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学术交流丨回顾“策展3:物与空间”第三届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活动

  • 杭州博物馆
  • 2022年2月15日05时


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主办,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院(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承办的第三届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会“策展3:物与空间”于2月12日至13日在杭州博物馆顺利召开,18位学者、策展人,围绕展览的“空间叙事”进行发言与分享、展开讨论与交流:他们是资深的博物馆学的实践者、一线的青年策展人、艺术评论人、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博物馆学、历史学、考古学专家与学者,以多元、开放的立场,动态、流动的身份,对“展示”背后的人、物、空间,“文化”概念里的历史、艺术、社会,对过去与今天、人与世界的关系,展开了精彩的分享与对话。

为期2天的研讨活动,在杭博视频号、弘博网、博物馆头条、雅昌艺术头条、文博圈全程直播,观看人数总计72608人。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致辞

中国博协理事长刘曙光先生为研讨会致辞。他表示,全国策展研讨会举办三届,虽主题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特点:一是紧密结合展览实践。二是面向中青年从业者。三是跨界融合。他指出,策展是博物馆最基础的力量,中国博物馆协会正在围绕着提高博物馆策展能力推进相关工作。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卓军致辞

卓局代表杭州园文局感谢与会嘉宾,他表示培养一支好的策展的团队非常重要。希望通过持续举办策展研讨会,开展跨界对话和有效协作,以提升杭州的策展水平。


交流现场


扫描二维码

观看回放

博物馆头条

雅昌艺术头条


01

建构与再造

——从博物馆建筑到陈列展示空间


陈浩

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2

叙事的共同体



许捷

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博士后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览分享



张乐

南京博物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

从认识到场景

——以观众为中心的当代展览叙事


李德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5

传统造园美学介入当代艺术实践



管怀宾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6

叙事空间的“可写性”

——『粮道山18号』计划


许潇笑

杭州博物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7

空间叙事



刘克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8

作为感知对象的博物馆陈列空间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9

城市精神与区域定位

——苏州博物馆西馆展陈面面谈


杨艺

苏州博物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0

博物馆的情境主义叙事方式



徐坚

上海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1

展览的空间策略和秩序建构



王晓松

独立策展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向上滑动阅览

安来顺(特邀主持),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

“物与空间”的关系就我的理解,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这个话题在博物馆学的语境下进行大规模的讨论,大概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只是不同的博物馆的发展的阶段,被赋予了这个讨论不同性的内容而已。就“物与空间”这样一个话题来说,我们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它,但是很关键的,它试图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个就是“物与空间”的两者之间的,物的信息的这种联系性;第二,就是围绕物的转换性。一种是联系,一种是转换,跟物在空间当中的关系,这是两个最最核心的要素。因为前面的物的相关的信息或者这种转换性,所呈现的是在物,在不同的联系当中所形成的信息的属性,到底是个什么属性?而物的这种转换性,更多的是给我们一个围绕着物所开展的各种业务行为的基本的坐标。所以认识这种联系性和转换性,可能是我们研究“物与空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的关注点。无论是物是作为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过的数据,还是经过处理过的信息,甚至是经过筛选选择之后所谓的知识,它都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性。

魏峻(特邀主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兼任ICOM-CHINA副主席。

博物馆是有公共空间的,不同的空间用于不同的层次,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说从体量、功能、位置等方面都可以进行不同的分配,陈馆刚才的分享过程中,他主要是聚焦于博物馆的外部的建筑展厅展柜的四个不同的空间,通过一种案例的分享,最大的一些空间各自的特点,并且解释了怎么样去处理这些空间与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博物馆的空间不仅仅是一种空间,同时能够变得非常有意义,而且可以成为一种符号,通过这种设计者策展人的建构,我们还能让这些空间中呈现出更深的或者说与众不同的内涵。博物馆人的这些努力,从某种程度上就把空间变得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单体,还会把空间变成一个从展示手段变成了这样一种叙事的呈现。

陈同乐(特邀主持),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我的体会这是一个策展人、博物馆人的一个思想广场;二是一个策展人或者博物馆人展览策展方式的一个集中;三是三个实验工厂。我相信坚持下去会变得越来越好。还有一个体会原来我们都是比较模糊的,通过这三年三次的活动,原来的美术馆跟博物馆之间现在我们能够互相沟通,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刘畑(评议人),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博士、研究员。

我反复听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就是在标题里面,包括这届和上一届都共享的物,物与空间、物与叙事。另外一个就是“讲故事”,我们在研讨的语境里面,经常是需要用物来讲故事,甚至是想办法让物讲故事,也就是在策展专业里面会谈到的所谓的空间叙事。在空间中会发生体感性的部分,就是行走、停留,把观众想象成一个质点,它会移动。另外一个偏视觉观看性的,这个时候空间通过造型、形式给出感觉,通过影响人的感知,影响姿势,影响到认知,就是影响到身体,再影响到大脑。这个就让我想到了一个感知问题,就是感和知两端的问题,从我自己做的比较多的美术馆类的策展,我认为它是更偏从感入手,而博物馆的展览偏知入手,这两者是两端,是会相遇的,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从“知”的角度入手,好处是有很多干货,问题在于怎么让它活过来,不然就会有一点死板,就是一个死去的过去的物。从美术馆的角度,从“感”入手,很容易虚,华而不实,一个是要活过来,美术馆会是空洞的生产,所以关键是能不能达到一种“真”的状态。

黄洋(评议人),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从原始的真实的历史的生活到今天观众所看到的考古遗址,我的理解是存在着三次转化的过程。第一次是从比如说以明德门为例,从历史上真实的明德门到废弃以后被埋入到底下成为考古遗址,这是第一次转化过程。第二次转化是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考古学家发掘研究之后的第二次转化的过程,现在我们在进行保护和展示利用的时候,其实是从建筑师的角度,或者从展览策展的角度进行了第三次转化的过程。一次、二次和三次转化可能多少都有一些信息的丢失,或者说在还原过程当中,不能够完全完整还原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是第三次转化过程当中,如何保证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如何保证展示或者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平衡?

孟尧(评议人),艺术媒体人,现供职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任《画刊》杂志主编。

“场景”这个词儿现在越来越被我们在策展界各行各业在用,本来是一个商业领域的用词。我觉得场景就像之前李老师分享的时候所说的那样,根据很多美术馆跟各种公共空间的展览的案例,他向我们展示了策展人如何去处理媒介和物的关系,如何通过一种主题跟空间的关联性,去制造一种价值和意义,之前提到的九个说法,包括以物为笔等等,都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特别多样的了解它的策展的语言变化跟应对空间的变化的一种手段。我觉得李老师的发言涉及到这些点,恰恰给了一个启发,今天不管是在博物馆、美术馆的时空序列里面去做展示,还是我们面对不同的公共空间的场景,我们策展人正在做的是一种非常强调针对性跟具体的在地性跟主题相关性的一种设计,这个设计是有层次有维度的,不像传统的物和空间的关系,更多的考虑在一个具体的,比如一个展厅或者博物馆的展厅环境里面,怎么让展品在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展陈序列里面得到被呈现,现在因为我们传播的需要,因为价值输出的需要,为了让更多人、更多展示的方式被认知或者被理解。

陈娅(评议人),江苏省美术馆策展人、展览策划与研究部副主任。

现在可以不用去现场看展览,因为在网上就可以找到所有跟展览有关的信息。所以观展这个行为在网上就可以完成,就通过网上搜索这些信息,无论是公众号、小红书或者是官方网站,上面有大量翔实的甚至是VR展厅的视频,甚至是所有展览结构、文本、照片、策展人语,就用这些信息来编写它的论文。我第一次听到他的观点非常的诧异,你不去现场看展览,怎么对展览有深入的了解呢?完全是通过一个文本,提供的材料,对材料进行学术概念的分析,评判的标准来自于一个阅读体验,而不是一个空间体验,是一个文本经验,不是画面视觉的经验,第一个问题可能涉及到空间的逻辑跟阅读的逻辑这两种观看的逻辑关系之间的理解,就是对于今天在场的各位老师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空间的叙事的信息解构,没有办法直接套用的,来自文本的经验没有办法直接塞到空间里面去的,这两者之间的协调,还有涉及到对于展览传播,尤其在真正我们来判断一个展览价值的时候,大家倾向的传播通过它的二维信息带来的想象,来替代一个到现场对三维信息的体验,所以对我们在做基层的策展人来说,可能对于展览空间的营造,嵌入它的叙事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在潜在的层面,空间的叙事依赖于真实的体验,是带有一种信息传播的博弈,他在这个博弈当中,空间的体验是被干扰,或者被挤压的,所以第一个问题就像看看各位对这两种冲突怎么理解以及怎么协调的?

王思渝(评议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研究。

如果用一个传统博物馆学的眼光看出来,三位老师很多做法可能在传统博物馆学当中都是不见得,或者有争议的,之所以对我有启发,会让我想到三位老师所讲的三个问题,基本上对应的是传统博物馆学当中需要意识到传统博物馆自己在有些领域是做不到的,自己在某些领域是有局限的。…传统博物馆和美术馆之间,和大家今天下午几位老师讨论的做法之间之所以会有差别,很大程度上源于大家做这件事情的基础目标和基础前提条件不一样的,传统博物馆就是有文物,天生具备的优势或者特性,很多时候的逻辑起点怎么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发挥传统定位。当这个前提条件被取消掉,当然要寻找一种新的方法。我们其实不存在说当我们都用这种手法之后,传统博物馆就会消失、消亡,不会,这也是一个各司其职的事情,那些有文物的博物馆会继续存在,没有文物的博物馆出来以后会寻找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新的策展理念,让它生存下去,这两件事情不是矛盾的事情,会是未来继续开放下去,多元存在,多元启发。


数字社会的“逼近”,“展示”“策展”所涉及的“人”“物”“空间”,都将发生或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复数的“人/ID”与虚拟的“空间”中,“物”的保存与展示,将从物转向“物质性”——在静态的、结构化的、单主体的实体空间中,物本体的“陈列”到物质性的“展示与阐释”;在动态的、扁平化的、复数的/社群的虚拟空间中,数据的采集与存储到物质性的“再加工”。


2022年度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会“策展4:物与非物”,将围绕这个议题展开更加多元与广泛的讨论。



点击此处前往杭州博物馆


长按关注了解更多


杭州博物馆 杭小博


点个在看,不要错过我们的推送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