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下文简称“南博”)收藏有大量的、极其珍贵的明清肖像人物画作品,并曾以专集和画册的形式四次出版,在海内外美术史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南博藏明清肖像人物画或因年代的久远而弥足珍贵,或因出自名家之手而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或因描绘的历史人物而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如罗虚白《魏沅初像》、佚名《明人肖像册》十二开、佚名《沈度像》、曾鲸《顾梦游像》、佚名《王鏊像》、清禹之鼎《王原祁像》《乔元之三好图》、徐璋《松江邦彦册》、沈韶《语石和尚像》、翟申甫《张昀像》、胡岫云《潘世恩像》、潘恭寿《唐耀卿像》、汤禄名《邓廷桢像》、万岚《吴熙载像》、孔昭靳《关天培像》、任颐《沙山春像》等。其中包括著名文人画家和专业画家的作品,以及民间无名肖像画高手的精美作品,技法不尽相同,面貌千差万别,充分展现了艺术家在艺术追求和审美喜好上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南博藏肖像人物画,分析肖像人物画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水平和艺术特色,并结合史料梳理自东晋以来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演变过程,由此引发、对于明清肖像人物画的关注和研究。
明 佚名 范仲淹像 绢本设色 28.9cm×25.4cm
南京博物院藏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的绘画艺术一直在不断地丰富。人物绘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也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土壤,并被赋予了鲜明的文化形态。宋代的《宣和画谱》将绘画分为十类: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肖像画则归属于人物画范畴。早期肖像人物画,有着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功用;魏晋以来,肖像人物画开始朝着供人欣赏的艺术品方向发展;唐代则为肖像人物画的高峰时期;宋元时代,文人绘画理论走向成熟,渐成系统,山水花鸟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肖像人物画的影响虽有所减退,但因其本身特有的实用性,又在民间广为流传。至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商品经济日渐活跃,江南城市兴起,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中国传统绘画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一时间重彩、淡墨并盛,并迅速推动了肖像人物画的发展,以绘画为生的画家也应运而生,肖像人物画的发展呈蓬勃之势。
明 佚名 李日华像 纸本设色 41.9cm×27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朝初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统治者为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实行严酷的政治手段,并实施了思想镇压,中国传统艺术也备受压迫。此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这一思想文化运动,使得西方国家的人文主义得到发展,人们开始把关注焦点转向了自身,这无疑促进了肖像人物画的迅猛发展。于是,一些经典肖像人物画作应时而生,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拉斐尔的《自画像》。
明 钱复 真可和尚像 纸本设色 128.6cm×56.7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朝中后期,欧洲绘画艺术传入中国,给了中国画家很大的启发,中国画家开始吸收西方绘画的营养,将其与中国绘画材料技法相融合。这无疑使得肖像人物画在原有的气韵生动基础之上,又增添了几分写实性,增强了绘画作品的立体感。纵观中西绘画艺术领域,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国家,肖像人物画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两者仍然存在不同之处,如肖像人物画的绘画材料、技法、画风及题材不尽相同。从构图层面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深受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影响,是画家思想情感的物化,画家更注重画面的全局性,而画面中的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等西方绘画的创作观念是不存在于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的。尤其是长幅画卷,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所以明清的肖像人物画没有共同的焦点透视,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表现。但是因为欧洲油画画风传入中国,中国画家的艺术创作手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些画家开始摒弃中国的传统绘画观念,重视欧洲油画中明暗处理、透视效果等。于是,中国传统绘画在技法上较先前开始有了变化,可谓是融入了当时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总体而言,明清时期的肖像人物画可划分为两种风格样式:其一是沿袭了唐宋以来的绘画风格,以“摹古”为宗;其二是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形式,从传统绘画中提炼出写意白描画法,如李公麟的白描和梁楷的水墨简笔人物。自此,人物肖像绘画有了新的突破,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肖像绘画的风格面貌。
明 曾鲸、张风 顾梦游像 纸本设色 105cm×45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末清初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给画家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尤其是人物肖像绘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画家不仅在绘画的造型、结构等技法方面突飞猛进,他们的写实能力和绘画意韵也不断在增强,如陈洪绶与崔子忠的“宁拙毋巧,宁丑勿媚”,曾鲸的“妙得神情”。经济的发展最终在精神层面得到反映,一些达官显贵的需要也促进了肖像人物画的发展,种种原因都促使肖像人物画的创作再度达到历史高峰,一时间绘画创作题材更广泛、技法更多样。
一、绘画题材更广泛
明清肖像人物画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可按照描绘对象、绘画情节、功用目的进行多层次划分。如按照人物身份等划分为帝后像、官宦像、圣贤像、功臣像、文人像等,按照情节内容划分为行乐图、雅集图、家庆图等,按照功用目的划分为纪念性绘画、祖宗像、福像等。
清禹之鼎王原祁像 纸本墨笔 90.7cm×34cm
南京博物院藏
(一)帝后像
帝后像,是记录最高统治阶级的一些重要政治活动和反映其显赫政绩的文治武功的肖像人物画,有隆重的衣冠像,也有宫廷生活行乐图。此类肖像画有一定的绘画模式及严格的作画规范,多数由专职画家完成。画面一般涉及坐姿的确定、手的位置安排、面部特征描写、衣纹的处理等各种绘画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须显示帝王魁梧、伟岸的超凡身形。此类人物肖像多为正面全身像,表情肃穆,端坐于宝座之上,除主体像主,还画有宝座、屏风和器玩陈设,勾画细密,色彩华丽,多采用线描勾形、平涂上色的绘画方法绘制。
(二)官宦像
明清时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顶峰期,官员也因为科举制度而格外重要。官宦像多记录或表现他们生活、出访的情景,是具有故事情节的肖像人物画。画面通常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较为高大,仆从形象则被缩小比例,更衬托主人公的高大。且多采用动静结合的画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及作品为“波臣派”画家张远绘制的《张远刘景荣三生图像》,较为独树一帜。
清徐璋方叔毅像 纸本设色 29.2cm×31.8cm
南京博物院藏
(三)圣贤像
圣贤像是中国传统画种的一种,也是祭祖的一种必需品。具有宣教功能的宗教题材人物肖像绘画,在中国画历史上是较早发展起来的,而且经久不衰。宋元以后祭祀儒家圣贤是重要的祭拜活动,主要在孔庙、祠堂、寺院、画院、书塾等场所进行。在宗教题材绘画中,将此类绘画提升到艺术家个体创作层面的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标新立异及对佛教独有的深厚情感,使得他在佛教题材绘画的创作上比其他画家更有灵感和创意。所以,他的佛教题材绘画在同时期宗教题材绘画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四)祖宗画
祖宗画,也被称为太公像、官人像、高祖像等。中国人从来就有祖宗崇拜的传统,悠久的中国祭祀历史造就了大量肖像人物画。在古代,祖宗像被认为是一个家族的精神标志,也是纪念祖宗和供奉先人的精神寄托。供奉祖宗像的地方被取名为“家祠堂”,祖宗像则被挂在堂屋正中,以供后人祭奠和瞻仰。明清祭祀肖像画需求量大增,一时间肖像画工规模迅速扩大,程式化的画像画法也大量出现。
清徐璋倪瓒像 绢本设色 29.2cm×31.8cm
南京博物院藏
(五)家庆图
家庆图是为了纪念意义而绘制的肖像人物画。但是与其他肖像画不同的是,背景有时也加上已故的老人。这种家庆图应该是在中国传统绘画里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类作品。
二、绘画技法更多样
明清人物肖像技法趋于多元发展,在用墨、设色和晕染技法上丰富多样,形成了多种风格及流派。
清 禹之鼎 乔元之三好图 纸本设色 36.6cm×107.3cm
南京博物院藏
(一)传统画法
直至元代,中国肖像画的表现手法都未脱离单线平涂和白描两大范畴,即借鉴传统人物画中的线描、水墨、设色诸法,侧重线条的使用,并以勾勒为主,敷色多为平涂,稍加晕染即成。清代蒋骥的《传神秘要》一书,对这种绘画技法有所描述:“又一种画法,框格既定,即以各种颜色看面色配好,以供全面之用,不以胭脂藤黄另起炉灶,此法古人有之。”早期的明代肖像人物画,主要还是继承传统,以线条勾勒为主,敷色多为平涂,并稍加晕染。人物五官结构轮廓清晰,而面部结构较为平面化,风格与一般人物画差别甚微,从谢环作品中可窥知时代风貌之一斑。面部敷色虽然多做平涂,但调色较为考究,对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物须表现出不同的人物特征。传统画法的作品,白描法如《陶渊明像》轴,水墨法如明人《王守仁像》册,工笔重彩法如谢环《杏园雅集图》卷等。
明 佚名 沈度像 绢本设色 142.7cm×83.4cm
南京博物院藏
(二)淡墨重彩法
此类画法多出现于江南地区。它在继承传统勾勒法的同时,注重色彩的晕染。较之传统的色彩平涂法,此种画法更加强调人物的精神气质,画面也更为逼真。其作画程序是:先以淡墨勾线,塑造五官轮廓外形,再以淡墨干笔稍加晕染,以体现人物面部结构的起伏转折。而肤色有别、五官异同的像主,则需要依靠深浅不一、层层积染的色彩晕染法来刻画像主面部特征及表现衣着的真实感。
明 佚名 钱三持家堂像 绢本设色 131cm×84.5cm
南京博物院藏
(三)墨骨法
墨骨法由晚明时期“波臣派”代表人物曾鲸创立。曾鲸虽为福建莆田人,但其长时间活动于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他吸收了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创作出的人物肖像更富立体感。此画法的作画程序:先以淡墨线勾出面部轮廓、五官位置,再以水墨和赭石描绘,加水稀释墨色,再根据人物五官特征,渲染出人物的面部结构和五官的凹凸之感。吸收了西洋画法的这种人物肖像较之前代更立体、更厚重。“每画一像,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后止。”《顾梦游像》则是南京博物院藏曾鲸的具有典型代表的肖像人物画作品,画面着重表现晚明著名诗人顾梦游的山林气象,特别是脸部的描摹尤为生动,开相细腻入微,先以淡墨勾定五官轮廓,再沿线条以淡墨轻染,以淡红偏赭色调罩全脸反复烘染十数层而不显脏腻,气色仍湿润明朗,从纸面上亦可让观者觉察到面部的凸凹之感。晚明以来,肖像画的变革流程基本上以曾鲸及“波臣派”的发展为主线。《国朝画征录》中这样评价:“写真有二派:一重墨骨,墨骨既成,然后傅彩,以取气色之老少,其精神早传于墨骨中矣,此闽中曾波臣之学也;一略用淡墨,钩出五官部位之大意,全用粉彩渲染,此江南画家之传法,而曾氏善矣。”曾鲸继承了我国古代优秀肖像画家的“形神论”“写心论”的精辟理论并在绘画中加以实践。其肖像画不仅注重人物形象的描绘,更能够通过外在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人物画优秀传统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充分的发挥,从而使肖像画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写像,在功能性和艺术性两方面都达到完美的境界。
明清肖像人物画可谓形态丰富、研究深入、发展多元,也正是这样多元化的肖像人物画发展,实现了肖像人物画由古典样式向现代样式的转变。
明 佚名 王鏊像 纸本设色 161cm×96.1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清肖像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体现。肖像画家们不断创新改进,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根基上又独辟蹊径,并试图打破旧体制框架的限制,让传统绘画语言与现代绘画语境相结合,最终创作出先于时代的肖像人物画作品。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远不止今天我们看到的,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发现和发掘。
清 顾见龙 吴伟业像 纸本设色 149.7cm×89.8cm
南京博物院藏
本文选自《书画世界》杂志2021年4月号
文章转发自古籍,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