆等日用器皿,还是罐、瓶、尊等盛储类器物,皆呈现出厚重浑圆、粗犷质朴的风格,与南方青瓷那种清新、秀美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磁州窑青釉瓶
北朝瓷器釉色品种以青釉为主,兼有少量的黑釉、褐釉与白釉,釉层厚薄均匀透明,玻璃质感较强,透过釉层可窥见胎面。
其中,白釉瓷器的出现意义深远,为研究中国早期白瓷的起源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青釉
北朝青釉瓷器主要承袭了南方青瓷技术。
但因原料产地不同,瓷胎与釉料含铁量不同,并受工艺配方、烧成技术等因素影响,北朝不同窑场烧造的青釉瓷器在釉色上也呈现出细微的差别。
寨里窑胎色深灰,釉面青翠晶透。
邢窑胎色浅灰,釉色绿。巩义窑因胎体原料的含铁量较低,故胎色白,釉色淡雅,釉面光润纯净,也称白胎青瓷,共性是普遍存在着积釉和开片现象。
积釉部位往往釉层较厚,色调较深,甚至呈现黑褐色,带有强烈的玻璃质感。
巩义窑青釉碗
黑釉
从窑址出土标本看,北朝黑釉瓷器是与青釉瓷器同时出现的,且为同窑烧造。
由于釉料中所含氧化铁量的不同以及受窑室温度和气氛变化的影响,釉色深浅浓淡不一,有的色调一致,黑如漆器,有的色调不均,浅如酱褐。
北朝黑釉瓷器除釉色与青釉瓷器不同外,造型上饼足微凹、足缘斜削一周、内底有支烧痕及施釉工艺上的器内满釉、器表半釉等特征均与青釉瓷器一致。
褐釉
褐釉与黑釉相似,但釉料配方稍有变化,烧成温度也稍低些,产品釉色效果欠佳,釉面不够洁净与润亮。
北朝褐釉瓷器造型多为瓶、罐类器物。多数胎色较深,胎质较粗,杂质较多。釉色深浅不一,施釉不及底,器表有修坯旋痕。
白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05~2007年发掘巩义白河窑址中发现了北朝早期白瓷。
主要有杯、碗、盘、洗等小件器物,胎体细白,器壁较薄,一般呈直壁深腹,底部附圆饼状实足。
器内满釉,器外施釉过腹,没有垂釉现象。北朝白釉的釉面滋润,颜色白中泛青,显示出过渡期白瓷的典型特征。
从出土瓷器看,北魏时期巩义窑青釉瓷器的器内多留有三足支垫痕,而白釉瓷器的器内却罕见三足支垫痕。
白釉瓷器与青釉瓷器通过支垫粘连在一起,表明当时的白釉瓷器是和青釉瓷器同窑烧造。
至于白釉瓷器的器内不带支垫痕的现象,则说明白釉瓷器入窑的时候不是和青釉瓷器混装的,而是有意装在最上层的。
北朝瓷器装饰主要是胎装饰。
所谓胎装饰,是指直接施于胎体表面的装饰。
它伴随着陶瓷发展而发展,与生俱来,关系密切。
北朝瓷器胎装饰受当时生产力影响,虽然承袭了南方名窑传统,但又不断结合当地技术条件,在模仿中不断创新,从而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
从使用的工具以及操作技法上看,可分为刻划、浮雕等。
图案清晰,布局规整,风格朴实,此外还有剔釉装饰,工艺独特,技法娴熟。
刻划
刻划是利用竹木类工具的尖端将图案花纹勾划在陶瓷胎体表面,然后罩釉烧成。因线条在釉下,故也称暗花。
北朝早期瓷器上刻划装饰多为弦纹。
较为多见的是在碗、盘、钵、盆的口沿部位刻划一道弦纹,而在瓶的颈、腹部位刻划数道弦纹。
北朝后期开始出现刻划仰莲瓣纹与覆莲瓣纹,体现出佛教文化的高度发展。所刻划的莲瓣纹,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图案清晰。
浮雕
浮雕是指凸起于瓷胎表面的立体图案雕刻。
根据图案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北朝瓷器上的浮雕图案以莲瓣纹的艺术水平最高,并普遍流行于北朝后期的磁州窑与淄博窑。
以1978年磁县大冢营村茹茹公主墓出土的仰莲瓣纹器盖及1982年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和庄石室墓出土的青釉莲花尊为典型代表
莲瓣凸起,呈现立体状态,凝釉处釉色碧绿,十分美观,显示了高超娴熟的装饰工艺技巧。
剔釉
所谓剔釉,是指器物成型挂釉后,在未干之前勾勒出图案,然后剔掉多余部位,再经高温烧制而成。
巩义白河遗址出土有剔釉露胎标本,以黑釉钵为代表,其外口沿下及腹部各有两周凹弦纹。
这种因剔釉露胎而形成的凹弦纹,与北魏洛阳大市遗址出土瓷器的装饰技法完全一致,也与西方玻璃器有着相似之处,独具匠心,颇具时代特色。
北朝瓷器烧造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工匠锐意进取、勇于革新,善于吸收和总结当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故而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
其中的白釉瓷器更堪称是北方制瓷技术的一大创举,为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出品北京陶瓷艺术馆
摄影:菜菜
编辑:闽小瓷
设计:萌萌&鲸鱼
文章转发自北京陶瓷艺术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