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博物馆系统历史文化知识培训班第一讲-
秦汉视野下的南越国——南越国历史和文物
2022年2月7日,由广州博物馆吴凌云研究馆员主讲的“秦汉视野下的南越国——南越国历史和文物”在花城咖直播抢鲜上线。该讲座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为面向全市文博从业人员的“历史文化知识系列培训班”第一讲,于1月10日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吴馆长受邀以“秦汉视野下的南越国”为题,为现场百余名全市文博系统从业人员授课。错过讲座现场的观众朋友们,现在可以在线上聆听讲座精彩内容,感受两千多年前南越国的悠久历史文化。
查看讲座完整视频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吴凌云馆长授课
以下是讲座主要内容整理:
非常感谢市文广旅局给本人一个与同行交流的机会。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目?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学历史,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大历史,一个地区有自己的小历史,中国大历史的主题是大一统,大一统的前提是文化的多元性,中国历史是文化不断融合的历史,中心和边缘相互影响,从而促进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把南越国历史放在秦汉视野下去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广州历史上两千多年前存在的南越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地方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评价赵佗这个历史人物,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秦拓南疆 屠雎裹尸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版图北到长城,南到长江南岸,东至大海,西到巴蜀,而彼时作为百越之地的岭南尚未纳入秦帝国的版图。公元前219年前后,秦始皇派遣统帅屠睢带领五十万大军分五路进击百越,然而由于秦军多为北方人,不习岭南水土,士兵伤亡惨重,屠睢也在战斗中被杀。
二
史禄凿渠 赵佗戍越
为了迅速扭转秦军兵力不足、给养不继的局面,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监御史禄率领军士和民工开凿灵渠,它引湘水入漓水,而漓水又流入珠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次部署了攻打岭南的战争,以任嚣、赵佗为主帅,他们富有军事谋略,又善于和辑越人,很快就率领秦军统一了岭南。
赵佗像
三
秦开三郡 番禺首县
秦始皇在岭南推行郡县制,设南海、桂林、象三郡,修筑番禺城,揭开了广州2200多年城市发展史的第一页。值得一提的是,赵佗上书秦始皇,请求派遣三万名无夫女子进赴岭南,秦始皇批准了一万五千名。秦统一岭南后,内地民众的大规模南迁,是中国南方第一次大的民族融合。
四
中原战乱 南越立国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反抗秦帝国暴政,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继而天下大乱。公元前208年,驻守岭南的任嚣在病重垂危之际,秘密召见赵佗,劝他拥兵自守,并委以其代理南海郡郡尉。任嚣死后,赵佗命令驻军切断通道,严守边关。公元前204年,赵佗兼并桂林郡、象郡,占领包括广西和越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各处修筑关防城池,加强防卫力量。经过一年的经营,到公元前203年,赵佗据有岭南大地并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即今天的广州。
五
和辑百越 岭南兴盛
赵佗建立南越国后,积极推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一是让越人参与管理政权;二是鼓励汉越通婚;三是尊重越人习俗;四是改变越人好相攻击的恶习;五是因地制宜让越人自治;六是妥善处理邻邦关系。上述政策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
六
陆贾出使 对汉称臣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帝位,定都长安,建立西汉王朝,彼时中原百废待兴,解决各地方势力对朝廷的威胁是当务之急。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国。陆贾有治国兴邦、外交、文学之才,为汉越双方建立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起初赵佗态度颇据傲,三月不见陆贾,后又以越人装束接见陆贾,陆贾见状便责备赵佗忘记中原礼仪,并向其言明汉越形势之利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令赵佗折服。赵佗决定接受汉廷封号,成为汉朝藩属国。
赵佗归汉图
七
吕后专权 称帝抗衡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实行“别异蛮夷”的政策,禁止商人向南越供应铁器、牛、马等物资,还扣留南越国使者,诛杀赵佗在中原的宗族,捣毁赵佗真定老家的祖坟。上述举措彻底激怒了赵佗,他于公元前183年自立为帝,号“南越武王”,并多次北上攻打长沙国,汉越关系破裂。
八
文帝赐书 汉越修好
公元前179年,吕后病死,丞相陈平、周勃铲平吕党,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即位后,令陆贾携带《赐南越王赵佗书》再次出使南越国,信中表达希望汉越重修于好,提出了“服岭以南,王自治之”的思想,开启中国边疆区域自治之先河。赵佗则回信汉文帝,愿意北面事汉,汉越再一次修好。
九
汉武挥鞭 南越覆亡
公元前137年,赵佗辞世,享寿100余岁,在位共67年,其次孙赵眜即位,号曰“文帝”。此时闽越攻打南越,赵眜上书汉武帝求助,汉武帝灭闽越并移民,诏赵眜赴长安,赵眜托病推辞,派其子赵婴齐赴长安。南越国后期,内部矛盾激化,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为汉军所灭,自此历五世共九十三年的南越国退出历史舞台。
十
千秋功过 后人评说
赵佗治理南越国期间,对外重视和汉朝关系,对内重视岭南经济开发,促进汉越文化融合,促进了岭南的稳定与开发,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赵佗的历史作用。南越国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由战争走向和平、逐步迈向强盛的历史见证。
接下来,我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南越国三处重要考古发现。1983年,在广州越秀区象岗山发现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眛的陵墓,1995年、2000年又相继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这三处遗址都是在广州城市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一经发现即得到完整保护,并在原址上建博物馆或陈列馆,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物保护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受到国内外文博界的高度赞誉。
(一) 南越国宫署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历史城区中心的中山四路北侧、北京路东侧,经考古发掘和钻探资料推测,遗址总面积至少15万平方米,由宫殿和御苑两部分组成,此外还有南越国木简、建筑构件等重要遗存。南越国宫署遗址从现地表往下5-6米,层层叠压着13个历史朝代的27层文化堆积,保存着各个时期重要的遗址遗物,表明这里是广州2200多年来的城市中心,延续至今无改。
▲南越国宫署遗址全景
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地层关键柱
▲南越国宫苑石构水池壁“蕃”石刻文字
曲流石渠中的渠陂与斜口
(二)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东北距南越国宫署遗址约500米,是珠江北岸南越国时期都城(时称番禺)南城墙的一处大型的防洪、排水设施,是迄今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水闸遗存。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发现后,广州市人民政府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遗址实施原址保护。
(三) 南越王墓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丝镂玉衣
▲角形玉杯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虽然南越国存在的时间不足一百年,却是岭南历史重要的一页,它的建立实现了岭南地区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跨越式的大发展,体现了帝国中心和边缘、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过程。如今南越国各大遗址已经成为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博工作者应该保护好、管理好这些凝结着岭南先民的遗迹和文物,同时加强保护、研究与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广州故事。
查看讲座回放,请点击
文章转发自南越王宫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