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学术交流|“策展3:物与空间——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活动” 预告

  • 杭州博物馆
  • 2022年2月09日12时
第三届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活动
将于2月12日-2月13日在杭州博物馆开展

1

策展与跨界

年度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活动



2019年9月28日至29日,“策展:实践与跨界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第一次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活动邀请了博物馆与美术馆及艺术策展的前行者与实践者参加,组织了5场主旨发言与12场分享发言。发言嘉宾围绕策展与知识/知识生产、策展与展示/空间、策展与公共关系、策展与策展人、策展与时间/展览史、策展与工艺美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2020年9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的研讨延续第一届历史与艺术的跨界、对在一线实践领域中青年策展人的重点关注,以“物与叙事”为主题,围绕“收藏与叙事”、“策展与叙事”、“空间与叙事”、“数字科技、互联网与展览叙事”、“传播视角下的展览叙事”,组织了5场主旨发言与12场分享发言。

2

策展3:物与空间


主办: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承办: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院(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
协办:杭州拓凡展示工程有限公司、浙江金展桥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届的研讨活动“策展3:物与空间”(2021年度),因疫情影响延期至2022年2月12日至2月13日在杭州博物馆开展。邀请到18位来自相关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学者、策展人,他们将围绕展览的“空间叙事”进行发言与分享、展开讨论与交流。“空间叙事”是展览特有的方法表征,旨在通过物的组织与编排,实现特定展示语境的构建。从“地点”到“景观”“场所”,从“内容”“文本”到“可视”“可感”,体现“观物之道”“人与物的关系”,是策展行为的内在逻辑,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实践的显著特征。

本次研讨主题“物与空间”的探讨对象,以实体空间中物的展示为主,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包括传统博物馆、遗址、美术馆、类(泛)博物馆等,辐射虚拟空间。同时,计划发布下一次研讨主题“策展4:物与非物”,讨论不同展示语境中(实体与虚拟)物质性的表达与展示。





3

特邀主持、主旨发言、策展分享


特邀主持



向上滑动阅览


安来顺 AN Laishun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中国博物馆》杂志执行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科主编。


陈浩CHEN Hao



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研究馆员。2002年7月至2019年6月主持浙江省博物馆工作,曾任馆长、党委书记,目前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魏峻 WEI Jun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历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等职,目前兼任 ICOM-CHINA 副主席、ICOM-NEC 理事、ICOM-IMREC 副主任及 ICOM-ASPAC 司库。


陈同乐 CHEN Tongle



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特聘教授、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十大精品展览评选评委、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专家、上海复旦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主旨发言



向上滑动阅览


建构与再造——从博物馆建筑到陈列展示空间

陈浩

Constructing and Re-making: From Museum Architecture to Exhibition Space

CHEN Hao



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研究馆员。2002年7月至2019年6月主持浙江省博物馆工作,曾任馆长、党委书记,目前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空间叙事

刘克成

Narration in Spaces

LIU Kecheng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建筑遗产及文化特征委员会主席、国际建筑师协会亚澳区建筑遗产工作组主任。现任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遗产展示与阐释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先后主持完成了秦始皇陵、汉阳陵、唐大明宫等保护规划及国家遗址公园规划,主持设计秦始皇陵百戏俑、文官俑遗址博物馆、汉阳陵遗址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新石刻艺术馆、四川剑南春古酒窖博物馆、国际富平陶艺博物馆主馆及法国馆、大唐西市博物馆、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南京金陵美术馆、统万城遗址博物馆、中国石峁博物馆等重要工程;建筑作品曾荣获多项国内外大奖。


从认识到场景——以观众为中心的当代展览叙事

李德庚

From Cognition to Scene - The Audience-centered Contemporary Exhibition Narration

LI Degeng



直径叙事创始人,艺术学博士,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策展人、叙事设计师、博物馆及美术馆顾问,曾任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北京今日美术馆设计馆学术总监、深圳当代艺术和城市规划馆的执行顾问、国际著名设计杂志《FRAME》《MARK》中文版艺术总监。


在首届“中国设计大展”、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2013上海设计艺术展”等重要设计展览担任策展人,也是“社会能量”中国巡回展、“设计的立场”中国巡回展、2013深圳OCT-LOFT创意节、“2011深圳建筑双年展——大运与深圳特别展”、2019北京世园会植物馆、湖北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深圳同源博物馆、沈阳味觉博物馆、深圳城市规划馆、珠海金山创想馆、天津运河创想中心、深圳万科博物馆的总策展人或主持设计师。著有《流动的博物馆》、《没有展品的博物馆》、《正在设计的未来》、《平面设计死了吗?》、《今日交流设计》丛书、《欧洲设计现在时》丛书等十余本深具社会影响的设计书籍,曾受邀在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2010荷兰建筑、时尚与设计大会、英国V&A博物馆、韩国东亚书籍设计论坛、平面设计在中国等国际重要设计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演讲或担任学术主持人,近年来专注于博物馆策展叙事设计以及城市文化空间的研究与实践。


艺术的展示与空间的介入

管怀宾

Exhibiting Art and Intervention of Places

GUAN Huaibin



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现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毕业(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作为感知对象的博物馆陈列空间

宋向光

Museum Exhibition Space as Perceptual Object

SONG Xiangguang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资深博物馆学研究者。曾赴美国史密森学会研学。曾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授博物馆学概论等课程,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工作多年,发表博博物馆学研究文章数十篇,并集合而成《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思辨》一书。


博物馆的情境主义叙事方式

徐 坚

Contextualized Narration in Museum Exhibition

XU Jian



上海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代中国铜鼓研究会理事,上海人类学会理事。研究领域包括考古学、博物馆学、物质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研究。曾任美国巴德学院访问助理教授、法国高等人文研究基金会爱马仕学人、日本创价大学访问教授和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主持美国温纳—格兰人类学基金会、大英图书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日本住友财团和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多个研究计划。主持山西青铜博物馆、上海歌德开放空间、广东美术馆、洛阳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常设展和特展策展。主持湖南、广东、贵州和云南等地生态博物馆、社区考古学和村史计划。代表作包括《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和《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


策展人分享



向上滑动阅览


张 乐 ZHANG Le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南博驻场组组长,中国博协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览分享

China Grand Canal Museum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围绕中国大运河文化以及运河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主题,呈现了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展览作品。


杨 艺 YANG Yi

苏州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苏州博物馆事业发展部主任,曾任陈列设计部主任,自2019年起负责苏州博物馆西馆的新馆建设及展陈。从事陈列工作20年,先后策划及设计实施展览100余个,其中“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获 2013 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大英博物馆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素描精品展”获 2016 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画屏:传统与未来”获 2019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城市精神与区域定位——苏州博物馆西馆展陈面面谈

The Spirit of City and Positioning of the Local: Notes on Exhibition Project of SUZHOU MUSEUM WEST


苏州博物馆西馆于2018年3月正式动工建设,于2021年9月29日正式面向观众开放。苏博西馆的展陈设计在立足江南文化的同时,积极寻求探索,展陈不仅涵盖悠久的吴地历史、精美的苏作工艺、传统的吴门书画,还致力于以世界文明史为主线,设立国际合作馆,展示世界历史,打开博物馆的国际视野;同时西馆全新推出了新媒体展示馆和探索体验馆两大创新展项。本次发言将展陈设计进行了一次复盘,在“卖家秀”和“买家秀”中分享建设经验。


王晓松 WANG Xiaosong

艺术评论人、策展人



艺术学博士、设计学博士后,艺术评论人、策展人,兼任上海宝龙美术馆执行馆长。研究兴趣包括设计史、晚清文化史、当代艺术史,并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策划,撰写了大量艺术评论。策划(联合策划)“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关渡美术馆“亚洲巡弋——物证”、第1-2届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第1-3届全球华人艺术展,以及“我认出了世界——生于八九十年代”、“苏州声色——一个局部现代的艺术案例”等展览。先后为《当代艺术新闻》《Hi艺术》等媒体撰写专栏,文艺评论集《视线之下》由中国摄影出版社结集出版。


展览的空间策略和秩序建构

Strategy(-ies) and Order(s) in the Exhibition Space


在今天的艺术生态中,展览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艺术,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活动或创作、写作的要件。展览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编辑,既有对展出材料(艺术家、作品、文献)的编辑,又要将它们置入具体的实体空间中进行空间编辑。以系统性秩序建构为目的,在展览现场呈现策展人对展出对象的理解,因此,重要的是现场。


策展概念是否有效最终还取决于现场观众的反应,现场是观众、策展人、艺术家和传媒合力“创作”的结果,每一场展览都是对新问题的讨论或对新问题的激发。展览中的空间策略和叙事方式,不仅影响最终的信息传递,也会对原有的艺术材料进行重新塑造。


许捷 XU Jie

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博物馆展览策划与设计、文化遗产阐释与传播。自2009年以来,参与了60多个博物馆展览的策划与设计项目。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把博物馆展览作为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相信每个故事都拥有不止一种讲述的方式。


叙事的共同体

Narrative Community

博物馆展览是一种通过空间讲述故事的叙事媒介,然而在叙事性的光谱上,博物馆距离小说和电影所提供的沉浸感还有着相当远的距离,反而与纪念碑更为亲近。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看似在展览空间内互相交叠,然而叙述者和故事的所有者的分离又常常造成两种叙事空间的撕裂。经典叙事学用聚焦理论来讨论叙述主体的视角,不论用哪一种叙事视角,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在展览中真正的叙述主体是谁?观众看到的是谁的故事?是谁在发出的声音?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编织起围绕着“物”的语境空间。我想讨论的,是一个由故事所有者、策展人以及叙述主体形成的共同体,以及通过这样的叙事共同体塑造叙事空间新的可能性。


许潇笑 XU Xiaoxiao

杭州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维也纳大学(奥地利)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博物馆学,视觉文化史、艺术史。主要从事策展与释展,展览策划、陈列空间与视觉设计管理等工作。曾任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陈列部主任,主要策划了“博物馆@当代艺术”跨界系列展之“女神的装备”(2018)与“永远有多远”(2020)、“海市蜃楼——17至20世纪中国外销装饰艺术展”(2019)等原创展。


叙事空间的“可写性”—『粮道山18号』计划

Writability in Narrative Space: RE-IMAGINING OF HANGZHOU


“『粮道山18号』—计划”展示的是杭州博物馆的收藏史,采用了非线性的“一物一事(史)”的叙述策略,依循了收藏品“碎片化”的内在逻辑以及“不连贯”的意义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利用线上平台,导入参观者自主选择(即阐释)的可能,试图打破传统策展思路下单向、封闭、稳固的意义空间,让物的叙事空间获得一种“可写性”。


4

更多的交流与对话



今年的研讨活动将更加注重不同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研究与实践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除了特邀主持人、发言人以外,还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活跃在策展一线的青年评议人、艺术评论人加入对话交流环节。

青年评议人



向上滑动阅览


黄洋 HUANG Yang



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杭州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陈列展览。出版专著、译著各一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3项。发表博物馆相关专业论文50余篇。


孟尧 MENG Yao



艺术媒体人,现供职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任《画刊》杂志主编。


长期从事艺术文化的出版与传播工作。在《画刊》杂志策划了《“非学院:当代艺术教育的三种模式》《艺术书展与独立出版》《公共教育:美术馆与社会公共空间》《尽量不谈艺术》《虚拟的真实》《七种“偏见”:艺术家画艺术家》《在屏上》《一个美术馆的诞生》等多个具有艺术行业针对性的深度专题。2019年起,发起策划艺术项目——“《画刊》封面计划”,探索与实验艺术媒体生产与传播的新的可能性。

刘畑LIU Tian



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博士、研究员。「开放问题研究所」(Open Matter Institute)发起人。长期致力于「研究-创作」的共同推进,工作贯穿策展、作品创作、理论研究、设计及写作。


曾参与策划众多学术性展览,近期项目包括:「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在半个迷宫中」、「瞌充梦东」(Catch the Muddle)、「元素—郎静山摄影选辑」、「圣状通道」(Passage of Sinthome)、「前提」(Condition)、布展者之夜(The Nights of Work-er)、「起因和从中投射出来的例如物」、「文人与史诗」、「球场」(Anyball)、「透明的铁」等。


当前关心面向「大众」的广域策展和设计,以及对乡土基层、古典源起与科技前沿的同步探索与实践。现任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总策展人。


王思渝 WANG Siyu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研究。在国内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观看之外:十三场博物馆展览的反思与对话》,源流运动“观展”栏目主编,主持策划多场博物馆主题展览。


陈娅 CHEN Ya



江苏省美术馆策展人、展览策划与研究部副主任。


曾策划“经典吕凤子”(2017)、“现代之维”(2018)、“大桥记忆”(2018)、“一夏清凉”(2019)、“坐看云起时”(2020)等。展览曾入选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江苏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并获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和江苏省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展览策划、视觉文化传播、美术馆学。


5

在线直播

研讨活动将在四大平台全程在线直播


杭州博物馆 视频号、弘博网 视频号 同步直播

博物馆头条

雅昌艺术头条

杭州博物馆/行政办公区报告厅
杭州市上城区粮道山18号
www.hzmuseum.com




点击此处前往杭州博物馆


长按关注了解更多


杭州博物馆 杭小博

点个在看,不要错过我们的推送

杭州博物馆文章

陶瓷瓷器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