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高古玉收藏的朋友不多,相比其他门类,它的受众非常狭窄。以前主要是香港,台湾的收藏家专收高古玉器。
早先拍卖的台湾养德堂杨俊雄医师的高古玉收藏专项,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收藏的。主要收藏品,其实都来自中国大陆地区。图为殷墟出土的商代青玉犬。它就是坊间俗称的片状玉器,仅用双沟线条勾勒出了纹饰,注意嘴巴和前脚的两个孔,都是单面钻的。
高古玉收藏,由于目前属于不可流通的门类,所以国内其实价格并不高。再加上以安徽蚌埠为首的仿高古玉制品泛滥,所以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对其几乎不接触,也就谈不上收藏了。但有一类高古玉,却在市场上有机会捡漏,这一块就是商周(西周)时期的高古玉器。为什么呢?图为青白玉瑗,网上给出的出处是殷墟,但这种玉瑗似乎一般为东周春秋时期风格。这也是谷纹,但和战国汉代时期的减地阳文的谷纹玉璧一类器物有明显不同,只用单线勾勒出了线条轮廓。
回答前面的问题。商代玉器和西周玉器,多为片状,以动物纹居多。多数装饰技法为阴刻线条,给人的感觉绝大多数工艺不精致。加上当时的玉质不好,除了少数玉器以外,多数为地方玉。图为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玉虎,注意其嘴部形状。这一件也是双沟线条阴刻的。玉虎为青玉质地,应该属于透闪石质地的软玉。产地有可能是新疆,也可能来自青海、甘肃一带。那么,何谓圆雕?
其实圆雕和浮雕、透雕等都属于雕刻技法的一种。圆雕指的是物件为立体而不是平面的,所以一件圆雕器物,哪怕表面没有任何线条纹饰,也属于圆雕。而坊间所谓的片雕,其实是不存在的。平面玉器一般采用阴刻,浮雕,透雕等装饰技法,业内把商代。西周常见的片片状玉器,称为片雕,其实并不科学。图为妇好墓出土写实的圆雕玉人。我们注意到,商代玉器的一个主要装饰技法,还是阴刻,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浮雕。
这一件凤鸟纹石磬,属于打击乐器,商王武丁时期。它也是阴刻线条的。阴刻单线和阴刻双沟线是商代制作玉器的主要装饰技法无疑。所以。你在市场上看到这种简单的玉器,不要简单的错过了。
这是一件商代的玉梳子。兽面纹,眼睛是臣字眼。所谓的臣字眼,就是说此时的眼睛多雕成一个甲骨文臣的样子。注意它的沁,仅仅浮在表面,并没有深入肌骨。一般来说商代玉器都有各种沁,而西周反而有些玉器没有沁,这是为什么呢?
玉器是否受沁,以前人不明白化学原理,认为玉入土后会发生变化,年代久远会烂掉。如《玉纪》云:凡玉在土中五百年,体松,受沁千年,质似石膏,二千年形如枯骨,三千年烂如石灰,六千年不出世则烂为泥。
图为妇好墓出土的虎形玉璜。今人不明白为什么妇好墓出土了那么多没有太多精致工艺的小件。其实,你只要把它当做黄金就能理解了。再小的玉片,在当时都极为珍贵,自然没有扔弃的道理,这也就是你能捡漏的原因。
其实,玉器是否受沁,除了埋藏环境外,主要是因为玉器里所包含的杂质所致。最好的白玉,也就是含透闪石比例极高的玉器,就不容易受沁。当然,前人总结的因为埋藏环境,北方干燥不易受沁,南方潮湿容易受沁也是有道理的。刘大同《古玉辨》就有这样的说法:“玉入土者,性喜燥,不喜湿。土湿则易烂,色亦暗淡无光。南方出土之玉不多见者,皆腐烂,多不完整,而色又不足惊人故也。”图为商代龙形玉玦。也是双沟阴刻线条的。
商代玉器,据考古发掘表明,妇好墓出土的几千件玉器中已经出现了可以认为是新疆和田软玉的真玉。换句话说,商代玉器,多数为地方玉品种。也就是俗称的玉石器。但这个玉石器的说法,目前应该已经发生变化了。以前认为是玉石的辽宁岫岩玉、河南南阳玉,其实确实和新疆和田玉的矿物材质不同。但目前发现北方的红山古玉,西方的齐家古玉,似乎都采用了不少透闪石质地的玉,这些玉只是透闪石成分比例相比新疆和田玉为少而已。收藏家不可不知。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吧。开卷有益,多读书学习才能提高。图为妇好墓出土的玉狗,我看还是玉熊,你以为呢?
问题来了,商代和西周玉器主要是以哪种装饰技法为主呢?去文章中找一找吧。把你的答案写在评论区里,让大家看看对不对。
非常值得推荐阅读的一本正版西周玉器书籍资料▼
▲欲购买本书籍者长按小程序识别或扫一扫进入店铺下单!
声明:玉器圈以传播古玉文化为宗旨,文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
平台发布的内容作为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转发无需授权,玉器圈传播需要您的力量。
加入玉器群
请加微信13247694314在对话框
给我回复:玉器群即可
(玉器群专属古玉协会、古玉文化商会、古玉行家、古玉爱好者)
文章转发自玉器圈,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