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年初八,打工人们已然开工,假期过后新的生活顺利铺陈。愿大家“万象更新、太平有象”
——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华吉祥文化中的“象”吧!
▲元 《太平有象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象作为祥瑞之兆,有文献可查者可溯至西汉。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2年),南越国进献驯象,贵族百姓皆将其视为祥瑞之兆。班固曾在其《白虎通义·礼乐》中说:“象者,象太平而作乐,示已太平也”——此为象为“祥”之发轫,后世对此语多有引用。
西汉末年,象开始与佛教发生关联,藉此祥瑞之意渐盛;至唐代,受汉藏佛教交流影响,唐宋两朝的绘画中出现了藏传佛教的元素。有学者认为七政宝之一的白象宝或是“太平有象”艺术形象的发端。
白象宝是伴随转轮王出世的宝物,它可以“一日之中,周遍天下,朝往暮返,不劳不疲”,传入汉地后,又作为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的供奉出现。
▲宋 张胜温《大理国梵像卷》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至宋代,“太平有象”意象渐成。象因谐音,而在吉祥纹饰组合中出任“祥”意。
《资治通鉴》曾提出“太平无象”论,有“太平无象,令四夷不致交侵,百姓不致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之说;南宋诗词中太平无象演变为太平有象。陆游《春晚村居》有“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辄香”一句,后世多将其视作“太平有象”一词的滥觞。
▲元 彭城窑仿定白釉象式花插 故宫博物院
不得不赞宋人清雅,象做花器,如“瓶”用,这一下“祥”、“(太)平”之意皆有了,且用起来也别具一格,可赏可用。
至明代,白象宝又与摩尼三宝珠相结合:白象宝加宝珠所具有的吉祥寓意更受到世人所重。
明代宫廷艺术中,摩尼三宝珠被内盛犀角、海螺、珊瑚、莲花、宝珠的切玛所代替。切玛也被译作“聚宝盆”,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贡象图》中所描绘:一位胡人牵白象,象身上驮切玛,切玛内不仅有珊瑚、海螺、宝珠等宝物,还有一个高大、顶有流苏、腹绘坐佛的白瓷瓶。
后再行演变,瓶获得独立而切玛消失,大象直接驮花瓶,以形来附会民间大为流行的“太平有象”一词。可见,象为“(吉)祥”、瓶为“(太)平”的组合意象完成。
▲清 《贡象图》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的象已不仅仅是白象宝的演化,而是包含多种文化、宗教、思潮的综合形象,以象作为题材的艺术品也如百花齐放,数不胜数。
说起来乾隆皇帝对“象”可谓情有独钟,他甚至将自己的政治理想投射其中,有两幅重要的画作对此有所呈现,其一,是郎世宁所绘《弘历观画图》(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是一幅画中画,表现的乾隆皇帝正在观赏《洗象图》,图中所绘则正是扮作普贤菩萨的乾隆皇帝观看众人为其坐骑白象洗刷的场景▼
如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所言:
乾隆皇帝在其统治期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佛教文化体系,同时他还自诩是佛教中 “文殊”、“普贤”的化身,给自己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光环,意味着他不仅是人间的帝王,也是佛界的要神。因此该画在创作意图上是幅宣扬乾隆皇帝宗教信仰的作品。
另一幅也是藏自故宫博物院的《万国来朝》▼
此画由清代宫廷画家创作,描绘了清乾隆时期藩属及外国使臣在新年伊始携带各种珍稀贡品,聚集太和门外等待觐见乾隆皇帝的场景。
所谓物阜民丰、安居乐业,泱泱大国,万国来朝:如果说《弘历观画图》是表达乾隆皇帝对“明君圣主”的自身设想的话,那么《万国来朝》便是一种圣君明主统治下的盛世景象的长卷式图说——无论出于哪一重视角,大象都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意象。
这种对象呈吉祥的意象自然也流传至民间,并形成更广泛的传播。此时象在民间风俗画中多呈现于婴戏图,如开篇所列元人所绘《太平有象》图,再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宫佚名画家的《升平乐事图》▼
图中两童子在围栏杆旁玩蟠桃玩具,一童子栖在母亲怀中,另一童子左手持鲤鱼花灯,右手则持拽着一辆太平有象花车,花车象背的莲花座上驼有蓝色花瓶,瓶内插如意和戟,戟上栓铜钱与卍字符。几名童子与母亲间互动亲切,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可见,以象为吉祥之兆,此时已被民间所普遍认同。
值此新年渐入正轨之际,岂不正需一“象”佐祥瑞?——国人祥瑞文化公知、宋人清雅审美,都在观复博物馆的摹古之作【一贯吉祥茶罐】中▼
象(祥)行罐(贯)上,所谓“一贯吉祥”。本器为匠心摹馆藏精制:取原矿为胎、官釉配方,一比一仿制宋器,祥与美同在▼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值得期盼,美好的日日更是一种润心无声的滋养。
如你所愿:若有祥瑞相陪、美器作伴,相信每一日都是最好的!
新的开局,新的希望
一贯吉祥、太平有象
新的一年,观复陪您!
观复商城虎年新春吉庆不打烊
悄悄说,活动最后一天哦~
惊喜折上折大额优惠券
更有第二件半价
活动时间:2.8当日
点击下方链接即刻进入抢购▼▼▼
▼点击“阅读下文”,一只小象,陪您一贯吉祥!
文章转发自观复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