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喜剧精不精彩
在于他的包袱有没有“抖响”
包袱响了,便是满堂喝彩
但是,你知道吗?
瓷器也可以抖“包袱”!
我所说的包袱
指的是清代首创的包袱式瓶
包袱——就是在物体外面加上一个布类包扎起来,以达到装饰或者携带方便的效果。古人没有塑料袋、纸袋,所以装运东西,大者用布袋,小者一般用褡裢或包袱。目前发现最早的包袱可上溯到大约唐代,这种捆扎方法一直沿用至明清,在日本称为“ 风吕敷”。
就像是一个包袱一样,最明显的特点是,在瓶身的腰部或颈部,有一条系着的包裹,虽是用瓷塑而成,但是远看却像是真的布料一般柔软生动。
包袱瓶也叫做布袋瓶,创烧于康熙年间,流行于乾隆和嘉庆时期。它的形象与大多数的瓶子都不一样,在瓷器界独树一帜,当然也广受大家的喜爱。
难道是因为少女心在作祟?其实,这又是一个谐音梗了,包袱与“包福”谐音,把福气包裹起来,寓意也是送福到家,独特的风格也成为了皇家的御用器物,尽显尊贵。
清乾隆制珐琅彩松竹梅纹包袱瓶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品
在拍卖市场上,包袱瓶的价格也屡创新高,在2019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上,以2.07亿元港币“天价”成交了一件【清乾隆 ·料胎黄地画珐琅凤舞牡丹包袱瓶】,刷新了行业的价格。
清乾隆 ·料胎黄地画珐琅凤舞牡丹包袱瓶
与它相似的器物,这件【清乾隆 料胎黄地画珐琅龙游花卉包袱瓶】便早早入驻了香港艺术馆
清乾隆制料胎黄地画珐琅龙游花卉包袱瓶
香港艺术馆藏
这两件器物都是包袱式的形状,在瓶口起等距褶皱,系红色丝带,高度相仿,均在18厘米左右。分别绘上凤凰牡丹与十二螭龙。料胎制作成型相当有难度,器身要吹制饱满,而束口处要趁玻璃瞬间凝固之时,做出褶皱。这就要考验匠人的眼疾手快了。
清乾隆 绿地粉彩包袱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掐丝珐琅系纹双连瓶
艳而不俗,是包袱式的特点!
你以为包袱瓶只有这种热闹非凡的颜色吗?其实不然,除了釉色丰富的珐琅料外,在清丽淡雅的瓶子上也可以系上包袱,
清雍正 天蓝釉包袱瓶
保利香港拍品
清乾隆 天蓝釉包袱瓶
为了使瓶身上面的缎带更加形象写实,匠人们要将其光泽变的自然,釉色多用亮丽的粉红,明黄,翠绿等。施釉也相当的肥厚,更具有堆砌感,突出的褶皱结构要流畅,清晰。这样的话,不管是近看远看,都像是真的缎带系在瓶子上一样。
清乾隆款铜胎画珐琅圆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珐琅器的包袱瓶也是深受宫廷喜爱,这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铜胎珐琅,敛口,短颈,带宝珠钮子母口盖。器内施白釉,器表粉红地,绿色龟甲纹锦地包袱纹围绕器身。不仅要在瓶身上下功夫,包袱上的纹饰也体现了审美。
清乾隆 铜胎珐琅包袱式盖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珐琅器便是在包袱样式下足功夫,红面蓝边的包袱半掩著器腹,红色部分绘内含菊花的龟甲锦间装饰,上面绘有对蝶、蝙蝠等纹样;而包袱背面还有浅绿色绘宝相花~
除过大体量的瓷器,珐琅器外,料器上也经常出现包袱元素,清代流行的鼻烟壶小巧精美,加上包裹缠绕,更显匠心,拿出来就像一件精致的小礼物一样!
清乾隆 玻璃胎画珐琅月季流云鼻烟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两面是开光金地彩绘折枝月季,束在颈部的包裹,是西洋的褶皱方式,就像纸杯蛋糕一样。
清乾隆 白套红玻璃包袱式鼻烟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乳白色半透明玻璃圆瓶,壶身套红玻璃,通体刻缠枝莲纹,瓶身中间系包袱巾。
清雍正 铜胎画珐琅包袱式孔雀尾鼻烟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鼻烟壶的风格就比较特殊了,融入了西洋风格与日式的包袱,是东西方工艺的集合精品,清宫《活计档》记载,雍正十二年(1734)皇帝因见西洋孔雀尾珐琅鼻烟壶款式甚好,下令照样烧造了两对,这件器物便是其中之一。
清雍正 描金彩漆包袱式纹长方形盒
故宫博物院藏
从稍远处观看,此件长方形盒似由在盒盖中央打结的锦袱包裹着,走近则会发现,包袱皮其实系用漆灰堆起雕琢而成,表面髹银灰色漆。这件传世器物便完全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当然这里的“假”指的是包袱~~
观复博物馆藏
紫檀与黄花梨的强强联手,是对于“贴皮“工艺的有效利用,上好的紫檀经过打磨后,散发出了玉的光泽,雕琢成十字结的形状,就如同黑色的丝绸一样。
这样看来,其实当时的作品是非常有想象空间并具有创意的,这种形式很像现在的综合材料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中有机地运用各种媒材所创造的新的富有想象的视觉语言。让我们看到,明清收藏品包括瓷器,料器,珐琅器等,在它们保持传统样貌的基础上,拥有新的画面感和视觉张力。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力呢?
参考资料:
《独具特色的包袱瓶》杨铁强
文章转发自古籍,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